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通过社交媒体宣布,非餐饮品类日订单量突破1800万单,并确认“美团闪购”将于下周作为独立品牌正式发布。目前,美团App首页已在小范围灰度测试“闪购”一级入口,标志着这一深耕七年的业务正式从外卖生态中独立,开启即时零售全品类战略新篇章。
战略升维:从“外卖附属”到“万物到家”独立入口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自2018年启动以来,美团闪购始终依附于外卖业务,用户需通过美团外卖入口切换至非餐饮品类。这种架构虽降低了初期推广成本,却也限制了品类认知与流量转化效率。此次独立入口的推出,意味着美团闪购将获得与外卖平行的战略地位,形成“餐饮+万物”双轮驱动的本地商业生态。
王莆中在发文中直言:“30分钟送万物创造的新体验,将把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这一表态直指传统电商的物流短板,强调即时零售“本地供给、即时履约”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10月,美团闪电仓数量已突破3万个,覆盖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构建起密集的本地化供应链网络。
数据亮剑:3C家电订单量逼近京东 多品类实现反超
即时零售的爆发力在品类渗透中显露无遗。内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的40%,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超越京东,手机通讯类达京东四成;美妆、水饮、零食等快消品订单量更大幅领先多个电商平台78。尽管客单价仍存在差距(京东大家电平均客单价超3000元,美团闪购约800元),但订单增速远超预期。目前,苹果、小米、华为等品牌已深度入驻,美的、苏泊尔等家电巨头也在加速合作。
这一成绩得益于场景化战略的精准落地。2024年,美团闪购将消费场景细分为居家、饮食、社交、出行四大维度下的16个具体场景,例如“夜间解馋”“异地出行轻量化采购”等,通过数据驱动实现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匹配。欧洲杯期间,凌晨2-6点啤酒零食订单激增;春节期间,徐福记借助“财神外卖小哥送福”事件营销,订单量环比增长55%,彰显即时零售的时空穿透力。
行业竞逐:美团京东“双雄对决”背后的模式之争
即时零售的战场正演变为两大模式的较量:
美团的“本地供给+即时配送”轻资产模式:依托线下商户与闪电仓,实现30分钟送达,2025年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23%,显著高于外卖9.5%的增速;
京东的“仓配一体化”重资产模式:凭借自建仓储与达达配送,主打高客单价标品,但2024年财报显示其即时零售业务增速落后于美团。
京东近期加码反击,宣布投入百亿补贴外卖业务,试图以高频餐饮订单带动全品类渗透。对此,王莆中犀利回应:“如果把外卖当作即时零售的一部分,达达和京东到家早在2014年就已布局,但收效甚微。”暗指京东未能突破模式瓶颈。
分析师指出,美团的优势在于“毛细血管级”的本地网络与7.7亿交易用户的生态协同,而京东则强在供应链标准化与品牌资源。随着闪购独立入口上线,美团有望进一步释放流量红利,挤压京东到家等竞品的生存空间。
未来图景:即时零售重构消费范式
独立品牌化仅是美团闪购野心的起点。据内部规划,其战略纵深体现在三方面:
场景化生态扩容:深化与迪卡侬、名创优品等品牌的合作,将“出行急救包”“民宿自煮套装”等场景解决方案标准化;
技术赋能提效:测试AI选品系统,通过历史订单数据预测区域爆款,将新品上架周期从7天压缩至48小时;
下沉市场攻坚:借助零售云门店体系,向县域市场复制“闪电仓”模式,目前下沉市场订单占比已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9%。
王莆中预言,未来五年即时零售将吞噬传统电商30%的市场份额。若这一判断成真,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系”平台,或将重塑中国零售业“快与慢”“重与轻”的竞争规则。
结语:一场关于“时间主权”的消费革命
从外卖到万物,美团闪购的独立不仅是入口升级,更是消费者对“即时满足”需求的集体投票。当30分钟送达成为标配,传统电商的“隔日达”优势正在瓦解。这场战役的终局,或许正如王莆中所言:“不是我们淘汰了谁,而是用户用脚投出了他们想要的生活。”
