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绿电消纳,年省电费25万,西门子数字化微网方案加速能源转型

中国工控网

18小时前

该项目不仅实现了工厂自身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与碳排放的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西门子将这一成功解决方案进行复用与输出,打造出可推广的“零碳”工厂示范样板,为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能源管理水平树立了标杆。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管理挑战。

一方面,工厂内设备众多,能源数据的实时监控难度较大,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发现能源浪费问题,也难以对能源消耗进行有效地优化控制。另一方面,如何依据自身生产特点制定合理的减碳目标,以及如何量化不同减碳措施的效果,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

此外,源网荷储的协同管理也是一大挑战。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分布式能源设备的接入,使得能源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实现这些设备的高效协同运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用电成本,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难题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能源成本控制,更关乎其在能源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而近期在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投运的西门子中国工厂首个光储一体化项目,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破局方案。该项目以100%绿电消纳、年均降低电费约25万元的亮眼成绩,交出了一份“零碳转型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答卷,为其他企业在能源管理创新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微信图片_20250421232220.jpg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低碳转型的趋势下,能源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西门子拥有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智能微网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动态平衡与协同优化,助力园区、厂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优化源网荷储管理,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与低碳转型

SNC工厂全面应用了西门子数字化微网整体解决方案,在相继投运的分布式光伏及工业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西门子Smart ECX智慧能碳管理平台(Smart ECX)的优化算法和微网控制器SICAM A8000的实时控制策略,不仅在能源实时监控与分析、减碳路径规划与量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在源网荷储优化管理方面展现了强大的优势。

• 数据采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SNC工厂的具体实践中,西门子深度融合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广泛部署的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对工厂各个角落能源数据的实时、精准采集,涵盖电力、热力、水资源等各类能源信息。通过能源拓扑图、系统组态图以及能耗分析模块,使碳排放情况一目了然,帮助管理者直观掌握能源使用与碳排放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 科学规划减碳路径量化减碳效果

在对能源数据的精准采集和深入分析后,Smart ECX平台对接国际和国内减碳标准,如SBTI,能够结合工厂生产和运营模式,设定长期减碳目标。同时,依据联合国CDM、中国CCER等权威减碳方法学库,量化不同减碳措施效果。比如评估安装高效节能设备、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等措施的减排量,为工厂制定科学的减排方案。在工业企业的实际应用中,这些量化数据能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减碳措施,提高减碳效率。

• 实时优化光储运行模式降低用电成本

“光储一体化”作为现代能源管理的重要模式,通过将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有机结合,利用储能设备对电力进行储存和调节,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和削峰填谷。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的自用比例,减少对电网的冲击,还能为企业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用电成本。

相较于传统EMS系统执行定时充放电策略,不考虑负荷用电波动、并网点功率、夏冬季节电价变化等因素,西门子数字化微网整体解决方案借助精准的预测数据与对实时电价的紧密跟踪,构建起一套智能化的储能充放电模式优化体系。通过这种结合预测和市场电价,精准优化储能充放电模式的方式,SNC工厂实现了用电成本的显著降低,同时提高了光伏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向电网购电的成本,达成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在工业企业面临复杂电价和用电需求的情况下,这种智能化的优化措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

作为微网调度管理的核心能源设施,SNC工厂中投运的1860kW/5580kWh高安全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电力削峰填谷的应用,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在夏季用能高峰期,工厂往往面临限电挑战,此时储能系统还能为SNC工厂核心负荷提供3小时的稳定电能,保障生产不断线。

从1到N,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能源管理“范本”

在工业能源管理领域,如何突破传统模式的瓶颈,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是当前众多企业探索的核心课题。西门子光储一体化项目在SNC工厂的成功投运给出了极具前瞻性的答案。SNC工厂的案例有力地证明,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工业企业能够将 “降本、减碳、增效” 三大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值,既解决了传统能源管理的效率瓶颈,又塑造了绿色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从系统架构搭建、设备选型配置,到平台运营管理、优化策略制定,西门子均构建了一套完整且可复制的实施体系。该项目不仅实现了工厂自身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与碳排放的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西门子将这一成功解决方案进行复用与输出,打造出可推广的“零碳”工厂示范样板,为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能源管理水平树立了标杆。

如今,SNC工厂的“低碳转型样板”效应持续扩大。在4月21日举办的西门子数字化微网生态发布会上,西门子与上海新金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金桥“能源微网+低碳智慧园区”运营模式的落地。这一合作标志着SNC工厂的数字化微网解决方案将从工厂向更广泛的园区场景拓展,为更多企业提供能源管理升级的参考。

林斌表示:“绿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过程,我们希望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合作,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赢局面,携手推动中国社会低碳转型。”

随着全球能源成本攀升与碳减排压力加剧,数字化微网整体解决方案正成为工业能源管理转型破局的关键。SNC工厂的成功实践,是作为“1”的起点,与上海新金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则是迈向“N”的跨越。从单一工厂到智慧园区,西门子正将“零碳”经验不断复制、迭代,推动能源管理从个案突破走向行业普及。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扩散,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延伸,为工业领域实现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让更多企业能够跨越能源管理瓶颈,迈向绿色低碳的未来。

