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网站消息显示,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之际,他还签署一项行政令,将从美东时间5月2日起终止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
自今年2月初的那场“闹剧”以来,美国终于还是正式取消了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政策,这对国内跨境电商行业而言无异于是一个重大挑战。尤其是依赖于小包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卖家将不得不彻底变革自身的商业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不少跨境电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这一政策取消后,短期内或许只能以涨价应对。 业内早有判断 所谓的“小额免税”政策,早在1938年就开始实行,最初是为了方便美国游客将旅行纪念品免税运回美国,允许价值不超过5美元(相当于如今的106美元)的小额包裹免税进入美国。 关于“小额”的标准在1994年被提高至200美元,2016年提高至800美元。与之紧密相连的是T86清关模式,凡是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可以通过T86清关模式简化流程,从而将清关时间压缩到3—5天。 近几年来,众多电商企业借此以小包直邮方式向美国市场输送大量商品,也曾长期利好Shein、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开展业务。从2015年到2023年,美国申请免税的小额包裹数量从1.39亿件激增至13.6亿件,增幅高达600%。 在今年的2月1日,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的免税豁免政策以及T86清关模式,新规的执行时间是2月4日。 这突然的政策变动给美国海关检查人员、邮政和快递服务以及各类在线零售商都带来了混乱。其中,美国邮政(USPS)突然于2月4日晚间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又在大约12小时后宣布恢复接收,更是导致仓库分拣中心瘫痪、大量包裹在海关清关出现拥堵的情况。 在这一混乱情况下,美国政策再次转向。2月7日,根据白宫新闻网站的公告,新的行政命令暂时允许对中国包裹实行关税豁免,直到“商务部长通知总统,已建立适当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关税收入”。 因此,在当时不少跨境电商人士就曾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暂时恢复“小额免税”政策仅是一个权宜之计,一旦美国相关方面准备完善,“小额免税”政策的取消或成定局。这一判断基本就是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共识。 据了解,在本次政策中,美国方面认为“征税等适当制度已经到位”,并主要为以下几条: 第一,自美国东部时间5月2日起,从中国内地和香港通过国际邮政系统向美国寄送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将被征收适用关税。 第二,上述邮寄品需缴纳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至每件50美元。这将取代任何其他关税,包括先前命令规定的关税。 第三,上述邮件的承运人必须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报告装运细节,维持国际承运人保证金以确保关税支付。 第四,美国商务部长将在90天内提交一份报告,评估该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将这些规定扩展至来自中国澳门的包裹。 对此,一位小型跨境电商卖家就告诉记者:“这个政策我们之前就判断肯定会出,只是不知道具体的落地时间。按照目前的政策,新增的成本我们自己是没办法消化的,美国市场我们只能涨价。” 专家称跨境电商行业有很强生命力 面对这一早已有判断的政策变动,虽然不可避免对我国跨境电商产业有重大影响和挑战,但我国跨境电商产业依然有足够的韧性。 对此,河南国际数字贸易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政策,可谓精准打击我国对美跨境电商出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跨境电商商品在性价比方面的竞争优势,将对依赖跨境直邮小包模式的跨境电商卖家和平台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美国取消“小额豁免”关税政策,某种程度上向全世界输出“榜样的力量”,使得欧盟、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密集调整低价值进口商品的监管和税收政策,意欲遏制我国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向全球释放消费和供给红利。 “但我国跨境电商被称为‘蚂蚁雄兵’,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面对各国层出不穷的关税调整、合规监管和人为贸易壁垒,我国跨境电商将通过品牌化发展、本土化运营、多元化布局等持续夯实竞争优势,推动我国跨境电商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韧性发展新阶段。”王小艳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政策出台后,国内多个行业协会纷纷发声。 中国快递协会发表声明称,中国快递协会代表中国的邮政、快递企业,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该协会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邮政、快递企业通过国际寄递网络将跨境电商包裹送达美国消费者手中,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帮助他们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质。美方取消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严重损害国际贸易环境,也严重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尤其是依赖跨境电商购物的美国家庭和年轻群体的利益,将导致他们的购物支出增加,收货速度降低。 中国快递协会还指出,希望美方能够纠正错误做法,采取必要措施,为跨境电商和国际寄递发展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双方邮政、快递企业的良好合作,继续为美国消费者获取心仪的商品提供更稳定、更便利的国际寄递渠道。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及广大轻工企业同样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示,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制度方便了美国游客从国外带纪念品回国,并减少额外支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通过网络平台选购物美价廉的海外商品,享受了贸易全球化发展的红利。此次美方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不仅破坏全球轻工消费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且对美国普通民众造成较大直接损失,是明显害人害己的行为,最终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利益。 “中国轻工业市场化进程早,国际化程度高,始终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贸易霸凌,坚决维护平等互利国际贸易体系。我们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尊重市场规律,正视民众需求,停止错误做法。中国轻工行业有信心直面风雨挑战,以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加创新的商业模式,继续服务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说。 行业正积极应对 小额直邮包裹免税政策取消、加税及相关包裹清关成本增加(清关模式由T86转向T11或T01)或将提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商品价格,影响履约时效及跨境物流相关货量。 “如果后面真按照这个标准收费,我们就只能涨价了,不然没任何利润还干吗?”虽然说着要涨价,此前一位跨境电商卖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身也不免有些担忧,一旦涨价会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吸引力,订单可能大幅减少。 此前一位专家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如何降低关税成本提出六项应对措施: 1.本土化运营:考虑在美国注册公司,成为本土企业,这样可以合法合规地接收从中国出口的货物,并更有利于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2.多渠道销售:不要过度依赖单一平台或市场,放开拳脚多布局几个平台。在最大限度增加销量之外,重点是能分散风险,以免主营平台有滞销的情况发生却找不到其他的销售渠道。 3.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设计、服务等方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 4.调整定价策略:根据成本变化重新评估定价策略,以确保利润率。寻找更经济高效的物流方案比如合作的物流公司可能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 5.建立品牌优势:通过建立品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减少对价格的依赖。做好跨境电商品牌建设,保持竞争力。 6.关注市场变化和做好风险预案:小额豁免红利的消失,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低价的恶性竞争。商家应关注市场变化,做好风险预案,以应对可能的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同时拓展多元化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拓展各国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政策变化的风险。 事实上,记者此前从行业中了解到,目前不少中国跨境电商卖家都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其中,海外仓备货模式成了越来越多卖家的选择,但这对于一些中小卖家而言可能并不太友好。 “海外仓备货的确是大势所趋,是T86清关模式取消后的一个选择,在送达时效上也更有保障,但对于我们这类小卖家而言,想转型就太难了。海外仓备货需要提前将货备到美国,甚至需要在美东、美西都备货,这其中占用的资金量就很大,而且一旦选品不好导致滞销,那就要赔大钱了。”另一位跨境电商小卖家说。 上述小卖家坦言,未来可能一边维持美国市场,另一边则是进军其他市场比如东南亚市场。 此外,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中,有关于“美国T86清关豁免政策下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的探讨一直不断出现在各类论坛、研讨会中,行业正在积极应对这一新趋势。
美国白宫网站消息显示,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之际,他还签署一项行政令,将从美东时间5月2日起终止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
自今年2月初的那场“闹剧”以来,美国终于还是正式取消了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政策,这对国内跨境电商行业而言无异于是一个重大挑战。尤其是依赖于小包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卖家将不得不彻底变革自身的商业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不少跨境电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这一政策取消后,短期内或许只能以涨价应对。 业内早有判断 所谓的“小额免税”政策,早在1938年就开始实行,最初是为了方便美国游客将旅行纪念品免税运回美国,允许价值不超过5美元(相当于如今的106美元)的小额包裹免税进入美国。 关于“小额”的标准在1994年被提高至200美元,2016年提高至800美元。与之紧密相连的是T86清关模式,凡是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可以通过T86清关模式简化流程,从而将清关时间压缩到3—5天。 近几年来,众多电商企业借此以小包直邮方式向美国市场输送大量商品,也曾长期利好Shein、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开展业务。从2015年到2023年,美国申请免税的小额包裹数量从1.39亿件激增至13.6亿件,增幅高达600%。 在今年的2月1日,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的免税豁免政策以及T86清关模式,新规的执行时间是2月4日。 这突然的政策变动给美国海关检查人员、邮政和快递服务以及各类在线零售商都带来了混乱。其中,美国邮政(USPS)突然于2月4日晚间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又在大约12小时后宣布恢复接收,更是导致仓库分拣中心瘫痪、大量包裹在海关清关出现拥堵的情况。 在这一混乱情况下,美国政策再次转向。2月7日,根据白宫新闻网站的公告,新的行政命令暂时允许对中国包裹实行关税豁免,直到“商务部长通知总统,已建立适当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关税收入”。 因此,在当时不少跨境电商人士就曾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暂时恢复“小额免税”政策仅是一个权宜之计,一旦美国相关方面准备完善,“小额免税”政策的取消或成定局。这一判断基本就是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共识。 据了解,在本次政策中,美国方面认为“征税等适当制度已经到位”,并主要为以下几条: 第一,自美国东部时间5月2日起,从中国内地和香港通过国际邮政系统向美国寄送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将被征收适用关税。 第二,上述邮寄品需缴纳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至每件50美元。这将取代任何其他关税,包括先前命令规定的关税。 第三,上述邮件的承运人必须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报告装运细节,维持国际承运人保证金以确保关税支付。 第四,美国商务部长将在90天内提交一份报告,评估该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将这些规定扩展至来自中国澳门的包裹。 对此,一位小型跨境电商卖家就告诉记者:“这个政策我们之前就判断肯定会出,只是不知道具体的落地时间。按照目前的政策,新增的成本我们自己是没办法消化的,美国市场我们只能涨价。” 