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丨时隔5年,“鸟中大熊猫”彩鹮再现若尔盖湿地

川观新闻

6天前

若尔盖湿地管理局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生态修复等多项举措,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此栖息。

纳么玖 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4月25日,记者从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日,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一体化智慧监测平台,发现了6只彩鹮现身花湖湿地悠闲觅食。这一发现标志着该物种在若尔盖的种群数量较2020年首次记录时实现翻倍增长。

彩鹮再现若尔盖湿地。

保护区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表示,2020年5月一次巡护途中,曾惊喜发现3只彩鹮的踪迹,填补了若尔盖保护区的观测空白。此后,这些“神秘访客”凭借其高度警觉性与科研人员保持着“远距离互动”,始终维持着难以接近的“高冷”姿态。

彩鹮再现若尔盖湿地。

彩鹮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有着“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近亲,羽毛在太阳下会闪烁多彩的金属光泽。因其对栖息地要求很高,十分罕见,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通常被人们视为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性物种。如今,6只彩鹮的集体现身,不仅标志着种群数量的进一步突破,更直观体现了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的持续改善。

彩鹮再现若尔盖湿地。

近年来,若尔盖湿地管理局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生态修复等多项举措,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此栖息。目前,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监测平台持续关注彩鹮的动向,期待揭示更多关于这群“高原稀客”的生态秘密。

(图片、视频素材由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若尔盖湿地管理局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生态修复等多项举措,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此栖息。

纳么玖 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4月25日,记者从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日,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一体化智慧监测平台,发现了6只彩鹮现身花湖湿地悠闲觅食。这一发现标志着该物种在若尔盖的种群数量较2020年首次记录时实现翻倍增长。

彩鹮再现若尔盖湿地。

保护区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表示,2020年5月一次巡护途中,曾惊喜发现3只彩鹮的踪迹,填补了若尔盖保护区的观测空白。此后,这些“神秘访客”凭借其高度警觉性与科研人员保持着“远距离互动”,始终维持着难以接近的“高冷”姿态。

彩鹮再现若尔盖湿地。

彩鹮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有着“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近亲,羽毛在太阳下会闪烁多彩的金属光泽。因其对栖息地要求很高,十分罕见,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通常被人们视为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性物种。如今,6只彩鹮的集体现身,不仅标志着种群数量的进一步突破,更直观体现了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的持续改善。

彩鹮再现若尔盖湿地。

近年来,若尔盖湿地管理局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生态修复等多项举措,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此栖息。目前,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监测平台持续关注彩鹮的动向,期待揭示更多关于这群“高原稀客”的生态秘密。

(图片、视频素材由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