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 作者: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 李劼 高奇
◇ 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3月刊
摘 要
2024年我国资产证券化(ABS)市场运行平稳,对服务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梳理了2024年我国ABS市场的监管动态、运行情况、业务动向,并针对市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继续推动ABS市场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市场创新与应用创新、着力推进信贷ABS市场健康繁荣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贷ABS 绿色ABS “五篇大文章”
2024年,我国资产证券化(ABS)市场全年发行各类产品约1.98万亿元,年末存量规模约为3.82万亿元。市场运行平稳,发行规模有所回升,市场呈现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融资租赁债权ABS发行规模领跑,不良贷款ABS发行增速较快,绿色ABS产品创新不断深化。ABS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监管动态
(一)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ABS业务
2024年,监管机构先后出台部门规章和通知,支持各类型金融机构开展ABS业务,推动ABS市场规范化发展,夯实制度基础。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将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区分为基础业务和专项业务,ABS纳入专项业务,明确经营状况良好、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开展ABS业务。9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向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申请经营ABS业务。11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关于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择优选用包含ABS在内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上述文件对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流动性支持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支持发行绿色ABS产品
2024年,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和通知,支持发行绿色ABS产品。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和绿色ABS,积极发展碳中和债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支持清洁能源等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5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绿色信贷ABS、绿色金融专项债。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探索生态产品ABS路径和模式。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支持发行绿色ABS产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并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与资源环境要素相关的、包含绿色ABS在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10月,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绿色及转型债券相关机制的通知》,鼓励企业发展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组合式创新产品,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绿色领域中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发行绿色不动产信托资产支持票据、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创新产品,盘活绿色资产。上述文件对拓展绿色ABS业务,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挥ABS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作用
202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支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导符合条件的主体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和ABS等工具,拓宽新型城镇化领域资金来源。要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等金融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ABS、乡村振兴票据、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等融资工具,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四)推动REITs高质量发展和常态化发行
2024年,监管机构先后发布多个文件,推动REITs高质量发展和常态化发行。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多种方式为特许经营项目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特许经营项目公司进行结构化融资,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不动产信托资产支持票据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明确推动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已具备良好条件,各参与方要严格贯彻落实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法依规推动基础设施REITs更好实现常态化发行。