专家称跨境电商行业有很强生命力 面对这一早已有判断的政策变动,虽然不可避免对我国跨境电商产业有重大影响和挑战,但我国跨境电商产业依然有足够的韧性。 对此,河南国际数字贸易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政策,可谓精准打击我国对美跨境电商出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跨境电商商品在性价比方面的竞争优势,将对依赖跨境直邮小包模式的跨境电商卖家和平台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美国取消“小额豁免”关税政策,某种程度上向全世界输出“榜样的力量”,使得欧盟、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密集调整低价值进口商品的监管和税收政策,意欲遏制我国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向全球释放消费和供给红利。 “但我国跨境电商被称为‘蚂蚁雄兵’,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面对各国层出不穷的关税调整、合规监管和人为贸易壁垒,我国跨境电商将通过品牌化发展、本土化运营、多元化布局等持续夯实竞争优势,推动我国跨境电商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韧性发展新阶段。”王小艳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政策出台后,国内多个行业协会纷纷发声。 中国快递协会发表声明称,中国快递协会代表中国的邮政、快递企业,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该协会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邮政、快递企业通过国际寄递网络将跨境电商包裹送达美国消费者手中,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帮助他们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质。美方取消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严重损害国际贸易环境,也严重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尤其是依赖跨境电商购物的美国家庭和年轻群体的利益,将导致他们的购物支出增加,收货速度降低。 中国快递协会还指出,希望美方能够纠正错误做法,采取必要措施,为跨境电商和国际寄递发展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双方邮政、快递企业的良好合作,继续为美国消费者获取心仪的商品提供更稳定、更便利的国际寄递渠道。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及广大轻工企业同样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示,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制度方便了美国游客从国外带纪念品回国,并减少额外支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通过网络平台选购物美价廉的海外商品,享受了贸易全球化发展的红利。此次美方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不仅破坏全球轻工消费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且对美国普通民众造成较大直接损失,是明显害人害己的行为,最终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利益。 “中国轻工业市场化进程早,国际化程度高,始终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贸易霸凌,坚决维护平等互利国际贸易体系。我们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尊重市场规律,正视民众需求,停止错误做法。中国轻工行业有信心直面风雨挑战,以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加创新的商业模式,继续服务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说。 行业正积极应对 小额直邮包裹免税政策取消、加税及相关包裹清关成本增加(清关模式由T86转向T11或T01)或将提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商品价格,影响履约时效及跨境物流相关货量。 “如果后面真按照这个标准收费,我们就只能涨价了,不然没任何利润还干吗?”虽然说着要涨价,此前一位跨境电商卖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身也不免有些担忧,一旦涨价会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吸引力,订单可能大幅减少。 此前一位专家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如何降低关税成本提出六项应对措施: 1.本土化运营:考虑在美国注册公司,成为本土企业,这样可以合法合规地接收从中国出口的货物,并更有利于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2.多渠道销售:不要过度依赖单一平台或市场,放开拳脚多布局几个平台。在最大限度增加销量之外,重点是能分散风险,以免主营平台有滞销的情况发生却找不到其他的销售渠道。 3.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设计、服务等方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 4.调整定价策略:根据成本变化重新评估定价策略,以确保利润率。寻找更经济高效的物流方案比如合作的物流公司可能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 5.建立品牌优势:通过建立品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减少对价格的依赖。做好跨境电商品牌建设,保持竞争力。 6.关注市场变化和做好风险预案:小额豁免红利的消失,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低价的恶性竞争。商家应关注市场变化,做好风险预案,以应对可能的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同时拓展多元化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拓展各国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政策变化的风险。 事实上,记者此前从行业中了解到,目前不少中国跨境电商卖家都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其中,海外仓备货模式成了越来越多卖家的选择,但这对于一些中小卖家而言可能并不太友好。 “海外仓备货的确是大势所趋,是T86清关模式取消后的一个选择,在送达时效上也更有保障,但对于我们这类小卖家而言,想转型就太难了。海外仓备货需要提前将货备到美国,甚至需要在美东、美西都备货,这其中占用的资金量就很大,而且一旦选品不好导致滞销,那就要赔大钱了。”另一位跨境电商小卖家说。 上述小卖家坦言,未来可能一边维持美国市场,另一边则是进军其他市场比如东南亚市场。 此外,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中,有关于“美国T86清关豁免政策下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的探讨一直不断出现在各类论坛、研讨会中,行业正在积极应对这一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