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没落?台积电业绩力证繁荣仍在,却难扫关税阴霾

智车科技

5天前

就算黄仁勋真研发出来绕过监管的新芯片产品,也很有可能被特朗普再度带上枷锁,直到所谓的关税问题达成结果。...就事论事,尽管目前行情大面上困难重重,但台积电这份堪称杰出的业绩并非没有意义;相反,他们再次向市场证明,掌握“核心科技”的公司成长性是经得起考验的。

图文 | 躺姐

最近这一个月,你周围有多少投资者还高频关注AI?想必已所剩无几了吧。

在那个疯狂的特朗普开始向全世界“征税”之后,全球股市的涨跌几乎只系于一人之言,什么AI应用、比特币等等,这些盛极一时的题材无论基本面如何,该跌的时候是几乎没有底线。在这种状况下,市场变成了“赌场”,虽然遍地都是交易的机会,动不动百分之十几的震荡,赚钱的难度远高于以往。

就在这个市场唯一主题是特朗普推特的时候,台积电召开了2025Q1业绩会,向整个美股传达了坚定的信念:

AI带来的基本面大繁荣没有消散。

据台积电预计,2025年全年公司以美元计算的增速为25%,仍然维持在“关税战”爆发前所预测的水平;Q2公司的收入将会受益于3nm和5nm制程工艺的强劲增长,达到284亿美元至292亿美元之间,环比增速将达到13%,同比增速约40%,大幅超越华尔街的一致预期。

这种乐观的预期和心态,和现如今风雨飘摇的全球市场形成了格外鲜明的对比。甚至,在特朗普关税开始征收之前,当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市场就开始怀疑微软、谷歌这些巨头是否会在2025年缩减购买英伟达高算力芯片的预算,而英伟达正是台积电继苹果之后的最大客户,一旦英伟达收入被影响,会直接拉低台积电的业绩。

公司CEO则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公司明白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客户行为有任何变化。但在我们看来,无论高管说什么都不重要,现在的市场关键还是关税,即便是台积电自己的业绩,也极大依赖于特朗普未来的选择。

现实情况是,特朗普针对中国特供的H20芯片禁令加码,对于英伟达生产的H20芯片以及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联带宽的其他芯片,若出口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需要获得许可证,且该许可证要求将无限期生效。

北京时间4月17日下午,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到北京,开启他的系列访问,这是短短四个月内他第二次来到中国。和上一次全程松弛相比,这次有了明显不同。黄仁勋不再穿着他那件标志性的黑色皮衣,而是和前往特朗普的海湖庄园一样换上了整套西装,紧张感还是很足的。

一向松弛的老黄也开始紧张了,是被形势逼的。

众所周知,AI对于高算力芯片的需求主要是两个方面:训练和推理。所谓训练,简单说就是研发大模型,Deepseek出现之后节约的算力就在训练上;而推理,就是用研发好的大模型去解决用户的各种需求,像用户用AI搜索、和AI对话等等消耗的算力,只会加速膨胀。

因此,当AI成为中国新的风潮,包括豆包、元宝在内的头部AI应用快速进化,大量用户开始涌入,随之而来的就是背后高算力显卡需求暴涨,带动中国公司入字节跳动、腾讯和阿里等等,快速扩张资本开支规模,采购高算力显卡。

英伟达正摩拳擦掌准备挣这波钱,却被美国自己卡了脖子。一个贴合现实的推演是:特朗普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迫使咱们向他“服软”,他绝不接受自己的关税大棒就这么失效了。因此,就算黄仁勋真研发出来绕过监管的新芯片产品,也很有可能被特朗普再度带上枷锁,直到所谓的关税问题达成结果。

于是,关税成为了一切问题的开始,也是解决一切的钥匙。从理性的角度看,除非目前这百分之几百的关税得到妥善解决,无论是台积电给的乐观预期,还是英伟达自己的业绩,还是整个美股大盘,都很难找到一个可以稳定人心的锚点。

