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失速,联合利华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品观网

1天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利华将持续推动生产力计划与冰淇淋业务分拆业务,助力联合利华走上更高绩效的道路。

今日(4月24日),联合利华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期内,联合利华营收1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28亿元),同比下降0.9%,原因是基础销售额的增长被资产净剥离(扣除收购)和不利汇率因素所抵消;另受销量和价格驱动,基础销售额增长了3.0 %。

另外,虽然市场状况比前一年更具挑战性,但是集团的Power Brands强力品牌增长了3.0%。具体到美妆行业,Dove多芬、Vanseline凡士林等品牌表现强劲。

对于这一成绩单,今年3月履新的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 Fernando Fernandez表示,“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是事实;然而,我们在增长行动计划指引下,对品牌的大力投资以及不断提高的竞争力让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计划。”

多芬、凡士林增长强劲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回顾联合利华一季度业绩可见,在2022-2024年连续3年增长后,今年一季度迎来微跌,营收回落到与2023年持平。

微信截图_20250428113756.png

从各业务板块看,美妆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营养品、冰淇淋五大业务板块营收分别为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4亿元)、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4亿元)、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9亿元)、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2亿元)、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

微信截图_20250428113804.png

联合利华五大业务板块Q1业绩表现,截图来自财报。

其中,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与化妆品行业关联性较高,且联合利华用销量增长代替价格上涨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具体来看,美妆与健康板块占集团营收的22%,为第二大业务板块,基础销售额增长了4.1%,其中2.5%来自销量,1.5%来自价格。

个人护理板块营收占集团营收的22%,与美妆与健康板块持平,基础销售额增长了5.1%,其中2.7%来自销量,2.4%来自价格。

家庭护理板块占集团营业额的21%,基础销售额增长了0.9%,销量较去年同期持平持,价格增长了1.0%。

从品牌端看,精华沐浴系列产品推动了Dove多芬实现了高位数增长,为个人护理板块第一大品牌,营业额约占40%。此外,护发品牌K18、凡士林、高端彩妆品牌Hourglass和Tatcha等品牌表现强劲,均实现双位数增长;Paula's Choice和Dermalogica则有下跌。

分地区来看,联合利华将业务划分为亚太非、美洲、欧洲3大区域,其中,亚太非仍占据联合利华的营收大头,2025年一季度该地区营收为65亿欧元(合约人民币523亿元),基础销售额增长2%。

美洲地区营收为54亿欧元(合约人民币448亿元),欧洲地区营收为29亿欧元(合约人民币241亿元)。

微信截图_20250428113810.png

联合利华亚太非、美洲、欧洲3大区域Q1业绩表现,截图来自财报。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出现了高个位数下跌。对此,联合利华表示,将继续加强各业务板块,并通过强势品牌的创新来加速产品组合的高端化,以及侧重社交媒体的需求创造和DTC模式,来更好地服务于新兴渠道。

转型仍在继续,全年业绩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年3月1日正式履新的Fernando Fernandez在上任后发布的首份财报。

Fernandez称,“我们以强劲的业绩开启了新的一年。第一季度基础销售额增长3%,这反映了我们在发达市场日益高端化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的强劲表现。我们已在一些新兴市场采取措施,以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加速增长。”

为此,联合利华调整了对2025年整体业绩预期:预计全年基本销售增长在3%至5%之间,这基于我们强大的创新资源、发达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我们在印尼和中国市场采取的果断行动,预计下半年这两个市场业绩将有所改善。

另外,财报预计,联合利华2025年全年基本营业利润率将略有改善,将比2024年的18.4%更加平衡,并预计关税对盈利能力的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

可见,寻求增长依然是集团和新CEO Fernando Fernandez的工作主线。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利华将持续推动生产力计划与冰淇淋业务分拆业务,助力联合利华走上更高绩效的道路。

事实上,过去几年,联合利华采取了一系列大大阔斧的改革,砍掉低效业务,集中资源于高毛利、高增长的美容与健康赛道,同时通过品牌高端化,如Liquid I.V.功能饮品入华,抢占消费升级红利。

