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4年来首次亏损500亿!万科和房地产行业到底如何破

丰华财经

1天前

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之下,想到了万科的困难(毕竟2018年的时候就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业绩预告亏450亿),但没有想到在历史首次亏损之下,万科竟然亏损了500亿。...总之:万科的首亏是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但也预示着变革的机遇。
导读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之下,想到了万科的困难(毕竟2018年的时候就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业绩预告亏450亿),但没有想到在历史首次亏损之下,万科竟然亏损了500亿!

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之下,想到了万科的困难(毕竟2018年的时候就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业绩预告亏450亿),但没有想到在历史首次亏损之下,万科竟然亏损了500亿!2025年3月31日,万科披露的财报引发市场巨震:这家曾以稳健著称的房企标杆,上市34年来首次年度亏损,而且刷新A股亏损纪录。从2018年喊出“活下去”到如今深陷债务泥潭,万科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房地产行业旧模式的终结。在需求萎缩、库存高企、债务压顶的背景下,行业正经历“刮骨疗毒”般的转型阵痛。但危机中亦存转机——政策托底信号渐强、新模式探索加速,行业分化与价值重塑的窗口正在开启。

截屏2025-04-02 09.11.01.png

一、万科上市34年首亏近500亿

万科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3431.76亿元,同比下滑26.32%,归母净利润亏损494.78亿元,这是自199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且亏损额居A股已披露年报企业之首。这一数据远超此前市场预期的450亿元预亏额,反映出其经营压力远超同行。尽管2024年完成18.2万套房屋交付,但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11.1%骤降至3.5%,叠加存货跌价及信用减值计提合计345.4亿元,成为亏损主因。消息公布后,万科股价在4月1日小幅上涨1.7%,市场对其债务风险化解的预期暂时缓和。

二、万科困境与房地产行业的深层矛盾

万科的巨亏不仅是企业个案,更是房地产行业结构性问题的缩影:

1.需求端萎缩。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2.9%和17.1%,住宅销售面积降幅达 14.1%。市场分化加剧:核心城市中上海、杭州等城市改善需求支撑销售,但整体占比仅 31.2%。而低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18个月的市县占比过半,部分项目被迫以“成本价”促销。

截屏2025-04-02 09.11.06.png

2.供给端,库存与债务双压。一方面,库存高企。商品房待售面积7.5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幅达16.2%。万科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滑34.6%,行业整体面临去库存压力;另一方面,债务风险。2024年房企到期债券规模约7745.7 亿元,尽管头部企业通过债务重组缓解压力,但中小房企违约风险仍存;

3、政策调控与模式转型阵痛。“房住不炒”政策下,房企依赖高周转、高杠杆的旧模式难以为继。万科尝试通过REITs、存量盘活转型,但短期内难以抵消开发业务萎缩的影响。

三、房地产板块展望:分化与政策托底

1、短期风险未消,但政策托底信号明确。2024年9月,中央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地方政策密集出台。2025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746万方,同比下降5.1%,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7.8个百分点。1-2月商品房销售金额10259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14.5个百分点。

截屏2025-04-02 09.11.12.png

2、行业分化加剧,两类企业或存机会。2024年TOP10房企销售额占比达 42.24%,央国企市占率升至69.8%,民企拿地份额降至7.5%,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分化之下,聚焦一线城市、具备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开发能力的政策受益企业或得到资金的青睐。此外,物业服务和租赁业务占比高的现金流稳健型企业得到市场的关注;

3、长期看,模式转型与新增长极。代建与租赁:绿城管理、旭辉建管等代建企业新增签约面积同比增长40%,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如上海柚米社区)成为新增长点;城市更新方面,深圳、广州等城市启动“城中村改造”,预计释放万亿级投资需求。

四、行业投资策略

对于房地产板块,目前显然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机。但在结构分化中,结构性机会仍是部分投资者关注的对象:

1.核心主线,主要是现金流稳健型房企(如万科经营性现金流连续 16年为正,持有货币资金 881.6亿元等);

2、政策受益领域。保障房:财政部支持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参与企业(如保利、华润)将受益。代建与物管:绿城管理、万物云等企业凭借轻资产模式抵御周期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要规避高负债房企,尤其是净负债率超100%的民营房企。此外,还需规避低线城市项目,如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20个月,房价下行压力较大。

总之:万科的首亏是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但也预示着变革的机遇。短期看,政策宽松与估值修复将主导市场;中长期,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具备产品力、现金流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投资者需在乱局中坚守业绩主线,同时关注代建、租赁、城市更新等新赛道,在行业重构中捕捉结构性机会。正如万科管理层所言,行业最困难时期已过,但企业价值重塑仍需时间,分化与转型将是未来主旋律。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之下,想到了万科的困难(毕竟2018年的时候就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业绩预告亏450亿),但没有想到在历史首次亏损之下,万科竟然亏损了500亿。...总之:万科的首亏是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但也预示着变革的机遇。
导读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之下,想到了万科的困难(毕竟2018年的时候就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业绩预告亏450亿),但没有想到在历史首次亏损之下,万科竟然亏损了500亿!

