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11日电(李一帆)4月10日的上海滨江绿道,黄浦江的波涛与世博大道的霓虹交相辉映。在“上汽之夜”的璀璨灯光下,一张张历史照片通过大屏幕横贯会场:街头的用户,从穿着中山装、西装,到如今各式各样的休闲装;上汽也从“榔头扳手、弄堂作坊”到如今的“数字孪生、智能工厂”,走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9400万。这场跨越数十年的时空对话,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者”到“领航者”的缩影。
从124年前第一辆汽车驶入上海街头,到70年前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揭牌,再到今日上汽以“懂车更懂你”的宣言叩响智能出行新时代,上汽的三大核心基因——创新、合作与用户——如同三条脉络,支撑起中国汽车全球叙事的主干。
上汽之夜发布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创新基因:破界者的技术革命
上汽的血液中流淌着“破界者”的基因。70年前,当中国汽车工业尚处襁褓时,上海汽车人以“不破不立”的魄力,研发出凤凰牌轿车与上海牌轿车,终结了中国不能自主造车的历史。40年前,上汽率先开启合资合作,随后以桑塔纳为起点,打破“CKD组装”依赖,大幅提高合资车型本土化率,建立起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本土汽车供应链体系。10年前,伴随着互联网浪潮,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以一声“你好,斑马”开启了汽车智能化革命。在整个产业链组建、升级、进化的过程中,上汽培养了大批汽车人才,被称为中国汽车的“黄埔军校”,不仅在上汽发光发热,还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中开枝散叶。
近几年,在电动智能化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平权”成为汽车行业热词,派生出“科技平权、智能平权、油电平权”等词汇,但在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看来,“平权”还不够,“企业要在‘平权’驱动下,不断实现‘进阶’,在技术进阶上,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转变,让用户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安全、智慧、愉悦的美好出行体验。”王晓秋在发布会上坦言。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发表讲话(受访者供图)
面对行业竞争和市场挑战,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提出要练就三套“拳法”,内外兼修,打好汽车行业的“肉搏战”。其中第一套拳,是聚合内力,五指握拳,打好“内家拳”。
2024年来,上汽集团发起了大规模内部变革。例如,整合上汽大乘用车板块,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合并;组建成立上汽商用车,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技术共享、全球先进的商用车发展战略;将旗下所有底盘研发和制造能力合而为一,调拨各领域精兵强将,全力打造先进的线控底盘技术等。上汽称,“要把上汽集团所有的可用资源,汇聚成一股力量,实现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
得益于一系列效率和技术变革,上汽在技术创新方面应用成效显著——上汽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搭载该系统的整车实测续航超过2200KM,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2.49L;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将于年内落地;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2024年的“光年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较之前提升1.5倍,续航超1000公里。可以说,上汽的“七大技术底座”已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
技术加持下,今年以来上汽集团销量、营收全面回暖。4月8日,上汽集团公告,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整车批发销量94.5万辆,同比增加13.3%,产销回升向好势头持续增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到32亿元,同比增加10%到18%。
合作基因:共生者的生态图景
开放是发展共创的基石。从浦江弄堂到慕尼黑街头,上汽的“朋友圈”始终是其发展的注脚。过去四十年,上汽与大众、通用的合资合作,造就了桑塔纳、帕萨特、GL8和五菱宏光等一众家喻户晓的汽车产品,开创了不少国产汽车细分市场之先河。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上汽的合作版图进一步向全栈技术延伸:地平线、Momenta、华为、字节跳动、大疆……上汽以“优势资源互补”的逻辑打破行业壁垒,构建起横跨算法、能源、生态的跨界联盟。这也是上汽三套“拳法”的第二套拳,跨行革命、借力打力,打好“外家拳”。
2017年,上汽集团与智能科技领域“独角兽”地平线启动战略合作,2022年进一步加深合作。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2025年是地平线的产品大年,“今年,我们和上汽合作开发的智驾方案将搭载在上汽中高阶智驾平台,覆盖荣威、MG品牌多款车型,未来还将赋能上汽全场景NOA高阶方案。”
上汽之夜发布会现场(李一帆 摄)