如今,集团的转型目前仍在继续。不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押注高端化与新兴市场,能否对冲中国市场失速的风险,还有待后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利华将持续推动生产力计划与冰淇淋业务分拆业务,助力联合利华走上更高绩效的道路。

今日(4月24日),联合利华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期内,联合利华营收1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28亿元),同比下降0.9%,原因是基础销售额的增长被资产净剥离(扣除收购)和不利汇率因素所抵消;另受销量和价格驱动,基础销售额增长了3.0 %。

另外,虽然市场状况比前一年更具挑战性,但是集团的Power Brands强力品牌增长了3.0%。具体到美妆行业,Dove多芬、Vanseline凡士林等品牌表现强劲。

对于这一成绩单,今年3月履新的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 Fernando Fernandez表示,“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是事实;然而,我们在增长行动计划指引下,对品牌的大力投资以及不断提高的竞争力让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计划。”

多芬、凡士林增长强劲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回顾联合利华一季度业绩可见,在2022-2024年连续3年增长后,今年一季度迎来微跌,营收回落到与2023年持平。

微信截图_20250428113756.png

从各业务板块看,美妆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营养品、冰淇淋五大业务板块营收分别为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4亿元)、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4亿元)、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9亿元)、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2亿元)、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

微信截图_20250428113804.png

联合利华五大业务板块Q1业绩表现,截图来自财报。

其中,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与化妆品行业关联性较高,且联合利华用销量增长代替价格上涨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具体来看,美妆与健康板块占集团营收的22%,为第二大业务板块,基础销售额增长了4.1%,其中2.5%来自销量,1.5%来自价格。

个人护理板块营收占集团营收的22%,与美妆与健康板块持平,基础销售额增长了5.1%,其中2.7%来自销量,2.4%来自价格。

家庭护理板块占集团营业额的21%,基础销售额增长了0.9%,销量较去年同期持平持,价格增长了1.0%。

从品牌端看,精华沐浴系列产品推动了Dove多芬实现了高位数增长,为个人护理板块第一大品牌,营业额约占40%。此外,护发品牌K18、凡士林、高端彩妆品牌Hourglass和Tatcha等品牌表现强劲,均实现双位数增长;Paula's Choice和Dermalogica则有下跌。

分地区来看,联合利华将业务划分为亚太非、美洲、欧洲3大区域,其中,亚太非仍占据联合利华的营收大头,2025年一季度该地区营收为65亿欧元(合约人民币523亿元),基础销售额增长2%。

美洲地区营收为54亿欧元(合约人民币448亿元),欧洲地区营收为29亿欧元(合约人民币241亿元)。

微信截图_20250428113810.png

联合利华亚太非、美洲、欧洲3大区域Q1业绩表现,截图来自财报。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出现了高个位数下跌。对此,联合利华表示,将继续加强各业务板块,并通过强势品牌的创新来加速产品组合的高端化,以及侧重社交媒体的需求创造和DTC模式,来更好地服务于新兴渠道。

转型仍在继续,全年业绩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年3月1日正式履新的Fernando Fernandez在上任后发布的首份财报。

Fernandez称,“我们以强劲的业绩开启了新的一年。第一季度基础销售额增长3%,这反映了我们在发达市场日益高端化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的强劲表现。我们已在一些新兴市场采取措施,以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加速增长。”

为此,联合利华调整了对2025年整体业绩预期:预计全年基本销售增长在3%至5%之间,这基于我们强大的创新资源、发达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我们在印尼和中国市场采取的果断行动,预计下半年这两个市场业绩将有所改善。

另外,财报预计,联合利华2025年全年基本营业利润率将略有改善,将比2024年的18.4%更加平衡,并预计关税对盈利能力的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

可见,寻求增长依然是集团和新CEO Fernando Fernandez的工作主线。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利华将持续推动生产力计划与冰淇淋业务分拆业务,助力联合利华走上更高绩效的道路。

事实上,过去几年,联合利华采取了一系列大大阔斧的改革,砍掉低效业务,集中资源于高毛利、高增长的美容与健康赛道,同时通过品牌高端化,如Liquid I.V.功能饮品入华,抢占消费升级红利。

如今,集团的转型目前仍在继续。不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押注高端化与新兴市场,能否对冲中国市场失速的风险,还有待后观。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