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药业(00867)拟分拆德镁医药上市,业务聚焦推动估值提升

智通财经

1天前

若成功独立上市,德镁医药将在资源配置、战略决策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获得更高自主权,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有望抓住皮肤健康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实现重大发展突破。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4月22日,康哲药业(00867)宣布,建议将旗下皮肤业务子公司德镁医药股份分拆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分拆将通过实物分派方式向股东分配所持全部德镁医药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建议实施的“实物分派+介绍上市”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融资,股东将以分红形式取得德镁医药股份,可享有德镁医药独立估值溢价带来的潜在收益,同时其享有的德镁医药股权不被稀释。

德镁医药主要在中国内地运营皮肤健康业务,而康哲药业则聚焦于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及眼科等专科业务,以及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的皮肤健康业务。

康哲药业认为,该分拆完成后,余下集团和分拆集团都将受益,德镁医药预计将可独立进行筹资活动,余下集团将可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同时,余下集团及分拆集团将提升各自业务形象与市场地位,从而提升各自吸引投资者及合作伙伴的能力。此外,分拆后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有利于支持业务的持续增长。

皮肤健康业务展现强劲增长潜力

此次拟分拆上市的德镁医药,业务围绕皮肤处方药及皮肤学级护肤品的研产销,提供从预防、治疗到长期护理的皮肤健康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产品矩阵聚焦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痤疮等高发皮肤病,瞄准临床未满足需求,具备差异化竞争力。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德镁医药在中国创新药企中,皮肤疾病适应症覆盖数量排名首位(按III期及更后期产品,含已商业化产品计),2024年皮肤处方药收入亦排名首位。

对于德镁而言,若实现成功分拆并登陆资本市场,将成为其发展历程上的重要跃升。

近年来中国皮肤治疗和护理市场增长迅速,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的皮肤病治疗与护理市场于2023年的市场规模为人民币764亿元,从2023年到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到10.6%。德镁医药聚焦于皮肤健康领域,致力于实现皮肤领域主要疾病全覆盖,其在售及在研产品组合达十余款,不乏重磅品种,其中JAK1/2芦可替尼乳膏、IL-23益路取(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抗IL-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 MG-K10 等极具竞争力与市场潜力;同时,公司拥有65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的自建商业化团队,销售网络覆盖超1万家医院、超10万家线下零售药店,以及主流电商平台,占据有利竞争生态位。

若成功独立上市,德镁医药将在资源配置、战略决策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获得更高自主权,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有望抓住皮肤健康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实现重大发展突破。

康哲药业进一步聚焦优势领域

对于母公司康哲药业而言,此次拟分拆有助于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分拆完成后,康哲药业将专注于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及眼科等优势专科领域,集中资源推动重点板块的纵深发展。

在产品布局方面,康哲药业现有新活素、亿活、施图伦、慷彼申等多款品牌独家产品,并拥有4款商业化创新药。根据公开资料,公司预计今年将有创新药HIF-PHI德昔度司他片(CKD患者贫血)获批上市,未来2至3年内,注射用Y-3(脑卒中)、URAT1抑制剂ABP - 671(痛风)、口服改良型新药ZUNVEYL(阿尔茨海默病)、抗IL-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 MG-K10(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多款潜力产品也有望陆续上市。上述创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潜在规模合计可达百亿元人民币。

此外,康哲药业自2022起培育东南亚业务,至今已临近产品获批的收获阶段。这一新兴市场对高性价比医药产品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

有市场观点认为,综合性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往往未能充分反映其实际价值。通过分拆上市,德镁医药可建立起独立的估值体系并释放更大增长潜力,在发展节奏和资本市场品牌认知等方面实现实质性“去母公司化”。事实上,在港股市场,“实物分派+介绍上市”的分拆方式已较为成熟,双方不仅没有降低自身的价值,反而促进了各自的聚焦与发展,实现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在市场对结构清晰、成长确定性强的企业青睐有加的背景下,此次分拆建议无疑有助于康哲药业余下集团与德镁医药分别释放独立价值、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随着业务聚焦、协同优化的持续推进,分拆后的康哲药业与德镁医药有望在各自赛道上跑出更具竞争力的发展节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若成功独立上市,德镁医药将在资源配置、战略决策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获得更高自主权,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有望抓住皮肤健康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实现重大发展突破。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4月22日,康哲药业(00867)宣布,建议将旗下皮肤业务子公司德镁医药股份分拆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分拆将通过实物分派方式向股东分配所持全部德镁医药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建议实施的“实物分派+介绍上市”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融资,股东将以分红形式取得德镁医药股份,可享有德镁医药独立估值溢价带来的潜在收益,同时其享有的德镁医药股权不被稀释。