2021年,上汽领投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开启高阶智驾技术自主化征程,双方打造的享道Robotaxi成为中国首个车企背景的L4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累计里程超140万公里、订单超26万单。智己与Momenta联合发布的“全球都能开”的IM AD 3.0智驾系统,成为全球首批量产一段式端到端直觉大模型。
今年2月,上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达成深度合作。业内将两家行业巨头的“牵手”视为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发布会上,贾健旭特别强调,“合作过程中,我们看到华为的一些理念正是传统汽车非常缺乏的,我们十分期待通过这次合作,携手华为智选车实现技术共生、生态共创和价值共振,共同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全新出行体验。”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受访者供图)
除此之外,上汽银河全栈智能座舱3.0与手机三大系统鸿蒙、安卓、IOS做了全面对接,市场手机品牌覆盖率超过90%,推动汽车从“机械终端”向“生态入口”蜕变;与火山引擎合作的AI座舱达成语音识别率近100%、响应延迟低于0.15秒,“秒懂秒回”,近万公里0死机,迈入行业车机系统第一梯队;与宁德时代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动力电池、车电分离、整车及电池后市场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可以说,上汽以“不做孤岛、不惧跨界”的共生理念,不断拓宽着合作的边界,探索汽车产业的更多可能。也正因如此,上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敏锐,不断探索和创新,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用户基因:向新者的价值跃迁
在上汽的发展历程中,用户始终是技术革命的起点与终点。2002年,上汽通用推出别克关怀(Buick Care)服务品牌,率先提出将汽车售后服务从“被动式维修”变为“主动式关怀”,中国第一个汽车服务品牌由此诞生。2003年,上汽通用五菱针对农村市场特别推出了“微车之王”五菱之光,2009年五菱之光单款车型销量近60万辆,见证了无数工商个体户的奋斗史,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2005年,上汽大众引入帕萨特车型,敏锐捕捉到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大空间及舒适性的需求,随后对帕萨特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加长车身和轴距,使其拥有堪比C级轿车的后座空间,推动帕萨特一炮走红,在“拿来主义”盛行的汽车市场闯出了创新的差异化道路。至今,帕萨特依然是B级车市场的标杆产品。
正是在那些年代,上汽培育了大批私家车用户对品质服务的认知。
但在上汽看来,一切用户服务的基础底座一定是“安全”。即便在如今智驾“平权”的时代,安全也是智能化的前提,是所谓“平权”的底线,上汽将之总结为“不怕撞、不会撞、放心开”。
上汽底盘专家芦勇称,2010年起,上汽就开始研发先进底盘技术,率先攻克了基于线控底盘系统的EMC中央协调运动控制技术。目前,上汽构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中央协调运动控制VMC和线控执行系统,能够实现对车辆运动轨迹的精准控制,全面应对自动驾驶碰撞危险,确保“万一撞了,也不怕”。
上汽之夜发布会现场(李一帆 摄)
在满足用户基本诉求的基础上,上汽认为,汽车已经进入个性化时代,“车将成为你的第三空间,用个性化的生态软件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车不仅是车。”上汽围绕用户需求,与AI届头部企业联手,打造了一系列个性化AI用车场景。
目前上汽多款新车可以通过AI学习用户驾驶习惯与偏好,火山引擎汽车行业总经理杨立伟表示,其与上汽合作打造的AI大模型,具备基于多模态的感知能力,更像是能完全理解人的意图的个性化助手,可以提前预测用户需求,“想你所想”,“自动调节座舱状态、车内温度、音乐氛围、行程规划等,并实现更多个性化场景化服务。”例如,在女性的化妆需求场景上,结合车载多点位传感器优势,实现化妆风格、小红书推荐和自拍等一系列智能化体验升级,让车“懂”你的美。
此外,王晓秋表示,上汽正在打造全新的线上用户调研平台,进一步增加用户触点,把用户需求融入到产品定义中,“在上汽,用户不再只是‘终点买单人’,而将变身‘起点合伙人’,让消费者离‘梦中情车’更近一步。”上汽希望给予消费者的不只是智驾,更是借助软件个性化,让消费者寻找自己的智驾乐趣,做到“懂车更懂你”。
用户需求已成为上汽全球化战略的指南针,面向全球用户,上汽也打出了三套“拳法”中的第三套拳,内外兼修、默契配合的“组合拳”。
活动现场,上汽发布了“全球+本土”的Glocal组合战略,提出要把全球市场划分为N个区域,为每个区域制定个性化、智慧化的产品方案,让“中国智造”真正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发布会上,上汽透露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发布全新海外战略,“让大家看到上汽不仅是中国车企,更是全球车企”。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站在黄浦江边回望,正如王晓秋所言,“从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到新时代的移动智能大终端,上海滩的传奇永不落幕。”上汽的发展始终交织着破界的勇气、共生的智慧与向新的执着。用“内家拳”夯实技术底座,“外家拳”拓宽生态疆域,“组合拳”激活用户价值,这家中国汽车工业的旗舰企业正以“跪着学习,站着创新”的姿态,将“上海智造”锻造成全球品质的代名词。
