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泥行业在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强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反内卷’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效。”数字水泥网发布的最新经济运行报告(点此链接查看原文)显示,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需求端下滑幅度减缓,价格同比明显回升,叠加煤炭成本下降带动成本下移,预计一季度行业利润将达到15亿—20亿元,同比扭亏。
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向记者表示,从下游需求分析,基建领域专项债提前发力支撑资金需求,持续推动基建投资对水泥需求的拉动,但地产新开工继续大幅下降,对水泥需求拖累仍在,总的来看,一季度水泥需求虽仍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3.31亿吨,同比下降1.4%。降幅较1—2月收窄4.3个百分点,较去年一季度大幅收窄1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2.5%。从区域看,全国北部区域水泥产量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南部区域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业企业通过精准调控,全国大部分地区2025年一季度错峰生产计划天数同比增加5%—10%,企业已经通过包括错峰生产在内的动态调节生产,减少供应量,有效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市场稳定,表明行业企业已逐步适应弱势局面,企业对于利润改善形成共识。此外,一季度全国水泥库存处于合理区间,库容比为58%,比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
价格方面,今年一季度,国内水泥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先抑后扬”的特征。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为397元/吨,高于去年同期34元/吨,涨幅为9.3%,行业整体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陈柏林认为,一季度全国水泥市场竞争环境改善有三大支撑因素,一是需求端下滑幅度减缓,超预期,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销量同比跌幅在2%以内,优于去年同期;二是供给端精准调控;三是行业共识强化,在“反内卷”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水泥企业形成“保利润”共识,恶性竞争明显减少。
陈柏林向记者表示,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二季度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取向,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提效。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等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持续回升,为水泥需求提供坚实支撑,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环比、同比均将继续回升。
“鉴于一季度末全国水泥价格已普遍上调,二季度价格继续大幅攀升的空间有限,整体或将维持平稳震荡调整走势。”陈柏林判断,各地水泥企业需要严格执行错峰生产政策,但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如能严格落实日和年熟料产能双控政策,区域价格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总的来看,在成本下降和价格回升的驱动下,预计上半年水泥行业效益保持同比快速增长。”
“全国水泥行业在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强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反内卷’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效。”数字水泥网发布的最新经济运行报告(点此链接查看原文)显示,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需求端下滑幅度减缓,价格同比明显回升,叠加煤炭成本下降带动成本下移,预计一季度行业利润将达到15亿—20亿元,同比扭亏。
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向记者表示,从下游需求分析,基建领域专项债提前发力支撑资金需求,持续推动基建投资对水泥需求的拉动,但地产新开工继续大幅下降,对水泥需求拖累仍在,总的来看,一季度水泥需求虽仍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3.31亿吨,同比下降1.4%。降幅较1—2月收窄4.3个百分点,较去年一季度大幅收窄1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2.5%。从区域看,全国北部区域水泥产量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南部区域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业企业通过精准调控,全国大部分地区2025年一季度错峰生产计划天数同比增加5%—10%,企业已经通过包括错峰生产在内的动态调节生产,减少供应量,有效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市场稳定,表明行业企业已逐步适应弱势局面,企业对于利润改善形成共识。此外,一季度全国水泥库存处于合理区间,库容比为58%,比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
价格方面,今年一季度,国内水泥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先抑后扬”的特征。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为397元/吨,高于去年同期34元/吨,涨幅为9.3%,行业整体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陈柏林认为,一季度全国水泥市场竞争环境改善有三大支撑因素,一是需求端下滑幅度减缓,超预期,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销量同比跌幅在2%以内,优于去年同期;二是供给端精准调控;三是行业共识强化,在“反内卷”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水泥企业形成“保利润”共识,恶性竞争明显减少。
陈柏林向记者表示,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二季度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取向,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提效。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等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持续回升,为水泥需求提供坚实支撑,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环比、同比均将继续回升。
“鉴于一季度末全国水泥价格已普遍上调,二季度价格继续大幅攀升的空间有限,整体或将维持平稳震荡调整走势。”陈柏林判断,各地水泥企业需要严格执行错峰生产政策,但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如能严格落实日和年熟料产能双控政策,区域价格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总的来看,在成本下降和价格回升的驱动下,预计上半年水泥行业效益保持同比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