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全球资产进入关税第二阶段定价

中信建投

2周前

第二阶段核心逻辑是全球定价更大范围衰退,中国定价关税影响,股弱债强。中国资产方向是基本面走弱、风偏回落、内需政策预期、国产替代。

过去一周全球资产典型表现是风险资产下挫,避险资产走强。中国AH股走向避险风格,中债利率重回1.7%上方。

2月特朗普宣布第一轮加征关税以来,全球定价偏稳定,美国资产定价衰退。

4月特朗普宣布第二轮加征关税,加税幅度以及波及国家明显超市场预期,全球定价一轮超预期关税引发的衰退担忧。

我们将本轮关税博弈划分三个阶段:序幕拉开阶段(今年2-3月),全面升级阶段(4月),博弈深化阶段(4月及以后)。目前关税博弈已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核心逻辑是全球定价更大范围衰退,中国定价关税影响,股弱债强。中国资产方向是基本面走弱、风偏回落、内需政策预期、国产替代。

【摘要】

本周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一览:

中国股指普遍承压,防御板块占优,港股医疗电信方向表现较好。中国债市宽松预期升温。激进关税引发全球范围资产抛售,美股、大宗价格大幅下行,美债利率回落,黄金抗跌。人民币汇率贬值。

一、中国股市:市场缩量震荡,防御板块占优。

中国A股回顾:市场缩量调整,防御板块相对强势。主要指数普遍承压,创业板指领跌,成交额持续缩量,资金观望情绪浓厚,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维持强势。周四凌晨美国对各国惩罚性关税大超市场预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周四外需相关性的板块,如家电、机械、汽车、通信和电力设备领跌。

港股回顾:延续调整,医疗电讯结构性占优。关税冲击下,本周市场避险情绪浓厚,高股息表现相对较好,电讯业涨幅领先;业绩提振下,医疗保健业本周持续强势,科技板块调整幅度较大。

中国A股展望:不确定因素增多,增配红利和内需政策板块。面对偏高关税税率,接下来中国出口或将承压,不利外需相关板块。短期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风偏或下调,或可适当增配红利、国内政策对冲板块、国产替代(半导体等)。

港股展望:关注内需板块。特朗普宣布超预期关税政策,对市场形成冲击,避险情绪影响下,高股息板块短期或有相对表现。同样内需政策博弈或许也是未来一个优势板块。

二、中国债市:关税博弈下货币宽松预期升温。

本周债市回顾: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货币宽松预期升温,债市利率下行。本周跨季扰动消退,资金利率下行,美国超预期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后续货币宽松对冲预期,债市利率明显下行。

中国债市展望: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抢出口消退后出口将降温,二季度基本面承压,且货币政策宽松节奏或加快,债市做多窗口来临。

三、美国资产:海外定价一次更广维度上的衰退,美股下挫,美债利率下行。

美国资产回顾:美股大幅回调,创2020年3月以来最差单周表现。本周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政策细节,全面超出市场预期。出于对于经济增长下滑以及全面贸易战的担忧,美股遭受恐慌性抛售。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美国推出的全面关税政策可能严重遏制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美国难以“一枝独秀”,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担忧。美联储对于货币政策仍然保持观望状态。

美国资产展望:关税不确定性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正在蔓延。进入到关税博弈第二阶段,全球定价更大范围衰退,预计全球风险资产都有走弱迹象,避险资产走强,在此背景下美股或难反弹,美债利率也将保持低位。与关税博弈第一阶段不同,非美经济也将定价衰退,美元指数或保持相对强势。

四、商品市场:经济前景担忧加剧,商品价格普遍调整。

商品市场回顾:比预期更激进的关税议程引发资产抛售,能源和工业品价格快速下挫。

其一,更为贴近实体需求定价的油价在两天内重挫13%,直接映射市场对全球需求骤减的担忧。

其二,多数基本金属本周累计下跌约10%,呼应3月以来全球工厂活动的普遍下滑。贸易政策的巨大不确定性对市场信心造成显著打击。

其三,黄金表现相对抗跌,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黄金尚存支撑。

全球大宗展望:

黄金:二季度全球关税浪潮持续演绎,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金价的支撑,即央行购金节奏,和新兴市场黄金配置或较一季度提速。

原油:二季度关注加码的关税政策以及OPEC+的增产空间对油价的拖累,中期油价风险仍偏向下行。

铜:二季度随着全球定价衰退,一季度抢出口降温,二季度铜的现实需求以及预期都会下降,铜表现或不如意一季度。

五、政策与经济数据:对美关税反制,短期内增量对冲政策出台概率提升。

政策回顾:政府发起对美关税反制,价格改革继续推进。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商务部、海关总署同步发布公告,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多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和不可靠实体清单,对原产于美国等地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暂停部分美企相关产品输华资质。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全文内容涵盖价格改革、价格调控、价格监管等价格工作各领域,部署健全四个机制,即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透明可预期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

未来政策及国内经济数据展望: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加征幅度远超预期,不可避免对全球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二季度我国增量对冲政策出台概率提升,财政政策短期主要在于进一步前置和提速,下半年再考虑是否需要在量上加码,货币政策有望较快引来降准降息时机。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但仍未达到疫前常态化增速,未来是否能持续性的修复改善,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再度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将明显减弱。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第二阶段核心逻辑是全球定价更大范围衰退,中国定价关税影响,股弱债强。中国资产方向是基本面走弱、风偏回落、内需政策预期、国产替代。

