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小象超市将开线下店
最近,美团和京东在外卖业务上大打口水仗,引得一众网友吃瓜。
当大家还将目光聚焦于外卖领域时,美团又悄咪咪在另一个赛道展开攻势,这次做的是线下超市。
近日,有市场消息传出,美团小象超市重新启动线下业务。在店型方面,起初是对标盒马旗下的社区店品牌“盒马NB”,而近期,类似“盒马鲜生”的大店模式也被纳入考虑范围。目前,该业务在美团内部仍处于较高级别的保密状态。
美团的小象超市由“美团买菜”更名而来,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快30分钟送菜到家的服务。
在没有传出做线下超市的消息时,小象超市采用的是前置仓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社区周边或市中心等靠近消费者居住地的位置附近设置一个仓库,以便可以实现快速配送,通常在1小时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订单配送。
前置仓模式是小象超市能够将订单即时送达消费者手中的秘密武器。
现在看来,美团小象超市不满足于只做线上业务,还要开实体店,对标盒马。
那么,小象超市学习的“盒马NB”和“盒马鲜生”的大店模式,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呢?
先讲“盒马NB”,盒马NB是盒马旗下的硬折扣店品牌,主要开设在社区周边,服务周边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强调“天天低价、件件爆款”,自有品牌占到一定的比例。
这意味着,小象超市要学习盒马NB,需要确保商品价格具有吸引力,而且控制成本同时保证商品质量。
据36氪从一位小象超市前员工获悉,盒马NB的自有品牌占比高,供应链议价能力更强,它的供应链其实不次于盒马大店,相对而言这是小象的劣势。
目前,对于盒马NB店型模式,美团还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中。据一位小象超市员工透露,盒马NB客群太下“沉”,小象超市希望能与之错开客群,且NB部分选址好的门店生意较好,选址不好的也仍在亏损。
目前,美团打算先对标盒马鲜生,主攻高客群。
据了解,盒马鲜生,是盒马的主力店型,采取“仓店一体”的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零售中仓库与门店分离的形式,将仓库与门店合二为一,实现仓储、销售、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
也就是说,消费者既可以在门店内直接购买,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下单,享受配送到家或到店自取的服务。美团之所以先从高客群入手,是因为高客群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更注重品质和服务,这为美团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品牌溢价机会。
相反,下沉市场虽然广阔,但竞争也异常激烈,且利润率相对较低。
美团对标盒马鲜生,进入中高端市场,可以避开部分低端市场的红海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当美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高客群市场的影响力,后续进攻下沉市场也会更容易。
那么,小象超市能否顺利打开线下市场?目前来看,或许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美团并非第一次尝试探索线下实体店,早在2018年5月,美团就推出了“小象生鲜”实体店,早在2017年7月,美团就在北京望京地区开设了一家生鲜零售测试门店“掌鱼生鲜”。
2018年,掌鱼生鲜全新升级为小象生鲜,地点位于北京方庄时代life广场,集生鲜食品、餐饮、电商和即时配送于一体。当时,“小象生鲜”还传出2018年要开设20家、2019年开设50家门店的目标。
然而,小象生鲜的扩张进程遭遇阻碍。它先后于北京、无锡、常州等城市开设了7家门店,可最终还是全部关停。之后,美团调整策略,转而布局前置仓模式,在2019年推出了美团买菜,与此同时,小象生鲜也被整合进了美团买菜业务当中。
生鲜电商本就属于重资产模式。美团在开设自营生鲜实体店时,既未具备相应条件,也没有周全考量,失败自然难以避免。
如今美团再次入局,或许是认为条件已经成熟,需要拓展更多的业务和市场空间。
美团、京东七鲜和盒马较量,新零售混战再起
