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智能化评审会:共探智慧运营新范式

中国固废网

1天前

从现场评审结果来看,多家企业在多维度智能化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突破性进展,在垃圾发酵管理、垃圾吊无人化应用、智慧焚烧系统、智慧巡检、烟气自动化控制、视频智能等领域已经取得相关成效,评审专家给予一致好评。

2025年4月1日,第四期“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比选暨质量分级与领跑者评价智能化专场评审会在北京·E20环境平台召开。行业头部企业资深专家和优秀电厂代表积极响应。康恒环境、瀚蓝环境、粤丰环保、旺能环境、上海环境、中国天楹6家头部企业携14座智能化标杆候选电厂参与汇报和交流。

01第四期“双百跨越”区域评审开展首期活动落地北京

"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行动作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平台,在存量时代持续推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双百跨越”标杆行动经过四年的发展,已凝聚21家行业领军集团深度参与,累计有113座电厂申报216项"六化单项标杆"及8项"六化全能标杆(行业领跑者)"。通过严格的遴选机制,最终比选出53座六化单项标杆电厂及1座行业领跑者电厂,成功树立"减污降碳、提质增效"的行业典范,有效推动行业运营水平整体跃升。

18家双百联盟成员单位

2025年4月1日,第四期“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比选暨质量分级与领跑者评价智能化专场评审会在北京·E20环境平台召开。行业头部企业资深专家和优秀电厂代表积极响应。康恒环境、瀚蓝环境、粤丰环保、旺能环境、上海环境、中国天楹6家头部企业携14座智能化标杆候选电厂参与汇报和交流,14座电厂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河北、河南八大省份,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亮点。

14座智能化电厂申报名单

37_3_1745721609.png?wx_fmt=pngfrom=appmsg

本次评审通过“材料审核+答辩考评+亮点提炼+进阶建议”的集中评审体系,依据《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专家重点从数据采集方式、数据清洗水平、核心控制点远控率水平、核心控制点程控率水平、生产过程优化能力、先进过程控制能力、设备健康诊断能力、预警告警能力、智能化管理能力9项核心指标进行专业评判,并为参评单位提供运营优化建议。同期与会专家结合评审情况发表"AI+焚烧厂智能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行业智能化进阶经验共享。

02竞合时代,运营能力成为竞争利器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曹斌博士在引导发言中指出,在存量时代,垃圾电厂应以提升运营能力为核心,应对后BOT时代的竞争。垃圾焚烧行业应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洗礼,从当前的行业智能化探索发展阶段来看,多数企业仍处于点状探索阶段聚焦单一场景,少数龙头企业开始尝试业务流程优化,尚未形成系统性推进。

随后曹斌博士分享了AI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在供水行业借鉴其他行业经验,引入振动传感器与预测性维护模型,对旋转类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通过AI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发现了电机磨损、管道支撑架刚性不足、轴承缺陷等问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设备运维成本与潜在故障损失。目前行业设备管理大多停留在预防性维护阶段,希望聚焦关键设备进入预测性维护体系,最终实现设备管理智能化。

曹斌博士倡议环境企业的智能化探索不应该从零开始,应该借鉴已经成功案例实现再开发。行业应该整合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开发平台,利用行业的规模优势集中力量探索智能化升级之道,革命性降低单个集团的开发成本,提升垃圾电厂的运营水平。

发言人: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曹斌博士

03智能化探索各自为营“三共机制”打造智能生态产业联盟

从现场评审结果来看,多家企业在多维度智能化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突破性进展,在垃圾发酵管理、垃圾吊无人化应用、智慧焚烧系统、智慧巡检、烟气自动化控制、视频智能等领域已经取得相关成效,评审专家给予一致好评。上述成果不仅体现了领先电厂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落地能力,更通过实际生产场景的深度赋能,验证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强化环保管控等方面的显著价值,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在评审专家看来,垃圾焚烧行业智能化进阶虽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但深层结构性短板仍待系统性破局。由于垃圾焚烧行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行业数据量非常庞大,受制于数理模型构建滞后与数据共享机制缺位,难以实现从“数据堆积”到“价值挖掘”的质变。多数企业在设备预测性维护方面工作投入过少,目前仅仅依靠人工经验判断。智能巡检尚处“人工+辅助设备”的初级阶段,与全场景无人化运维的终极目标存在代际差距。开发成本高企与系统标准不统一形成“双向桎梏”—前者导致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望而却步,后者引发采购成本离散化,阻碍行业规模化协同创新。破局关键在于打破“数据孤岛”与“技术围墙”:一方面需借鉴化工、火电等成熟行业的智能化范式,通过跨领域技术迁移实现“他山之石”的本土化创新;另一方面亟待建立覆盖数据治理、模型开发、标准认证的全链条行业协同机制,推动智能化从“单点试验”迈向“体系重构”,最终构建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的智慧运营新生态。

