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消息A股迎来重磅利好,央行重磅出手!
24日盘后,央行突然公告表示4月25日(周五)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此前1000亿元MLF已经在4月15日到期,故央行此次通过MLF向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5000亿元。
或许与目前市场流动性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自3月25日以来,第二次通过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市场大规模释放流动性。而此次6000亿元的规模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或许与目前市场流动性有关。
近期A股成交额低迷,甚至一度两市成交额一度跌至9100左右,虽然最近勉强回到1.1万亿大关,但是资金交易规模和交易情绪一直不高。在此次6000亿元MLF操作出后,A股资金面的情况不必担忧。特别是上周市场资金依旧紧张,在月中缴税压力下资金需求加大,资金价格出现波动。具体来看,除1月期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行10bp外,其余各期限质押式回购利率均有所上行,幅度在4-11bp之间。Shibor方面,3月期、1年期Shibor较前一期分别下行3bp和2bp,两者利差走扩至1bp。
进入4月份后,首个交易日中国人民银行便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49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1.5%不变。鉴于当日有3779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130亿元。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2338亿元,其中周内央行开展8080亿元7天逆回购;同期有4742亿元7天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
至于此次中期借贷便利MLF能否彻底缓解目前资金紧张的情况,还有具体看此次MLF中标利率情况。
央行第二次公开招标采取多重价位招标
此次6000亿元MLF招标规模也是MLF利率做出重大改革以来,央行第二次公开招标。
3月25日,央行开展4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同时正式实施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机制。此次MLF操作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终结了MLF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历史使命。当时MLF到期3870亿元,3月MLF操作可净投放630亿元,同时也是去年7月以来MLF操作首次净投放,释放了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明确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0日,央行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根据央行的公告,1月份至3月份,央行均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对此,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以一定期限为特征的货币市场操作工具,用于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改革之后的MLF利率能更加灵敏反映银行间资金状况,各家银行可在投标过程中用利率反映自身对资金利率的渴求程度,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化选择机制。MLF作为银行间机构补足流动性工具的角色显现。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3月份MLF操作转为净投放,释放出央行呵护流动性的信号,也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下阶段,为稳增长、宽信用、稳预期,货币政策目标预计将转向多目标平衡,并兼顾短期流动性。
多次释放货币宽松信号
再次之前,央行曾多次释放货币宽松的信号。
3月21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一季度例会,提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择机降准降息”,加之会议强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反映总量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并且“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3月27日,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博鳌亚洲论坛“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来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在央行释放流动性后,A股明天稳了?
4月24日消息A股迎来重磅利好,央行重磅出手!
24日盘后,央行突然公告表示4月25日(周五)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此前1000亿元MLF已经在4月15日到期,故央行此次通过MLF向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5000亿元。
或许与目前市场流动性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自3月25日以来,第二次通过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市场大规模释放流动性。而此次6000亿元的规模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或许与目前市场流动性有关。
近期A股成交额低迷,甚至一度两市成交额一度跌至9100左右,虽然最近勉强回到1.1万亿大关,但是资金交易规模和交易情绪一直不高。在此次6000亿元MLF操作出后,A股资金面的情况不必担忧。特别是上周市场资金依旧紧张,在月中缴税压力下资金需求加大,资金价格出现波动。具体来看,除1月期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行10bp外,其余各期限质押式回购利率均有所上行,幅度在4-11bp之间。Shibor方面,3月期、1年期Shibor较前一期分别下行3bp和2bp,两者利差走扩至1bp。
进入4月份后,首个交易日中国人民银行便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49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1.5%不变。鉴于当日有3779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130亿元。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2338亿元,其中周内央行开展8080亿元7天逆回购;同期有4742亿元7天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
至于此次中期借贷便利MLF能否彻底缓解目前资金紧张的情况,还有具体看此次MLF中标利率情况。
央行第二次公开招标采取多重价位招标
此次6000亿元MLF招标规模也是MLF利率做出重大改革以来,央行第二次公开招标。
3月25日,央行开展4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同时正式实施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机制。此次MLF操作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终结了MLF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历史使命。当时MLF到期3870亿元,3月MLF操作可净投放630亿元,同时也是去年7月以来MLF操作首次净投放,释放了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明确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0日,央行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根据央行的公告,1月份至3月份,央行均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对此,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以一定期限为特征的货币市场操作工具,用于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改革之后的MLF利率能更加灵敏反映银行间资金状况,各家银行可在投标过程中用利率反映自身对资金利率的渴求程度,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化选择机制。MLF作为银行间机构补足流动性工具的角色显现。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3月份MLF操作转为净投放,释放出央行呵护流动性的信号,也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下阶段,为稳增长、宽信用、稳预期,货币政策目标预计将转向多目标平衡,并兼顾短期流动性。
多次释放货币宽松信号
再次之前,央行曾多次释放货币宽松的信号。
3月21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一季度例会,提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择机降准降息”,加之会议强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反映总量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并且“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3月27日,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博鳌亚洲论坛“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来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在央行释放流动性后,A股明天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