按照规划,4月23日的上海车展,上汽将携多款新车亮相,诠释其“平权驱动进阶,共创美好出行”的出行美学,“融全球美学,驭万千需求,实现美美与共”。而在这条“美美与共”的路上,上汽书写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进化史,更是一首民族工业从追赶到领跑的全球叙事诗。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4月11日电(李一帆)4月10日的上海滨江绿道,黄浦江的波涛与世博大道的霓虹交相辉映。在“上汽之夜”的璀璨灯光下,一张张历史照片通过大屏幕横贯会场:街头的用户,从穿着中山装、西装,到如今各式各样的休闲装;上汽也从“榔头扳手、弄堂作坊”到如今的“数字孪生、智能工厂”,走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9400万。这场跨越数十年的时空对话,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者”到“领航者”的缩影。
从124年前第一辆汽车驶入上海街头,到70年前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揭牌,再到今日上汽以“懂车更懂你”的宣言叩响智能出行新时代,上汽的三大核心基因——创新、合作与用户——如同三条脉络,支撑起中国汽车全球叙事的主干。
上汽之夜发布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创新基因:破界者的技术革命
上汽的血液中流淌着“破界者”的基因。70年前,当中国汽车工业尚处襁褓时,上海汽车人以“不破不立”的魄力,研发出凤凰牌轿车与上海牌轿车,终结了中国不能自主造车的历史。40年前,上汽率先开启合资合作,随后以桑塔纳为起点,打破“CKD组装”依赖,大幅提高合资车型本土化率,建立起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本土汽车供应链体系。10年前,伴随着互联网浪潮,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以一声“你好,斑马”开启了汽车智能化革命。在整个产业链组建、升级、进化的过程中,上汽培养了大批汽车人才,被称为中国汽车的“黄埔军校”,不仅在上汽发光发热,还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中开枝散叶。
近几年,在电动智能化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平权”成为汽车行业热词,派生出“科技平权、智能平权、油电平权”等词汇,但在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看来,“平权”还不够,“企业要在‘平权’驱动下,不断实现‘进阶’,在技术进阶上,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转变,让用户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安全、智慧、愉悦的美好出行体验。”王晓秋在发布会上坦言。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发表讲话(受访者供图)
面对行业竞争和市场挑战,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提出要练就三套“拳法”,内外兼修,打好汽车行业的“肉搏战”。其中第一套拳,是聚合内力,五指握拳,打好“内家拳”。
2024年来,上汽集团发起了大规模内部变革。例如,整合上汽大乘用车板块,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合并;组建成立上汽商用车,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技术共享、全球先进的商用车发展战略;将旗下所有底盘研发和制造能力合而为一,调拨各领域精兵强将,全力打造先进的线控底盘技术等。上汽称,“要把上汽集团所有的可用资源,汇聚成一股力量,实现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
得益于一系列效率和技术变革,上汽在技术创新方面应用成效显著——上汽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搭载该系统的整车实测续航超过2200KM,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2.49L;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将于年内落地;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2024年的“光年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较之前提升1.5倍,续航超1000公里。可以说,上汽的“七大技术底座”已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
技术加持下,今年以来上汽集团销量、营收全面回暖。4月8日,上汽集团公告,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整车批发销量94.5万辆,同比增加13.3%,产销回升向好势头持续增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到32亿元,同比增加10%到18%。
合作基因:共生者的生态图景
开放是发展共创的基石。从浦江弄堂到慕尼黑街头,上汽的“朋友圈”始终是其发展的注脚。过去四十年,上汽与大众、通用的合资合作,造就了桑塔纳、帕萨特、GL8和五菱宏光等一众家喻户晓的汽车产品,开创了不少国产汽车细分市场之先河。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上汽的合作版图进一步向全栈技术延伸:地平线、Momenta、华为、字节跳动、大疆……上汽以“优势资源互补”的逻辑打破行业壁垒,构建起横跨算法、能源、生态的跨界联盟。这也是上汽三套“拳法”的第二套拳,跨行革命、借力打力,打好“外家拳”。
2017年,上汽集团与智能科技领域“独角兽”地平线启动战略合作,2022年进一步加深合作。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2025年是地平线的产品大年,“今年,我们和上汽合作开发的智驾方案将搭载在上汽中高阶智驾平台,覆盖荣威、MG品牌多款车型,未来还将赋能上汽全场景NOA高阶方案。”
上汽之夜发布会现场(李一帆 摄)
