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证监局对4家私募机构出具警示函,涉及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勤勉尽责、未对投资者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等违规行为,其中两家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知名歌手胡海泉。
今年以来私募行业监管持续加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已开出超150份纪律处分,同时427家私募注销登记。在行业加速出清劣质机构的同时,专业化力量正加速涌入,今年前四月新登记证券类私募同比增长66.67%,公募、私募背景的人才成为主力。
四家私募收到监管罚单
4月23日,北京证监局官网公布了一批罚单,对北京乾祥海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乾祥海泉投资”)、北京海纳百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海纳百泉基金”)、中财融商(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基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4家私募机构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中基协信息显示,乾祥海泉投资和海纳百泉基金均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两家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知名歌手胡海泉。
根据罚单,乾祥海泉投资存在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能恪尽职守地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的问题;海纳百泉基金除有上述情形外,还存在未在基金募集期间,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等违规行为。
此外,北京基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一是对个别投资者未穿透核查、适当性管理工作不到位;二是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三是未及时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告基金的重大变更事项。
中财融商(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将私募基金财产用于借款的余额超过该私募基金实缴金额20%的行为。
依据《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对上述私募进行处罚,并要求进一步提高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恪尽职守履行私募基金管理人职责,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是胡海泉名下私募第一次受罚。2023年7月,北京证监局就对海纳百泉基金出具过一次警示函,被罚原因仍为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能恪尽职守地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等。
私募业违规行为加速出清
不仅胡海泉名下私募,今年以来多家私募的违规行为遭“点名”。
中基协近日公布的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知名私募上海竹润投资存在兼营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存在利益冲突的其他业务、未履行谨慎勤勉义务的违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中基协决定对上海竹润进行公开谴责,并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六个月。此外,对时任上海竹润合规风控负责人张明作出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
另外,杭州嵩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存在保本保收益、管理未备案基金产品且未按规定及时整改、未尽谨慎勤勉义务和混同办公等违规行为,被中基协做出公开谴责并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十二个月的纪律处分。
据记者统计,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中基协针对私募及其高管的违规行为所开出的纪律处分书超过150份,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多。
与此同时,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私募注销登记数量已达427家。其中,“主动注销”的私募管理人达167家,“依公告注销”的私募管理人仅1家,“协会注销”的私募管理人达239家,“12个月无在管注销”的私募管理人为20家。
近日,上海证监局还发布了专项检查通知,正式启动对辖区内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监管核查工作。本次检查相关工作要求等重要信息,将统一通过上海证监局官方工作邮箱定向发送。收到检查通知书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需严格按照邮件内具体要求准备。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各辖区内的私募开展检查,检查内容不仅包括投研环节的合规性,还包含客户档案管理、合格投资者认证、是否存在通道业务等。因此,越来越多的私募尤其是小机构,注重提升合规运营能力。”深圳某私募人士称。
行业新鲜血液加速涌入
劣币出清的同时,越来越多专业力量涌入私募。
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20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较去年同期的12家,同比增幅高达66.67%。
从新登记私募的法定代表人背景来看,专业化趋势明显。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以来,8家新登记证券类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具备公募从业背景,分别是范达私募、齐辰(深圳)私募、震峰私募、喜安私募、博益私募、兴乾私募、清禾私募和世赢私募。
法定代表人为私募背景的新登记私募有6家,分别是远和私募、博荃方得私募、横琴通源得一私募、正合私募、云脊私募和九木私募,其中多位创始人在行业具备知名度,比如云脊私募法定代表人梁力此前为宽远资产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九木私募法定代表人余浩此前就职于盛冠达私募。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投资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人,涌入私募行业。”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一方面,行业监管体系持续优化下,私募进入门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私募业优胜劣汰持续加速,行业生态的明显改善进一步吸引了“新鲜血液”。
近日,北京证监局对4家私募机构出具警示函,涉及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勤勉尽责、未对投资者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等违规行为,其中两家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知名歌手胡海泉。
今年以来私募行业监管持续加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已开出超150份纪律处分,同时427家私募注销登记。在行业加速出清劣质机构的同时,专业化力量正加速涌入,今年前四月新登记证券类私募同比增长66.67%,公募、私募背景的人才成为主力。
四家私募收到监管罚单
4月23日,北京证监局官网公布了一批罚单,对北京乾祥海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乾祥海泉投资”)、北京海纳百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海纳百泉基金”)、中财融商(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基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4家私募机构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中基协信息显示,乾祥海泉投资和海纳百泉基金均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两家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知名歌手胡海泉。
根据罚单,乾祥海泉投资存在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能恪尽职守地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的问题;海纳百泉基金除有上述情形外,还存在未在基金募集期间,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等违规行为。
此外,北京基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一是对个别投资者未穿透核查、适当性管理工作不到位;二是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三是未及时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告基金的重大变更事项。
中财融商(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将私募基金财产用于借款的余额超过该私募基金实缴金额20%的行为。
依据《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对上述私募进行处罚,并要求进一步提高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恪尽职守履行私募基金管理人职责,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是胡海泉名下私募第一次受罚。2023年7月,北京证监局就对海纳百泉基金出具过一次警示函,被罚原因仍为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能恪尽职守地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等。
私募业违规行为加速出清
不仅胡海泉名下私募,今年以来多家私募的违规行为遭“点名”。
中基协近日公布的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知名私募上海竹润投资存在兼营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存在利益冲突的其他业务、未履行谨慎勤勉义务的违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中基协决定对上海竹润进行公开谴责,并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六个月。此外,对时任上海竹润合规风控负责人张明作出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
另外,杭州嵩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存在保本保收益、管理未备案基金产品且未按规定及时整改、未尽谨慎勤勉义务和混同办公等违规行为,被中基协做出公开谴责并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十二个月的纪律处分。
据记者统计,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中基协针对私募及其高管的违规行为所开出的纪律处分书超过150份,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多。
与此同时,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私募注销登记数量已达427家。其中,“主动注销”的私募管理人达167家,“依公告注销”的私募管理人仅1家,“协会注销”的私募管理人达239家,“12个月无在管注销”的私募管理人为20家。
近日,上海证监局还发布了专项检查通知,正式启动对辖区内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监管核查工作。本次检查相关工作要求等重要信息,将统一通过上海证监局官方工作邮箱定向发送。收到检查通知书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需严格按照邮件内具体要求准备。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各辖区内的私募开展检查,检查内容不仅包括投研环节的合规性,还包含客户档案管理、合格投资者认证、是否存在通道业务等。因此,越来越多的私募尤其是小机构,注重提升合规运营能力。”深圳某私募人士称。
行业新鲜血液加速涌入
劣币出清的同时,越来越多专业力量涌入私募。
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20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较去年同期的12家,同比增幅高达66.67%。
从新登记私募的法定代表人背景来看,专业化趋势明显。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以来,8家新登记证券类私募的法定代表人具备公募从业背景,分别是范达私募、齐辰(深圳)私募、震峰私募、喜安私募、博益私募、兴乾私募、清禾私募和世赢私募。
法定代表人为私募背景的新登记私募有6家,分别是远和私募、博荃方得私募、横琴通源得一私募、正合私募、云脊私募和九木私募,其中多位创始人在行业具备知名度,比如云脊私募法定代表人梁力此前为宽远资产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九木私募法定代表人余浩此前就职于盛冠达私募。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投资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人,涌入私募行业。”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一方面,行业监管体系持续优化下,私募进入门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私募业优胜劣汰持续加速,行业生态的明显改善进一步吸引了“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