(网经社讯)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通过社交媒体宣布,非餐饮品类日订单量突破1800万单,并确认“美团闪购”将于下周作为独立品牌正式发布。目前,美团App首页已在小范围灰度测试“闪购”一级入口,标志着这一深耕七年的业务正式从外卖生态中独立,开启即时零售全品类战略新篇章。
战略升维:从“外卖附属”到“万物到家”独立入口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自2018年启动以来,美团闪购始终依附于外卖业务,用户需通过美团外卖入口切换至非餐饮品类。这种架构虽降低了初期推广成本,却也限制了品类认知与流量转化效率。此次独立入口的推出,意味着美团闪购将获得与外卖平行的战略地位,形成“餐饮+万物”双轮驱动的本地商业生态。
王莆中在发文中直言:“30分钟送万物创造的新体验,将把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这一表态直指传统电商的物流短板,强调即时零售“本地供给、即时履约”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10月,美团闪电仓数量已突破3万个,覆盖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构建起密集的本地化供应链网络。
数据亮剑:3C家电订单量逼近京东 多品类实现反超
即时零售的爆发力在品类渗透中显露无遗。内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的40%,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超越京东,手机通讯类达京东四成;美妆、水饮、零食等快消品订单量更大幅领先多个电商平台78。尽管客单价仍存在差距(京东大家电平均客单价超3000元,美团闪购约800元),但订单增速远超预期。目前,苹果、小米、华为等品牌已深度入驻,美的、苏泊尔等家电巨头也在加速合作。
这一成绩得益于场景化战略的精准落地。2024年,美团闪购将消费场景细分为居家、饮食、社交、出行四大维度下的16个具体场景,例如“夜间解馋”“异地出行轻量化采购”等,通过数据驱动实现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匹配。欧洲杯期间,凌晨2-6点啤酒零食订单激增;春节期间,徐福记借助“财神外卖小哥送福”事件营销,订单量环比增长55%,彰显即时零售的时空穿透力。
行业竞逐:美团京东“双雄对决”背后的模式之争
即时零售的战场正演变为两大模式的较量:
美团的“本地供给+即时配送”轻资产模式:依托线下商户与闪电仓,实现30分钟送达,2025年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23%,显著高于外卖9.5%的增速;
京东的“仓配一体化”重资产模式:凭借自建仓储与达达配送,主打高客单价标品,但2024年财报显示其即时零售业务增速落后于美团。
京东近期加码反击,宣布投入百亿补贴外卖业务,试图以高频餐饮订单带动全品类渗透。对此,王莆中犀利回应:“如果把外卖当作即时零售的一部分,达达和京东到家早在2014年就已布局,但收效甚微。”暗指京东未能突破模式瓶颈。
分析师指出,美团的优势在于“毛细血管级”的本地网络与7.7亿交易用户的生态协同,而京东则强在供应链标准化与品牌资源。随着闪购独立入口上线,美团有望进一步释放流量红利,挤压京东到家等竞品的生存空间。
未来图景:即时零售重构消费范式
独立品牌化仅是美团闪购野心的起点。据内部规划,其战略纵深体现在三方面:
场景化生态扩容:深化与迪卡侬、名创优品等品牌的合作,将“出行急救包”“民宿自煮套装”等场景解决方案标准化;
技术赋能提效:测试AI选品系统,通过历史订单数据预测区域爆款,将新品上架周期从7天压缩至48小时;
下沉市场攻坚:借助零售云门店体系,向县域市场复制“闪电仓”模式,目前下沉市场订单占比已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9%。
王莆中预言,未来五年即时零售将吞噬传统电商30%的市场份额。若这一判断成真,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系”平台,或将重塑中国零售业“快与慢”“重与轻”的竞争规则。
结语:一场关于“时间主权”的消费革命
从外卖到万物,美团闪购的独立不仅是入口升级,更是消费者对“即时满足”需求的集体投票。当30分钟送达成为标配,传统电商的“隔日达”优势正在瓦解。这场战役的终局,或许正如王莆中所言:“不是我们淘汰了谁,而是用户用脚投出了他们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