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车市 | 新加坡2025年3月:比亚迪领跑,中国品牌崛起

智车科技

14小时前

2024年,中国品牌EV销量占市场EV总量的70.7%,2025年这一趋势预计延续。

2025年3月,新加坡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3.5%,达到4,333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增长33.7%。

比亚迪以18.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同比增长60%。传统品牌如丰田、本田、宝马和奔驰位列前五,但特斯拉、现代、日产等品牌销量下滑明显。

01

新加坡2025年3月

销量概况与品牌表现

2025年3月,新加坡新车销量达到4,333辆,同比增长23.5%,第一季度累计销量10,914辆,同比增长33.7%。

尽管具体动力总成数据未公开,根据市场趋势和2024年数据(电动车占33.6%),电动车(EV)预计继续占据显著份额,约30%-35%,主要由比亚迪、特斯拉和小鹏等品牌推动。

混合动力车(HEV/PHEV)在丰田和本田的带动下,预计占20%-25%,而传统燃油车(ICE)市场份额持续萎缩,集中在豪华品牌如宝马和奔驰。

● 品牌销量排名与表现

◎ 比亚迪:以816辆销量和18.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同比增长60%。其Atto 3、Dolphin和Seal等车型凭借Category A COE(证书费用)的价格优势,持续吸引消费者,一季度累计销量2,183辆,同比增长82.5%。◎ 丰田(含雷克萨斯):销量632辆,市场份额14.6%,同比增长15.8%,位列第二。◎ 本田:销量522辆,市场份额12.0%,同比增长124%,排名第三。◎ 宝马:销量521辆,市场份额12.0%,同比增长21.7%,位列第四。◎ 奔驰:销量447辆,市场份额10.3%,同比下降3%,位列第五。◎ 特斯拉:销量151辆,市场份额3.5%,同比下降28.4%,排名第六。◎ 现代:销量133辆,市场份额3.1%,同比下降31.1%,排名第七。◎ 起亚:销量112辆,市场份额2.6%,同比下降11.1%,排名第八。◎ 日产:销量109辆,市场份额2.5%,同比下降55.5%,排名第九。◎ 小鹏汽车:销量95辆,市场份额2.2%,首次进入前十。

● 中国品牌在新加坡市场表现突出

◎ 比亚迪以816辆销量领跑,市场份额18.8%。◎ 小鹏汽车以95辆销量跻身前十,同比增长显著,G6和P7车型受到关注。◎ 广汽(81辆,1.9%)、奇瑞(32辆,0.7%)、东风(25辆,0.6%)和Zeekr(23辆,0.5%)等品牌虽销量较低,但均实现正增长,反映了中国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快速渗透。2024年,中国品牌EV销量占市场EV总量的70.7%,2025年这一趋势预计延续。

02

竞争格局分析

● 新加坡汽车市场在政府EV推广政策和Category A COE价格优势的推动下,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 比亚迪凭借Atto 3、Dolphin和Seal的多样化产品线,以及多经销商网络的灵活销售策略,稳固了市场领导地位。其18.8%的份额远超特斯拉(3.5%),后者因价格调整和Model 3/Y的单一产品线竞争力减弱。

◎ 小鹏等新兴中国品牌的加入,进一步加剧了纯电动市场竞争,其低价高配策略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 传统品牌如宝马和奔驰通过iX1和EQS等高端电动车型切入市场,但价格较高,市场份额受限。

◎ 混合动力车在丰田和本田的推动下,依然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中端市场。丰田的Corolla和本田的HR-V凭借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吸引了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

◎ 燃油车市场主要由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支撑,但整体需求下滑,奔驰3月销量同比下降3%即是例证。 

● 中国品牌在新加坡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

◎ 首先,价格竞争力强,比亚迪和小鹏的车型多定位于Category A COE,降低了购车成本。◎ 其次,产品迭代速度快,智能化和续航性能优于部分传统品牌。◎ 第三,多经销商模式和灵活营销策略增强了市场覆盖率。相比之下,传统品牌如日产和现代在电动车转型中步伐较慢,产品更新滞后,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 新加坡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中国品牌以EV为核心快速扩张,传统品牌则依赖混合动力和豪华燃油车维持地位。

短期内,比亚迪的领先地位难以撼动,新兴品牌如小鹏和广汽的持续投入,EV市场份额有望突破40%,中国品牌或占据半壁江山。

小结

2025年3月,新加坡汽车市场在电动车热潮的推动下实现23.5%的强劲增长,比亚迪以18.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小鹏、广汽等新兴品牌的快速渗透,进一步凸显了中国EV的竞争力。