德镁医药主要在中国内地运营皮肤健康业务,而康哲药业则聚焦于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及眼科等专科业务,以及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的皮肤健康业务。

康哲药业认为,该分拆完成后,余下集团和分拆集团都将受益,德镁医药预计将可独立进行筹资活动,余下集团将可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同时,余下集团及分拆集团将提升各自业务形象与市场地位,从而提升各自吸引投资者及合作伙伴的能力。此外,分拆后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有利于支持业务的持续增长。

皮肤健康业务展现强劲增长潜力

此次拟分拆上市的德镁医药,业务围绕皮肤处方药及皮肤学级护肤品的研产销,提供从预防、治疗到长期护理的皮肤健康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产品矩阵聚焦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痤疮等高发皮肤病,瞄准临床未满足需求,具备差异化竞争力。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德镁医药在中国创新药企中,皮肤疾病适应症覆盖数量排名首位(按III期及更后期产品,含已商业化产品计),2024年皮肤处方药收入亦排名首位。

对于德镁而言,若实现成功分拆并登陆资本市场,将成为其发展历程上的重要跃升。

近年来中国皮肤治疗和护理市场增长迅速,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的皮肤病治疗与护理市场于2023年的市场规模为人民币764亿元,从2023年到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到10.6%。德镁医药聚焦于皮肤健康领域,致力于实现皮肤领域主要疾病全覆盖,其在售及在研产品组合达十余款,不乏重磅品种,其中JAK1/2芦可替尼乳膏、IL-23益路取(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抗IL-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 MG-K10 等极具竞争力与市场潜力;同时,公司拥有65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的自建商业化团队,销售网络覆盖超1万家医院、超10万家线下零售药店,以及主流电商平台,占据有利竞争生态位。

若成功独立上市,德镁医药将在资源配置、战略决策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获得更高自主权,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有望抓住皮肤健康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实现重大发展突破。

康哲药业进一步聚焦优势领域

对于母公司康哲药业而言,此次拟分拆有助于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分拆完成后,康哲药业将专注于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及眼科等优势专科领域,集中资源推动重点板块的纵深发展。

在产品布局方面,康哲药业现有新活素、亿活、施图伦、慷彼申等多款品牌独家产品,并拥有4款商业化创新药。根据公开资料,公司预计今年将有创新药HIF-PHI德昔度司他片(CKD患者贫血)获批上市,未来2至3年内,注射用Y-3(脑卒中)、URAT1抑制剂ABP - 671(痛风)、口服改良型新药ZUNVEYL(阿尔茨海默病)、抗IL-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 MG-K10(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多款潜力产品也有望陆续上市。上述创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潜在规模合计可达百亿元人民币。

此外,康哲药业自2022起培育东南亚业务,至今已临近产品获批的收获阶段。这一新兴市场对高性价比医药产品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

有市场观点认为,综合性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往往未能充分反映其实际价值。通过分拆上市,德镁医药可建立起独立的估值体系并释放更大增长潜力,在发展节奏和资本市场品牌认知等方面实现实质性“去母公司化”。事实上,在港股市场,“实物分派+介绍上市”的分拆方式已较为成熟,双方不仅没有降低自身的价值,反而促进了各自的聚焦与发展,实现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在市场对结构清晰、成长确定性强的企业青睐有加的背景下,此次分拆建议无疑有助于康哲药业余下集团与德镁医药分别释放独立价值、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随着业务聚焦、协同优化的持续推进,分拆后的康哲药业与德镁医药有望在各自赛道上跑出更具竞争力的发展节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