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周报:4月7日至4月13日

新华财经

1周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国家电影局发言人10日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

【重点关注】

•李强: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人民银行: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 同比增长7%

•商务部: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国家统计局:3月份CPI同比降幅收窄 核心CPI回升

【国内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强强调,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尤为重要,各项工作都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8日下午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李强指出,中国今年的宏观政策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对保持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同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分享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数据,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498亿元。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69.26万亿元,同比增长6.9%。数据还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

4月1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回应是否与美国就加征关税问题展开谈判时表示,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中方也将奉陪到底,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何咏前还表示,自贸试验区内有关特殊监管区域现行保税政策维持不变。商务部将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

商务部9日发布公告,决定将美国光子公司等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同时,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决定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赛博勒克斯公司、边缘自治运营公司、Group W公司和哈德森技术公司等6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另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日表示,中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最新加征关税措施。

文化和旅游部9日对赴美中国游客发布风险提示。提示说,近期,由于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以及美国内安全形势,文化和旅游部提示中国游客充分评估赴美旅游风险,谨慎前往。

教育部9日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预警指出,近日,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对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国家电影局发言人10日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引进世界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满足市场需求。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0.6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3月份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

•4月9-10日,2025年全国出口管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加快完善现代化国家出口管制体系,持续提升出口管制效能,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记者8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今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8日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江苏天合光能、浙江中基宁波、广东领益智造、北京滴滴出行、山东歌尔股份等5家民营企业与会,听取宏观政策在微观主体的落实情况及建议,听取应对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及建议,听取稳外贸、稳就业的意见及建议。

金融监管总局8日对外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8日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8日发布公告表示,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国家税务总局8日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主要内容、办理流程和施行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将该项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随着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3200美元,11日,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期货、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品牌金店足金饰品报价首次突破每克990元关口。

【国际要闻】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政府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外。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美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财年上半年(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赤字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高的半年度财政预算赤字。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引发全球贸易混乱,欧元对美元汇率波动明显。11日,欧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欧元兑换1.1473美元,达到2022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过去数月来大幅震荡走低。截至11日收盘,美元指数从1月13日盘中高点110.18点跌至100.10点,累计跌幅达9.1%。

美国国债收益率9日显著上升,创下数月来最高水平。市场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推动投资者抛售美债,正加剧外界对美债市场可能“崩盘”的担忧。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9日午后宣布对大多数贸易伙伴下调并暂停“对等关税”,当日纽约股市大幅上涨。

美国3月CPI数据全面低于预期。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2.4%。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3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1%,涨幅创2024年6月以来新低,不及0.3%的市场预期;同比上涨2.8%,低于3.0%的市场预期。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7日说,美国国防预算将首次达到1万亿美元。

•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10日表示,美国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她所见过的“最严重的自我伤害”行为。加征关税等政策背景下,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已经上升。

•伊朗与美国12日结束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的第一轮会谈,双方均表示会谈“有建设性”,并同意在下周进行下一轮会谈。

•国际海事组织11日宣布,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件六修正案草案,强制实施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排放框架。这是世界上首个将整个行业领域的强制性排放限制和温室气体定价相结合的框架。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国家电影局发言人10日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

【重点关注】

•李强: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人民银行: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 同比增长7%

•商务部: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国家统计局:3月份CPI同比降幅收窄 核心CPI回升

【国内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强强调,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尤为重要,各项工作都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8日下午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李强指出,中国今年的宏观政策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对保持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同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分享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数据,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498亿元。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69.26万亿元,同比增长6.9%。数据还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

4月1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回应是否与美国就加征关税问题展开谈判时表示,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中方也将奉陪到底,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何咏前还表示,自贸试验区内有关特殊监管区域现行保税政策维持不变。商务部将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

商务部9日发布公告,决定将美国光子公司等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同时,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决定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赛博勒克斯公司、边缘自治运营公司、Group W公司和哈德森技术公司等6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另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日表示,中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最新加征关税措施。

文化和旅游部9日对赴美中国游客发布风险提示。提示说,近期,由于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以及美国内安全形势,文化和旅游部提示中国游客充分评估赴美旅游风险,谨慎前往。

教育部9日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预警指出,近日,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对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国家电影局发言人10日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引进世界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满足市场需求。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0.6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3月份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

•4月9-10日,2025年全国出口管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加快完善现代化国家出口管制体系,持续提升出口管制效能,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记者8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今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8日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江苏天合光能、浙江中基宁波、广东领益智造、北京滴滴出行、山东歌尔股份等5家民营企业与会,听取宏观政策在微观主体的落实情况及建议,听取应对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及建议,听取稳外贸、稳就业的意见及建议。

金融监管总局8日对外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8日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8日发布公告表示,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国家税务总局8日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主要内容、办理流程和施行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将该项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随着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3200美元,11日,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期货、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品牌金店足金饰品报价首次突破每克990元关口。

【国际要闻】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政府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外。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美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财年上半年(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赤字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高的半年度财政预算赤字。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引发全球贸易混乱,欧元对美元汇率波动明显。11日,欧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欧元兑换1.1473美元,达到2022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过去数月来大幅震荡走低。截至11日收盘,美元指数从1月13日盘中高点110.18点跌至100.10点,累计跌幅达9.1%。

美国国债收益率9日显著上升,创下数月来最高水平。市场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推动投资者抛售美债,正加剧外界对美债市场可能“崩盘”的担忧。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9日午后宣布对大多数贸易伙伴下调并暂停“对等关税”,当日纽约股市大幅上涨。

美国3月CPI数据全面低于预期。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2.4%。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3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1%,涨幅创2024年6月以来新低,不及0.3%的市场预期;同比上涨2.8%,低于3.0%的市场预期。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7日说,美国国防预算将首次达到1万亿美元。

•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10日表示,美国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她所见过的“最严重的自我伤害”行为。加征关税等政策背景下,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已经上升。

•伊朗与美国12日结束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的第一轮会谈,双方均表示会谈“有建设性”,并同意在下周进行下一轮会谈。

•国际海事组织11日宣布,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件六修正案草案,强制实施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排放框架。这是世界上首个将整个行业领域的强制性排放限制和温室气体定价相结合的框架。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