过去一周全球资产典型表现是风险资产下挫,避险资产走强。中国AH股走向避险风格,中债利率重回1.7%上方。

2月特朗普宣布第一轮加征关税以来,全球定价偏稳定,美国资产定价衰退。

4月特朗普宣布第二轮加征关税,加税幅度以及波及国家明显超市场预期,全球定价一轮超预期关税引发的衰退担忧。

我们将本轮关税博弈划分三个阶段:序幕拉开阶段(今年2-3月),全面升级阶段(4月),博弈深化阶段(4月及以后)。目前关税博弈已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核心逻辑是全球定价更大范围衰退,中国定价关税影响,股弱债强。中国资产方向是基本面走弱、风偏回落、内需政策预期、国产替代。

【摘要】

本周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一览:

中国股指普遍承压,防御板块占优,港股医疗电信方向表现较好。中国债市宽松预期升温。激进关税引发全球范围资产抛售,美股、大宗价格大幅下行,美债利率回落,黄金抗跌。人民币汇率贬值。

一、中国股市:市场缩量震荡,防御板块占优。

中国A股回顾:市场缩量调整,防御板块相对强势。主要指数普遍承压,创业板指领跌,成交额持续缩量,资金观望情绪浓厚,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维持强势。周四凌晨美国对各国惩罚性关税大超市场预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周四外需相关性的板块,如家电、机械、汽车、通信和电力设备领跌。

港股回顾:延续调整,医疗电讯结构性占优。关税冲击下,本周市场避险情绪浓厚,高股息表现相对较好,电讯业涨幅领先;业绩提振下,医疗保健业本周持续强势,科技板块调整幅度较大。

中国A股展望:不确定因素增多,增配红利和内需政策板块。面对偏高关税税率,接下来中国出口或将承压,不利外需相关板块。短期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风偏或下调,或可适当增配红利、国内政策对冲板块、国产替代(半导体等)。

港股展望:关注内需板块。特朗普宣布超预期关税政策,对市场形成冲击,避险情绪影响下,高股息板块短期或有相对表现。同样内需政策博弈或许也是未来一个优势板块。

二、中国债市:关税博弈下货币宽松预期升温。

本周债市回顾: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货币宽松预期升温,债市利率下行。本周跨季扰动消退,资金利率下行,美国超预期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后续货币宽松对冲预期,债市利率明显下行。

中国债市展望: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抢出口消退后出口将降温,二季度基本面承压,且货币政策宽松节奏或加快,债市做多窗口来临。

三、美国资产:海外定价一次更广维度上的衰退,美股下挫,美债利率下行。

美国资产回顾:美股大幅回调,创2020年3月以来最差单周表现。本周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政策细节,全面超出市场预期。出于对于经济增长下滑以及全面贸易战的担忧,美股遭受恐慌性抛售。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美国推出的全面关税政策可能严重遏制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美国难以“一枝独秀”,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担忧。美联储对于货币政策仍然保持观望状态。

美国资产展望:关税不确定性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正在蔓延。进入到关税博弈第二阶段,全球定价更大范围衰退,预计全球风险资产都有走弱迹象,避险资产走强,在此背景下美股或难反弹,美债利率也将保持低位。与关税博弈第一阶段不同,非美经济也将定价衰退,美元指数或保持相对强势。

四、商品市场:经济前景担忧加剧,商品价格普遍调整。

商品市场回顾:比预期更激进的关税议程引发资产抛售,能源和工业品价格快速下挫。

其一,更为贴近实体需求定价的油价在两天内重挫13%,直接映射市场对全球需求骤减的担忧。

其二,多数基本金属本周累计下跌约10%,呼应3月以来全球工厂活动的普遍下滑。贸易政策的巨大不确定性对市场信心造成显著打击。

其三,黄金表现相对抗跌,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黄金尚存支撑。

全球大宗展望:

黄金:二季度全球关税浪潮持续演绎,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金价的支撑,即央行购金节奏,和新兴市场黄金配置或较一季度提速。

原油:二季度关注加码的关税政策以及OPEC+的增产空间对油价的拖累,中期油价风险仍偏向下行。

铜:二季度随着全球定价衰退,一季度抢出口降温,二季度铜的现实需求以及预期都会下降,铜表现或不如意一季度。

五、政策与经济数据:对美关税反制,短期内增量对冲政策出台概率提升。

政策回顾:政府发起对美关税反制,价格改革继续推进。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商务部、海关总署同步发布公告,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多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和不可靠实体清单,对原产于美国等地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暂停部分美企相关产品输华资质。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全文内容涵盖价格改革、价格调控、价格监管等价格工作各领域,部署健全四个机制,即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透明可预期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

未来政策及国内经济数据展望: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加征幅度远超预期,不可避免对全球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二季度我国增量对冲政策出台概率提升,财政政策短期主要在于进一步前置和提速,下半年再考虑是否需要在量上加码,货币政策有望较快引来降准降息时机。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但仍未达到疫前常态化增速,未来是否能持续性的修复改善,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再度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将明显减弱。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