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8日电 中央汇金公司等再度增持ETF,助力稳市场稳预期。当日盘中,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当日晚间,中国诚通集团和国新集团也公告增持ETF,以及中央企业股票和科技创新类股票。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结合历史经验,汇金等增持股票往往出现在A股市场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资金面负反馈的阶段。从最终的行为效果看,汇金增持ETF并结合一系列后续稳市场相关举措推出,虽然在超短期内(1-3个交易日)不排除市场可能仍有一定波动,但是随后指数基本呈现逐步企稳迹象,并且中期来看往往是市场的偏底部区域。
历史上汇金等资金入市对于对冲风险、提振市场信心有积极意义。汇金等资金作为政府和公共部门,购买二级市场股票ETF不仅直接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化解资金面负反馈,更重要的是起到信号意义,对于稳市场和稳预期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A股稳市场机制正逐步成熟,稍早期如2015年6月底至7月初,A股波动较大,当时汇金公司和证金公司等快速入市并注入超过万亿元资金,化解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市场止跌企稳后连续反弹。近年如2024年2月,市场连续调整后触发雪球等衍生品平仓,资金面呈现阶段性负反馈,汇金公司从单一增持蓝筹ETF到扩大ETF增持范围,快速化解了流动性压力也稳住市场预期。境外市场的经验也表明,外生冲击之下政策支持市场态度需要更加坚决。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外生冲击下,中国香港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买入大盘蓝筹股,资金规模超1000亿港元,外生冲击影响基本消除后,截至1998年年底,恒生指数反弹超40%并在基本面支撑下震荡上行至2000年初。
汇金增持ETF具备决心和资源。外部冲击导致市场调整容易引发短期流动性负反馈。李求索表示,简单从主要的宽基ETF成交额超常规放大估算,4月7日ETF尤其尾盘放量可能超过600亿元,单日资金流入强度超出2024年2月初的水平,体现汇金公司等机构在坚定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上,具备决心和资源,对于市场的止跌企稳也有积极含义。
编辑:丁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4月8日电 中央汇金公司等再度增持ETF,助力稳市场稳预期。当日盘中,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当日晚间,中国诚通集团和国新集团也公告增持ETF,以及中央企业股票和科技创新类股票。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结合历史经验,汇金等增持股票往往出现在A股市场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资金面负反馈的阶段。从最终的行为效果看,汇金增持ETF并结合一系列后续稳市场相关举措推出,虽然在超短期内(1-3个交易日)不排除市场可能仍有一定波动,但是随后指数基本呈现逐步企稳迹象,并且中期来看往往是市场的偏底部区域。
历史上汇金等资金入市对于对冲风险、提振市场信心有积极意义。汇金等资金作为政府和公共部门,购买二级市场股票ETF不仅直接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化解资金面负反馈,更重要的是起到信号意义,对于稳市场和稳预期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A股稳市场机制正逐步成熟,稍早期如2015年6月底至7月初,A股波动较大,当时汇金公司和证金公司等快速入市并注入超过万亿元资金,化解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市场止跌企稳后连续反弹。近年如2024年2月,市场连续调整后触发雪球等衍生品平仓,资金面呈现阶段性负反馈,汇金公司从单一增持蓝筹ETF到扩大ETF增持范围,快速化解了流动性压力也稳住市场预期。境外市场的经验也表明,外生冲击之下政策支持市场态度需要更加坚决。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外生冲击下,中国香港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买入大盘蓝筹股,资金规模超1000亿港元,外生冲击影响基本消除后,截至1998年年底,恒生指数反弹超40%并在基本面支撑下震荡上行至2000年初。
汇金增持ETF具备决心和资源。外部冲击导致市场调整容易引发短期流动性负反馈。李求索表示,简单从主要的宽基ETF成交额超常规放大估算,4月7日ETF尤其尾盘放量可能超过600亿元,单日资金流入强度超出2024年2月初的水平,体现汇金公司等机构在坚定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上,具备决心和资源,对于市场的止跌企稳也有积极含义。
编辑:丁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