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频现跳水背后 谨防4月效应显现!

丰华财经

1周前

根据光大证券的统计,过去20年,除了2006、2007、2015年等几个大牛市年外,其他年份均不同程度的受到4月份特别是4月下旬日历效应的影响,20年来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涨幅中位数分别为2.25%、0.20%、-0.76%。
导读4月25日,A 股市场上午冲高后跳水回落,尽管午后有所震荡回升,但在市场分化的背景下,整体表现依旧较弱。

4月25日,A 股市场上午冲高后跳水回落,尽管午后有所震荡回升,但在市场分化的背景下,整体表现依旧较弱。无独有偶,前两个交易日(4月24日和23 日),指数盘中同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跳水。与此前此轮反弹中多数时期午后及尾盘拉升的情况相比,近三个交易日出现的跳水现象值得密切关注。

截屏2025-04-25 09.32.35.png

整体而言,近期市场并无特别明显的利空因素。多次出现的跳水情况,大概率主要源于指数持续回升后,多头获利了结需求的提升。当然,结合当前的时间节点,也不排除市场对 “4月效应”的担忧,以及投资者提前做出的规避行为。

所谓4月效应,主要是4月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具体来讲,进入4月后,随着一季报的陆续发布,市场步入重要的“四月决断”时期,投资者的关注重心也会重新回到公司基本面业绩驱动方面。从过往经验来看,四月是股市运行中对增长表现最为关注的月份,在投资策略上也更侧重于增长逻辑和业绩变化。A 股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即在财报披露期(4月/7月/10月),业绩增速对股价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而这其中又以4月份的影响最为突出。今年4月份,由于关税问题,指数曾一度暴跌。好在政策及时出手,且在稳股市的基调下,指数迎来了持续回升。然而,随着时间进入4月尾声这一特殊阶段,“四月效应” 的影响仍然不容小觑。

根据光大证券的统计,过去20年,除了2006、2007、2015年等几个大牛市年外,其他年份均不同程度的受到4月份特别是4月下旬日历效应的影响,20年来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涨幅中位数分别为2.25%、0.20%、-0.76%。从2016年开始的9年中位数(主要是剔除2015年大牛市的影响)分别是1.03%、0.03%、-0.70%。越到下旬影响越大。

截屏2025-04-25 09.32.43.png

数据背后的逻辑是4月份是年报和1季度季报的集中发布期,特别是最后几天,很多都是业绩不好的难产年报季报的集中发布期,所以市场受其影响下跌的概率会大一些。其中,潜在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微盘股,毕竟微盘股最容易遭遇所谓的“业绩雷”。

除此之外,4月底还需留意一些短期可能出现的变盘信号:一方面,多家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4月22日表示,将 “大幅降低” 对中国的高额关税,称“145% 是非常高的,不会有那么高…… 它将大幅下降,但不会是零”。而针对美方近日不断释放中美正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这些都是假消息。显然,关税问题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虽然短期关税影响迎来缓和,但具体政策何时实施、降低幅度如何,仍存在较大变数。若政策出现反复,市场信心将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国家队护盘力度边际减弱。4月7日以来,中央汇金、中国诚通等“国家队”密集增持 ETF 及央企股票,单日增持规模超800亿元,有效稳定了市场情绪。但近期增持力度明显放缓,且未出现新的政策工具加码。叠加关税影响的暂时缓和,国家队稳定股市的力度或减弱。此时需重点关注市场增量资金的表现,若后续缺乏增量资金,反弹动力可能衰竭。

总之,当前 A 股正处于多空博弈的关键阶段,技术面走弱、政策博弈升级、业绩验证压力三重因素叠加,市场变盘风险显著上升。短期来看,需警惕指数在持续反弹后的回踩风险。不过,从中期视角来看,市场依然向好,回调恰恰是低吸的良机。2025 年市场两大投资主线依旧:一是伴随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中期景气改善或向上、具备中长期投资逻辑的新质生产相关泛科技方向,如国产算力、半导体、先进制造、机器人等;二是伴随内需复苏,财政提振消费,企业盈利企稳带动的顺周期方向,如可选消费、必选消费等。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根据光大证券的统计,过去20年,除了2006、2007、2015年等几个大牛市年外,其他年份均不同程度的受到4月份特别是4月下旬日历效应的影响,20年来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涨幅中位数分别为2.25%、0.20%、-0.76%。
导读4月25日,A 股市场上午冲高后跳水回落,尽管午后有所震荡回升,但在市场分化的背景下,整体表现依旧较弱。

