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今日起发行

证券日报

11小时前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显示,4月24日有两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招标,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

4月24日,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开始发行。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显示,4月24日有两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招标,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具体看,其中,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为2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710亿元。这两期国债均自2025年4月2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财政部发布的安排显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种,共发行21只,发行时间从4月份开始,至10月份结束,主要集中在5月份至9月份。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均在4月24日首发,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23日首发。

“超长期特别国债全年发行计划落地,宽货币预期下资金面压力或整体可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从发行节奏上看,5月份、8月份、9月份单月均有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6月份、7月份则是3只,4月份有2只。结合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的发行来看,预计5月份国债的供给规模较大,考虑到全年发行额度已确定,超长期特别国债均摊到每个月份的发行压力相对可控,预计货币配合财政的基调下资金压力长期来看整体可控。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年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于4月24日开启发行,10月10日发行完毕。从发行节奏上看,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较2024年提早近1个月发行完毕。

今年计划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编辑:张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显示,4月24日有两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招标,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

4月24日,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开始发行。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显示,4月24日有两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进行招标,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具体看,其中,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为2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710亿元。这两期国债均自2025年4月2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财政部发布的安排显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种,共发行21只,发行时间从4月份开始,至10月份结束,主要集中在5月份至9月份。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均在4月24日首发,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23日首发。

“超长期特别国债全年发行计划落地,宽货币预期下资金面压力或整体可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从发行节奏上看,5月份、8月份、9月份单月均有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6月份、7月份则是3只,4月份有2只。结合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的发行来看,预计5月份国债的供给规模较大,考虑到全年发行额度已确定,超长期特别国债均摊到每个月份的发行压力相对可控,预计货币配合财政的基调下资金压力长期来看整体可控。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年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于4月24日开启发行,10月10日发行完毕。从发行节奏上看,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较2024年提早近1个月发行完毕。

今年计划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编辑:张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