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李求索:机会大于风险,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会继续抬升

券商中国

2周前

编者按:在当前全球局势中,地缘冲突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本质是贸易单边主义行径,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与庞大内需市场的坚实底气,以强硬姿态有力反制。如今,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与潜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政策层面大力推动扩大内需战略,持续为市场注入活力。

在此背景下,如何把握中国资产重估带来的广泛而重大的投资机遇?证券时报特推出“中国资产重估”专栏。记者深度访谈众多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研究专家、投行领军人物和高科技企业负责人,深入剖析重估逻辑,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兼具实效性与前瞻性的参考视角。

“今年的宏观背景可以概括为‘外部有风险,内部会应对’。”近日,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指出,科技突破与地缘格局变化正推动中国资产估值体系重构。

李求索强调,尽管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扰动市场,但中国资产具备多重利好条件。在他看来,当前中国资产机会大于风险,预期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将逐步抬升。与此同时,他认为下半年A股表现或优于上半年。

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资产机会大于风险

券商中国记者: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下,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是否有变化?

李求索:我认为中国资产重估还在延续过程中。近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资产波动,在我看来,这一轮的冲击要比2018年—2019年贸易摩擦时期更大。但从近期股市、债市、汇市看,中国资产的表现更稳,明显优于美国。这主要源于中国当下具备较多有利条件,使得资产重估能够延续。

券商中国记者: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资产重估的本质?

李求索: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核心在于科技突破与地缘格局变化推动中国资产估值体系重构,这一过程以AI技术发展为催化剂,叠加全球资本再配置趋势,形成了“叙事驱动+基本面支撑”的双重逻辑。

科技叙事层面,DeepSeek的技术演进意味着中国可以打破美国技术垄断,市场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潜力与全球竞争力。产业角度看,中国资产重估还处在预期发酵的早期阶段。

地缘叙事层面,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的背景下,逆全球化持续演绎和发酵,资产价格实际已经初步反映了未来有可能会发生的结果。如前所述,这次美国市场“股债汇三杀”,但中国资产受到的影响则非常小。

另外从市场估值层面看,无论是纵向看,还是横向看,A股和港股当前估值都比较低。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动态市盈率不超过11倍,大概是历史均值(12.6倍)以下0.8倍—0.9倍标准差的位置,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有投资吸引力的时点。再横向和美股比较,过去几年美股的估值一直处在历史偏高位,股权风险溢价在历史偏低位,这意味着此前投资者对美股可能计入了相对乐观的预期。

与此同时,沪深300当前股息率水平约为3.5%,股债的相对吸引力处在历史高位。因此,从市场整体状况看,中国资产重估还具备较好条件和优势。

券商中国记者:在中国资产重估的这个长期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扰动因素?

李求索: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就是扰动因素之一。今年的宏观背景可以用“外部有风险,内部会应对”来概括,重点要看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何时转变为确定性。届时可能会带来机会,也可能是风险,从而带动资产价格的进一步变化。

我认为中国资产应该是机会大于风险。一方面是自去年“9·24”以来,政策取向已发生明显转变,面对今年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政策应对或会有相应的提升。因此,短期内来自政策的支持会非常重要。中期要看中国的科技创新能不能在国际竞争层面有更好的突破,甚至领先。从当前技术演进,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看,我们认为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编者按:在当前全球局势中,地缘冲突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本质是贸易单边主义行径,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与庞大内需市场的坚实底气,以强硬姿态有力反制。如今,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与潜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政策层面大力推动扩大内需战略,持续为市场注入活力。

在此背景下,如何把握中国资产重估带来的广泛而重大的投资机遇?证券时报特推出“中国资产重估”专栏。记者深度访谈众多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研究专家、投行领军人物和高科技企业负责人,深入剖析重估逻辑,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兼具实效性与前瞻性的参考视角。

“今年的宏观背景可以概括为‘外部有风险,内部会应对’。”近日,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指出,科技突破与地缘格局变化正推动中国资产估值体系重构。

李求索强调,尽管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扰动市场,但中国资产具备多重利好条件。在他看来,当前中国资产机会大于风险,预期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将逐步抬升。与此同时,他认为下半年A股表现或优于上半年。

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资产机会大于风险

券商中国记者: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下,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是否有变化?

李求索:我认为中国资产重估还在延续过程中。近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资产波动,在我看来,这一轮的冲击要比2018年—2019年贸易摩擦时期更大。但从近期股市、债市、汇市看,中国资产的表现更稳,明显优于美国。这主要源于中国当下具备较多有利条件,使得资产重估能够延续。

券商中国记者: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资产重估的本质?

李求索: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核心在于科技突破与地缘格局变化推动中国资产估值体系重构,这一过程以AI技术发展为催化剂,叠加全球资本再配置趋势,形成了“叙事驱动+基本面支撑”的双重逻辑。

科技叙事层面,DeepSeek的技术演进意味着中国可以打破美国技术垄断,市场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潜力与全球竞争力。产业角度看,中国资产重估还处在预期发酵的早期阶段。

地缘叙事层面,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的背景下,逆全球化持续演绎和发酵,资产价格实际已经初步反映了未来有可能会发生的结果。如前所述,这次美国市场“股债汇三杀”,但中国资产受到的影响则非常小。

另外从市场估值层面看,无论是纵向看,还是横向看,A股和港股当前估值都比较低。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动态市盈率不超过11倍,大概是历史均值(12.6倍)以下0.8倍—0.9倍标准差的位置,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有投资吸引力的时点。再横向和美股比较,过去几年美股的估值一直处在历史偏高位,股权风险溢价在历史偏低位,这意味着此前投资者对美股可能计入了相对乐观的预期。

与此同时,沪深300当前股息率水平约为3.5%,股债的相对吸引力处在历史高位。因此,从市场整体状况看,中国资产重估还具备较好条件和优势。

券商中国记者:在中国资产重估的这个长期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扰动因素?

李求索: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就是扰动因素之一。今年的宏观背景可以用“外部有风险,内部会应对”来概括,重点要看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何时转变为确定性。届时可能会带来机会,也可能是风险,从而带动资产价格的进一步变化。

我认为中国资产应该是机会大于风险。一方面是自去年“9·24”以来,政策取向已发生明显转变,面对今年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政策应对或会有相应的提升。因此,短期内来自政策的支持会非常重要。中期要看中国的科技创新能不能在国际竞争层面有更好的突破,甚至领先。从当前技术演进,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看,我们认为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木林森168 2周前 666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