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摊经济”到“公园+”, 上海之鱼“百姓集市”2.0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财经头条

11小时前

去年8月,奉贤区金海街道的上海之鱼“百姓集市”开张,不设门槛、不要押金、没摊位费的运营模式解决了上海之鱼公园群“乱设摊”的问题,还吸引了不同年龄段、各个领域的摊主们集聚在这里,共同组成了百花齐放、兼容并包的“百姓集市”。

近期,“百姓集市”迎来了全面升级,随着4月30日下午“去野去”艺术集开幕,金海街道“百姓集市”正式进入2.0版本。升级之后,除了市民能来摆摊,还增加了26个固定摊位提供给本地商户和品牌商家,既丰富了上海之鱼公园群的消费业态,也为本土企业和商家提供了一个宣传推广平台,带动他们的品牌知晓度和产品销量。

微信图片_20250430171727.jpg

“百姓集市”规范升级,平衡烟火气与秩序感

早在去年,为了整顿上海之鱼公园群内占道或占绿经营的各类玩具、手工艺品和小吃摊,属地街道、市容绿化和城管执法等部门秉持着“堵不如疏”的理念,试点运行“百姓集市”,共设置80个摊位,摊主需要提前进行线上申请,并携带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到管理点办理临时摊位证后,方可进入集市经营。

今年,街道对摊位的申请流程、经营范围、申请条件等做了更加明确细致的规定,这些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会通过告知书和提示牌向摊主们广而告之,同时,街道的城管执法人员会同步在场内外巡逻,劝离不符合资质和卫生要求的流动摊贩。

“之前摊位虽多,但售卖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这次的2.0集市精简了摊位的数量,希望筛选一些特色摊位,把游客的体验感和消费能级提上去。”街道营商办负责人闵玮蓉表示,“在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只要是市民喜欢的,我们一律欢迎。”

微信图片_20250430171808.jpg

政企联动,激活商业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升级调整后的“百姓集市”,新开了“五五购物节·去野去艺术集”区域,26个固定摊位有序铺开,主要由本地品牌的“职业摊位主理人”承包,定期出摊开展活动,并将长期开放。除了美谷美购、齐乐汤、益宠馆等本土企业和商家,其中也不乏康师傅、伊利等知名品牌助阵。

“我们和新城公司、公园管理方一起协商讨论,租用了大草坪的一间驿站,解决了摊主普遍反映的用水用电问题,满足他们的食品加工或者电器使用需求。”对于一些初创或是来“百姓集市”试点的食品企业,街道安监部门也贴心地提供了办理食品摊贩临时经营公示卡的服务,为保障食品安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助力。

“上海之鱼这边公园多,来玩儿的人也特别多,是个宣传推广的好地方。通过摆摊的方式,我们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挖掘潜在客群,或多或少肯定能增加销量的。”上海巧玫是奉贤本地一家专门代加工文创雪糕的企业,摊位主理人表示,“看到金海商会发布的摊主招募信息,我们很快就报名了。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特别需要这样的机会,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拓宽获客的渠道。”

微信图片_20250430171852.jpg

据了解,本次上海之鱼“百姓集市”2.0的打造,走的是“政府指导、商会统筹、团队运营”的路线,在前期由街道投入一定的资金,并联合街道商会等部门一起制定方案,完成摊位的打造和场景的布置。街道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初的清明小长假,上海之鱼公园群的日均客流量在一万人左右,为了后续能承接住这波‘泼天的流量’,我们和街道职能部门还有专业运营团队一起,打造了这样一个消费场景,让公园的流量效应转化为企业的收入效益,优化本地营商环境,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多元拓展,丰富文旅新体验

上海之鱼,是奉贤新城的城市会客厅,坐拥年丰公园、泡泡公园、雕塑艺术公园、青年艺术公园等,形成了占地面积2.53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园群”,并迅速攀升为“沪上知名的网红打卡点”前三甲。然而,紧随其后的是市民旅客对于“公园式”商业模式还不够丰富、“开放式”公园的日常管理还有待完善的声音……期盼“上海之鱼更好看、更好逛、更有趣”,成为奉贤百万市民共同期待。

微信图片_20250430171859.jpg

据了解,“百姓集市”2.0的打造,正是瞄准了公园的集群效应和露营经济,以及市民游客对于文旅体验和休闲消费的需求,通过设置摊位、招募店主、规范经营,丰富“公园+”的消费业态和场景,让上海之鱼变得更好玩、更好看、更有人情味。

集市上有非遗漆扇、彩绘手账、集章打卡等文创类摊位,也有网红冰激凌、异宠体验、盲盒玩具等摊位,前来围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我家就住附近,上海之鱼这边我经常带着孩子来玩,就是吃的玩的不多,之前基本上逛一会儿就回去了。”市民张女士表示,“最近看到这边又热闹起来了,引进了很多新的摊位,刚才买了杯果汁给孩子喝,价格也不贵,感觉还不错。”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派对露营区,开幕当天邀请了歌手罗小罗现场演出。接下来的五一假期中,更有20顶天幕、100张露营凳免费供市民游客使用,紫、粉、红的多巴胺配色与青春洋溢的音乐点缀起上海之鱼的春日氛围,还将开展亲子拳击、露营燃脂、体能训练等活动,深化“公园+”的内涵,满足市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上海之鱼“百姓集市”的2.0升级,既是城市治理智慧的生动实践,也是文旅经济与市民需求深度融合的缩影。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的规范化运营,从单一的摆摊经济到多元的“公园+”生态,这场以烟火气为底色、以文明范为支撑的转型,不仅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更丰富的消费体验,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去年8月,奉贤区金海街道的上海之鱼“百姓集市”开张,不设门槛、不要押金、没摊位费的运营模式解决了上海之鱼公园群“乱设摊”的问题,还吸引了不同年龄段、各个领域的摊主们集聚在这里,共同组成了百花齐放、兼容并包的“百姓集市”。

