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缘,贵州风味!贵州展团亮相2025食博会·预博会

新华指数

3天前

2024年,贵州省可采摘茶园面积540万亩,全年茶叶产量30万吨,已初步形成全国茶叶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构建了以绿茶为主六大茶类均能生产的工业化布局。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贵州绿色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

在2025食博会·预博会展馆核心区,贵州展馆因独特的贵州特色格外耀眼。

初好刺梨、九龙天麻、兴仁薏仁米、关岭黄牛、贵州抹茶、正安白茶、辣纯、南山婆等贵州特色产业品牌集群亮相,引来展商、观众频频驻足,了解贵州产品,交流洽谈合作。

图片1.png

图为贵州展馆现场

近年来,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壮大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打造肉牛、茶叶、辣椒3个千亿级特色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竹、油茶、刺梨5个百亿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持续培育遵义朝天椒、关岭黄牛、都匀毛尖、兴仁薏仁米、修文猕猴桃、三穗鸭、麻江蓝莓、大方天麻、雷山银球茶、黔北麻羊10个全国农业品牌精品,打造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贵”字号农业品牌。据了解,辣椒、刺梨、李子、天麻、太子参、薏仁、蓝莓规模全国第一,茶叶、中药材、猕猴桃规模全国前三。

干净黔茶,全球共享

贵州是中国20个主要产茶省份之一,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树的基因库,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可实现春夏秋三季生产。

2024年,贵州省可采摘茶园面积540万亩,全年茶叶产量30万吨,已初步形成全国茶叶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构建了以绿茶为主六大茶类均能生产的工业化布局。

“贵州绿茶”成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茶叶类首个省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图片2.png

图为正安白茶展销“璞贵”系列产品

正安县凭借着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叶白、汤清、味佳、气香、形美”的珍稀“正安白茶”。此外,“欧盟标准+东方美学+硬核科技”让贵州“梵净抹茶”在国际赛道显现出强大竞争力。

生态贵椒、香辣天下

贵州辣椒“香辣协调·品味温醇”,拥有“遵义朝天椒”“大方皱椒”等1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贵州朝天椒获全国唯一一个辣椒集群项目。

2024年,全省辣椒种植面积374万亩,产量478万吨,规模全国第一。贵州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中国辣椒城,并将其逐步打造成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面向全球持续发布中国干辣椒系列价格指数,形成“中国辣椒、贵州定价、买卖全球”的格局。

中国辣椒城选用优质地道贵州产辣椒,开发火锅底料、辣椒面、辣椒油及辣椒零售类产品,让消费者品尝贵州辣椒的“好”。

图片5.png

图为贵州南山婆系列产品展销

贵州黄牛食百草,乐饮清泉满山跑

贵州黄牛具备肉质嫩度好、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风味物质种类多等特点。

2024年,贵州省肉牛出栏157万头,构建形成“本地屠宰+异地分割”供应链体系,建成上海、东莞、成都3个牛肉精细化分割中心,产品覆盖至30余个大中城市500多家盒马鲜生等高端市场。

图片6.png

图为关岭黄牛产品展销

关岭黄牛作为贵州四大黄牛之首,生长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喝着山泉水,吃着中草药,被称为“健身牛”,肉质弹跳丰满,口感细腻鲜嫩,具有“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特点。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

贵州是全国四大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资源7453种,素有“天然药物宝库”的美称。

2024年,贵州省中药材收获面积239万亩,产量148万吨,建设云贵高原(关岭)集散中心和天麻、太子参、山银花等产地交易市场。大方天麻、施秉太子参、赤水金钗石斛等56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天麻、石斛、太子参、薏苡仁、黄精等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

图片7.png

图为贵州九龙天麻展销

贵州九龙天麻主要采用仿野生种植,以“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带动农户1000多户农民平均增收1.8万元左右。

图片8.png

图为兴仁薏仁米展销

“世界薏仁看中国,中国薏仁看兴仁。”好山好水造就兴仁好薏仁米“药食同源”独特属性,凭借优良的品质,兴仁薏仁米畅销全国,远销海外。

贵州刺梨,维C之王

贵州是全国唯一产业化推进刺梨发展的省份,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

刺梨是天然“维C之王”,2024年,刺梨采摘面积99.6万亩,产量39万吨,均排名全国第一。

贵州已形成以贵阳、六盘水、黔南、毕节和安顺为重点的刺梨产业发展聚集区,构成四大类20余种产品体系。“刺柠吉”成为年销售10亿元以上热门单品,获得具有食品界“奥斯卡”之称的ISEE全球美味奖。

图片9.png

贵州初好是以刺梨为原材料,集“种、产、研、销”在内的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全资国有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青山绿水,黔菌味美

