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4月22日透露,今年一季度,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901亿元。其中,3月份,深圳进出口全面回升态势明显,总额3870.5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全国高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5.3亿元,增长8.8%;进口1685.2亿元,增长17.2%。面对外部挑战增多和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双重压力,这组数据说明,深圳产业内生动力强,外贸抗风险韧性足。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等不利因素影响,深圳政府部门和企业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持续深化市场多元化布局,加强技术创新以及利用政策支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做大“朋友圈”,新兴市场机遇多
民营企业是拉动深圳外贸增长的最重要主体。3月份,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694亿元,增长13.8%,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69.6%,增速高于深圳市整体1.5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21.7亿元,增长9.3%,占26.4%。
一般贸易表现亮眼。3月份,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920.2亿元,增长9%,占49.6%。
“我们这款产品刷新最大LED网状飞天屏吉尼斯纪录,已收到海内外大量订单。”深圳御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裁袁兰兰告诉记者,美国市场占该公司销售比重为10%,面对美国滥施关税,该公司坚定拓展新兴市场的决心,聚焦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计划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扩大市场份额。
过硬的实力,赢得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市场,带来更多新机遇。
3月份,香港地区、东盟、台湾地区是深圳前三大贸易伙伴。其中,深圳对香港地区进出口679.9亿元,增长10.6%;对东盟进出口659.9亿元,增长14.1%。同时,深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12.4亿元,增长8.1%,占33.9%;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057.8亿元,增长3%,占27.3%。
东盟成为深圳企业出海的关键节点。深圳市三江电气有限公司积极拓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市场。三江电气董事总经理桑娟娟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电力基础设施的配套产品,跟着“中国基建”走出去,较早布局东南亚市场,一定程度降低了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影响。“海外市场潜力非常大,特别是国际新兴市场高度认可中国技术产品,包括深企在内的中国企业有足够的信心放眼全球。”
外贸产品硬,贸易方式活
深圳外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3月份,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651.7亿元,增长15.3%,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75.6%。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较快。3月份,深圳锂电池出口56.8亿元,增长42.8%,电动汽车出口30.4亿元,增长154.3%。同期,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91.6亿元,增长24.6%;电子元件出口287亿元,增长19.6%。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塑造自主品牌,持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不可替代性,持续提升全球市场“含深度”,这正是深圳外贸的一大优势。
同时,跨境电商凭借灵活的运营模式,展现出比传统外贸企业更强的抗风险韧性,成为防范和化解外部风险和冲击的重要密码。
“今年前2个月,我们公司出口1000多万美元的产品。”深圳市大鱼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在欧洲、大洋洲、中东等地设有18个海外仓库和450多个专业售后服务中心,并建立独立运营网站,目前拥有超过50个专业的线上经销商,超过400个线下合作零售店铺,在波兰、爱尔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8家品牌旗舰店。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振认为,在美国滥施关税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深圳制造”“深圳品牌”出海的重要路径,可以展现出双重应对优势:一方面,通过采取“独立站+海外仓”等模式有效缩短供应链,降低中间环节成本,通过优化库存周期,有效缓冲关税冲击;另一方面,部分具备品牌溢价的产品由于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往往可以通过提高定价应对挑战。
有着“跨境电商之都”之称的深圳,持续完善的支持政策和监管创新,优化通关环境,吸引大量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和人才聚集。
今年2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离境即退税”政策在深圳落地,从企业提交资料到税款到账,用时不到24小时。单就海外仓来看,深圳企业运营的海外仓数量超350个,建设面积突破380万平方米,极大地便利跨境电商货物“买全球、卖全球”。4月18日,深圳发布“2025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提出,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自有品牌、促进跨境电商阳光化合规发展、支持跨境电商境内物流仓储。
拓展供应链,保税物流成本低
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层次高、通关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入区退税、进口保税、区内货物自由流转等方面能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3月份,深圳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226.7亿元,快速增长30.8%,占31.7%,展现出较强的外贸韧性和高质量发展潜力。
今年以来,深圳海关不断深化“空港智慧物流”改革,实现出口货物在进闸卡口智能分流,中控货物顺势查验,非中控货物自动放行,提升出口货物通关效率30%以上,以更优的通关环境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一季度,深圳机场出口货运量达24.0万吨,同比增长22.6%。
飞力达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关务总监陈兴元说,通过“保税物流+供应链协同监管”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国际分拨、集拼等业务,物流周转周期有效缩短,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得到提升。
深圳企业已锤炼出强大的市场适应力与抗风险韧性,面对新一轮挑战,深圳外贸有信心在“压力测试”中持续为全国稳外贸大局提供坚实支撑。
