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Mall星人
撰文/郭歆晔 司马和一
A类商圈A类MALL“茶饮新宠”的3个核心基因:颜值,文化,坪效。
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正上演一场多维度的“破局者”竞赛。
例如,文娱赛道,春节档「哪吒2」以17亿预售票房刷新动画电影纪录(累计票房已破150亿),影院与商业体借IP流量争夺年轻客群;
科技赛道,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凭“长文本推理”能力和“低成本高性能”革新,杀入全球第一梯队,技术壁垒被重新定义;
汽车赛道,小米「SU7 Ultra」以52.99万元定价突袭豪车市场,用“生态跨界”挑战BBA百年护城河。
而厮杀最白热化的茶饮赛道,一个成立仅4年的上海品牌「裕莲茶楼」,也在以“顶流商场战略”悄然改写行业规则:近期同步进驻新鸿基旗下上海几大高端商业体。
其中包括沪上高能级品牌最多且营业额最高的顶奢购物中心——上海ifc商场(上海国金中心),徐家汇未来新地标、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巨型MALL——ITC Maison(商业面积约24万平方米,将于2025年起分阶段开业),目前已上围挡。
对消费者而言,裕莲茶楼是小红书点赞超10万+的“焦糖可颂蛋挞”制造机;但对行业观察者来说,从其单城多店齐入顶流商场的动作中,我们看到了茶饮赛道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玩法。
以「高端商场+复合体验」构建差异化壁垒,本质是将商场客群资产转化为品牌价值,让「茶楼」的形象在新世代消费者心中完成华丽转身,颠覆既有认知,进而精准锁定Z世代“体验型消费者”、都市白领与新中产阶层。
上海之外,裕莲茶楼布局的门店同样倾向于选址高品质、高人气的顶流商场,如凯德苏州中心、杭州万象城、杭州湖滨银泰in77、深圳万象天地等。从其微信小程序点单所对应的已开业门店情况来看,目前约80%门店入驻了中高端商场。
在茶饮赛道价格战愈发激烈的当下,裕莲茶楼凭什么脱颖而出,靠哪些硬核玩法成为各大高端Mall的“新宠”?
跳出传统价格带,对抗内卷
茶饮赛道的「第三种生存法则」
裕莲茶楼,一个2021年才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的茶饮品牌(2021年11月首次亮相,并强调“香气是茶的灵魂”),这两年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可谓一路高涨。每一次进驻新的城市,都会引发消费者排队抢购的热潮。
△小红书搜索裕莲茶楼后的内容
从市场推广角度看,它的爆火并非偶然,背后有着一套精心构建的营销策略。
打造爆款内容,以稀缺感撬动社交裂变。拿焦糖可颂蛋挞来说,通过独特的“凌晨0点线上抢购+线下限购6个”机制,成功在小红书、抖音等热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阵接一阵的波澜。
一时间,“裕莲茶楼蛋挞到底有多好吃?”等衍生话题层出不穷。评论区围绕“好不好吃”“值不值”的激烈争议,更是将话题热度进一步推高。这种对稀缺感的精准把握,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
持续创造话题,输出健康饮食的新鲜观点。在宣传推广中,裕莲茶楼巧妙地将“非遗制茶工艺”“顺时而饮”“根据体质喝茶”等健康理念作为核心话题进行传播。
在知乎、豆瓣等知识分享和社交讨论平台上,这些话题引发了关于“养生茶饮是不是智商税”的热烈讨论,使得裕莲茶楼在健康茶饮领域的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探讨。
由此来看,裕莲茶楼的爆火似乎是得益于“稀缺性制造+社交货币化”的成功策略,通过营造消费冲动和驱动用户自发传播,实现了品牌的广泛传播。
但是,进一步深究其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我们认为至少有两个创新点值得关注:
①首创“茶饮+烘焙+茶果零售”的复合模式。
这种创新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消费场景,无论是早餐时间的匆忙一刻,还是悠闲惬意的下午茶时光,抑或作为休闲零食时段的补充,裕莲茶楼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了业态的重构与升级。
【TIPS】据Mall星人掌握的信息,在裕莲茶楼的销售构成中,茶饮、烘焙、茶果零售三大板块的占比大致呈现为5:3:2的格局。
②产品结构和价格带上勇于实现品类突围。