原文标题 : 亚洲车市 | 新加坡2025年3月:比亚迪领跑,中国品牌崛起

2024年,中国品牌EV销量占市场EV总量的70.7%,2025年这一趋势预计延续。

2025年3月,新加坡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3.5%,达到4,333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增长33.7%。

比亚迪以18.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同比增长60%。传统品牌如丰田、本田、宝马和奔驰位列前五,但特斯拉、现代、日产等品牌销量下滑明显。

01

新加坡2025年3月

销量概况与品牌表现

2025年3月,新加坡新车销量达到4,333辆,同比增长23.5%,第一季度累计销量10,914辆,同比增长33.7%。

尽管具体动力总成数据未公开,根据市场趋势和2024年数据(电动车占33.6%),电动车(EV)预计继续占据显著份额,约30%-35%,主要由比亚迪、特斯拉和小鹏等品牌推动。

混合动力车(HEV/PHEV)在丰田和本田的带动下,预计占20%-25%,而传统燃油车(ICE)市场份额持续萎缩,集中在豪华品牌如宝马和奔驰。

● 品牌销量排名与表现

◎ 比亚迪:以816辆销量和18.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同比增长60%。其Atto 3、Dolphin和Seal等车型凭借Category A COE(证书费用)的价格优势,持续吸引消费者,一季度累计销量2,183辆,同比增长82.5%。◎ 丰田(含雷克萨斯):销量632辆,市场份额14.6%,同比增长15.8%,位列第二。◎ 本田:销量522辆,市场份额12.0%,同比增长124%,排名第三。◎ 宝马:销量521辆,市场份额12.0%,同比增长21.7%,位列第四。◎ 奔驰:销量447辆,市场份额10.3%,同比下降3%,位列第五。◎ 特斯拉:销量151辆,市场份额3.5%,同比下降28.4%,排名第六。◎ 现代:销量133辆,市场份额3.1%,同比下降31.1%,排名第七。◎ 起亚:销量112辆,市场份额2.6%,同比下降11.1%,排名第八。◎ 日产:销量109辆,市场份额2.5%,同比下降55.5%,排名第九。◎ 小鹏汽车:销量95辆,市场份额2.2%,首次进入前十。

● 中国品牌在新加坡市场表现突出

◎ 比亚迪以816辆销量领跑,市场份额18.8%。◎ 小鹏汽车以95辆销量跻身前十,同比增长显著,G6和P7车型受到关注。◎ 广汽(81辆,1.9%)、奇瑞(32辆,0.7%)、东风(25辆,0.6%)和Zeekr(23辆,0.5%)等品牌虽销量较低,但均实现正增长,反映了中国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快速渗透。2024年,中国品牌EV销量占市场EV总量的70.7%,2025年这一趋势预计延续。

02

竞争格局分析

● 新加坡汽车市场在政府EV推广政策和Category A COE价格优势的推动下,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 比亚迪凭借Atto 3、Dolphin和Seal的多样化产品线,以及多经销商网络的灵活销售策略,稳固了市场领导地位。其18.8%的份额远超特斯拉(3.5%),后者因价格调整和Model 3/Y的单一产品线竞争力减弱。

◎ 小鹏等新兴中国品牌的加入,进一步加剧了纯电动市场竞争,其低价高配策略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 传统品牌如宝马和奔驰通过iX1和EQS等高端电动车型切入市场,但价格较高,市场份额受限。

◎ 混合动力车在丰田和本田的推动下,依然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中端市场。丰田的Corolla和本田的HR-V凭借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吸引了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

◎ 燃油车市场主要由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支撑,但整体需求下滑,奔驰3月销量同比下降3%即是例证。 

● 中国品牌在新加坡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

◎ 首先,价格竞争力强,比亚迪和小鹏的车型多定位于Category A COE,降低了购车成本。◎ 其次,产品迭代速度快,智能化和续航性能优于部分传统品牌。◎ 第三,多经销商模式和灵活营销策略增强了市场覆盖率。相比之下,传统品牌如日产和现代在电动车转型中步伐较慢,产品更新滞后,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 新加坡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中国品牌以EV为核心快速扩张,传统品牌则依赖混合动力和豪华燃油车维持地位。

短期内,比亚迪的领先地位难以撼动,新兴品牌如小鹏和广汽的持续投入,EV市场份额有望突破40%,中国品牌或占据半壁江山。

小结

2025年3月,新加坡汽车市场在电动车热潮的推动下实现23.5%的强劲增长,比亚迪以18.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小鹏、广汽等新兴品牌的快速渗透,进一步凸显了中国EV的竞争力。

原文标题 : 亚洲车市 | 新加坡2025年3月:比亚迪领跑,中国品牌崛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