01 等待转好时机

就事论事,尽管目前行情大面上困难重重,但台积电这份堪称杰出的业绩并非没有意义;相反,他们再次向市场证明,掌握“核心科技”的公司成长性是经得起考验的。

根据公司2025Q1财报,营收达到8392.54亿新台币,高于财报指引的中间值;毛利率达到58.8%,环比减少0.2%,同比增加5.7%,接近此前财报给出的指引区间高值;净利润3616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0.3%,大幅超越预期;高性能计算芯片占公司收入比例进一步扩大至59%,而手机芯片的占比则下滑至28%。

纵观这份财报,只有以美元计价的应收略逊于预期,但误差也只有不到1%,对于这家收入同比增速超过30%的公司来说,这点差距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很多人瞧不上,或者说不愿意高估台积电,主要原因是觉得他们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从事的是来料加工的行当,看上去就不够“高端”;但实际上,在高端制造技术上,台积电已经实现了事实性的垄断,58.8%的超高毛利率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c618465b19b0a10d9498634669dafc4

现金方面,这家公司也好得出奇。该公司在一季度产生了约新台币6260亿元的经营现金流,折合美元的话略高于190亿,即使在扣除约1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后,台积电的自由现金流也有约90亿美元(2940.7亿新台币),相比上个季度和去年同期都有明显扩大,显示出健康的运营水平。

因此,无论从盈利能力、成长性还是现金水平看,台积电现如今都是“超跌”状态。但正如我们在开头陈述的那样,现如今的市场并不看基本面,即便这个业绩再超预期,公司在4月17日当天也仅涨了1.3%,远比不上过去几个季度绩后涨幅。

在可预见性的未来,或许会有芯片设计企业,在巨型资本如谷歌、微软等加持下超越英伟达,但很难会有企业在硅基芯片时代超越台积电了。除非芯片的技术路线彻底更换,量子芯片开始大行其道,否则台积电就是无敌的,谁来设计芯片,都得给他们交钱。

02 国产化正待腾飞

当特朗普滥用关税等手段作为武器来对抗的时候,国产化的道路其实是越来越宽了。

回顾台积电在过去几年的表现,很明显发现,直到ChatGPT发布之后一年半,他们的业绩才算出现了质变,股价在2023年四季度开始才飞速上涨。同理可知,在DeepSeek改变全球认知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市场对于国内它带来的算力需求,还处于一个懵懂认识的阶段,需要时间和空间凝聚共识。

更何况,有特朗普关税这些重磅事件干扰,半导体国产替代这个题材还远远没到发力期间。或许需要等待一到两个季度,市场确认这些公司的业绩得到了质变的时候,才轮到这些公司加速腾飞。

中芯国际为例,在最新的财报中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环比收入增长6%至8%;毛利率增长至19%至21%之间。根据这个指引计算,2025年Q1公司将获取销售收入23.4亿美元至23.8亿美元,比2024年Q1的17.5亿美元增长至少33.7%,增速相比2024年Q1的19%放大了近15个百分点,比2024年Q4的环比增速1.7%放大了至少三倍。

30%以上的同比增速,和6%以上的环比增速,在公司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因此,2025年Q1,将会是中芯国际业绩加速增长的一个季度。对于一家处在AI投入扩张起点阶段的企业来说,只不过是他们的起点而已。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家尚处于技术追赶期和市场成长期的公司来说,高强度的资本开支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当然,高强度资本开支必然带来较大的折旧和财务压力,但这也是一家晶圆代工厂进步的必然之路。

不稳定的外部环境在这儿,加上有台积电这个好的榜样,国内芯片制造企业的进步速度很可能超出这些公司本身的预期;再加上这些公司最近也在经历调整,也需要等待销售等数据的进一步释放,逢低关注或许会是不错的机会。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点赞、在看、转发,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加星标关注躺平指数,不错过每一次硬核推送。

