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明起发行

东方财富网

21小时前

记者注意到,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集中在4月至10月发行,较去年集中在5月至11月发行,整体发行节奏提前了约一个月。

按照财政部有关安排,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启动发行。

按照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4月24日将首发20年期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记者注意到,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集中在4月至10月发行,较去年集中在5月至11月发行,整体发行节奏提前了约一个月。

图片来源:财政部网站

根据预算安排,我国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今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为3000亿元,较2024年增加1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中央财政预拨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带动以旧换新开局良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9%、19.3%和18.1%,增速分别比1—2月份加快0.7个、8.4个和6.4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1.7%,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此外,4月24日还将发行首期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根据前期公布的发行安排,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共4只,其中2只为5年期、2只为7年期。

据介绍,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资本补充将直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有助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资本实力提升后,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既能够为化解房地产风险、地方平台转型提供安全垫,也有助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注意到,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集中在4月至10月发行,较去年集中在5月至11月发行,整体发行节奏提前了约一个月。

按照财政部有关安排,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启动发行。

按照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4月24日将首发20年期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记者注意到,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集中在4月至10月发行,较去年集中在5月至11月发行,整体发行节奏提前了约一个月。

图片来源:财政部网站

根据预算安排,我国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今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为3000亿元,较2024年增加1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中央财政预拨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带动以旧换新开局良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9%、19.3%和18.1%,增速分别比1—2月份加快0.7个、8.4个和6.4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1.7%,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此外,4月24日还将发行首期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根据前期公布的发行安排,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共4只,其中2只为5年期、2只为7年期。

据介绍,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资本补充将直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有助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资本实力提升后,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既能够为化解房地产风险、地方平台转型提供安全垫,也有助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