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高天
头图/邯郸道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的商业地产供应市场表现如何?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开业的商业项目数量44个(不含专业市场、家居商场、酒店及写字楼、纯商业街区,商业建筑面积≥2万m²),同比去年持平。新增商业建筑面积283.65万m²,平均单体建筑面积约6.45万m²。
其他诸如由老邱沂隘市场改造,体量1万㎡的宁波天逸湾邱窄巷商业广场;1万㎡的三明欢择奥特莱斯,仅0.6万㎡的湘潭康星·乐润荟百货,前身是康星百货;1.2万㎡的成都购次元K88,前身是美特斯邦威大楼;1.7万㎡的北京D15生活美学馆;1.8万㎡的南京建邺荟品仓城市奥莱;0.3万㎡的昆明万科桂语·小篆街;内部升级重开的上海天山巴黎春天、拉萨神力时代广场等项目不在统计中。
01
市场在缩量,各区域均有新开
从近五年第一季度全国商业项目开业情况来看,自2021年开始,市场的整体供应量在趋于平缓,高峰期的2022年达到了65个新开量,而2023 年则极速下跌至 32 个。尽管 2024 年相较于 2023 年有小幅度回升,但与此前高峰期相比,市场供应仍呈现缩量态势。
这主要是因当前大环境下,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疲软下,商业的开发也变得愈发谨慎。同时,一些头部城市的市场容量较大,供过于求,市场的需求变弱,影响了新的开发信心。
从七大区域的分布情况上看,华东区新开数量15个,体量80.83万㎡;华南区新开数量7个,体量43.55万㎡;华中区新开数量3个,体量14.5万㎡;华北新开数量8个,体量83.5万㎡;西南新开数量8个,体量50.17万㎡;西北新开数量1个,体量6万㎡;东北新开数量2个,体量5万㎡。
虽然各个区域的差距并不明显,但还是看得出来经济水平更高的地区,对商业的吸引力更足。华东区有“江浙沪”,华南依靠广深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招商引资的重地,西南有全国最具商业活力城市之一的成都,华北则有首都北京坐镇。
从各个区间的体量分布上看,规模在2-5万m²(含2万m²,不含5万m²)的项目数量最多,达24个,占比超一半至55%;规模在5-10万m²(含5万m²,不含10万m²)的项目有12个,占比约27%;规模在10-15万m²(含10万m²,不含15万m²)的项目有5个,占比约11%;规模在15万m²以上(含15万m²)的项目有3个,占比均7%。
看得出来,一季度新入市的商业偏向更小的体量。体量越小,开发成本越低,这符合当下企业生存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小体量占比偏高反映出了一个趋势,即存量改造的势头在增强。
02
市场存量大,改造风流行
存量商业“改造风”的盛行,有一定的原因。
其一,商业地产存量时代,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可能变得激烈,为了吸引消费者,提升竞争力,购物中心改造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购物中心可能需要不断创新来保持吸引力。
其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当下消费者更注重体验、个性化和社交属性,传统的购物模式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购物中心需要增加体验式业态,如餐饮、娱乐、亲子活动等,或者引入更多数字化元素,提升购物便利性和互动性,进而提升资产价值。
其三,政策的支持。不少地区的政府鼓励旧改,提供补贴或优惠政策,推动商业地产的升级。比如北京对商场改造最高补助500万元,重点支持智慧化、商文旅融合项目;长沙、上海等城市通过“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推动存量项目转型等等。
而从一季度新开商业项目的情况上看,44个新开商业项目中,存量改造的就有12个,还不包括广州从化金滙城、宿州泗县万像奥莱·大有界两个城市更新项目。当然,上海天山的巴黎春天、拉萨的神力时代广场两大内部升级改造项目也未在统计中。
显然,对一些经营不善的购物中心而言,升级改造不失为一种新的突围之路。如融创在广西崇左的轻资产商业崇左融创ins park,前身是万象汇项目,改造后将商业零售与文化文旅地方特色相结合,引入了100+品牌,其中60%的品牌首次进入崇左。
又如由永旺国际商城购物中心改造而来的北京超极合生汇,16万㎡的京北商业“巨无霸”开业了三天,就实现销售额超4500万元,客流超74万人次,也带动东区销售环比提升了35%。这个项目改造后,定位国际化潮奢时尚地标,引入了潮牌旗舰店、精致餐饮、户外运动、户外社交、生态友好、儿童主题等超300家品牌,如西西弗书店、赛百味、好利来、周六福、千叶、安踏、JACKJONES等等,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的体验。
03
文旅、二次元等模式创新出圈