该项目不仅实现了工厂自身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与碳排放的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西门子将这一成功解决方案进行复用与输出,打造出可推广的“零碳”工厂示范样板,为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能源管理水平树立了标杆。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管理挑战。

一方面,工厂内设备众多,能源数据的实时监控难度较大,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发现能源浪费问题,也难以对能源消耗进行有效地优化控制。另一方面,如何依据自身生产特点制定合理的减碳目标,以及如何量化不同减碳措施的效果,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

此外,源网荷储的协同管理也是一大挑战。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分布式能源设备的接入,使得能源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实现这些设备的高效协同运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用电成本,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难题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能源成本控制,更关乎其在能源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而近期在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投运的西门子中国工厂首个光储一体化项目,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破局方案。该项目以100%绿电消纳、年均降低电费约25万元的亮眼成绩,交出了一份“零碳转型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答卷,为其他企业在能源管理创新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微信图片_20250421232220.jpg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低碳转型的趋势下,能源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西门子拥有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智能微网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动态平衡与协同优化,助力园区、厂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优化源网荷储管理,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与低碳转型

SNC工厂全面应用了西门子数字化微网整体解决方案,在相继投运的分布式光伏及工业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西门子Smart ECX智慧能碳管理平台(Smart ECX)的优化算法和微网控制器SICAM A8000的实时控制策略,不仅在能源实时监控与分析、减碳路径规划与量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在源网荷储优化管理方面展现了强大的优势。

• 数据采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SNC工厂的具体实践中,西门子深度融合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广泛部署的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对工厂各个角落能源数据的实时、精准采集,涵盖电力、热力、水资源等各类能源信息。通过能源拓扑图、系统组态图以及能耗分析模块,使碳排放情况一目了然,帮助管理者直观掌握能源使用与碳排放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 科学规划减碳路径量化减碳效果

在对能源数据的精准采集和深入分析后,Smart ECX平台对接国际和国内减碳标准,如SBTI,能够结合工厂生产和运营模式,设定长期减碳目标。同时,依据联合国CDM、中国CCER等权威减碳方法学库,量化不同减碳措施效果。比如评估安装高效节能设备、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等措施的减排量,为工厂制定科学的减排方案。在工业企业的实际应用中,这些量化数据能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减碳措施,提高减碳效率。

• 实时优化光储运行模式降低用电成本

“光储一体化”作为现代能源管理的重要模式,通过将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有机结合,利用储能设备对电力进行储存和调节,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和削峰填谷。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的自用比例,减少对电网的冲击,还能为企业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用电成本。

相较于传统EMS系统执行定时充放电策略,不考虑负荷用电波动、并网点功率、夏冬季节电价变化等因素,西门子数字化微网整体解决方案借助精准的预测数据与对实时电价的紧密跟踪,构建起一套智能化的储能充放电模式优化体系。通过这种结合预测和市场电价,精准优化储能充放电模式的方式,SNC工厂实现了用电成本的显著降低,同时提高了光伏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向电网购电的成本,达成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在工业企业面临复杂电价和用电需求的情况下,这种智能化的优化措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

作为微网调度管理的核心能源设施,SNC工厂中投运的1860kW/5580kWh高安全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电力削峰填谷的应用,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在夏季用能高峰期,工厂往往面临限电挑战,此时储能系统还能为SNC工厂核心负荷提供3小时的稳定电能,保障生产不断线。

从1到N,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能源管理“范本”

在工业能源管理领域,如何突破传统模式的瓶颈,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是当前众多企业探索的核心课题。西门子光储一体化项目在SNC工厂的成功投运给出了极具前瞻性的答案。SNC工厂的案例有力地证明,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工业企业能够将 “降本、减碳、增效” 三大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值,既解决了传统能源管理的效率瓶颈,又塑造了绿色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从系统架构搭建、设备选型配置,到平台运营管理、优化策略制定,西门子均构建了一套完整且可复制的实施体系。该项目不仅实现了工厂自身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与碳排放的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西门子将这一成功解决方案进行复用与输出,打造出可推广的“零碳”工厂示范样板,为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能源管理水平树立了标杆。

如今,SNC工厂的“低碳转型样板”效应持续扩大。在4月21日举办的西门子数字化微网生态发布会上,西门子与上海新金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金桥“能源微网+低碳智慧园区”运营模式的落地。这一合作标志着SNC工厂的数字化微网解决方案将从工厂向更广泛的园区场景拓展,为更多企业提供能源管理升级的参考。

林斌表示:“绿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过程,我们希望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合作,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赢局面,携手推动中国社会低碳转型。”

随着全球能源成本攀升与碳减排压力加剧,数字化微网整体解决方案正成为工业能源管理转型破局的关键。SNC工厂的成功实践,是作为“1”的起点,与上海新金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则是迈向“N”的跨越。从单一工厂到智慧园区,西门子正将“零碳”经验不断复制、迭代,推动能源管理从个案突破走向行业普及。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扩散,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延伸,为工业领域实现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让更多企业能够跨越能源管理瓶颈,迈向绿色低碳的未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