近期,“百姓集市”迎来了全面升级,随着4月30日下午“去野去”艺术集开幕,金海街道“百姓集市”正式进入2.0版本。升级之后,除了市民能来摆摊,还增加了26个固定摊位提供给本地商户和品牌商家,既丰富了上海之鱼公园群的消费业态,也为本土企业和商家提供了一个宣传推广平台,带动他们的品牌知晓度和产品销量。

微信图片_20250430171727.jpg

“百姓集市”规范升级,平衡烟火气与秩序感

早在去年,为了整顿上海之鱼公园群内占道或占绿经营的各类玩具、手工艺品和小吃摊,属地街道、市容绿化和城管执法等部门秉持着“堵不如疏”的理念,试点运行“百姓集市”,共设置80个摊位,摊主需要提前进行线上申请,并携带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到管理点办理临时摊位证后,方可进入集市经营。

今年,街道对摊位的申请流程、经营范围、申请条件等做了更加明确细致的规定,这些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会通过告知书和提示牌向摊主们广而告之,同时,街道的城管执法人员会同步在场内外巡逻,劝离不符合资质和卫生要求的流动摊贩。

“之前摊位虽多,但售卖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这次的2.0集市精简了摊位的数量,希望筛选一些特色摊位,把游客的体验感和消费能级提上去。”街道营商办负责人闵玮蓉表示,“在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只要是市民喜欢的,我们一律欢迎。”

微信图片_20250430171808.jpg

政企联动,激活商业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升级调整后的“百姓集市”,新开了“五五购物节·去野去艺术集”区域,26个固定摊位有序铺开,主要由本地品牌的“职业摊位主理人”承包,定期出摊开展活动,并将长期开放。除了美谷美购、齐乐汤、益宠馆等本土企业和商家,其中也不乏康师傅、伊利等知名品牌助阵。

“我们和新城公司、公园管理方一起协商讨论,租用了大草坪的一间驿站,解决了摊主普遍反映的用水用电问题,满足他们的食品加工或者电器使用需求。”对于一些初创或是来“百姓集市”试点的食品企业,街道安监部门也贴心地提供了办理食品摊贩临时经营公示卡的服务,为保障食品安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助力。

“上海之鱼这边公园多,来玩儿的人也特别多,是个宣传推广的好地方。通过摆摊的方式,我们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挖掘潜在客群,或多或少肯定能增加销量的。”上海巧玫是奉贤本地一家专门代加工文创雪糕的企业,摊位主理人表示,“看到金海商会发布的摊主招募信息,我们很快就报名了。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特别需要这样的机会,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拓宽获客的渠道。”

微信图片_20250430171852.jpg

据了解,本次上海之鱼“百姓集市”2.0的打造,走的是“政府指导、商会统筹、团队运营”的路线,在前期由街道投入一定的资金,并联合街道商会等部门一起制定方案,完成摊位的打造和场景的布置。街道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初的清明小长假,上海之鱼公园群的日均客流量在一万人左右,为了后续能承接住这波‘泼天的流量’,我们和街道职能部门还有专业运营团队一起,打造了这样一个消费场景,让公园的流量效应转化为企业的收入效益,优化本地营商环境,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多元拓展,丰富文旅新体验

上海之鱼,是奉贤新城的城市会客厅,坐拥年丰公园、泡泡公园、雕塑艺术公园、青年艺术公园等,形成了占地面积2.53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园群”,并迅速攀升为“沪上知名的网红打卡点”前三甲。然而,紧随其后的是市民旅客对于“公园式”商业模式还不够丰富、“开放式”公园的日常管理还有待完善的声音……期盼“上海之鱼更好看、更好逛、更有趣”,成为奉贤百万市民共同期待。

微信图片_20250430171859.jpg

据了解,“百姓集市”2.0的打造,正是瞄准了公园的集群效应和露营经济,以及市民游客对于文旅体验和休闲消费的需求,通过设置摊位、招募店主、规范经营,丰富“公园+”的消费业态和场景,让上海之鱼变得更好玩、更好看、更有人情味。

集市上有非遗漆扇、彩绘手账、集章打卡等文创类摊位,也有网红冰激凌、异宠体验、盲盒玩具等摊位,前来围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我家就住附近,上海之鱼这边我经常带着孩子来玩,就是吃的玩的不多,之前基本上逛一会儿就回去了。”市民张女士表示,“最近看到这边又热闹起来了,引进了很多新的摊位,刚才买了杯果汁给孩子喝,价格也不贵,感觉还不错。”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派对露营区,开幕当天邀请了歌手罗小罗现场演出。接下来的五一假期中,更有20顶天幕、100张露营凳免费供市民游客使用,紫、粉、红的多巴胺配色与青春洋溢的音乐点缀起上海之鱼的春日氛围,还将开展亲子拳击、露营燃脂、体能训练等活动,深化“公园+”的内涵,满足市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上海之鱼“百姓集市”的2.0升级,既是城市治理智慧的生动实践,也是文旅经济与市民需求深度融合的缩影。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的规范化运营,从单一的摆摊经济到多元的“公园+”生态,这场以烟火气为底色、以文明范为支撑的转型,不仅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更丰富的消费体验,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