通过精心设计的产品结构,提供丰富多样的茶饮、烘焙和茶果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在价格带上,其相对的高端定位也并非盲目为之,而是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独特的消费体验,与市场上其他茶饮品牌形成足够的比较优势。
当前茶饮市场中,平价茶饮占据主流地位,高端茶饮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空白。以裕莲茶楼为例,其单杯茶饮售价基本处在20-28元区间,蛋挞定价为12元/个,客单价很容易达到40-50元。
从价格带角度来看,裕莲茶楼跳出了主流茶饮的价格束缚,成功避开了类似“9.9元低价”为核心的激烈价格战。与此同时,它又巧妙地把控价格,并未将价格设定到令人望而却步的奢侈程度。
这种合理的价格定位,搭配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以及富有特色的本土化创新,进一步赋予了裕莲茶楼显著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优势,使其能够触达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
拿同样进驻ifc mall、环贸iapm等高端商场的T9Tea来说,虽然其主打高端茶饮,但风格更偏向国际化的简约风,与裕莲茶楼有着明显区别。
再如英国百年茶品牌Twinings,在文化定位上侧重于西方传统茶饮,并且主要以茶包零售为主,消费场景相对单一。
单就客单价而言,裕莲茶楼其实与一些咖啡品牌,如% Arabica、Blue Bottle Coffee等,存在更多竞争关系。但这些咖啡品牌专注于咖啡赛道,在本土文化共鸣和复合场景营造方面有所欠缺。与之相比,裕莲茶楼的产品组合更为灵活,也更能够引发本土消费者的文化共鸣。
裕莲茶楼的这种突围模式,不妨称之为茶饮赛道的“第三种生存法则”。
讲颜值讲文化,也讲产品力和坪效
TOP级商业与高端茶饮「互配」的现实基础
尽管当前市场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以港资项目为代表的高端商场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尽管消费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高端消费需求并未如预期般大幅萎缩。
据不完全统计,预计2025年年内将有约20个港资新项目陆续亮相。
无论是从消费端还是供给端(包括高端商场和奢侈品牌)来看,高端商业对于复合餐饮的需求正在增加。
例如,Dior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设CAFé DIOR,LV在成都太古里开设THE HALL会馆,Armani在北京国贸开设ARMANI/CAFFè,Gucci在上海环贸iapm开设1921 GUCCI餐厅,这些案例都印证了这一趋势。
△国内首家迪奥咖啡CAFé DIOR|图源:DIOR迪奥公号
这或许也是裕莲茶楼这类讲究复合场景的新兴茶饮品牌,越来越受高端商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况,裕莲茶楼在品牌调性、空间氛围、产品理念等方面,与高端商场也有足够的契合度。
裕莲茶楼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环境营造,算得上独树一帜,既区别于传统的茶馆、茶室,又与其他茶饮品牌格调迥异。
门店以“传承千年东方茶文化”为核心理念,巧妙地将民国复古风格与现代茶饮理念相融合,精心复刻传统茶楼文化,通过对南洋复古民国元素进行当代化的创新表达,成功塑造出一个既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时尚感的品牌形象。
具象呈现上,裕莲茶楼将中式装潢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茶叶罐、国玩周边等元素随处可见,店内的红纸茶罐墙、木色复古装潢,以及“甜配绿,酸配红,坚果配乌龙”这一简洁而富有智慧的传统茶食口诀,共同构筑起极具辨识度的视觉符号。
这些元素相互映衬,营造出浓郁醇厚的茶文化氛围,为消费者带来富有特色的沉浸式体验。也正因如此,“#裕莲茶楼美学#”等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与参与。
在商场场景中,裕莲茶楼充分发挥优势,精心塑造“慢体验”,实现了“环境即体验”“打卡即传播”的良好效果,使品牌影响力在年轻消费群体中不断扩散。
裕莲茶楼西安万象城店荣获法国双面神国际设计银奖,进一步证明了裕莲茶楼在营造独特顾客体验方面的成功。
