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23日电(林郑宏、周西仑) 受益于政策利好,A股跨境支付概念股本周大幅上扬。
其中,拉卡拉(300773.SZ)三日内涨超47%,成交额急剧放大,总市值重回200亿元上方。
政策利好推动 跨境支付概念成短期热点
跨境支付概念股短期爆发,主要受政策面利好推动。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其中指出,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 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跨境清算公司增强与金融机构协同联动,共同提升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水平。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持续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加强CIPS建设,完善系统功能,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航运及投融资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清算服务。
中银证券研报指出,“对等关税”政策可能推动全球跨境支付从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型,从而促进支付体系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发展。
此外,中国跨境电商如敦煌网、阿里国际站等在美国购物软件排行榜上的爆火也带动了跨境支付概念的炒作热情。
拉卡拉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跨境支付业务主要通过合作银行接入CIPS、SWIFT等系统来实现跨境人民币及跨境外币的结算。
目前,拉卡拉2024年年报尚未公布,而从2023年年报来看,当年公司服务商户数量超2000万,全年支付交易规模4.51万亿元,跨境支付服务网络覆盖超100个国家,支持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消费的商家超过7万家。
中经社行业洞察产业数据服务平台(简称“行业洞察系统”)显示,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首批获得央行颁发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构成中,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占比达87.22%,占绝对主导地位。
研发能力来看,公司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24年底,已接近200项。
此外,从2024年新申请的9项专利项目来看,其中有6项均与数字货币和数字人民币有关,显示公司持续加大在数字货币业务方面的投入。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0月,拉卡拉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首批获得数字人民币受理服务许可的支付机构。
支付监管趋严 头部公司有望获得更高份额
行业洞察系统显示,拉卡拉在产业节点上属于互联网金融服务下的互联网支付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一节点上的全国企业超过8000家,但A股上市公司较少。
除拉卡拉外,海联金汇(002537.SZ)本周亦录得两连板,但后者支付业务占主营业务比重仅为22.6%。
行业洞察系统还显示,近年来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整体营收保持平稳,但增速相对此前有所放缓。
公开资料也显示,国内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在2021年达到巅峰之后开始出现回落,2022年降至约338万亿元,2023年则略有回升至346万亿元。
交易规模下降背后,是监管趋严。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迄今人民银行累计注销的支付牌照数量已达100张。
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认为,近年来支付监管趋于严格,支付企业审查及处罚力度加强,支付牌照数量自2016年起逐年降低。公开牌照收紧将使行业参与者减少,第三方支付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头部公司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华西证券表示,短期内跨境支付行业洗牌加剧,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小卖家退出,头部机构集中度提升,长期将推动行业向合规化、区域化、技术驱动方向转型。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4月23日电(林郑宏、周西仑) 受益于政策利好,A股跨境支付概念股本周大幅上扬。
其中,拉卡拉(300773.SZ)三日内涨超47%,成交额急剧放大,总市值重回200亿元上方。
政策利好推动 跨境支付概念成短期热点
跨境支付概念股短期爆发,主要受政策面利好推动。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其中指出,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 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跨境清算公司增强与金融机构协同联动,共同提升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水平。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持续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加强CIPS建设,完善系统功能,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航运及投融资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清算服务。
中银证券研报指出,“对等关税”政策可能推动全球跨境支付从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型,从而促进支付体系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发展。
此外,中国跨境电商如敦煌网、阿里国际站等在美国购物软件排行榜上的爆火也带动了跨境支付概念的炒作热情。
拉卡拉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跨境支付业务主要通过合作银行接入CIPS、SWIFT等系统来实现跨境人民币及跨境外币的结算。
目前,拉卡拉2024年年报尚未公布,而从2023年年报来看,当年公司服务商户数量超2000万,全年支付交易规模4.51万亿元,跨境支付服务网络覆盖超100个国家,支持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消费的商家超过7万家。
中经社行业洞察产业数据服务平台(简称“行业洞察系统”)显示,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首批获得央行颁发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构成中,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占比达87.22%,占绝对主导地位。
研发能力来看,公司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24年底,已接近200项。
此外,从2024年新申请的9项专利项目来看,其中有6项均与数字货币和数字人民币有关,显示公司持续加大在数字货币业务方面的投入。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0月,拉卡拉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首批获得数字人民币受理服务许可的支付机构。
支付监管趋严 头部公司有望获得更高份额
行业洞察系统显示,拉卡拉在产业节点上属于互联网金融服务下的互联网支付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一节点上的全国企业超过8000家,但A股上市公司较少。
除拉卡拉外,海联金汇(002537.SZ)本周亦录得两连板,但后者支付业务占主营业务比重仅为22.6%。
行业洞察系统还显示,近年来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整体营收保持平稳,但增速相对此前有所放缓。
公开资料也显示,国内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在2021年达到巅峰之后开始出现回落,2022年降至约338万亿元,2023年则略有回升至346万亿元。
交易规模下降背后,是监管趋严。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迄今人民银行累计注销的支付牌照数量已达100张。
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认为,近年来支付监管趋于严格,支付企业审查及处罚力度加强,支付牌照数量自2016年起逐年降低。公开牌照收紧将使行业参与者减少,第三方支付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头部公司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华西证券表示,短期内跨境支付行业洗牌加剧,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小卖家退出,头部机构集中度提升,长期将推动行业向合规化、区域化、技术驱动方向转型。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