(五)完善企业ABS市场规则体系
2024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沪深交易所先后发布ABS业务相关规则,引导市场主体归位尽责。3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更新ABS基础资产负面清单;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ABS业务规则和配套指引。8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报价内部约束指引》,要求管理人必须建立ABS业务报价内部约束制度。12月,深交所发布6项ABS审核业务指引,进一步规范了ABS业务发展,提升了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市场运行情况
(一)发行规模有所回升,产品存量继续下降
2024年,我国共发行ABS产品19768.32亿元,同比上升6.97%(见图1);年末市场存量为38198.4亿元,同比下降12.22%(见图2)。
具体来看,信贷ABS发行2703.79亿元,同比下降22.42%,占发行总量的13.68%;年末存量为11523.28亿元,同比下降36.08%,占市场总量的30.16%。企业ABS发行11824.56亿元,同比上升0.34%,占发行总量的59.81%;年末存量为19975.91亿元,同比下降0.03%,占市场总量的52.30%。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ABN)发行5239.97亿元,同比上升63.13%,占发行总量的26.51%;年末存量为6699.17亿元,同比下降21.60%,占市场总量的17.54%。1
信贷ABS中,个人汽车抵押贷款ABS连续3年成为发行规模最大的品种,2024年发行1296.68亿元,同比下降27.95%,占信贷ABS发行量的47.96%;小微企业贷款ABS发行655.21亿元,同比下降12.60%,占24.23%;不良贷款ABS发行508.67亿元,同比增长9.15%,占18.81%;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ABS发行243.22亿元,同比下降40.63%,占9.00%。
企业ABS中,融资租赁债权ABS、应收账款ABS、一般小额贷款债权ABS发行规模居前,分别发行2486.85亿元、2178.52亿元、1781.93亿元,占企业ABS发行量的比重分别为21.03%、18.42%、15.07%;类REITs、供应链账款ABS分别发行1454.27亿元、1112.71亿元,占比分别为12.30%、9.41%;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ABS、特定非金款项ABS、保单质押贷款ABS、基础设施收费ABS、保理融资ABS、小微企业贷款ABS发行占比分别为5.65%、4.67%、2.78%、2.46%、2.16%、2.12%和1.96%;其他产品2发行量共占比1.97%。
ABN中,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ABN、企业应收账款ABN、一般小额贷款债权ABN发行规模靠前,分别发行1425.00亿元、823.83亿元、580.50亿元,占ABN发行量的比重分别为27.19%、15.72%、11.08%。其他发行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还包括融资租赁债权ABN、补贴款ABN、类REITs、供应链应付账款ABN,分别发行515.91亿元、301.49亿元、295.50亿元、252.78亿元,占ABN发行量的比重分别为9.85%、5.75%、5.64%、4.83%。其他产品3发行量共占比19.94%。
(二)发行利率继续下行
2024年全年ABS产品发行利率整体下行。
其中,信贷ABS优先A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2.89%,最低发行利率为1.60%,平均发行利率为2.24%,全年累计下行37BP;优先B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3.30%,最低发行利率为2.02%,平均发行利率为2.48%,全年累计下行70BP(见图3)。
企业ABS优先A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5.40%,最低发行利率为1.80%,平均发行利率为2.60%,全年累计下行74BP;优先B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12.00%,最低发行利率为1.84%,平均发行利率为3.21%,全年累计下行58BP(见图4)。
ABN优先A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5.08%,最低发行利率为1.70%,平均发行利率为2.41%,全年累计下行70BP;优先B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6.80%,最低发行利率为1.92%,平均发行利率为2.69%,全年累计下行105BP(见图5)。
按照基础资产类型划分,消费金融ABS发行利率前三季度持续下行,第四季度小幅反弹后继续下行。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A、AA+级的消费金融ABS发行利率全年分别累计下行85BP、83BP(见图6)。
对公租赁ABS发行利率前三季度震荡下行,第四季度不同评级出现分化。前三季度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A、AA级的对公租赁ABS发行利率分别累计下行79BP、70BP,第四季度分别下行12BP和上行12BP。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A、AA级的对公租赁ABS发行利率全年分别累计下行91BP、58BP(见图7)。
以企业信用发行ABS4的发行利率全年震荡下行。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A、AA级的企业ABS发行利率全年分别累计下行65BP、88BP(见图8)。
(三)全年收益率走势下行,信用利差仍存在分化
从全市场回报来看,观测表征ABS整体市场情况的中债-资产支持证券指数,2024年其投资回报约为3.67%,较上一年上升0.11%。细分来看,表征银行间ABS市场的中债-银行间资产支持证券指数全年回报约为2.85%,较上一年上升0.42%。进一步观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RMBS)市场,中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指数年度回报为2.89%,较上一年上升0.79%(见图9)。