这一次,美团的线下业务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开展阶段。
不仅在战略层面的谋划,相关招聘岗位已经开启。有市场消息称,小象超市目前正在为线下业务招聘项目工程经理,计划首批先在北京、杭州、广州和深圳开设门店,并力争在今年5月份迎来首家店铺的开业。
当美团还在计划阶段时,京东已经落地并率先取得一些成绩。京东在线下的业务是“京东七鲜”,定位为线上线下一体化自营生鲜超市。自2017年成立以来,京东七鲜就被看做京东版的“盒马”。
京东七鲜超市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2022年陆续关闭长沙、西安等非核心区域门店,收缩在二线城市的布局,此后一直维持着较小规模的状态。
然而,京东集团并未放弃对线下零售业务的探索。直到2023年6月,京东集团开始成立“创新零售部”,宣布整合七鲜、拼拼等业务成为独立业务单元,这意味着京东重新布局线下零售市场,决心通过创新和整合,让七鲜超市重新焕发活力。
经过后续的调整,在商品结构、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七鲜超市的客流量有了明显提升。去年10月,七鲜超市在上海开设了首家门店——上海荟聚店,并开始试营业。在试营业的前三天,上海荟聚店的日均客流量超过了1万人次。
在运营线下实体店的同时,七鲜超市开始探索前置仓模式,对标美团的小象超市。去年9月,“七鲜”在北京启动了首个前置仓的运营,并密集开展地推拉新活动抢用户。
京东七鲜前置仓
目前京东七鲜超市业务主要聚焦在京津两地,并打算加快仓店布局。据悉,京东计划今年上半年在天津新增20家仓店,此次布局后,天津门店数至少达到30家。
今年3月份,京东APP首页生活服务专区的“京东买菜”入口已更名为“京东七鲜”。京东七鲜和美团买菜相互融合,显然可以进一步加快京东前置仓业务的发展。
根据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京东计划同时推进前置仓业务和线下实体店的发展。
在来看盒马,盒马新零售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到去年开始逆风翻盘,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年底,新上任的盒马CEO严筱磊在一封全员信中披露,盒马去年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且实现了双位数增长,顾客数增长超过50%。
新开门店方面,2024年盒马鲜生新开72家门店,覆盖21个城市,开店数量创下近五年新高。随着这一波扩展,截至2024年年底,盒马鲜生在全国的门店总数已经接近430家,其业务覆盖范围也扩大到了50个城市。
盒马新CEO严筱磊发布的内部信
盒马鲜生的成功并非偶然,严筱磊在内部信中透露了盒马翻身的秘诀——过去九个月,盒马围绕“回归用户价值、聚焦发展方向、推进组织建设”三大核心策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在此基础上,盒马的发展方向聚焦于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
话又说回来,盒马打破了新零售难盈利的紧箍咒,挖掘出新的增长可能性,美团势必不会放过这块蛋糕。
考虑到美团的小象超市,对标的是盒马上述两大核心业态。可以想象,双方将在新零售展开激烈的较量。
(举报)
美团小象超市将开线下店
最近,美团和京东在外卖业务上大打口水仗,引得一众网友吃瓜。
当大家还将目光聚焦于外卖领域时,美团又悄咪咪在另一个赛道展开攻势,这次做的是线下超市。
近日,有市场消息传出,美团小象超市重新启动线下业务。在店型方面,起初是对标盒马旗下的社区店品牌“盒马NB”,而近期,类似“盒马鲜生”的大店模式也被纳入考虑范围。目前,该业务在美团内部仍处于较高级别的保密状态。
美团的小象超市由“美团买菜”更名而来,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快30分钟送菜到家的服务。
在没有传出做线下超市的消息时,小象超市采用的是前置仓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社区周边或市中心等靠近消费者居住地的位置附近设置一个仓库,以便可以实现快速配送,通常在1小时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订单配送。
前置仓模式是小象超市能够将订单即时送达消费者手中的秘密武器。
现在看来,美团小象超市不满足于只做线上业务,还要开实体店,对标盒马。
那么,小象超市学习的“盒马NB”和“盒马鲜生”的大店模式,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呢?