深圳海关4月22日透露,今年一季度,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901亿元。其中,3月份,深圳进出口全面回升态势明显,总额3870.5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全国高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5.3亿元,增长8.8%;进口1685.2亿元,增长17.2%。面对外部挑战增多和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双重压力,这组数据说明,深圳产业内生动力强,外贸抗风险韧性足。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等不利因素影响,深圳政府部门和企业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持续深化市场多元化布局,加强技术创新以及利用政策支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做大“朋友圈”,新兴市场机遇多
民营企业是拉动深圳外贸增长的最重要主体。3月份,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694亿元,增长13.8%,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69.6%,增速高于深圳市整体1.5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21.7亿元,增长9.3%,占26.4%。
一般贸易表现亮眼。3月份,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920.2亿元,增长9%,占49.6%。
“我们这款产品刷新最大LED网状飞天屏吉尼斯纪录,已收到海内外大量订单。”深圳御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裁袁兰兰告诉记者,美国市场占该公司销售比重为10%,面对美国滥施关税,该公司坚定拓展新兴市场的决心,聚焦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计划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扩大市场份额。
过硬的实力,赢得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市场,带来更多新机遇。
3月份,香港地区、东盟、台湾地区是深圳前三大贸易伙伴。其中,深圳对香港地区进出口679.9亿元,增长10.6%;对东盟进出口659.9亿元,增长14.1%。同时,深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12.4亿元,增长8.1%,占33.9%;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057.8亿元,增长3%,占27.3%。
东盟成为深圳企业出海的关键节点。深圳市三江电气有限公司积极拓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市场。三江电气董事总经理桑娟娟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电力基础设施的配套产品,跟着“中国基建”走出去,较早布局东南亚市场,一定程度降低了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影响。“海外市场潜力非常大,特别是国际新兴市场高度认可中国技术产品,包括深企在内的中国企业有足够的信心放眼全球。”
外贸产品硬,贸易方式活
深圳外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3月份,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651.7亿元,增长15.3%,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75.6%。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较快。3月份,深圳锂电池出口56.8亿元,增长42.8%,电动汽车出口30.4亿元,增长154.3%。同期,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91.6亿元,增长24.6%;电子元件出口287亿元,增长19.6%。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塑造自主品牌,持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不可替代性,持续提升全球市场“含深度”,这正是深圳外贸的一大优势。
同时,跨境电商凭借灵活的运营模式,展现出比传统外贸企业更强的抗风险韧性,成为防范和化解外部风险和冲击的重要密码。
“今年前2个月,我们公司出口1000多万美元的产品。”深圳市大鱼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在欧洲、大洋洲、中东等地设有18个海外仓库和450多个专业售后服务中心,并建立独立运营网站,目前拥有超过50个专业的线上经销商,超过400个线下合作零售店铺,在波兰、爱尔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8家品牌旗舰店。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振认为,在美国滥施关税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深圳制造”“深圳品牌”出海的重要路径,可以展现出双重应对优势:一方面,通过采取“独立站+海外仓”等模式有效缩短供应链,降低中间环节成本,通过优化库存周期,有效缓冲关税冲击;另一方面,部分具备品牌溢价的产品由于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往往可以通过提高定价应对挑战。
有着“跨境电商之都”之称的深圳,持续完善的支持政策和监管创新,优化通关环境,吸引大量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和人才聚集。
今年2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离境即退税”政策在深圳落地,从企业提交资料到税款到账,用时不到24小时。单就海外仓来看,深圳企业运营的海外仓数量超350个,建设面积突破380万平方米,极大地便利跨境电商货物“买全球、卖全球”。4月18日,深圳发布“2025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提出,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自有品牌、促进跨境电商阳光化合规发展、支持跨境电商境内物流仓储。
拓展供应链,保税物流成本低
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层次高、通关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入区退税、进口保税、区内货物自由流转等方面能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3月份,深圳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226.7亿元,快速增长30.8%,占31.7%,展现出较强的外贸韧性和高质量发展潜力。
今年以来,深圳海关不断深化“空港智慧物流”改革,实现出口货物在进闸卡口智能分流,中控货物顺势查验,非中控货物自动放行,提升出口货物通关效率30%以上,以更优的通关环境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一季度,深圳机场出口货运量达24.0万吨,同比增长22.6%。
飞力达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关务总监陈兴元说,通过“保税物流+供应链协同监管”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国际分拨、集拼等业务,物流周转周期有效缩短,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得到提升。
深圳企业已锤炼出强大的市场适应力与抗风险韧性,面对新一轮挑战,深圳外贸有信心在“压力测试”中持续为全国稳外贸大局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