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商业项目在积极寻求一些创新内容,以提升自我的市场竞争力。
从一季度新开的商业项目上看,电竞、二次元、文旅等创新业态的商业越来越多,是大众化商场外吸引流量的重要路径。
2021年开业的重庆复悦荟重新升级改造后,充分融入了二次元元素,以“S95超次元中心”的新身份亮相。商场以二次元文化为基调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改造,如项目接驳的B1层地铁通道打造成“次元隧道”,商场内部装饰布满了二次元画面,打造了漫展空间、宅舞练习室、COSER大赏墙、次元卫生间/更衣室、妆造间等空间等等。
同样寄望二次元商业“改命”的还有上海巴黎春天悦汇天山,定位上海二次元新地标,推出原创IP形象“猫娘”与“獣太”,采用当下二次元圈层内热门的“兽人”形象,融合萌系与潮酷风格,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在文旅方面,扬州首个沉浸式文化主题商业体——扬州印象馆,成为往来游客抵达扬州后了解这座城市的第一窗口。一楼定位“现代化扬州”,集合了星巴克、肯德基、乐乐茶、文化书房等品牌;二楼定位“市井之扬州”,采用曲径通幽的设计手法,以中式装潢重现扬州传统集市的模样,汇聚了众多餐饮和文创商户;三楼定位“温暖之扬州”,提供了诸多的游乐场所和亲子空间,包括江苏最大的室内萌宠乐园。
36万㎡的邯郸道,承载着厚重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北区秉持“以现代诠释传统”的创新理念,巧妙借鉴冀南传统民居院落布局,精心构筑起融合战汉风格的室内购物中心、纵横街巷、开阔广场、巍峨丛台、蜿蜒连廊以及古朴四合院等元素的大型建筑群,尽显古今交融之美。南区则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匠心营造明清式建筑风格的历史风貌特色街区,让古老的韵味原汁原味地得以留存。
附: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开商业项目统计表
登录 | 注册
华中2025年值得关注的22家新开商业项目
2024年武汉迎来16个新开(含改造)商业项目
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30家购物中心
名单来了!2025年全国将新开378家购物中心
2025,全国最值得期待的15大重磅商业!
10月新开34个购物中心,同比去年暴涨240%
“改造风”流行?2025一季度全国新开44个商业项目
回到顶部
出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高天
头图/邯郸道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的商业地产供应市场表现如何?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开业的商业项目数量44个(不含专业市场、家居商场、酒店及写字楼、纯商业街区,商业建筑面积≥2万m²),同比去年持平。新增商业建筑面积283.65万m²,平均单体建筑面积约6.45万m²。
其他诸如由老邱沂隘市场改造,体量1万㎡的宁波天逸湾邱窄巷商业广场;1万㎡的三明欢择奥特莱斯,仅0.6万㎡的湘潭康星·乐润荟百货,前身是康星百货;1.2万㎡的成都购次元K88,前身是美特斯邦威大楼;1.7万㎡的北京D15生活美学馆;1.8万㎡的南京建邺荟品仓城市奥莱;0.3万㎡的昆明万科桂语·小篆街;内部升级重开的上海天山巴黎春天、拉萨神力时代广场等项目不在统计中。
01
市场在缩量,各区域均有新开
从近五年第一季度全国商业项目开业情况来看,自2021年开始,市场的整体供应量在趋于平缓,高峰期的2022年达到了65个新开量,而2023 年则极速下跌至 32 个。尽管 2024 年相较于 2023 年有小幅度回升,但与此前高峰期相比,市场供应仍呈现缩量态势。
这主要是因当前大环境下,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疲软下,商业的开发也变得愈发谨慎。同时,一些头部城市的市场容量较大,供过于求,市场的需求变弱,影响了新的开发信心。
从七大区域的分布情况上看,华东区新开数量15个,体量80.83万㎡;华南区新开数量7个,体量43.55万㎡;华中区新开数量3个,体量14.5万㎡;华北新开数量8个,体量83.5万㎡;西南新开数量8个,体量50.17万㎡;西北新开数量1个,体量6万㎡;东北新开数量2个,体量5万㎡。
虽然各个区域的差距并不明显,但还是看得出来经济水平更高的地区,对商业的吸引力更足。华东区有“江浙沪”,华南依靠广深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招商引资的重地,西南有全国最具商业活力城市之一的成都,华北则有首都北京坐镇。
从各个区间的体量分布上看,规模在2-5万m²(含2万m²,不含5万m²)的项目数量最多,达24个,占比超一半至55%;规模在5-10万m²(含5万m²,不含10万m²)的项目有12个,占比约27%;规模在10-15万m²(含10万m²,不含15万m²)的项目有5个,占比约11%;规模在15万m²以上(含15万m²)的项目有3个,占比均7%。