先讲“盒马NB”,盒马NB是盒马旗下的硬折扣店品牌,主要开设在社区周边,服务周边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强调“天天低价、件件爆款”,自有品牌占到一定的比例。
这意味着,小象超市要学习盒马NB,需要确保商品价格具有吸引力,而且控制成本同时保证商品质量。
据36氪从一位小象超市前员工获悉,盒马NB的自有品牌占比高,供应链议价能力更强,它的供应链其实不次于盒马大店,相对而言这是小象的劣势。
目前,对于盒马NB店型模式,美团还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中。据一位小象超市员工透露,盒马NB客群太下“沉”,小象超市希望能与之错开客群,且NB部分选址好的门店生意较好,选址不好的也仍在亏损。
目前,美团打算先对标盒马鲜生,主攻高客群。
据了解,盒马鲜生,是盒马的主力店型,采取“仓店一体”的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零售中仓库与门店分离的形式,将仓库与门店合二为一,实现仓储、销售、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
也就是说,消费者既可以在门店内直接购买,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下单,享受配送到家或到店自取的服务。美团之所以先从高客群入手,是因为高客群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更注重品质和服务,这为美团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品牌溢价机会。
相反,下沉市场虽然广阔,但竞争也异常激烈,且利润率相对较低。
美团对标盒马鲜生,进入中高端市场,可以避开部分低端市场的红海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当美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高客群市场的影响力,后续进攻下沉市场也会更容易。
那么,小象超市能否顺利打开线下市场?目前来看,或许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美团并非第一次尝试探索线下实体店,早在2018年5月,美团就推出了“小象生鲜”实体店,早在2017年7月,美团就在北京望京地区开设了一家生鲜零售测试门店“掌鱼生鲜”。
2018年,掌鱼生鲜全新升级为小象生鲜,地点位于北京方庄时代life广场,集生鲜食品、餐饮、电商和即时配送于一体。当时,“小象生鲜”还传出2018年要开设20家、2019年开设50家门店的目标。
然而,小象生鲜的扩张进程遭遇阻碍。它先后于北京、无锡、常州等城市开设了7家门店,可最终还是全部关停。之后,美团调整策略,转而布局前置仓模式,在2019年推出了美团买菜,与此同时,小象生鲜也被整合进了美团买菜业务当中。
生鲜电商本就属于重资产模式。美团在开设自营生鲜实体店时,既未具备相应条件,也没有周全考量,失败自然难以避免。
如今美团再次入局,或许是认为条件已经成熟,需要拓展更多的业务和市场空间。
美团、京东七鲜和盒马较量,新零售混战再起
这一次,美团的线下业务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开展阶段。
不仅在战略层面的谋划,相关招聘岗位已经开启。有市场消息称,小象超市目前正在为线下业务招聘项目工程经理,计划首批先在北京、杭州、广州和深圳开设门店,并力争在今年5月份迎来首家店铺的开业。
当美团还在计划阶段时,京东已经落地并率先取得一些成绩。京东在线下的业务是“京东七鲜”,定位为线上线下一体化自营生鲜超市。自2017年成立以来,京东七鲜就被看做京东版的“盒马”。
京东七鲜超市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2022年陆续关闭长沙、西安等非核心区域门店,收缩在二线城市的布局,此后一直维持着较小规模的状态。
然而,京东集团并未放弃对线下零售业务的探索。直到2023年6月,京东集团开始成立“创新零售部”,宣布整合七鲜、拼拼等业务成为独立业务单元,这意味着京东重新布局线下零售市场,决心通过创新和整合,让七鲜超市重新焕发活力。
经过后续的调整,在商品结构、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七鲜超市的客流量有了明显提升。去年10月,七鲜超市在上海开设了首家门店——上海荟聚店,并开始试营业。在试营业的前三天,上海荟聚店的日均客流量超过了1万人次。
在运营线下实体店的同时,七鲜超市开始探索前置仓模式,对标美团的小象超市。去年9月,“七鲜”在北京启动了首个前置仓的运营,并密集开展地推拉新活动抢用户。
京东七鲜前置仓
目前京东七鲜超市业务主要聚焦在京津两地,并打算加快仓店布局。据悉,京东计划今年上半年在天津新增20家仓店,此次布局后,天津门店数至少达到30家。
今年3月份,京东APP首页生活服务专区的“京东买菜”入口已更名为“京东七鲜”。京东七鲜和美团买菜相互融合,显然可以进一步加快京东前置仓业务的发展。
根据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京东计划同时推进前置仓业务和线下实体店的发展。
在来看盒马,盒马新零售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到去年开始逆风翻盘,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年底,新上任的盒马CEO严筱磊在一封全员信中披露,盒马去年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且实现了双位数增长,顾客数增长超过50%。
新开门店方面,2024年盒马鲜生新开72家门店,覆盖21个城市,开店数量创下近五年新高。随着这一波扩展,截至2024年年底,盒马鲜生在全国的门店总数已经接近430家,其业务覆盖范围也扩大到了50个城市。
盒马新CEO严筱磊发布的内部信
盒马鲜生的成功并非偶然,严筱磊在内部信中透露了盒马翻身的秘诀——过去九个月,盒马围绕“回归用户价值、聚焦发展方向、推进组织建设”三大核心策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在此基础上,盒马的发展方向聚焦于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
话又说回来,盒马打破了新零售难盈利的紧箍咒,挖掘出新的增长可能性,美团势必不会放过这块蛋糕。
考虑到美团的小象超市,对标的是盒马上述两大核心业态。可以想象,双方将在新零售展开激烈的较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