2021年,上汽领投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开启高阶智驾技术自主化征程,双方打造的享道Robotaxi成为中国首个车企背景的L4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累计里程超140万公里、订单超26万单。智己与Momenta联合发布的“全球都能开”的IM AD 3.0智驾系统,成为全球首批量产一段式端到端直觉大模型。
今年2月,上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达成深度合作。业内将两家行业巨头的“牵手”视为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发布会上,贾健旭特别强调,“合作过程中,我们看到华为的一些理念正是传统汽车非常缺乏的,我们十分期待通过这次合作,携手华为智选车实现技术共生、生态共创和价值共振,共同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全新出行体验。”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受访者供图)
除此之外,上汽银河全栈智能座舱3.0与手机三大系统鸿蒙、安卓、IOS做了全面对接,市场手机品牌覆盖率超过90%,推动汽车从“机械终端”向“生态入口”蜕变;与火山引擎合作的AI座舱达成语音识别率近100%、响应延迟低于0.15秒,“秒懂秒回”,近万公里0死机,迈入行业车机系统第一梯队;与宁德时代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动力电池、车电分离、整车及电池后市场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可以说,上汽以“不做孤岛、不惧跨界”的共生理念,不断拓宽着合作的边界,探索汽车产业的更多可能。也正因如此,上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敏锐,不断探索和创新,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用户基因:向新者的价值跃迁
在上汽的发展历程中,用户始终是技术革命的起点与终点。2002年,上汽通用推出别克关怀(Buick Care)服务品牌,率先提出将汽车售后服务从“被动式维修”变为“主动式关怀”,中国第一个汽车服务品牌由此诞生。2003年,上汽通用五菱针对农村市场特别推出了“微车之王”五菱之光,2009年五菱之光单款车型销量近60万辆,见证了无数工商个体户的奋斗史,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2005年,上汽大众引入帕萨特车型,敏锐捕捉到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大空间及舒适性的需求,随后对帕萨特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加长车身和轴距,使其拥有堪比C级轿车的后座空间,推动帕萨特一炮走红,在“拿来主义”盛行的汽车市场闯出了创新的差异化道路。至今,帕萨特依然是B级车市场的标杆产品。
正是在那些年代,上汽培育了大批私家车用户对品质服务的认知。
但在上汽看来,一切用户服务的基础底座一定是“安全”。即便在如今智驾“平权”的时代,安全也是智能化的前提,是所谓“平权”的底线,上汽将之总结为“不怕撞、不会撞、放心开”。
上汽底盘专家芦勇称,2010年起,上汽就开始研发先进底盘技术,率先攻克了基于线控底盘系统的EMC中央协调运动控制技术。目前,上汽构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中央协调运动控制VMC和线控执行系统,能够实现对车辆运动轨迹的精准控制,全面应对自动驾驶碰撞危险,确保“万一撞了,也不怕”。
上汽之夜发布会现场(李一帆 摄)
在满足用户基本诉求的基础上,上汽认为,汽车已经进入个性化时代,“车将成为你的第三空间,用个性化的生态软件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车不仅是车。”上汽围绕用户需求,与AI届头部企业联手,打造了一系列个性化AI用车场景。
目前上汽多款新车可以通过AI学习用户驾驶习惯与偏好,火山引擎汽车行业总经理杨立伟表示,其与上汽合作打造的AI大模型,具备基于多模态的感知能力,更像是能完全理解人的意图的个性化助手,可以提前预测用户需求,“想你所想”,“自动调节座舱状态、车内温度、音乐氛围、行程规划等,并实现更多个性化场景化服务。”例如,在女性的化妆需求场景上,结合车载多点位传感器优势,实现化妆风格、小红书推荐和自拍等一系列智能化体验升级,让车“懂”你的美。
此外,王晓秋表示,上汽正在打造全新的线上用户调研平台,进一步增加用户触点,把用户需求融入到产品定义中,“在上汽,用户不再只是‘终点买单人’,而将变身‘起点合伙人’,让消费者离‘梦中情车’更近一步。”上汽希望给予消费者的不只是智驾,更是借助软件个性化,让消费者寻找自己的智驾乐趣,做到“懂车更懂你”。
用户需求已成为上汽全球化战略的指南针,面向全球用户,上汽也打出了三套“拳法”中的第三套拳,内外兼修、默契配合的“组合拳”。
活动现场,上汽发布了“全球+本土”的Glocal组合战略,提出要把全球市场划分为N个区域,为每个区域制定个性化、智慧化的产品方案,让“中国智造”真正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发布会上,上汽透露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发布全新海外战略,“让大家看到上汽不仅是中国车企,更是全球车企”。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站在黄浦江边回望,正如王晓秋所言,“从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到新时代的移动智能大终端,上海滩的传奇永不落幕。”上汽的发展始终交织着破界的勇气、共生的智慧与向新的执着。用“内家拳”夯实技术底座,“外家拳”拓宽生态疆域,“组合拳”激活用户价值,这家中国汽车工业的旗舰企业正以“跪着学习,站着创新”的姿态,将“上海智造”锻造成全球品质的代名词。
按照规划,4月23日的上海车展,上汽将携多款新车亮相,诠释其“平权驱动进阶,共创美好出行”的出行美学,“融全球美学,驭万千需求,实现美美与共”。而在这条“美美与共”的路上,上汽书写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进化史,更是一首民族工业从追赶到领跑的全球叙事诗。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