从收益率走势看,2024年ABS产品收益率前三季度震荡下行,9月至10月有所反弹,11月至12月继续下行。具体来看,1年期中债AAA级RMBS收益率全年累计下行86BP,1年期中债AAA级消费金融ABS收益率下行88BP,1年期中债AAA级对公租赁ABS收益率下行89BP,1年期中债AAA级以企业信用发行ABS收益率下行87BP(见图10);5年期中债AAA级RMBS收益率下行104BP(见图11)。
2024年ABS产品与国债的信用利差一季度震荡上升,4月至5月震荡下降,6月至8月小幅波动,9月大幅震荡上升,于10月初创新高后快速回落到9月初水平,11月至12月呈现大幅横盘震荡形态,不同期限的信用利差出现分化。1年期中债AAA级RMBS与1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利差全年扩大17BP,1年期中债AAA级消费金融ABS、1年期中债AAA级对公租赁ABS与1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利差在全年均扩大15BP,1年期中债AAA级以企业信用发行ABS与1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利差在全年扩大16BP(见图12)。5年期AAA级RMBS与5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利差较年初水平保持不变(见图13)。
(四)评级公司评级与中债隐含评级存差异
2024年发行的ABS产品优先档证券整体以中高信用等级为主。从评级公司评级和估值首日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对比来看,企业ABS的评级分布差异更加明显。具体来看,在同时具有两种评级的信贷ABS产品中,评级公司评级和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的产品发行额分别占99.38%和84.81%,AAA级产品占比分别为97.58%和66.93%(见图14);企业ABS产品中,评级公司评级和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的产品发行额分别占99.7%和74.54%,AAA级产品占比分别为93.37%和18.17%(见图15)。
(五)流动性有所下降
2024年ABS二级市场流动性有所下降。以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信贷ABS为例,2024年现券结算量为1640亿元,较2023年下降176.28%;换手率为14.50%,较2023年下降76.76%,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相较于中央结算公司托管债券整体216%的换手率而言,ABS产品的流动性水平相对偏低。
市场业务动向
(一)ABS市场继续呈现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随着ABS的基础资产不断丰富,ABS市场在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方面也取得进展。
一是交通银行落地首单ABS跨境转让业务。4月30日,交通银行首尔分行在银行间市场与交银理财达成跨境交易,买入后者持有的某新能源企业发行的ABS,落地市场首单ABS跨境转让业务。此交易将跨境资产转让的主体拓展至资产管理公司,将交易品种扩大至ABS,进一步丰富了跨境资产转让的业务场景,具有积极、广泛的市场创新效应和影响。
二是首只住房租赁持有型不动产ABS“建信住房租赁基金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落地。该产品为不动产领域特别是住房租赁行业带来了权益融资渠道和方式的创新,进一步丰富了公募REITS的资产大类类型,实现了产品从主体信用向资产信用的成功转型,也增加了长租房金融市场的产品多样性。
三是首批保险资管机构在交易所市场发行ABS。4月至5月,中国人寿—创工融资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泰康资产—中电投租赁1号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相继发行成功。
(二)信贷ABS信息登记数据治理持续强化
2024年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落实监管要求,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登记质量评价方案》定期对信贷ABS登记质量情况开展行业通报,促进信息登记质量稳步提升,并持续更新《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登记业务问答》,通过实施登记质量监督管控,强化信贷ABS信息登记数据治理。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登记信贷ABS产品197只,规模为2834.69亿元。其中,正常类证券化产品67只,规模为2326.02亿元;不良类证券化产品130只,规模为508.67亿元。
(三)绿色ABS发行放缓,产品创新持续深化
2024年绿色ABS发行略微放缓,呈现调整态势。统计显示5,2024年全市场共发行绿色ABS产品313只,规模为2056.8亿元,较2023年下降15.7%。其中,交易所ABS发行规模占比最高,为48.43%;银行间绿色ABN占比次之,为34.99%;绿色信贷ABS占比最低,为16.58%。
在绿色ABS产品创新方面,“吉利-易易互联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全国首只换电基础设施ABS产品。该产品以换电设施未来经营收益权对基础资产对应信托贷款债权进行质押担保,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盘活动力电池资产或类似资产提供示范案例。“平安资产-中航租赁2024年第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续发型)”是保险资管公司在交易所发行的首只绿色可续发型ABS产品,底层资产为中航租赁的储能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资产。“深圳担保集团-南山区-中小微企业19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资产)”是全国首只碳资产ABS产品,以企业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合计为6家企业提供1.15亿元的融资支持,实现中国碳资产证券化零的突破。“工商银行-金元证券-长三角海上丝绸之路第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长三角一体化)”是全国首只绿色港口收费收益权ABS产品,基础资产为盐城港大丰港区相关收入,对推动港口绿色金融起到标杆性示范作用。
市场发展建议
