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属”或“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路演中心以视频直播形式召开了2024年年度暨2025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中信金属管理层与投资者、分析师及媒体代表面对面展开深入交流,回复市场关心重点问题,共同探讨公司战略布局、经营亮点与未来发展方向。此次说明会不仅展示了中信金属过去一年及最近一季度亮眼的经营成果,也是中信金属作为央企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新“国九条”政策、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市值管理基础、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多维度开展投资者保护的切实行动。
一、双轮驱动战略引领,经营业绩再攀新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内领先的金属及矿产品贸易商和矿业投资公司,中信金属始终秉持“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业绩的持续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首次突破1300亿达1301.90亿元,同比增长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8亿元,同比增长8.79%。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良好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282.49亿元,同比增长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268.89%,实现业绩“开门红”。中信金属已连续多年保持业绩正增长,展现出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贸易业务方面,中信金属持续深耕铌、铜等核心品种,市场领先地位稳固。其中,铌产品业务中国市场份额稳超80%;铜业务实现“铜精矿-粗铜-电解铜-再生铜”的铜产业链全覆盖,行业地位领先;在上海临港设立的贸易平台公司已顺利开展运营,在非洲坦桑尼亚完成设立子公司,旨在进一步强化仓储物流和资源获取能力,为全球贸易布局注入新动能。
在矿业投资方面,中信金属不断加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投资收益再创新高。巴西矿冶公司、秘鲁邦巴斯铜矿、艾芬豪矿业旗下KK铜矿、Kipushi锌铜矿等核心矿山项目运营平稳,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公司持续完善投资体系,扎根行业研究,加大投资品种及投资区域扫描,丰富项目储备,积极关注上游资源布局。
二、技术创新驱动发展,铌业务稳固市场领导者地位
中信金属在铌业务领域同样表现出色,市场销售占有率持续稳定在80%以上,推动中国铌市场消费量创历史新高。中信金属在30多年前通过与全球最大的铌产品生产商——巴西矿冶公司(CBMM)合作,成为其在国内的独家分销商,并将铌科学技术引入了中国。中信金属通过“技术带动销售”的模式,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对先进材料的重大需求,以“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铌在中国钢铁等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截止到2024年,中国含铌钢年产量从已由1990年的不足几万吨,发展到1亿吨以上,占我国年产粗钢总量的10%以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发展,为我国钢铁及其下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中信金属围绕非钢产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以铌技术为核心拓展创新生态圈。2024年中信金属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共同设立的“先进铌基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着力推进铌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三、积极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作为央企上市公司,中信金属积极响应新“国九条”政策号召,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市值管理基础,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优化分红政策。中信金属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自上市以来,公司保持连续稳定的分红政策,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30%以上,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至36.78%,与投资者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同时,公司构建了涵盖上证E互动、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调研、信息披露等多种渠道的高效透明沟通机制,积极传递公司价值,提升市场认可度。
展望未来,中信金属表示将继续坚守主业,深耕细作,在继续深化“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战略的基础上,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业务发展,锻造公司战略“第三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4月28日,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属”或“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路演中心以视频直播形式召开了2024年年度暨2025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中信金属管理层与投资者、分析师及媒体代表面对面展开深入交流,回复市场关心重点问题,共同探讨公司战略布局、经营亮点与未来发展方向。此次说明会不仅展示了中信金属过去一年及最近一季度亮眼的经营成果,也是中信金属作为央企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新“国九条”政策、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市值管理基础、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多维度开展投资者保护的切实行动。
一、双轮驱动战略引领,经营业绩再攀新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内领先的金属及矿产品贸易商和矿业投资公司,中信金属始终秉持“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业绩的持续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首次突破1300亿达1301.90亿元,同比增长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8亿元,同比增长8.79%。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良好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282.49亿元,同比增长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268.89%,实现业绩“开门红”。中信金属已连续多年保持业绩正增长,展现出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贸易业务方面,中信金属持续深耕铌、铜等核心品种,市场领先地位稳固。其中,铌产品业务中国市场份额稳超80%;铜业务实现“铜精矿-粗铜-电解铜-再生铜”的铜产业链全覆盖,行业地位领先;在上海临港设立的贸易平台公司已顺利开展运营,在非洲坦桑尼亚完成设立子公司,旨在进一步强化仓储物流和资源获取能力,为全球贸易布局注入新动能。
在矿业投资方面,中信金属不断加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投资收益再创新高。巴西矿冶公司、秘鲁邦巴斯铜矿、艾芬豪矿业旗下KK铜矿、Kipushi锌铜矿等核心矿山项目运营平稳,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公司持续完善投资体系,扎根行业研究,加大投资品种及投资区域扫描,丰富项目储备,积极关注上游资源布局。
二、技术创新驱动发展,铌业务稳固市场领导者地位
中信金属在铌业务领域同样表现出色,市场销售占有率持续稳定在80%以上,推动中国铌市场消费量创历史新高。中信金属在30多年前通过与全球最大的铌产品生产商——巴西矿冶公司(CBMM)合作,成为其在国内的独家分销商,并将铌科学技术引入了中国。中信金属通过“技术带动销售”的模式,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对先进材料的重大需求,以“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铌在中国钢铁等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截止到2024年,中国含铌钢年产量从已由1990年的不足几万吨,发展到1亿吨以上,占我国年产粗钢总量的10%以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发展,为我国钢铁及其下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中信金属围绕非钢产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以铌技术为核心拓展创新生态圈。2024年中信金属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共同设立的“先进铌基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着力推进铌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三、积极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作为央企上市公司,中信金属积极响应新“国九条”政策号召,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市值管理基础,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优化分红政策。中信金属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自上市以来,公司保持连续稳定的分红政策,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30%以上,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至36.78%,与投资者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同时,公司构建了涵盖上证E互动、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调研、信息披露等多种渠道的高效透明沟通机制,积极传递公司价值,提升市场认可度。
展望未来,中信金属表示将继续坚守主业,深耕细作,在继续深化“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战略的基础上,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业务发展,锻造公司战略“第三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