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股一季报披露过半:五粮液领航、22家净利翻番,新兴产业成营收“黑马”

川观新闻

5小时前

值得关注的是,22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翻番,其中不乏国城矿业、四川金顶、山高环能、国网信通等老牌川股。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

2025年一季度财报披露进入关键阶段,四川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轮廓已逐步清晰。记者通过Wind梳理发现,截至4月28日晚7时,178家川股中,已有115家完成一季报披露,其中90家实现盈利,占比近八成,板块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不过,仍有十余家企业出现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的“增收不增利”现象,反映出板块业绩存在分化。

盈利阵营:五粮液领衔,老牌企业“逆生长”

在已披露财报的115家川股中,90家企业实现盈利,成为板块业绩的“压舱石”。其中,五粮液以369.4亿元营业总收入和148.6亿元归母净利润稳居榜首,延续其在白酒行业的龙头地位。四川长虹则以268.37亿元营收位列川股第二,进一步巩固其消费电子与家电领域的市场优势。

除头部企业外,泸州老窖、新易盛、川投能源等企业归母净利润均突破10亿元。泸州老窖依托品牌升级与市场渠道下沉,盈利规模稳步提升;新易盛抓住5G及数据中心建设机遇,光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川投能源则通过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运营,为利润增长提供稳定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22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翻番,其中不乏国城矿业、四川金顶、山高环能、国网信通等老牌川股。这些企业多在20世纪90年代登陆资本市场,通过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实现逆势增长。例如,国城矿业构建“锂矿-锂盐-新能源”产业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国网信通则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为盈利增长注入新动能。

营收赛道:新兴产业“加速跑”,五家企业营收翻番

营收增速最快的领域集中于新兴产业。中无人机、新易盛、立航科技等5家企业一季度营收同比翻番,成为板块增长的新引擎。

中无人机受益于国防现代化与民用无人机市场需求释放,订单量显著增长;新易盛凭借光模块技术优势,抓住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对高速光模块需求激增的窗口期,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立航科技深耕航空装备制造领域,伴随国内航空产业规模扩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厚普股份则通过提前布局氢能等新能源赛道,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营收实现大幅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新兴产业营收增速反映了川股这一板块的产业能级升级趋势。

尽管川股整体稳健,但仍有十多家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从具体案例来看,*ST金时一季度实现营收395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60.65%,而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529万元,同比降幅达315.31%;环保装备企业中建环能一季度主营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36.23%,归母净利润亏损237.41万元,同比下滑177.29%。

行业调研显示,部分企业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成本增加等因素,压缩了利润空间。为应对压力,企业正采取向上游布局、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改善盈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22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翻番,其中不乏国城矿业、四川金顶、山高环能、国网信通等老牌川股。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

2025年一季度财报披露进入关键阶段,四川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轮廓已逐步清晰。记者通过Wind梳理发现,截至4月28日晚7时,178家川股中,已有115家完成一季报披露,其中90家实现盈利,占比近八成,板块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不过,仍有十余家企业出现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的“增收不增利”现象,反映出板块业绩存在分化。

盈利阵营:五粮液领衔,老牌企业“逆生长”

在已披露财报的115家川股中,90家企业实现盈利,成为板块业绩的“压舱石”。其中,五粮液以369.4亿元营业总收入和148.6亿元归母净利润稳居榜首,延续其在白酒行业的龙头地位。四川长虹则以268.37亿元营收位列川股第二,进一步巩固其消费电子与家电领域的市场优势。

除头部企业外,泸州老窖、新易盛、川投能源等企业归母净利润均突破10亿元。泸州老窖依托品牌升级与市场渠道下沉,盈利规模稳步提升;新易盛抓住5G及数据中心建设机遇,光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川投能源则通过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运营,为利润增长提供稳定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22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翻番,其中不乏国城矿业、四川金顶、山高环能、国网信通等老牌川股。这些企业多在20世纪90年代登陆资本市场,通过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实现逆势增长。例如,国城矿业构建“锂矿-锂盐-新能源”产业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国网信通则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为盈利增长注入新动能。

营收赛道:新兴产业“加速跑”,五家企业营收翻番

营收增速最快的领域集中于新兴产业。中无人机、新易盛、立航科技等5家企业一季度营收同比翻番,成为板块增长的新引擎。

中无人机受益于国防现代化与民用无人机市场需求释放,订单量显著增长;新易盛凭借光模块技术优势,抓住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对高速光模块需求激增的窗口期,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立航科技深耕航空装备制造领域,伴随国内航空产业规模扩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厚普股份则通过提前布局氢能等新能源赛道,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营收实现大幅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新兴产业营收增速反映了川股这一板块的产业能级升级趋势。

尽管川股整体稳健,但仍有十多家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从具体案例来看,*ST金时一季度实现营收395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60.65%,而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529万元,同比降幅达315.31%;环保装备企业中建环能一季度主营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36.23%,归母净利润亏损237.41万元,同比下滑177.29%。

行业调研显示,部分企业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成本增加等因素,压缩了利润空间。为应对压力,企业正采取向上游布局、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改善盈利能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