2024年,ABS市场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突显特有优势,助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我国ABS市场在透明度、流动性、创新性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推动ABS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ABS信息披露体系及标准化建设。完善成熟的信息披露体系有助于投资人及时掌握产品信息,提升投资决策效率,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是ABS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议持续优化信息披露机制,分步推动入池基础资产逐笔披露安排,为市场提供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决策参考。制定高标准的ABS信息披露标准,构建统一的ABS信息披露平台,提高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效率。研究加强ABS市场信息披露标准数字化建设,依托信息技术运用,提升ABS底层资产和交易信息的披露效率,提高市场透明度。
二是加强二级市场建设,提升流动性水平。建议鼓励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交易型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积极参与ABS投资。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ABS产品投资。完善做市商机制,鼓励证券化业务成熟的机构、发行量较大的银行和主承销商积极开展做市交易,提升ABS市场活力。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畅通投资者信息获取渠道,提升投资者交易意愿,提升市场流动性。
三是继续推动“简单、透明、可比”(STC)标准落地见效。我国引入STC标准对提升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透明度,降低投资者风险,促进ABS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为STC标准制定行业配套规范,助力STC标准落地,促进证券化市场向着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向健康发展。建议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认证,为标准落地实施提供统一标尺,促进STC标准连贯、一致和恰当地实施。
(二)协同推进市场创新与应用创新
一是拓展基础资产类型,加强产品设计创新。建议研究设计基于数字资产抵押贷款、数据资产应收账款和收费收益权等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探索开发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等新型数据ABS产品的可行性和路径,提升各类资产的标准化程度和流动性,为相关企业提供新的融资途径。建议借鉴欧洲公共部门ABS产品经验,基于政府所有的公用事业资产发行证券化产品,可缓解部分地区面临的问题。
二是研究推动ABS标准资产库建设。境外ABS市场实践表明,建立标准资产库有助于提升基础资产信息透明度、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加强市场基础资产供应。建议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研究建立标准资产库,以强信用主体作为标准资产库的载体,并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资产服务机构。通过构建标准资产库,能够对基础资产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和数据化改造,解决当前市场中资产信息不透明、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同时在市场监管和风险防控方面发挥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数字化对ABS市场的创新推动作用。建议研究构建统一的市场数据标准和行业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等各方之间的数据共享,降低数据交互成本,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流动性。探索研究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资产筛选、定价和风险管理,提升证券化发行和存续期管理的效率和安全,加强一站式信息查询数字化平台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助力合规监管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推动ABS市场创新健康发展。
(三)着力推进信贷ABS健康繁荣发展
一是以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为导向,发展信贷ABS助力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建议鼓励以各类实体经济、绿色、“三农”、科创领域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开展信贷ABS业务。具体产品方面,建议鼓励发行知识产权、生态资产质押贷款ABS等品种,适时考虑放宽对公贷款ABS限制,研究试点“关注类贷款”的证券化产品。
二是有序扩大不良贷款ABS发行主体和发行规模。不良贷款ABS目前已成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渠道之一,应充分发挥其风险缓释功能,积极满足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建议逐步放开不良信贷ABS白名单限制,允许已获得信贷ABS业务资格的机构开展不良信贷ABS业务。探索将联合贷、表内助贷资产纳入不良信贷ABS基础资产池,强化发起机构信息披露责任,提高产品透明度。
三是优化完善绿色、普惠相关信贷考核机制和支持政策。建议在相关金融考核评价指标设计方面,对已发行ABS的信贷资产给予额度回计,以增强银行盘活存量资产的动力,持续加大对绿色、普惠金融贷款的投放力度。同时,建议调整此类信贷ABS风险自留比要求,针对不同的基础资产或资产组合支持的ABS项目,匹配不同的风险自留比,如对合格绿色信贷支持的ABS可豁免风险自留比要求。
注:
1.信贷ABS和ABN年末存量以中央结算公司、上清所官网公布的债券面额计,企业ABS年末存量以Wind数据计。
2.其他产品包括(小微)企业债权ABS、保单质押贷款ABS、信托受益权ABS、补贴款ABS、知识产权ABS、票据收益权ABS、棚改保障房ABS、委托贷款ABS,合计发行246.28亿元。
3.其他产品包括CMBS/CMBN、保理融资ABN、融资融券ABN、优先有限合伙股份ABN、基础设施收费ABN、信托受益权ABN等发行规模不足100亿元的ABN产品及未分类ABN产品,合计发行1044.95亿元。
4.以企业信用发行ABS是指靠主体信用查补或担保得以提升信用水平而发起的ABS。
5.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债券数据库、Wind。
