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全面准确看待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态势

新华财经

2周前

新华财经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安娜)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应全面准确看待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态势。

新华财经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安娜)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应全面准确看待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态势。

盛来运说,这两年,无论是居民消费价格还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都在低位运行,分析其原因,既有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的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影响。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一些传统产业、传统动能在衰减,部分产业供过于求,通过价格调整进行市场的出清。另外,新动能在成长,新动能往往是市场稀缺的,需求旺盛,价格上行。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新动能所带动的价格上涨还难以对冲传统动能衰减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上价格还处在低位运行状态。

比如近几年房地产持续调整,由此带动了钢铁、建材等价格的下行。2016到2019年,以钢铁为代表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平均涨幅是9%左右,2000到2024年平均涨幅只有0.9%。“所以,相关产业的调整会对相关产品价格带来一系列影响,要全面客观看待近期价格的低位运行,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盛来运表示。

他认为,应多措并举,促进价格合理回升。价格高了会影响“钱包”支出,提高生活成本。但是价格太低了也不行,会影响企业增收增利,进而会影响收入和就业。所以,保持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至关重要。

今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价格回升。“一方面扩大内需,另一方面要统筹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关系。同时,还要规范市场秩序,改革市场价格运行机制,防止过度内卷。比如,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些措施都会有利于促进价格水平的合理回归。”盛来运说。

从3月份的价格情况来看,相关政策效果在显现,CPI同比下降0.1%,相对于2月份下降0.7%,收窄了0.6个百分点;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上涨0.5%,2月份是下降0.1%。“随着经济的回升,总需求的回暖,促进价格合理回升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盛来运表示。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安娜)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应全面准确看待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态势。

新华财经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安娜)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应全面准确看待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态势。

盛来运说,这两年,无论是居民消费价格还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都在低位运行,分析其原因,既有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的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影响。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一些传统产业、传统动能在衰减,部分产业供过于求,通过价格调整进行市场的出清。另外,新动能在成长,新动能往往是市场稀缺的,需求旺盛,价格上行。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新动能所带动的价格上涨还难以对冲传统动能衰减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上价格还处在低位运行状态。

比如近几年房地产持续调整,由此带动了钢铁、建材等价格的下行。2016到2019年,以钢铁为代表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平均涨幅是9%左右,2000到2024年平均涨幅只有0.9%。“所以,相关产业的调整会对相关产品价格带来一系列影响,要全面客观看待近期价格的低位运行,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盛来运表示。

他认为,应多措并举,促进价格合理回升。价格高了会影响“钱包”支出,提高生活成本。但是价格太低了也不行,会影响企业增收增利,进而会影响收入和就业。所以,保持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至关重要。

今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价格回升。“一方面扩大内需,另一方面要统筹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关系。同时,还要规范市场秩序,改革市场价格运行机制,防止过度内卷。比如,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些措施都会有利于促进价格水平的合理回归。”盛来运说。

从3月份的价格情况来看,相关政策效果在显现,CPI同比下降0.1%,相对于2月份下降0.7%,收窄了0.6个百分点;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上涨0.5%,2月份是下降0.1%。“随着经济的回升,总需求的回暖,促进价格合理回升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盛来运表示。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