贵州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品种多样,拥有“黔菌”省级区域公共品牌。

红托竹荪种植规模全国第一,羊肚菌种植规模全国前三。

图片10.png

图为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销

2024年,贵州省可采摘茶园面积540万亩,全年茶叶产量30万吨,已初步形成全国茶叶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构建了以绿茶为主六大茶类均能生产的工业化布局。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贵州绿色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

在2025食博会·预博会展馆核心区,贵州展馆因独特的贵州特色格外耀眼。

初好刺梨、九龙天麻、兴仁薏仁米、关岭黄牛、贵州抹茶、正安白茶、辣纯、南山婆等贵州特色产业品牌集群亮相,引来展商、观众频频驻足,了解贵州产品,交流洽谈合作。

图片1.png

图为贵州展馆现场

近年来,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壮大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打造肉牛、茶叶、辣椒3个千亿级特色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竹、油茶、刺梨5个百亿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持续培育遵义朝天椒、关岭黄牛、都匀毛尖、兴仁薏仁米、修文猕猴桃、三穗鸭、麻江蓝莓、大方天麻、雷山银球茶、黔北麻羊10个全国农业品牌精品,打造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贵”字号农业品牌。据了解,辣椒、刺梨、李子、天麻、太子参、薏仁、蓝莓规模全国第一,茶叶、中药材、猕猴桃规模全国前三。

干净黔茶,全球共享

贵州是中国20个主要产茶省份之一,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树的基因库,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可实现春夏秋三季生产。

2024年,贵州省可采摘茶园面积540万亩,全年茶叶产量30万吨,已初步形成全国茶叶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构建了以绿茶为主六大茶类均能生产的工业化布局。

“贵州绿茶”成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茶叶类首个省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图片2.png

图为正安白茶展销“璞贵”系列产品

正安县凭借着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叶白、汤清、味佳、气香、形美”的珍稀“正安白茶”。此外,“欧盟标准+东方美学+硬核科技”让贵州“梵净抹茶”在国际赛道显现出强大竞争力。

生态贵椒、香辣天下

贵州辣椒“香辣协调·品味温醇”,拥有“遵义朝天椒”“大方皱椒”等1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贵州朝天椒获全国唯一一个辣椒集群项目。

2024年,全省辣椒种植面积374万亩,产量478万吨,规模全国第一。贵州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中国辣椒城,并将其逐步打造成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面向全球持续发布中国干辣椒系列价格指数,形成“中国辣椒、贵州定价、买卖全球”的格局。

中国辣椒城选用优质地道贵州产辣椒,开发火锅底料、辣椒面、辣椒油及辣椒零售类产品,让消费者品尝贵州辣椒的“好”。

图片5.png

图为贵州南山婆系列产品展销

贵州黄牛食百草,乐饮清泉满山跑

贵州黄牛具备肉质嫩度好、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风味物质种类多等特点。

2024年,贵州省肉牛出栏157万头,构建形成“本地屠宰+异地分割”供应链体系,建成上海、东莞、成都3个牛肉精细化分割中心,产品覆盖至30余个大中城市500多家盒马鲜生等高端市场。

图片6.png

图为关岭黄牛产品展销

关岭黄牛作为贵州四大黄牛之首,生长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喝着山泉水,吃着中草药,被称为“健身牛”,肉质弹跳丰满,口感细腻鲜嫩,具有“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特点。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

贵州是全国四大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资源7453种,素有“天然药物宝库”的美称。

2024年,贵州省中药材收获面积239万亩,产量148万吨,建设云贵高原(关岭)集散中心和天麻、太子参、山银花等产地交易市场。大方天麻、施秉太子参、赤水金钗石斛等56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天麻、石斛、太子参、薏苡仁、黄精等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

图片7.png

图为贵州九龙天麻展销

贵州九龙天麻主要采用仿野生种植,以“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带动农户1000多户农民平均增收1.8万元左右。

图片8.png

图为兴仁薏仁米展销

“世界薏仁看中国,中国薏仁看兴仁。”好山好水造就兴仁好薏仁米“药食同源”独特属性,凭借优良的品质,兴仁薏仁米畅销全国,远销海外。

贵州刺梨,维C之王

贵州是全国唯一产业化推进刺梨发展的省份,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

刺梨是天然“维C之王”,2024年,刺梨采摘面积99.6万亩,产量39万吨,均排名全国第一。

贵州已形成以贵阳、六盘水、黔南、毕节和安顺为重点的刺梨产业发展聚集区,构成四大类20余种产品体系。“刺柠吉”成为年销售10亿元以上热门单品,获得具有食品界“奥斯卡”之称的ISEE全球美味奖。

图片9.png

贵州初好是以刺梨为原材料,集“种、产、研、销”在内的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全资国有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青山绿水,黔菌味美

贵州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品种多样,拥有“黔菌”省级区域公共品牌。

红托竹荪种植规模全国第一,羊肚菌种植规模全国前三。

图片10.png

图为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销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