看得出来,一季度新入市的商业偏向更小的体量。体量越小,开发成本越低,这符合当下企业生存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小体量占比偏高反映出了一个趋势,即存量改造的势头在增强。
02
市场存量大,改造风流行
存量商业“改造风”的盛行,有一定的原因。
其一,商业地产存量时代,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可能变得激烈,为了吸引消费者,提升竞争力,购物中心改造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购物中心可能需要不断创新来保持吸引力。
其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当下消费者更注重体验、个性化和社交属性,传统的购物模式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购物中心需要增加体验式业态,如餐饮、娱乐、亲子活动等,或者引入更多数字化元素,提升购物便利性和互动性,进而提升资产价值。
其三,政策的支持。不少地区的政府鼓励旧改,提供补贴或优惠政策,推动商业地产的升级。比如北京对商场改造最高补助500万元,重点支持智慧化、商文旅融合项目;长沙、上海等城市通过“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推动存量项目转型等等。
而从一季度新开商业项目的情况上看,44个新开商业项目中,存量改造的就有12个,还不包括广州从化金滙城、宿州泗县万像奥莱·大有界两个城市更新项目。当然,上海天山的巴黎春天、拉萨的神力时代广场两大内部升级改造项目也未在统计中。
显然,对一些经营不善的购物中心而言,升级改造不失为一种新的突围之路。如融创在广西崇左的轻资产商业崇左融创ins park,前身是万象汇项目,改造后将商业零售与文化文旅地方特色相结合,引入了100+品牌,其中60%的品牌首次进入崇左。
又如由永旺国际商城购物中心改造而来的北京超极合生汇,16万㎡的京北商业“巨无霸”开业了三天,就实现销售额超4500万元,客流超74万人次,也带动东区销售环比提升了35%。这个项目改造后,定位国际化潮奢时尚地标,引入了潮牌旗舰店、精致餐饮、户外运动、户外社交、生态友好、儿童主题等超300家品牌,如西西弗书店、赛百味、好利来、周六福、千叶、安踏、JACKJONES等等,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的体验。
03
文旅、二次元等模式创新出圈
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商业项目在积极寻求一些创新内容,以提升自我的市场竞争力。
从一季度新开的商业项目上看,电竞、二次元、文旅等创新业态的商业越来越多,是大众化商场外吸引流量的重要路径。
2021年开业的重庆复悦荟重新升级改造后,充分融入了二次元元素,以“S95超次元中心”的新身份亮相。商场以二次元文化为基调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改造,如项目接驳的B1层地铁通道打造成“次元隧道”,商场内部装饰布满了二次元画面,打造了漫展空间、宅舞练习室、COSER大赏墙、次元卫生间/更衣室、妆造间等空间等等。
同样寄望二次元商业“改命”的还有上海巴黎春天悦汇天山,定位上海二次元新地标,推出原创IP形象“猫娘”与“獣太”,采用当下二次元圈层内热门的“兽人”形象,融合萌系与潮酷风格,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在文旅方面,扬州首个沉浸式文化主题商业体——扬州印象馆,成为往来游客抵达扬州后了解这座城市的第一窗口。一楼定位“现代化扬州”,集合了星巴克、肯德基、乐乐茶、文化书房等品牌;二楼定位“市井之扬州”,采用曲径通幽的设计手法,以中式装潢重现扬州传统集市的模样,汇聚了众多餐饮和文创商户;三楼定位“温暖之扬州”,提供了诸多的游乐场所和亲子空间,包括江苏最大的室内萌宠乐园。
36万㎡的邯郸道,承载着厚重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北区秉持“以现代诠释传统”的创新理念,巧妙借鉴冀南传统民居院落布局,精心构筑起融合战汉风格的室内购物中心、纵横街巷、开阔广场、巍峨丛台、蜿蜒连廊以及古朴四合院等元素的大型建筑群,尽显古今交融之美。南区则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匠心营造明清式建筑风格的历史风貌特色街区,让古老的韵味原汁原味地得以留存。
附: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开商业项目统计表
登录 | 注册
华中2025年值得关注的22家新开商业项目
2024年武汉迎来16个新开(含改造)商业项目
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30家购物中心
名单来了!2025年全国将新开378家购物中心
2025,全国最值得期待的15大重磅商业!
10月新开34个购物中心,同比去年暴涨240%
“改造风”流行?2025一季度全国新开44个商业项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