在产品方面,裕莲茶楼既注重产品的高颜值设计和包装,也通过高品质原料、传统工艺和文化体验,满足消费者对“物超所值”的追求。
其茶品研发围绕“风土茶”展开,分为“还原”和“演绎”两个方向:前者注重纯茶产品与沏茶体验,强调纯粹、原味、干净、健康;后者则通过特调、拼配等创意尝试,融合不同地方风土甚至东西方文化。
但是,在商言商,品牌调性和氛围的匹配只是“第一印象”,要一起过日子,效益考量必不可少。
Mall星人了解到,裕莲茶楼不仅因高颜值和文化性而备受关注,更在茶饮界显现出高坪效的态势。其门店的坪效基本在1万元/平方米/月以上,而宁波门店更是表现亮眼,坪效约达3.3万元/平方米/月。
此外,裕莲茶楼凭借近90%的到店率,为线下商场注入了亟需的「额外性客流」,可与商场合力提升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头部商业体越来越青睐“高坪效体验型品牌”。裕莲茶楼其实也是借此趋势完成了「品牌身份重构」,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进而与高端商业形成“客户即效益、客户即价值”的有效共生关系。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因素,裕莲茶楼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获得了太古、瑞安、嘉里、久光、新鸿基、九龙仓等头部企业的认可与欢迎,开始领跑细分市场。
「全国化+高端化」下的渠道迭代
布局逻辑从“流量高地”走向“品牌势能放大器”
总体来看,作为新兴茶饮赛道的闯入者,裕莲茶楼正在以“东方美学+高端定位”双轮驱动,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相较于传统茶饮品牌“以量取胜”的扩张逻辑,它选择了一条更陡峭的路径——以渠道高度定义品牌高度。
以上海为起点,截至目前裕莲茶楼已在全国核心城市落地近100家门店,且从2023年开始加速推进“一线+新一线”战略卡位。
聚焦A类商圈A类Mall的布局法则,强势锁定高端消费流量入口——2023年,相继入驻上海美罗城、杭州万象城、苏州中心、深圳湾万象城、深圳万象天地等标志性商业地标。
2024年更以“高频布局”之势,接连落子沈阳万象城、成都万象城、上海iapm、深圳壹方城、武汉武商MALL、武汉梦时代、武汉万象城、厦门万象城、上海丰盛里、北京朝阳大悦城、长沙国金中心等标杆商业项目。
进入2025年,除了入驻新鸿基旗下几大商场,还将落子九龙仓成都IFS等头部项目,形成全国高端商圈网格化覆盖。
△效果图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裕莲茶楼深谙“首店经济”的商业价值,每入一城必以首店形态入驻头部商场,通过场景稀缺性强化品牌势能。
如:宁波首店(宁波万象城店)开业后,不到30天即创下238万元的营业额;北京首店(朝阳大悦城店)在开业期间表现亦是亮眼,单日营业额突破13.5万元。
这种“首店-标杆-口碑裂变”的路径,既为商场注入新鲜流量,同时反向提升了品牌溢价空间。
△裕莲茶楼北京首店-朝阳大悦城店|图源:北京朝阳商务
裕莲茶楼“高端生态位”的策略,实际成效肉眼可见,消费者用真金白银为品牌投票——天津大悦城店(天津首店)首月即实现25%复购率,武汉武商梦时代店在大众点评“武昌区饮品热门榜第一名”持续霸榜超64天,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北京全城饮品热门榜第一名”持续霸榜超54天。
这些数据背后,是裕莲茶楼“产品价值+空间体验+文化叙事”三重壁垒的集中爆发:既有对标奢侈品的视觉系统,又有自主研发的标准化品控体系,还将消费行为转化为社交传播事件。
△效果图
后记
裕莲茶楼的案例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体现了高端商业与茶饮业态交汇发展的新趋向。
在传统茶饮市场竞争激烈、陷入价格战的背景下,裕莲茶楼通过「高端化+文化性」的方式破局,证明消费升级绝非伪命题。
其发展模式契合了当代商业的核心逻辑——在流量稀缺的时代,唯有与顶级商业实体共同构建价值闭环,才能完成从短暂的“网红”到持久的“长红”的转变。
这一实践不仅证明了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性,也为品牌和商场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登录 | 注册
从茶饮店到便利店,卷向“24小时”夜间新战场
解密茶饮上市公司财报:奈雪日亏251万,茶百道流失1144加盟商
茶饮品牌扎堆上市背后,「加盟商」哭惨了?
喜茶率先引入英德红茶,“外交红茶”走红新茶饮
一杯茶的“毫米战争”:解码中国现制茶饮的军备竞赛
供应链「暗战」:谁在主宰茶饮江湖的隐形战场?