责任编辑:赵思远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 作者: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 李劼 高奇
◇ 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3月刊
摘 要
2024年我国资产证券化(ABS)市场运行平稳,对服务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梳理了2024年我国ABS市场的监管动态、运行情况、业务动向,并针对市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继续推动ABS市场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市场创新与应用创新、着力推进信贷ABS市场健康繁荣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贷ABS 绿色ABS “五篇大文章”
2024年,我国资产证券化(ABS)市场全年发行各类产品约1.98万亿元,年末存量规模约为3.82万亿元。市场运行平稳,发行规模有所回升,市场呈现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融资租赁债权ABS发行规模领跑,不良贷款ABS发行增速较快,绿色ABS产品创新不断深化。ABS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监管动态
(一)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ABS业务
2024年,监管机构先后出台部门规章和通知,支持各类型金融机构开展ABS业务,推动ABS市场规范化发展,夯实制度基础。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将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区分为基础业务和专项业务,ABS纳入专项业务,明确经营状况良好、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开展ABS业务。9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向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申请经营ABS业务。11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关于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择优选用包含ABS在内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上述文件对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流动性支持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支持发行绿色ABS产品
2024年,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和通知,支持发行绿色ABS产品。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和绿色ABS,积极发展碳中和债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支持清洁能源等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5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绿色信贷ABS、绿色金融专项债。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探索生态产品ABS路径和模式。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支持发行绿色ABS产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并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与资源环境要素相关的、包含绿色ABS在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10月,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绿色及转型债券相关机制的通知》,鼓励企业发展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组合式创新产品,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绿色领域中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发行绿色不动产信托资产支持票据、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创新产品,盘活绿色资产。上述文件对拓展绿色ABS业务,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挥ABS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作用
202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支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导符合条件的主体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和ABS等工具,拓宽新型城镇化领域资金来源。要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等金融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ABS、乡村振兴票据、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等融资工具,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四)推动REITs高质量发展和常态化发行
2024年,监管机构先后发布多个文件,推动REITs高质量发展和常态化发行。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多种方式为特许经营项目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特许经营项目公司进行结构化融资,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不动产信托资产支持票据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明确推动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已具备良好条件,各参与方要严格贯彻落实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法依规推动基础设施REITs更好实现常态化发行。
