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美股会大跌吗?

丰华财经

1天前

这种财政不可持续性会直接影响融资成本,评级下调可能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增加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并传导至企业和消费者信贷利率,抑制投资与消费,进而对美股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旦企业盈利预期下降,股价必然面临下行压力,这是美股可能大跌的重要因素。
导读穆迪于2025年5月16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Aaa下调至Aa1,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穆迪于2025年5月16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Aaa下调至Aa1,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评级下调往往会引发市场短期的剧烈波动。2011年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美股单日暴跌。此次穆迪下调评级,同样引发了市场的即时反应,消息公布后,标普500和纳指期货盘后下跌,市场担忧情绪明显升温。然而,此次情况又有所不同。当前市场已经经历了此前标普、惠誉下调评级的冲击,对美国债务风险有了一定程度的消化,市场的敏感度和反应机制或许会有所改变。

从美国债务与财政状况来看,问题确实严峻。截至2025年4月,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预算赤字占GDP超6%,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从2021年的9%升至2024年的18%,预计2035年将达30%。穆迪认为美国两党长期未能就削减赤字达成共识,未来十年债务占GDP比例可能从98%(2024 年)升至134%(2035 年),财政灵活性持续受限。这种财政不可持续性会直接影响融资成本,评级下调可能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增加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并传导至企业和消费者信贷利率,抑制投资与消费,进而对美股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旦企业盈利预期下降,股价必然面临下行压力,这是美股可能大跌的重要因素。

从行业角度分析,不同行业受影响程度不同。高估值的科技股和依赖低利率的行业(如房地产)可能首当其冲。科技股当前的高估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利率环境下的资金推动,一旦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增加,对这些股票的估值支撑将减弱。而房地产行业对利率变化极为敏感,利率上升会导致购房成本增加,抑制购房需求,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将受到冲击,股价也会随之波动。

不过,美股也存在一些抵御大跌的因素。美国经济本身具有一定韧性,尽管面临债务和财政问题,但在科技创新、消费市场等方面仍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美联储为了稳定市场,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市场流动性,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评级下调带来的负面影响,支撑美股股价。同时,市场情绪和投资者预期也是关键。虽然当前市场担忧情绪升温,但如果后续美国政府能够出台有效的财政改革措施,改善债务状况,增强市场信心,那么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可能得到扭转,从而避免美股出现大幅下跌。反之,若后续关税谈判和减税政策推行受阻,市场悲观情绪进一步发酵,长端美债收益率可能承压,对美股股指造成更大的打压。

综合来看,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确实给美股带来了较大的下行风险,但美股是否会大跌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美债供需变化、美联储政策动向、美国政府的财政改革措施以及新兴市场的连锁反应等因素。对于A股市场来说,短期还是需要留意海外可能风险的传导以及国内基本面修复不强之下提振动力的不济,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耐心等待市场新的方向选择。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体验!1702653856519551.jpg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这种财政不可持续性会直接影响融资成本,评级下调可能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增加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并传导至企业和消费者信贷利率,抑制投资与消费,进而对美股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旦企业盈利预期下降,股价必然面临下行压力,这是美股可能大跌的重要因素。
导读穆迪于2025年5月16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Aaa下调至Aa1,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穆迪于2025年5月16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Aaa下调至Aa1,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评级下调往往会引发市场短期的剧烈波动。2011年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美股单日暴跌。此次穆迪下调评级,同样引发了市场的即时反应,消息公布后,标普500和纳指期货盘后下跌,市场担忧情绪明显升温。然而,此次情况又有所不同。当前市场已经经历了此前标普、惠誉下调评级的冲击,对美国债务风险有了一定程度的消化,市场的敏感度和反应机制或许会有所改变。

从美国债务与财政状况来看,问题确实严峻。截至2025年4月,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预算赤字占GDP超6%,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从2021年的9%升至2024年的18%,预计2035年将达30%。穆迪认为美国两党长期未能就削减赤字达成共识,未来十年债务占GDP比例可能从98%(2024 年)升至134%(2035 年),财政灵活性持续受限。这种财政不可持续性会直接影响融资成本,评级下调可能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增加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并传导至企业和消费者信贷利率,抑制投资与消费,进而对美股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旦企业盈利预期下降,股价必然面临下行压力,这是美股可能大跌的重要因素。

从行业角度分析,不同行业受影响程度不同。高估值的科技股和依赖低利率的行业(如房地产)可能首当其冲。科技股当前的高估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利率环境下的资金推动,一旦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增加,对这些股票的估值支撑将减弱。而房地产行业对利率变化极为敏感,利率上升会导致购房成本增加,抑制购房需求,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将受到冲击,股价也会随之波动。

不过,美股也存在一些抵御大跌的因素。美国经济本身具有一定韧性,尽管面临债务和财政问题,但在科技创新、消费市场等方面仍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美联储为了稳定市场,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市场流动性,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评级下调带来的负面影响,支撑美股股价。同时,市场情绪和投资者预期也是关键。虽然当前市场担忧情绪升温,但如果后续美国政府能够出台有效的财政改革措施,改善债务状况,增强市场信心,那么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可能得到扭转,从而避免美股出现大幅下跌。反之,若后续关税谈判和减税政策推行受阻,市场悲观情绪进一步发酵,长端美债收益率可能承压,对美股股指造成更大的打压。

综合来看,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确实给美股带来了较大的下行风险,但美股是否会大跌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美债供需变化、美联储政策动向、美国政府的财政改革措施以及新兴市场的连锁反应等因素。对于A股市场来说,短期还是需要留意海外可能风险的传导以及国内基本面修复不强之下提振动力的不济,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耐心等待市场新的方向选择。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体验!1702653856519551.jpg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