奈雪的茶2024年巨亏超9亿,单店盈利能力下滑明显
回到顶部
出品/Mall星人
撰文/郭歆晔 司马和一
A类商圈A类MALL“茶饮新宠”的3个核心基因:颜值,文化,坪效。
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正上演一场多维度的“破局者”竞赛。
例如,文娱赛道,春节档「哪吒2」以17亿预售票房刷新动画电影纪录(累计票房已破150亿),影院与商业体借IP流量争夺年轻客群;
科技赛道,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凭“长文本推理”能力和“低成本高性能”革新,杀入全球第一梯队,技术壁垒被重新定义;
汽车赛道,小米「SU7 Ultra」以52.99万元定价突袭豪车市场,用“生态跨界”挑战BBA百年护城河。
而厮杀最白热化的茶饮赛道,一个成立仅4年的上海品牌「裕莲茶楼」,也在以“顶流商场战略”悄然改写行业规则:近期同步进驻新鸿基旗下上海几大高端商业体。
其中包括沪上高能级品牌最多且营业额最高的顶奢购物中心——上海ifc商场(上海国金中心),徐家汇未来新地标、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巨型MALL——ITC Maison(商业面积约24万平方米,将于2025年起分阶段开业),目前已上围挡。
对消费者而言,裕莲茶楼是小红书点赞超10万+的“焦糖可颂蛋挞”制造机;但对行业观察者来说,从其单城多店齐入顶流商场的动作中,我们看到了茶饮赛道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玩法。
以「高端商场+复合体验」构建差异化壁垒,本质是将商场客群资产转化为品牌价值,让「茶楼」的形象在新世代消费者心中完成华丽转身,颠覆既有认知,进而精准锁定Z世代“体验型消费者”、都市白领与新中产阶层。
上海之外,裕莲茶楼布局的门店同样倾向于选址高品质、高人气的顶流商场,如凯德苏州中心、杭州万象城、杭州湖滨银泰in77、深圳万象天地等。从其微信小程序点单所对应的已开业门店情况来看,目前约80%门店入驻了中高端商场。
在茶饮赛道价格战愈发激烈的当下,裕莲茶楼凭什么脱颖而出,靠哪些硬核玩法成为各大高端Mall的“新宠”?
跳出传统价格带,对抗内卷
茶饮赛道的「第三种生存法则」
裕莲茶楼,一个2021年才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的茶饮品牌(2021年11月首次亮相,并强调“香气是茶的灵魂”),这两年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可谓一路高涨。每一次进驻新的城市,都会引发消费者排队抢购的热潮。
△小红书搜索裕莲茶楼后的内容
从市场推广角度看,它的爆火并非偶然,背后有着一套精心构建的营销策略。
打造爆款内容,以稀缺感撬动社交裂变。拿焦糖可颂蛋挞来说,通过独特的“凌晨0点线上抢购+线下限购6个”机制,成功在小红书、抖音等热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阵接一阵的波澜。
一时间,“裕莲茶楼蛋挞到底有多好吃?”等衍生话题层出不穷。评论区围绕“好不好吃”“值不值”的激烈争议,更是将话题热度进一步推高。这种对稀缺感的精准把握,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
持续创造话题,输出健康饮食的新鲜观点。在宣传推广中,裕莲茶楼巧妙地将“非遗制茶工艺”“顺时而饮”“根据体质喝茶”等健康理念作为核心话题进行传播。
在知乎、豆瓣等知识分享和社交讨论平台上,这些话题引发了关于“养生茶饮是不是智商税”的热烈讨论,使得裕莲茶楼在健康茶饮领域的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探讨。
由此来看,裕莲茶楼的爆火似乎是得益于“稀缺性制造+社交货币化”的成功策略,通过营造消费冲动和驱动用户自发传播,实现了品牌的广泛传播。
但是,进一步深究其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我们认为至少有两个创新点值得关注:
①首创“茶饮+烘焙+茶果零售”的复合模式。
这种创新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消费场景,无论是早餐时间的匆忙一刻,还是悠闲惬意的下午茶时光,抑或作为休闲零食时段的补充,裕莲茶楼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了业态的重构与升级。
【TIPS】据Mall星人掌握的信息,在裕莲茶楼的销售构成中,茶饮、烘焙、茶果零售三大板块的占比大致呈现为5:3:2的格局。
②产品结构和价格带上勇于实现品类突围。