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之下,想到了万科的困难(毕竟2018年的时候就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业绩预告亏450亿),但没有想到在历史首次亏损之下,万科竟然亏损了500亿!2025年3月31日,万科披露的财报引发市场巨震:这家曾以稳健著称的房企标杆,上市34年来首次年度亏损,而且刷新A股亏损纪录。从2018年喊出“活下去”到如今深陷债务泥潭,万科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房地产行业旧模式的终结。在需求萎缩、库存高企、债务压顶的背景下,行业正经历“刮骨疗毒”般的转型阵痛。但危机中亦存转机——政策托底信号渐强、新模式探索加速,行业分化与价值重塑的窗口正在开启。

截屏2025-04-02 09.11.01.png

一、万科上市34年首亏近500亿

万科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3431.76亿元,同比下滑26.32%,归母净利润亏损494.78亿元,这是自199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且亏损额居A股已披露年报企业之首。这一数据远超此前市场预期的450亿元预亏额,反映出其经营压力远超同行。尽管2024年完成18.2万套房屋交付,但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11.1%骤降至3.5%,叠加存货跌价及信用减值计提合计345.4亿元,成为亏损主因。消息公布后,万科股价在4月1日小幅上涨1.7%,市场对其债务风险化解的预期暂时缓和。

二、万科困境与房地产行业的深层矛盾

万科的巨亏不仅是企业个案,更是房地产行业结构性问题的缩影:

1.需求端萎缩。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2.9%和17.1%,住宅销售面积降幅达 14.1%。市场分化加剧:核心城市中上海、杭州等城市改善需求支撑销售,但整体占比仅 31.2%。而低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18个月的市县占比过半,部分项目被迫以“成本价”促销。

截屏2025-04-02 09.11.06.png

2.供给端,库存与债务双压。一方面,库存高企。商品房待售面积7.5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幅达16.2%。万科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滑34.6%,行业整体面临去库存压力;另一方面,债务风险。2024年房企到期债券规模约7745.7 亿元,尽管头部企业通过债务重组缓解压力,但中小房企违约风险仍存;

3、政策调控与模式转型阵痛。“房住不炒”政策下,房企依赖高周转、高杠杆的旧模式难以为继。万科尝试通过REITs、存量盘活转型,但短期内难以抵消开发业务萎缩的影响。

三、房地产板块展望:分化与政策托底

1、短期风险未消,但政策托底信号明确。2024年9月,中央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地方政策密集出台。2025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746万方,同比下降5.1%,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7.8个百分点。1-2月商品房销售金额10259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14.5个百分点。

截屏2025-04-02 09.11.12.png

2、行业分化加剧,两类企业或存机会。2024年TOP10房企销售额占比达 42.24%,央国企市占率升至69.8%,民企拿地份额降至7.5%,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分化之下,聚焦一线城市、具备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开发能力的政策受益企业或得到资金的青睐。此外,物业服务和租赁业务占比高的现金流稳健型企业得到市场的关注;

3、长期看,模式转型与新增长极。代建与租赁:绿城管理、旭辉建管等代建企业新增签约面积同比增长40%,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如上海柚米社区)成为新增长点;城市更新方面,深圳、广州等城市启动“城中村改造”,预计释放万亿级投资需求。

四、行业投资策略

对于房地产板块,目前显然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机。但在结构分化中,结构性机会仍是部分投资者关注的对象:

1.核心主线,主要是现金流稳健型房企(如万科经营性现金流连续 16年为正,持有货币资金 881.6亿元等);

2、政策受益领域。保障房:财政部支持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参与企业(如保利、华润)将受益。代建与物管:绿城管理、万物云等企业凭借轻资产模式抵御周期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要规避高负债房企,尤其是净负债率超100%的民营房企。此外,还需规避低线城市项目,如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20个月,房价下行压力较大。

总之:万科的首亏是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但也预示着变革的机遇。短期看,政策宽松与估值修复将主导市场;中长期,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具备产品力、现金流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投资者需在乱局中坚守业绩主线,同时关注代建、租赁、城市更新等新赛道,在行业重构中捕捉结构性机会。正如万科管理层所言,行业最困难时期已过,但企业价值重塑仍需时间,分化与转型将是未来主旋律。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责任编辑:wangjx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