原文标题 : AI没落?台积电业绩力证繁荣仍在,却难扫关税阴霾

就算黄仁勋真研发出来绕过监管的新芯片产品,也很有可能被特朗普再度带上枷锁,直到所谓的关税问题达成结果。...就事论事,尽管目前行情大面上困难重重,但台积电这份堪称杰出的业绩并非没有意义;相反,他们再次向市场证明,掌握“核心科技”的公司成长性是经得起考验的。

图文 | 躺姐

最近这一个月,你周围有多少投资者还高频关注AI?想必已所剩无几了吧。

在那个疯狂的特朗普开始向全世界“征税”之后,全球股市的涨跌几乎只系于一人之言,什么AI应用、比特币等等,这些盛极一时的题材无论基本面如何,该跌的时候是几乎没有底线。在这种状况下,市场变成了“赌场”,虽然遍地都是交易的机会,动不动百分之十几的震荡,赚钱的难度远高于以往。

就在这个市场唯一主题是特朗普推特的时候,台积电召开了2025Q1业绩会,向整个美股传达了坚定的信念:

AI带来的基本面大繁荣没有消散。

据台积电预计,2025年全年公司以美元计算的增速为25%,仍然维持在“关税战”爆发前所预测的水平;Q2公司的收入将会受益于3nm和5nm制程工艺的强劲增长,达到284亿美元至292亿美元之间,环比增速将达到13%,同比增速约40%,大幅超越华尔街的一致预期。

这种乐观的预期和心态,和现如今风雨飘摇的全球市场形成了格外鲜明的对比。甚至,在特朗普关税开始征收之前,当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市场就开始怀疑微软、谷歌这些巨头是否会在2025年缩减购买英伟达高算力芯片的预算,而英伟达正是台积电继苹果之后的最大客户,一旦英伟达收入被影响,会直接拉低台积电的业绩。

公司CEO则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公司明白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客户行为有任何变化。但在我们看来,无论高管说什么都不重要,现在的市场关键还是关税,即便是台积电自己的业绩,也极大依赖于特朗普未来的选择。

现实情况是,特朗普针对中国特供的H20芯片禁令加码,对于英伟达生产的H20芯片以及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联带宽的其他芯片,若出口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需要获得许可证,且该许可证要求将无限期生效。

北京时间4月17日下午,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到北京,开启他的系列访问,这是短短四个月内他第二次来到中国。和上一次全程松弛相比,这次有了明显不同。黄仁勋不再穿着他那件标志性的黑色皮衣,而是和前往特朗普的海湖庄园一样换上了整套西装,紧张感还是很足的。

一向松弛的老黄也开始紧张了,是被形势逼的。

众所周知,AI对于高算力芯片的需求主要是两个方面:训练和推理。所谓训练,简单说就是研发大模型,Deepseek出现之后节约的算力就在训练上;而推理,就是用研发好的大模型去解决用户的各种需求,像用户用AI搜索、和AI对话等等消耗的算力,只会加速膨胀。

因此,当AI成为中国新的风潮,包括豆包、元宝在内的头部AI应用快速进化,大量用户开始涌入,随之而来的就是背后高算力显卡需求暴涨,带动中国公司入字节跳动、腾讯和阿里等等,快速扩张资本开支规模,采购高算力显卡。

英伟达正摩拳擦掌准备挣这波钱,却被美国自己卡了脖子。一个贴合现实的推演是:特朗普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迫使咱们向他“服软”,他绝不接受自己的关税大棒就这么失效了。因此,就算黄仁勋真研发出来绕过监管的新芯片产品,也很有可能被特朗普再度带上枷锁,直到所谓的关税问题达成结果。

于是,关税成为了一切问题的开始,也是解决一切的钥匙。从理性的角度看,除非目前这百分之几百的关税得到妥善解决,无论是台积电给的乐观预期,还是英伟达自己的业绩,还是整个美股大盘,都很难找到一个可以稳定人心的锚点。