通过精心设计的产品结构,提供丰富多样的茶饮、烘焙和茶果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在价格带上,其相对的高端定位也并非盲目为之,而是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独特的消费体验,与市场上其他茶饮品牌形成足够的比较优势。
当前茶饮市场中,平价茶饮占据主流地位,高端茶饮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空白。以裕莲茶楼为例,其单杯茶饮售价基本处在20-28元区间,蛋挞定价为12元/个,客单价很容易达到40-50元。
从价格带角度来看,裕莲茶楼跳出了主流茶饮的价格束缚,成功避开了类似“9.9元低价”为核心的激烈价格战。与此同时,它又巧妙地把控价格,并未将价格设定到令人望而却步的奢侈程度。
这种合理的价格定位,搭配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以及富有特色的本土化创新,进一步赋予了裕莲茶楼显著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优势,使其能够触达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
拿同样进驻ifc mall、环贸iapm等高端商场的T9Tea来说,虽然其主打高端茶饮,但风格更偏向国际化的简约风,与裕莲茶楼有着明显区别。
再如英国百年茶品牌Twinings,在文化定位上侧重于西方传统茶饮,并且主要以茶包零售为主,消费场景相对单一。
单就客单价而言,裕莲茶楼其实与一些咖啡品牌,如% Arabica、Blue Bottle Coffee等,存在更多竞争关系。但这些咖啡品牌专注于咖啡赛道,在本土文化共鸣和复合场景营造方面有所欠缺。与之相比,裕莲茶楼的产品组合更为灵活,也更能够引发本土消费者的文化共鸣。
裕莲茶楼的这种突围模式,不妨称之为茶饮赛道的“第三种生存法则”。
讲颜值讲文化,也讲产品力和坪效
TOP级商业与高端茶饮「互配」的现实基础
尽管当前市场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以港资项目为代表的高端商场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尽管消费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高端消费需求并未如预期般大幅萎缩。
据不完全统计,预计2025年年内将有约20个港资新项目陆续亮相。
无论是从消费端还是供给端(包括高端商场和奢侈品牌)来看,高端商业对于复合餐饮的需求正在增加。
例如,Dior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设CAFé DIOR,LV在成都太古里开设THE HALL会馆,Armani在北京国贸开设ARMANI/CAFFè,Gucci在上海环贸iapm开设1921 GUCCI餐厅,这些案例都印证了这一趋势。
△国内首家迪奥咖啡CAFé DIOR|图源:DIOR迪奥公号
这或许也是裕莲茶楼这类讲究复合场景的新兴茶饮品牌,越来越受高端商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况,裕莲茶楼在品牌调性、空间氛围、产品理念等方面,与高端商场也有足够的契合度。
裕莲茶楼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环境营造,算得上独树一帜,既区别于传统的茶馆、茶室,又与其他茶饮品牌格调迥异。
门店以“传承千年东方茶文化”为核心理念,巧妙地将民国复古风格与现代茶饮理念相融合,精心复刻传统茶楼文化,通过对南洋复古民国元素进行当代化的创新表达,成功塑造出一个既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时尚感的品牌形象。
具象呈现上,裕莲茶楼将中式装潢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茶叶罐、国玩周边等元素随处可见,店内的红纸茶罐墙、木色复古装潢,以及“甜配绿,酸配红,坚果配乌龙”这一简洁而富有智慧的传统茶食口诀,共同构筑起极具辨识度的视觉符号。
这些元素相互映衬,营造出浓郁醇厚的茶文化氛围,为消费者带来富有特色的沉浸式体验。也正因如此,“#裕莲茶楼美学#”等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与参与。
在商场场景中,裕莲茶楼充分发挥优势,精心塑造“慢体验”,实现了“环境即体验”“打卡即传播”的良好效果,使品牌影响力在年轻消费群体中不断扩散。
裕莲茶楼西安万象城店荣获法国双面神国际设计银奖,进一步证明了裕莲茶楼在营造独特顾客体验方面的成功。
在产品方面,裕莲茶楼既注重产品的高颜值设计和包装,也通过高品质原料、传统工艺和文化体验,满足消费者对“物超所值”的追求。