(五)完善企业ABS市场规则体系
2024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沪深交易所先后发布ABS业务相关规则,引导市场主体归位尽责。3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更新ABS基础资产负面清单;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ABS业务规则和配套指引。8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报价内部约束指引》,要求管理人必须建立ABS业务报价内部约束制度。12月,深交所发布6项ABS审核业务指引,进一步规范了ABS业务发展,提升了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市场运行情况
(一)发行规模有所回升,产品存量继续下降
2024年,我国共发行ABS产品19768.32亿元,同比上升6.97%(见图1);年末市场存量为38198.4亿元,同比下降12.22%(见图2)。
具体来看,信贷ABS发行2703.79亿元,同比下降22.42%,占发行总量的13.68%;年末存量为11523.28亿元,同比下降36.08%,占市场总量的30.16%。企业ABS发行11824.56亿元,同比上升0.34%,占发行总量的59.81%;年末存量为19975.91亿元,同比下降0.03%,占市场总量的52.30%。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ABN)发行5239.97亿元,同比上升63.13%,占发行总量的26.51%;年末存量为6699.17亿元,同比下降21.60%,占市场总量的17.54%。1
信贷ABS中,个人汽车抵押贷款ABS连续3年成为发行规模最大的品种,2024年发行1296.68亿元,同比下降27.95%,占信贷ABS发行量的47.96%;小微企业贷款ABS发行655.21亿元,同比下降12.60%,占24.23%;不良贷款ABS发行508.67亿元,同比增长9.15%,占18.81%;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ABS发行243.22亿元,同比下降40.63%,占9.00%。
企业ABS中,融资租赁债权ABS、应收账款ABS、一般小额贷款债权ABS发行规模居前,分别发行2486.85亿元、2178.52亿元、1781.93亿元,占企业ABS发行量的比重分别为21.03%、18.42%、15.07%;类REITs、供应链账款ABS分别发行1454.27亿元、1112.71亿元,占比分别为12.30%、9.41%;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ABS、特定非金款项ABS、保单质押贷款ABS、基础设施收费ABS、保理融资ABS、小微企业贷款ABS发行占比分别为5.65%、4.67%、2.78%、2.46%、2.16%、2.12%和1.96%;其他产品2发行量共占比1.97%。
ABN中,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ABN、企业应收账款ABN、一般小额贷款债权ABN发行规模靠前,分别发行1425.00亿元、823.83亿元、580.50亿元,占ABN发行量的比重分别为27.19%、15.72%、11.08%。其他发行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还包括融资租赁债权ABN、补贴款ABN、类REITs、供应链应付账款ABN,分别发行515.91亿元、301.49亿元、295.50亿元、252.78亿元,占ABN发行量的比重分别为9.85%、5.75%、5.64%、4.83%。其他产品3发行量共占比19.94%。
(二)发行利率继续下行
2024年全年ABS产品发行利率整体下行。
其中,信贷ABS优先A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2.89%,最低发行利率为1.60%,平均发行利率为2.24%,全年累计下行37BP;优先B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3.30%,最低发行利率为2.02%,平均发行利率为2.48%,全年累计下行70BP(见图3)。
企业ABS优先A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5.40%,最低发行利率为1.80%,平均发行利率为2.60%,全年累计下行74BP;优先B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12.00%,最低发行利率为1.84%,平均发行利率为3.21%,全年累计下行58BP(见图4)。
ABN优先A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5.08%,最低发行利率为1.70%,平均发行利率为2.41%,全年累计下行70BP;优先B档证券最高发行利率为6.80%,最低发行利率为1.92%,平均发行利率为2.69%,全年累计下行105BP(见图5)。
按照基础资产类型划分,消费金融ABS发行利率前三季度持续下行,第四季度小幅反弹后继续下行。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A、AA+级的消费金融ABS发行利率全年分别累计下行85BP、83BP(见图6)。
对公租赁ABS发行利率前三季度震荡下行,第四季度不同评级出现分化。前三季度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A、AA级的对公租赁ABS发行利率分别累计下行79BP、70BP,第四季度分别下行12BP和上行12BP。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A、AA级的对公租赁ABS发行利率全年分别累计下行91BP、58BP(见图7)。
以企业信用发行ABS4的发行利率全年震荡下行。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A、AA级的企业ABS发行利率全年分别累计下行65BP、88BP(见图8)。
(三)全年收益率走势下行,信用利差仍存在分化
从全市场回报来看,观测表征ABS整体市场情况的中债-资产支持证券指数,2024年其投资回报约为3.67%,较上一年上升0.11%。细分来看,表征银行间ABS市场的中债-银行间资产支持证券指数全年回报约为2.85%,较上一年上升0.42%。进一步观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RMBS)市场,中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指数年度回报为2.89%,较上一年上升0.79%(见图9)。
从收益率走势看,2024年ABS产品收益率前三季度震荡下行,9月至10月有所反弹,11月至12月继续下行。具体来看,1年期中债AAA级RMBS收益率全年累计下行86BP,1年期中债AAA级消费金融ABS收益率下行88BP,1年期中债AAA级对公租赁ABS收益率下行89BP,1年期中债AAA级以企业信用发行ABS收益率下行87BP(见图10);5年期中债AAA级RMBS收益率下行104BP(见图11)。