01 等待转好时机

就事论事,尽管目前行情大面上困难重重,但台积电这份堪称杰出的业绩并非没有意义;相反,他们再次向市场证明,掌握“核心科技”的公司成长性是经得起考验的。

根据公司2025Q1财报,营收达到8392.54亿新台币,高于财报指引的中间值;毛利率达到58.8%,环比减少0.2%,同比增加5.7%,接近此前财报给出的指引区间高值;净利润3616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0.3%,大幅超越预期;高性能计算芯片占公司收入比例进一步扩大至59%,而手机芯片的占比则下滑至28%。

纵观这份财报,只有以美元计价的应收略逊于预期,但误差也只有不到1%,对于这家收入同比增速超过30%的公司来说,这点差距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很多人瞧不上,或者说不愿意高估台积电,主要原因是觉得他们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从事的是来料加工的行当,看上去就不够“高端”;但实际上,在高端制造技术上,台积电已经实现了事实性的垄断,58.8%的超高毛利率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c618465b19b0a10d9498634669dafc4

现金方面,这家公司也好得出奇。该公司在一季度产生了约新台币6260亿元的经营现金流,折合美元的话略高于190亿,即使在扣除约1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后,台积电的自由现金流也有约90亿美元(2940.7亿新台币),相比上个季度和去年同期都有明显扩大,显示出健康的运营水平。

因此,无论从盈利能力、成长性还是现金水平看,台积电现如今都是“超跌”状态。但正如我们在开头陈述的那样,现如今的市场并不看基本面,即便这个业绩再超预期,公司在4月17日当天也仅涨了1.3%,远比不上过去几个季度绩后涨幅。

在可预见性的未来,或许会有芯片设计企业,在巨型资本如谷歌、微软等加持下超越英伟达,但很难会有企业在硅基芯片时代超越台积电了。除非芯片的技术路线彻底更换,量子芯片开始大行其道,否则台积电就是无敌的,谁来设计芯片,都得给他们交钱。

02 国产化正待腾飞

当特朗普滥用关税等手段作为武器来对抗的时候,国产化的道路其实是越来越宽了。

回顾台积电在过去几年的表现,很明显发现,直到ChatGPT发布之后一年半,他们的业绩才算出现了质变,股价在2023年四季度开始才飞速上涨。同理可知,在DeepSeek改变全球认知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市场对于国内它带来的算力需求,还处于一个懵懂认识的阶段,需要时间和空间凝聚共识。

更何况,有特朗普关税这些重磅事件干扰,半导体国产替代这个题材还远远没到发力期间。或许需要等待一到两个季度,市场确认这些公司的业绩得到了质变的时候,才轮到这些公司加速腾飞。

中芯国际为例,在最新的财报中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环比收入增长6%至8%;毛利率增长至19%至21%之间。根据这个指引计算,2025年Q1公司将获取销售收入23.4亿美元至23.8亿美元,比2024年Q1的17.5亿美元增长至少33.7%,增速相比2024年Q1的19%放大了近15个百分点,比2024年Q4的环比增速1.7%放大了至少三倍。

30%以上的同比增速,和6%以上的环比增速,在公司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因此,2025年Q1,将会是中芯国际业绩加速增长的一个季度。对于一家处在AI投入扩张起点阶段的企业来说,只不过是他们的起点而已。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家尚处于技术追赶期和市场成长期的公司来说,高强度的资本开支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当然,高强度资本开支必然带来较大的折旧和财务压力,但这也是一家晶圆代工厂进步的必然之路。

不稳定的外部环境在这儿,加上有台积电这个好的榜样,国内芯片制造企业的进步速度很可能超出这些公司本身的预期;再加上这些公司最近也在经历调整,也需要等待销售等数据的进一步释放,逢低关注或许会是不错的机会。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点赞、在看、转发,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加星标关注躺平指数,不错过每一次硬核推送。

原文标题 : AI没落?台积电业绩力证繁荣仍在,却难扫关税阴霾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