其茶品研发围绕“风土茶”展开,分为“还原”和“演绎”两个方向:前者注重纯茶产品与沏茶体验,强调纯粹、原味、干净、健康;后者则通过特调、拼配等创意尝试,融合不同地方风土甚至东西方文化。
但是,在商言商,品牌调性和氛围的匹配只是“第一印象”,要一起过日子,效益考量必不可少。
Mall星人了解到,裕莲茶楼不仅因高颜值和文化性而备受关注,更在茶饮界显现出高坪效的态势。其门店的坪效基本在1万元/平方米/月以上,而宁波门店更是表现亮眼,坪效约达3.3万元/平方米/月。
此外,裕莲茶楼凭借近90%的到店率,为线下商场注入了亟需的「额外性客流」,可与商场合力提升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头部商业体越来越青睐“高坪效体验型品牌”。裕莲茶楼其实也是借此趋势完成了「品牌身份重构」,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进而与高端商业形成“客户即效益、客户即价值”的有效共生关系。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因素,裕莲茶楼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获得了太古、瑞安、嘉里、久光、新鸿基、九龙仓等头部企业的认可与欢迎,开始领跑细分市场。
「全国化+高端化」下的渠道迭代
布局逻辑从“流量高地”走向“品牌势能放大器”
总体来看,作为新兴茶饮赛道的闯入者,裕莲茶楼正在以“东方美学+高端定位”双轮驱动,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相较于传统茶饮品牌“以量取胜”的扩张逻辑,它选择了一条更陡峭的路径——以渠道高度定义品牌高度。
以上海为起点,截至目前裕莲茶楼已在全国核心城市落地近100家门店,且从2023年开始加速推进“一线+新一线”战略卡位。
聚焦A类商圈A类Mall的布局法则,强势锁定高端消费流量入口——2023年,相继入驻上海美罗城、杭州万象城、苏州中心、深圳湾万象城、深圳万象天地等标志性商业地标。
2024年更以“高频布局”之势,接连落子沈阳万象城、成都万象城、上海iapm、深圳壹方城、武汉武商MALL、武汉梦时代、武汉万象城、厦门万象城、上海丰盛里、北京朝阳大悦城、长沙国金中心等标杆商业项目。
进入2025年,除了入驻新鸿基旗下几大商场,还将落子九龙仓成都IFS等头部项目,形成全国高端商圈网格化覆盖。
△效果图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裕莲茶楼深谙“首店经济”的商业价值,每入一城必以首店形态入驻头部商场,通过场景稀缺性强化品牌势能。
如:宁波首店(宁波万象城店)开业后,不到30天即创下238万元的营业额;北京首店(朝阳大悦城店)在开业期间表现亦是亮眼,单日营业额突破13.5万元。
这种“首店-标杆-口碑裂变”的路径,既为商场注入新鲜流量,同时反向提升了品牌溢价空间。
△裕莲茶楼北京首店-朝阳大悦城店|图源:北京朝阳商务
裕莲茶楼“高端生态位”的策略,实际成效肉眼可见,消费者用真金白银为品牌投票——天津大悦城店(天津首店)首月即实现25%复购率,武汉武商梦时代店在大众点评“武昌区饮品热门榜第一名”持续霸榜超64天,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北京全城饮品热门榜第一名”持续霸榜超54天。
这些数据背后,是裕莲茶楼“产品价值+空间体验+文化叙事”三重壁垒的集中爆发:既有对标奢侈品的视觉系统,又有自主研发的标准化品控体系,还将消费行为转化为社交传播事件。
△效果图
后记
裕莲茶楼的案例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体现了高端商业与茶饮业态交汇发展的新趋向。
在传统茶饮市场竞争激烈、陷入价格战的背景下,裕莲茶楼通过「高端化+文化性」的方式破局,证明消费升级绝非伪命题。
其发展模式契合了当代商业的核心逻辑——在流量稀缺的时代,唯有与顶级商业实体共同构建价值闭环,才能完成从短暂的“网红”到持久的“长红”的转变。
这一实践不仅证明了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性,也为品牌和商场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登录 | 注册
从茶饮店到便利店,卷向“24小时”夜间新战场
解密茶饮上市公司财报:奈雪日亏251万,茶百道流失1144加盟商
茶饮品牌扎堆上市背后,「加盟商」哭惨了?
喜茶率先引入英德红茶,“外交红茶”走红新茶饮
一杯茶的“毫米战争”:解码中国现制茶饮的军备竞赛
供应链「暗战」:谁在主宰茶饮江湖的隐形战场?
奈雪的茶2024年巨亏超9亿,单店盈利能力下滑明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