2024年ABS产品与国债的信用利差一季度震荡上升,4月至5月震荡下降,6月至8月小幅波动,9月大幅震荡上升,于10月初创新高后快速回落到9月初水平,11月至12月呈现大幅横盘震荡形态,不同期限的信用利差出现分化。1年期中债AAA级RMBS与1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利差全年扩大17BP,1年期中债AAA级消费金融ABS、1年期中债AAA级对公租赁ABS与1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利差在全年均扩大15BP,1年期中债AAA级以企业信用发行ABS与1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利差在全年扩大16BP(见图12)。5年期AAA级RMBS与5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利差较年初水平保持不变(见图13)。
(四)评级公司评级与中债隐含评级存差异
2024年发行的ABS产品优先档证券整体以中高信用等级为主。从评级公司评级和估值首日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对比来看,企业ABS的评级分布差异更加明显。具体来看,在同时具有两种评级的信贷ABS产品中,评级公司评级和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的产品发行额分别占99.38%和84.81%,AAA级产品占比分别为97.58%和66.93%(见图14);企业ABS产品中,评级公司评级和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的产品发行额分别占99.7%和74.54%,AAA级产品占比分别为93.37%和18.17%(见图15)。
(五)流动性有所下降
2024年ABS二级市场流动性有所下降。以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信贷ABS为例,2024年现券结算量为1640亿元,较2023年下降176.28%;换手率为14.50%,较2023年下降76.76%,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相较于中央结算公司托管债券整体216%的换手率而言,ABS产品的流动性水平相对偏低。
市场业务动向
(一)ABS市场继续呈现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随着ABS的基础资产不断丰富,ABS市场在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方面也取得进展。
一是交通银行落地首单ABS跨境转让业务。4月30日,交通银行首尔分行在银行间市场与交银理财达成跨境交易,买入后者持有的某新能源企业发行的ABS,落地市场首单ABS跨境转让业务。此交易将跨境资产转让的主体拓展至资产管理公司,将交易品种扩大至ABS,进一步丰富了跨境资产转让的业务场景,具有积极、广泛的市场创新效应和影响。
二是首只住房租赁持有型不动产ABS“建信住房租赁基金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落地。该产品为不动产领域特别是住房租赁行业带来了权益融资渠道和方式的创新,进一步丰富了公募REITS的资产大类类型,实现了产品从主体信用向资产信用的成功转型,也增加了长租房金融市场的产品多样性。
三是首批保险资管机构在交易所市场发行ABS。4月至5月,中国人寿—创工融资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泰康资产—中电投租赁1号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相继发行成功。
(二)信贷ABS信息登记数据治理持续强化
2024年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落实监管要求,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登记质量评价方案》定期对信贷ABS登记质量情况开展行业通报,促进信息登记质量稳步提升,并持续更新《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登记业务问答》,通过实施登记质量监督管控,强化信贷ABS信息登记数据治理。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登记信贷ABS产品197只,规模为2834.69亿元。其中,正常类证券化产品67只,规模为2326.02亿元;不良类证券化产品130只,规模为508.67亿元。
(三)绿色ABS发行放缓,产品创新持续深化
2024年绿色ABS发行略微放缓,呈现调整态势。统计显示5,2024年全市场共发行绿色ABS产品313只,规模为2056.8亿元,较2023年下降15.7%。其中,交易所ABS发行规模占比最高,为48.43%;银行间绿色ABN占比次之,为34.99%;绿色信贷ABS占比最低,为16.58%。
在绿色ABS产品创新方面,“吉利-易易互联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全国首只换电基础设施ABS产品。该产品以换电设施未来经营收益权对基础资产对应信托贷款债权进行质押担保,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盘活动力电池资产或类似资产提供示范案例。“平安资产-中航租赁2024年第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续发型)”是保险资管公司在交易所发行的首只绿色可续发型ABS产品,底层资产为中航租赁的储能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资产。“深圳担保集团-南山区-中小微企业19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资产)”是全国首只碳资产ABS产品,以企业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合计为6家企业提供1.15亿元的融资支持,实现中国碳资产证券化零的突破。“工商银行-金元证券-长三角海上丝绸之路第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长三角一体化)”是全国首只绿色港口收费收益权ABS产品,基础资产为盐城港大丰港区相关收入,对推动港口绿色金融起到标杆性示范作用。
市场发展建议
