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14日电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即将迎来封关运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下称“海南金融监管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海南金融监管局引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发力探索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为海南自贸港提供相适应的跨境金融服务,跨境金融业务规模稳步增长,跨境收支突破千亿美元,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自贸港金融新气象。
制度创新:构建自贸港金融服务新体系
海南金融监管局表示,近年来海南金融监管局始终坚持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抓手,构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在政策框架方面,海南金融监管局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出台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四方面16条具体措施;率先联合制定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确保《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政策精准落地;率先联合推出海南自贸港重点区域、重点园区专项金融支持政策,为海口、三亚、儋州洋浦三大重点区域以及13个重点园区等自贸港重要战略平台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在行政审批方面,海南金融监管局设立快速通道,对拟设立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外资保险机构审批时限从180天压缩至120天,对符合条件的部分机构设立、改建、迁址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事项实施备案管理,大幅缩短市场准入时间。
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海南金融监管局开展跨境金融调研,将跨境金融业务情况纳入统计监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稳妥有序开展跨境金融业务。
截至2025年2月末,海南辖内境外存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2.70%、37.14%。2024年跨境收支规模达108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双向开放:打造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新高地
着力推动海南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打造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新高地,也是海南金融监管局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已有四家具备离岸银行业务(OSA账户)资格的银行获总行授权在海南独立开办离岸银行业务。2024年5月6日,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在海南成功上线,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向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EF账户实现了资金“跨一线”凭客户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跨二线”按跨境管理,同名账户有限渗透。目前上线EF账户的银行已达10家。
此外,海南辖内银行机构助力海南省政府连续三年在中国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并成功发行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蓝色债券、首单可持续发展债券和首单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达13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业务也已开展。
海南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更加多样。海南保险业推出了“海南自贸港特医特药跨境医疗保险”“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全球特药险”等;跨境购买境外金融服务也取得突破,如落地跨境再保险等。
产融协同:激活自贸港实体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海南金融监管局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海南金融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分别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持续健全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在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海南推出金融服务南繁新模式,落地“南繁育种贷”“植物新品种质押贷款”等。在护航深海科技项目方面,海南保险业提供了超55亿元风险保障。海南银行业还为商业航天发展注入新动力,贷款超32亿元,助力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金融业如何助力海南四大主导产业?如何培“优”强“链”?从一系列数据中可见一斑:截至2024年末,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贷款余额5310.21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四成以上;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贷款余额1592.38亿元,同比增长27.5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93个百分点。
全国首单“乡村振兴+数字人民币”中期票据、首单ESG挂钩贷款、首单南繁种业高标准农田贷款、首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损失补偿保险、首单涉海类科技研发转化综合保险、首单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综合保险……一个个“首单”相继落地,成为海南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打造金融创新样板的生动注脚。
风险防控:筑牢海南跨境金融安全网
海南金融监管局表示,将继续统筹金融发展与安全,针对封关运作前后重要时期,密切做好金融风险监测和风险防控,确保海南自贸港建设平稳安全有序。
“要加强跨境金融风险监测。”海南金融监管局称,已制定区域特色报表,加强对跨境金融业务数据采集、监测和运用,对EF账户等实施周期监测预警,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随着海南自贸港临近封关运作,海南金融监管局正加快引领海南银行业保险业构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融生态体系,有序扩大海南金融业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着力打造面向境外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的新高地。
海南金融监管局表示,将持续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行业风险抵御能力,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改革开放经验。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4月14日电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即将迎来封关运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下称“海南金融监管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海南金融监管局引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发力探索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为海南自贸港提供相适应的跨境金融服务,跨境金融业务规模稳步增长,跨境收支突破千亿美元,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自贸港金融新气象。
制度创新:构建自贸港金融服务新体系
海南金融监管局表示,近年来海南金融监管局始终坚持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抓手,构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在政策框架方面,海南金融监管局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出台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四方面16条具体措施;率先联合制定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确保《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政策精准落地;率先联合推出海南自贸港重点区域、重点园区专项金融支持政策,为海口、三亚、儋州洋浦三大重点区域以及13个重点园区等自贸港重要战略平台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在行政审批方面,海南金融监管局设立快速通道,对拟设立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外资保险机构审批时限从180天压缩至120天,对符合条件的部分机构设立、改建、迁址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事项实施备案管理,大幅缩短市场准入时间。
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海南金融监管局开展跨境金融调研,将跨境金融业务情况纳入统计监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稳妥有序开展跨境金融业务。
截至2025年2月末,海南辖内境外存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2.70%、37.14%。2024年跨境收支规模达108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双向开放:打造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新高地
着力推动海南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打造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新高地,也是海南金融监管局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已有四家具备离岸银行业务(OSA账户)资格的银行获总行授权在海南独立开办离岸银行业务。2024年5月6日,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在海南成功上线,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向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EF账户实现了资金“跨一线”凭客户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跨二线”按跨境管理,同名账户有限渗透。目前上线EF账户的银行已达10家。
此外,海南辖内银行机构助力海南省政府连续三年在中国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并成功发行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蓝色债券、首单可持续发展债券和首单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达13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业务也已开展。
海南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更加多样。海南保险业推出了“海南自贸港特医特药跨境医疗保险”“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全球特药险”等;跨境购买境外金融服务也取得突破,如落地跨境再保险等。
产融协同:激活自贸港实体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海南金融监管局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海南金融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分别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持续健全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在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海南推出金融服务南繁新模式,落地“南繁育种贷”“植物新品种质押贷款”等。在护航深海科技项目方面,海南保险业提供了超55亿元风险保障。海南银行业还为商业航天发展注入新动力,贷款超32亿元,助力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金融业如何助力海南四大主导产业?如何培“优”强“链”?从一系列数据中可见一斑:截至2024年末,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贷款余额5310.21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四成以上;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贷款余额1592.38亿元,同比增长27.5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93个百分点。
全国首单“乡村振兴+数字人民币”中期票据、首单ESG挂钩贷款、首单南繁种业高标准农田贷款、首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损失补偿保险、首单涉海类科技研发转化综合保险、首单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综合保险……一个个“首单”相继落地,成为海南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打造金融创新样板的生动注脚。
风险防控:筑牢海南跨境金融安全网
海南金融监管局表示,将继续统筹金融发展与安全,针对封关运作前后重要时期,密切做好金融风险监测和风险防控,确保海南自贸港建设平稳安全有序。
“要加强跨境金融风险监测。”海南金融监管局称,已制定区域特色报表,加强对跨境金融业务数据采集、监测和运用,对EF账户等实施周期监测预警,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随着海南自贸港临近封关运作,海南金融监管局正加快引领海南银行业保险业构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融生态体系,有序扩大海南金融业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着力打造面向境外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的新高地。
海南金融监管局表示,将持续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行业风险抵御能力,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改革开放经验。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