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与联邦快递恢复对中国进口货物加收附加费

100ec.cn

3天前

自5月2日起,联邦快递将对进口到美国的800美元以下货件收取4.5美元或2%的关税垫付费(以较高者为准)。...此次附加费的恢复,是物流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直接手段。

(网经社讯)4月21日消息,UPS与联邦快递陆续宣布恢复对中国进口货物加收附加费,跨境电商物流成本继续上升。UPS宣布于4月13日起重新对所有从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发往美国的货物征收“超额费用”附加费,每磅收费0.29美元,具体结束时间未定。公司表示,该项费用将根据货物计费重量和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

一、加费原因:中美贸易政策变动与物流成本压力

1. 企业提前备货,物流需求激增

5月2日起,美国将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即“最低免税额”制度,De Minimis Rule),这意味着所有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低价值商品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为规避即将到来的关税成本,许多跨境电商企业正加速向美国运输库存,导致中美航线货运量短期内激增,物流公司面临更高的运输压力。  

2. 物流公司转嫁成本,维持利润目标

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UPS和联邦快递在财报中均提到,由于燃油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供应链波动,物流运营成本持续攀升。此次附加费的恢复,是物流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直接手段。  

3. 美国海关政策调整,清关费用上涨

自5月2日起,联邦快递将对进口到美国的800美元以下货件收取4.5美元或2%的关税垫付费(以较高者为准)。如果托运人使用第三方代收服务,则需支付8.5美元或2%的关税转运费。这意味着,即便商品本身价值较低,跨境电商卖家仍需承担额外的固定清关成本。  

二、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挤压

此次物流附加费的恢复,叠加即将到来的关税政策调整,将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多重挑战:  

1. 物流成本上涨,卖家利润率下降

以1磅(约0.45公斤)的包裹为例,仅UPS和联邦快递的附加费就可能增加0.29-0.45美元的成本。

若加上5月2日后的关税垫付费(最低4.5美元),低价值商品的物流成本将显著上升,部分利润本就微薄的卖家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2. 低价商品竞争优势减弱

此前,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是中国跨境电商(尤其是速卖通、SHEIN、Temu等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随着免税政策的取消,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将上升,部分订单可能流向本土电商或东南亚供应链。  

3. 供应链策略调整,海外仓需求增加 

为降低物流成本,更多卖家可能选择提前备货至美国海外仓,以减少最后一公里配送费用。但海外仓模式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和库存管理能力,中小卖家可能面临更大资金压力。  

三、行业应对策略: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冲击?

面对物流成本上涨,跨境电商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优化运营:  

1. 调整定价策略,合理分摊成本

适当提高商品售价,或采用“运费+关税透明化”方式,让消费者部分承担新增成本。  

提供包邮门槛优惠,鼓励消费者凑单,以摊薄单件物流成本。  

2. 优化物流渠道,寻找替代方案

对比UPS、FedEx、DHL等国际快递的价格,选择更具性价比的物流服务商。  

考虑专线小包或海运拼箱模式,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3. 提前布局海外仓,减少关税影响

通过亚马逊FBA或第三方海外仓提前备货,避免因5月2日后的关税政策导致订单利润下滑。  

采用“多仓联动”模式,分散库存风险,提高配送效率。  

4. 关注政策动态,灵活调整运营

密切关注美国海关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供应链策略。  

与物流服务商协商长期合作价格,争取更优惠的运费方案。  

四、未来展望:跨境电商物流趋势与挑战

此次附加费的恢复,仅是全球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上升的一个缩影。未来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1. 物流成本长期看涨:受地缘政治、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国际物流费用可能持续波动。  

2. 关税政策趋严:美国、欧盟等市场可能进一步收紧跨境电商税收监管,卖家需提前合规化运营。  

3. 供应链多元化:更多企业可能将产能分散至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降低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  

五、结语

UPS和联邦快递恢复附加费,叠加美国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的取消,标志着跨境电商低成本物流时代的终结。卖家需尽快调整运营策略,优化供应链,以应对不断上升的物流与关税成本。未来,精细化运营和供应链韧性将成为跨境电商竞争的关键因素。