2024年,ABS市场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突显特有优势,助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我国ABS市场在透明度、流动性、创新性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推动ABS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ABS信息披露体系及标准化建设。完善成熟的信息披露体系有助于投资人及时掌握产品信息,提升投资决策效率,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是ABS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议持续优化信息披露机制,分步推动入池基础资产逐笔披露安排,为市场提供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决策参考。制定高标准的ABS信息披露标准,构建统一的ABS信息披露平台,提高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效率。研究加强ABS市场信息披露标准数字化建设,依托信息技术运用,提升ABS底层资产和交易信息的披露效率,提高市场透明度。
二是加强二级市场建设,提升流动性水平。建议鼓励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交易型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积极参与ABS投资。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ABS产品投资。完善做市商机制,鼓励证券化业务成熟的机构、发行量较大的银行和主承销商积极开展做市交易,提升ABS市场活力。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畅通投资者信息获取渠道,提升投资者交易意愿,提升市场流动性。
三是继续推动“简单、透明、可比”(STC)标准落地见效。我国引入STC标准对提升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透明度,降低投资者风险,促进ABS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为STC标准制定行业配套规范,助力STC标准落地,促进证券化市场向着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向健康发展。建议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认证,为标准落地实施提供统一标尺,促进STC标准连贯、一致和恰当地实施。
(二)协同推进市场创新与应用创新
一是拓展基础资产类型,加强产品设计创新。建议研究设计基于数字资产抵押贷款、数据资产应收账款和收费收益权等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探索开发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等新型数据ABS产品的可行性和路径,提升各类资产的标准化程度和流动性,为相关企业提供新的融资途径。建议借鉴欧洲公共部门ABS产品经验,基于政府所有的公用事业资产发行证券化产品,可缓解部分地区面临的问题。
二是研究推动ABS标准资产库建设。境外ABS市场实践表明,建立标准资产库有助于提升基础资产信息透明度、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加强市场基础资产供应。建议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研究建立标准资产库,以强信用主体作为标准资产库的载体,并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资产服务机构。通过构建标准资产库,能够对基础资产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和数据化改造,解决当前市场中资产信息不透明、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同时在市场监管和风险防控方面发挥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数字化对ABS市场的创新推动作用。建议研究构建统一的市场数据标准和行业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等各方之间的数据共享,降低数据交互成本,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流动性。探索研究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资产筛选、定价和风险管理,提升证券化发行和存续期管理的效率和安全,加强一站式信息查询数字化平台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助力合规监管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推动ABS市场创新健康发展。
(三)着力推进信贷ABS健康繁荣发展
一是以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为导向,发展信贷ABS助力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建议鼓励以各类实体经济、绿色、“三农”、科创领域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开展信贷ABS业务。具体产品方面,建议鼓励发行知识产权、生态资产质押贷款ABS等品种,适时考虑放宽对公贷款ABS限制,研究试点“关注类贷款”的证券化产品。
二是有序扩大不良贷款ABS发行主体和发行规模。不良贷款ABS目前已成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渠道之一,应充分发挥其风险缓释功能,积极满足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建议逐步放开不良信贷ABS白名单限制,允许已获得信贷ABS业务资格的机构开展不良信贷ABS业务。探索将联合贷、表内助贷资产纳入不良信贷ABS基础资产池,强化发起机构信息披露责任,提高产品透明度。
三是优化完善绿色、普惠相关信贷考核机制和支持政策。建议在相关金融考核评价指标设计方面,对已发行ABS的信贷资产给予额度回计,以增强银行盘活存量资产的动力,持续加大对绿色、普惠金融贷款的投放力度。同时,建议调整此类信贷ABS风险自留比要求,针对不同的基础资产或资产组合支持的ABS项目,匹配不同的风险自留比,如对合格绿色信贷支持的ABS可豁免风险自留比要求。
注:
1.信贷ABS和ABN年末存量以中央结算公司、上清所官网公布的债券面额计,企业ABS年末存量以Wind数据计。
2.其他产品包括(小微)企业债权ABS、保单质押贷款ABS、信托受益权ABS、补贴款ABS、知识产权ABS、票据收益权ABS、棚改保障房ABS、委托贷款ABS,合计发行246.28亿元。
3.其他产品包括CMBS/CMBN、保理融资ABN、融资融券ABN、优先有限合伙股份ABN、基础设施收费ABN、信托受益权ABN等发行规模不足100亿元的ABN产品及未分类ABN产品,合计发行1044.95亿元。
4.以企业信用发行ABS是指靠主体信用查补或担保得以提升信用水平而发起的ABS。
5.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债券数据库、Wind。
责任编辑:赵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