4月25日,A 股市场上午冲高后跳水回落,尽管午后有所震荡回升,但在市场分化的背景下,整体表现依旧较弱。无独有偶,前两个交易日(4月24日和23 日),指数盘中同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跳水。与此前此轮反弹中多数时期午后及尾盘拉升的情况相比,近三个交易日出现的跳水现象值得密切关注。

截屏2025-04-25 09.32.35.png

整体而言,近期市场并无特别明显的利空因素。多次出现的跳水情况,大概率主要源于指数持续回升后,多头获利了结需求的提升。当然,结合当前的时间节点,也不排除市场对 “4月效应”的担忧,以及投资者提前做出的规避行为。

所谓4月效应,主要是4月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具体来讲,进入4月后,随着一季报的陆续发布,市场步入重要的“四月决断”时期,投资者的关注重心也会重新回到公司基本面业绩驱动方面。从过往经验来看,四月是股市运行中对增长表现最为关注的月份,在投资策略上也更侧重于增长逻辑和业绩变化。A 股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即在财报披露期(4月/7月/10月),业绩增速对股价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而这其中又以4月份的影响最为突出。今年4月份,由于关税问题,指数曾一度暴跌。好在政策及时出手,且在稳股市的基调下,指数迎来了持续回升。然而,随着时间进入4月尾声这一特殊阶段,“四月效应” 的影响仍然不容小觑。

根据光大证券的统计,过去20年,除了2006、2007、2015年等几个大牛市年外,其他年份均不同程度的受到4月份特别是4月下旬日历效应的影响,20年来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涨幅中位数分别为2.25%、0.20%、-0.76%。从2016年开始的9年中位数(主要是剔除2015年大牛市的影响)分别是1.03%、0.03%、-0.70%。越到下旬影响越大。

截屏2025-04-25 09.32.43.png

数据背后的逻辑是4月份是年报和1季度季报的集中发布期,特别是最后几天,很多都是业绩不好的难产年报季报的集中发布期,所以市场受其影响下跌的概率会大一些。其中,潜在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微盘股,毕竟微盘股最容易遭遇所谓的“业绩雷”。

除此之外,4月底还需留意一些短期可能出现的变盘信号:一方面,多家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4月22日表示,将 “大幅降低” 对中国的高额关税,称“145% 是非常高的,不会有那么高…… 它将大幅下降,但不会是零”。而针对美方近日不断释放中美正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这些都是假消息。显然,关税问题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虽然短期关税影响迎来缓和,但具体政策何时实施、降低幅度如何,仍存在较大变数。若政策出现反复,市场信心将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国家队护盘力度边际减弱。4月7日以来,中央汇金、中国诚通等“国家队”密集增持 ETF 及央企股票,单日增持规模超800亿元,有效稳定了市场情绪。但近期增持力度明显放缓,且未出现新的政策工具加码。叠加关税影响的暂时缓和,国家队稳定股市的力度或减弱。此时需重点关注市场增量资金的表现,若后续缺乏增量资金,反弹动力可能衰竭。

总之,当前 A 股正处于多空博弈的关键阶段,技术面走弱、政策博弈升级、业绩验证压力三重因素叠加,市场变盘风险显著上升。短期来看,需警惕指数在持续反弹后的回踩风险。不过,从中期视角来看,市场依然向好,回调恰恰是低吸的良机。2025 年市场两大投资主线依旧:一是伴随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中期景气改善或向上、具备中长期投资逻辑的新质生产相关泛科技方向,如国产算力、半导体、先进制造、机器人等;二是伴随内需复苏,财政提振消费,企业盈利企稳带动的顺周期方向,如可选消费、必选消费等。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