12

编辑:李丹

从现场评审结果来看,多家企业在多维度智能化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突破性进展,在垃圾发酵管理、垃圾吊无人化应用、智慧焚烧系统、智慧巡检、烟气自动化控制、视频智能等领域已经取得相关成效,评审专家给予一致好评。

2025年4月1日,第四期“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比选暨质量分级与领跑者评价智能化专场评审会在北京·E20环境平台召开。行业头部企业资深专家和优秀电厂代表积极响应。康恒环境、瀚蓝环境、粤丰环保、旺能环境、上海环境、中国天楹6家头部企业携14座智能化标杆候选电厂参与汇报和交流。

01第四期“双百跨越”区域评审开展首期活动落地北京

"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行动作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平台,在存量时代持续推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双百跨越”标杆行动经过四年的发展,已凝聚21家行业领军集团深度参与,累计有113座电厂申报216项"六化单项标杆"及8项"六化全能标杆(行业领跑者)"。通过严格的遴选机制,最终比选出53座六化单项标杆电厂及1座行业领跑者电厂,成功树立"减污降碳、提质增效"的行业典范,有效推动行业运营水平整体跃升。

18家双百联盟成员单位

2025年4月1日,第四期“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比选暨质量分级与领跑者评价智能化专场评审会在北京·E20环境平台召开。行业头部企业资深专家和优秀电厂代表积极响应。康恒环境、瀚蓝环境、粤丰环保、旺能环境、上海环境、中国天楹6家头部企业携14座智能化标杆候选电厂参与汇报和交流,14座电厂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河北、河南八大省份,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亮点。

14座智能化电厂申报名单

37_3_1745721609.png?wx_fmt=pngfrom=appmsg

本次评审通过“材料审核+答辩考评+亮点提炼+进阶建议”的集中评审体系,依据《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专家重点从数据采集方式、数据清洗水平、核心控制点远控率水平、核心控制点程控率水平、生产过程优化能力、先进过程控制能力、设备健康诊断能力、预警告警能力、智能化管理能力9项核心指标进行专业评判,并为参评单位提供运营优化建议。同期与会专家结合评审情况发表"AI+焚烧厂智能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行业智能化进阶经验共享。

02竞合时代,运营能力成为竞争利器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曹斌博士在引导发言中指出,在存量时代,垃圾电厂应以提升运营能力为核心,应对后BOT时代的竞争。垃圾焚烧行业应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洗礼,从当前的行业智能化探索发展阶段来看,多数企业仍处于点状探索阶段聚焦单一场景,少数龙头企业开始尝试业务流程优化,尚未形成系统性推进。

随后曹斌博士分享了AI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在供水行业借鉴其他行业经验,引入振动传感器与预测性维护模型,对旋转类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通过AI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发现了电机磨损、管道支撑架刚性不足、轴承缺陷等问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设备运维成本与潜在故障损失。目前行业设备管理大多停留在预防性维护阶段,希望聚焦关键设备进入预测性维护体系,最终实现设备管理智能化。

曹斌博士倡议环境企业的智能化探索不应该从零开始,应该借鉴已经成功案例实现再开发。行业应该整合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开发平台,利用行业的规模优势集中力量探索智能化升级之道,革命性降低单个集团的开发成本,提升垃圾电厂的运营水平。

发言人: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曹斌博士

03智能化探索各自为营“三共机制”打造智能生态产业联盟

从现场评审结果来看,多家企业在多维度智能化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突破性进展,在垃圾发酵管理、垃圾吊无人化应用、智慧焚烧系统、智慧巡检、烟气自动化控制、视频智能等领域已经取得相关成效,评审专家给予一致好评。上述成果不仅体现了领先电厂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落地能力,更通过实际生产场景的深度赋能,验证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强化环保管控等方面的显著价值,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在评审专家看来,垃圾焚烧行业智能化进阶虽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但深层结构性短板仍待系统性破局。由于垃圾焚烧行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行业数据量非常庞大,受制于数理模型构建滞后与数据共享机制缺位,难以实现从“数据堆积”到“价值挖掘”的质变。多数企业在设备预测性维护方面工作投入过少,目前仅仅依靠人工经验判断。智能巡检尚处“人工+辅助设备”的初级阶段,与全场景无人化运维的终极目标存在代际差距。开发成本高企与系统标准不统一形成“双向桎梏”—前者导致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望而却步,后者引发采购成本离散化,阻碍行业规模化协同创新。破局关键在于打破“数据孤岛”与“技术围墙”:一方面需借鉴化工、火电等成熟行业的智能化范式,通过跨领域技术迁移实现“他山之石”的本土化创新;另一方面亟待建立覆盖数据治理、模型开发、标准认证的全链条行业协同机制,推动智能化从“单点试验”迈向“体系重构”,最终构建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的智慧运营新生态。

12

编辑:李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