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鼎力支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智慧大脑”,虚拟电厂这一波稳了。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倾斜和市场化机制,加速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文件强调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开发与运营”,符合条件的项目可获资金支持。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柱。
1.政策解读:虚拟电厂目标、定义与主要支持措施
该《指导意见》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成熟,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至2030年,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商业模式持续创新,调节能力超5000万千瓦。通过这一路径,虚拟电厂将在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及电力市场完善中发挥关键作用。
《指导意见》明确了虚拟电厂的定义、功能。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分散资源的能源管理模式,可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服务,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增强电网灵活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虚拟电厂。鼓励能源企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积极投资虚拟电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投资开发与运营管理,共同推动技术及模式创新。
鼓励虚拟电厂的发展。积极落实“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虚拟电厂提供低息贷款、信用担保、绿色债券等支持。
2.市场布局:央企引领示范、民营企业加速入场
当前,我国虚拟电厂市场呈现“央企主导、民企协同”的格局,规模化应用加速落地。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在深圳建成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管理平台,聚合充电桩、楼宇空调等5.5万个可调负荷资源,调节能力达310万千瓦,并计划2025年扩展至100万千瓦级,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的调节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保供提供核心支撑。
云南电网成立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整合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分散负荷资源,推动精准智能化互动响应,有效缓解新能源消纳压力。
民营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探索快速切入市场。协鑫能源科技成立专项团队开发虚拟电厂与能源交易模型,推动能源服务战略转型;恒实科技、国能日新凭借智能调控软件和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助力资源聚合与电力市场交易。
深圳依托政策红利,吸引超100家本地企业布局虚拟电厂产业链,涵盖储能设备、智能楼宇改造等领域,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
在区域实践方面,深圳计划2025年建成100万千瓦级虚拟电厂,邵阳经开区虚拟电厂聚合容量达6.62万千瓦,上海、浙江试点建筑楼宇需求响应与V2G技术,探索碳交易接口,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
结语: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虚拟电厂正从概念迈向规模化应用,成为能源转型的“数字引擎”。央企与民企的协同创新,不仅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更将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未来,需进一步细化地方规则、突破技术瓶颈,方能实现5000万千瓦调节能力的宏伟蓝图,重塑中国能源格局。
以下是政策全文:
来源:NE-SALON新能荟LD
原文标题 : 两部委助力虚拟电厂: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符合条件可获资金支持
政策鼎力支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智慧大脑”,虚拟电厂这一波稳了。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倾斜和市场化机制,加速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文件强调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开发与运营”,符合条件的项目可获资金支持。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柱。
1.政策解读:虚拟电厂目标、定义与主要支持措施
该《指导意见》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成熟,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至2030年,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商业模式持续创新,调节能力超5000万千瓦。通过这一路径,虚拟电厂将在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及电力市场完善中发挥关键作用。
《指导意见》明确了虚拟电厂的定义、功能。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分散资源的能源管理模式,可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服务,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增强电网灵活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虚拟电厂。鼓励能源企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积极投资虚拟电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投资开发与运营管理,共同推动技术及模式创新。
鼓励虚拟电厂的发展。积极落实“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虚拟电厂提供低息贷款、信用担保、绿色债券等支持。
2.市场布局:央企引领示范、民营企业加速入场
当前,我国虚拟电厂市场呈现“央企主导、民企协同”的格局,规模化应用加速落地。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在深圳建成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管理平台,聚合充电桩、楼宇空调等5.5万个可调负荷资源,调节能力达310万千瓦,并计划2025年扩展至100万千瓦级,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的调节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保供提供核心支撑。
云南电网成立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整合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分散负荷资源,推动精准智能化互动响应,有效缓解新能源消纳压力。
民营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探索快速切入市场。协鑫能源科技成立专项团队开发虚拟电厂与能源交易模型,推动能源服务战略转型;恒实科技、国能日新凭借智能调控软件和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助力资源聚合与电力市场交易。
深圳依托政策红利,吸引超100家本地企业布局虚拟电厂产业链,涵盖储能设备、智能楼宇改造等领域,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
在区域实践方面,深圳计划2025年建成100万千瓦级虚拟电厂,邵阳经开区虚拟电厂聚合容量达6.62万千瓦,上海、浙江试点建筑楼宇需求响应与V2G技术,探索碳交易接口,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
结语: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虚拟电厂正从概念迈向规模化应用,成为能源转型的“数字引擎”。央企与民企的协同创新,不仅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更将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未来,需进一步细化地方规则、突破技术瓶颈,方能实现5000万千瓦调节能力的宏伟蓝图,重塑中国能源格局。
以下是政策全文:
来源:NE-SALON新能荟LD
原文标题 : 两部委助力虚拟电厂: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符合条件可获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