自5月2日起,联邦快递将对进口到美国的800美元以下货件收取4.5美元或2%的关税垫付费(以较高者为准)。...此次附加费的恢复,是物流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直接手段。

(网经社讯)4月21日消息,UPS与联邦快递陆续宣布恢复对中国进口货物加收附加费,跨境电商物流成本继续上升。UPS宣布于4月13日起重新对所有从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发往美国的货物征收“超额费用”附加费,每磅收费0.29美元,具体结束时间未定。公司表示,该项费用将根据货物计费重量和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

一、加费原因:中美贸易政策变动与物流成本压力

1. 企业提前备货,物流需求激增

5月2日起,美国将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即“最低免税额”制度,De Minimis Rule),这意味着所有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低价值商品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为规避即将到来的关税成本,许多跨境电商企业正加速向美国运输库存,导致中美航线货运量短期内激增,物流公司面临更高的运输压力。  

2. 物流公司转嫁成本,维持利润目标

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UPS和联邦快递在财报中均提到,由于燃油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供应链波动,物流运营成本持续攀升。此次附加费的恢复,是物流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直接手段。  

3. 美国海关政策调整,清关费用上涨

自5月2日起,联邦快递将对进口到美国的800美元以下货件收取4.5美元或2%的关税垫付费(以较高者为准)。如果托运人使用第三方代收服务,则需支付8.5美元或2%的关税转运费。这意味着,即便商品本身价值较低,跨境电商卖家仍需承担额外的固定清关成本。  

二、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挤压

此次物流附加费的恢复,叠加即将到来的关税政策调整,将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多重挑战:  

1. 物流成本上涨,卖家利润率下降

以1磅(约0.45公斤)的包裹为例,仅UPS和联邦快递的附加费就可能增加0.29-0.45美元的成本。

若加上5月2日后的关税垫付费(最低4.5美元),低价值商品的物流成本将显著上升,部分利润本就微薄的卖家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2. 低价商品竞争优势减弱

此前,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是中国跨境电商(尤其是速卖通、SHEIN、Temu等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随着免税政策的取消,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将上升,部分订单可能流向本土电商或东南亚供应链。  

3. 供应链策略调整,海外仓需求增加 

为降低物流成本,更多卖家可能选择提前备货至美国海外仓,以减少最后一公里配送费用。但海外仓模式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和库存管理能力,中小卖家可能面临更大资金压力。  

三、行业应对策略: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冲击?

面对物流成本上涨,跨境电商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优化运营:  

1. 调整定价策略,合理分摊成本

适当提高商品售价,或采用“运费+关税透明化”方式,让消费者部分承担新增成本。  

提供包邮门槛优惠,鼓励消费者凑单,以摊薄单件物流成本。  

2. 优化物流渠道,寻找替代方案

对比UPS、FedEx、DHL等国际快递的价格,选择更具性价比的物流服务商。  

考虑专线小包或海运拼箱模式,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3. 提前布局海外仓,减少关税影响

通过亚马逊FBA或第三方海外仓提前备货,避免因5月2日后的关税政策导致订单利润下滑。  

采用“多仓联动”模式,分散库存风险,提高配送效率。  

4. 关注政策动态,灵活调整运营

密切关注美国海关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供应链策略。  

与物流服务商协商长期合作价格,争取更优惠的运费方案。  

四、未来展望:跨境电商物流趋势与挑战

此次附加费的恢复,仅是全球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上升的一个缩影。未来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1. 物流成本长期看涨:受地缘政治、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国际物流费用可能持续波动。  

2. 关税政策趋严:美国、欧盟等市场可能进一步收紧跨境电商税收监管,卖家需提前合规化运营。  

3. 供应链多元化:更多企业可能将产能分散至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降低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  

五、结语

UPS和联邦快递恢复附加费,叠加美国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的取消,标志着跨境电商低成本物流时代的终结。卖家需尽快调整运营策略,优化供应链,以应对不断上升的物流与关税成本。未来,精细化运营和供应链韧性将成为跨境电商竞争的关键因素。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