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固收老将马龙宣布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招商安心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一职。此次卸任后,马龙旗下已经没有在管产品。
对于马龙的卸任,招商基金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基金经理变更是公司基于整体投研团队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需求做出的调整。马龙因工作安排离任招商产业债、招商安心收益基金经理,目前仍履职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
马龙“清仓式卸任”:从876亿到零的转身
据招商基金发布的公告,马龙因“另有任用”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一职。招商安心收益债券C是马龙在招商基金管理时间最长、累计回报最高的产品。Wind数据显示,自2014年3月至今,其累计管理时间已经超过11年,任职回报达90.83%,年化回报约6.1%,超越同期中债综合全价指数逾50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4年下半年起,马龙便开启密集卸任模式。2024年8月,马龙卸任招商安悦1年持有期债券;2024年9月,卸任招商招祥纯债;2024年12月,卸任招商添安1年定开债;2025年3月22日,马龙因“另有任用”卸任管理规模最大的招商产业债。至2025年4月,马龙在管规模从2024年二季度末的876.18亿元归零。截至目前,他已不再担任任何基金的基金经理。
对于卸任原因,招商基金方面表示,基金经理变更是公司基于整体投研团队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需求做出的调整。马龙因工作安排离任招商产业债、招商安心收益基金经理,目前仍履职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
接任者王梓林:从研究员到400亿舵手的跨越
接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王梓林,是招商基金固收团队自主培养的骨干。履历显示,王梓林自2018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从事债券研究分析工作,自2022年5月开始独立管理首只产品招商招祥纯债,现任招商多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王梓林在管规模402.52亿元,产品数量7只。
据悉,王梓林主要采用积极票息策略、中性久期策略、信用利差波段策略,力争实现持续稳定的相对绩优排名、高风险收益比及良好持有体验,其投资风格以稳健见长,注重信用债挖掘与流动性管理,对高波动率市场及申赎冲击具备较强应对能力。擅长品种利差分析研判,重点在市场利差波动中捕捉利差异常走阔机会。
截至2024年末,王梓林的代表作品招商招祥纯债A类份额2023和2024两个完整自然年度业绩分别为5.43%、5.33%(同期基准回报:4.78%、7.61%),跑赢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和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
招商基金向记者表示,公司对于基金持有人的投资体验一向非常重视,经多轮讨论与沟通,决定从内部筛选优秀的基金经理接任,基金经理王梓林拥有近7年的债券投研经验,2022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接手后可确保投资策略的延续性,同时发挥其信用债投资特长,进一步维持产品竞争力。
招商基金:持续优化“大固收”管理模式,降低基金经理变更影响
在公募基金行业,核心基金经理的变动往往被视作观察公司投研实力的重要窗口。此次马龙正式卸任全部在管产品,会对招商基金的固收业务产生哪些影响,也成为市场关心的问题。
面对市场关切,招商基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释了其应对策略。招商基金强调,该公司固收投资团队多年来持续优化“大固收”管理模式,通过“三个一”的团队化投资管理模式构筑核心优势,同时着力打造“一个团队”、“一套体系”、“一致行动”,形成有利于做深研究、深度协同的组织优势,以及一致的投资理念、统一的投资框架、相互的价值认同,最终在统一策略下发挥各自优势把握投资价值。在“大固收”的团队机制下,团队继续发挥组织优势,为卸任产品妥善做好投研力量安排,尽可能降低基金经理变更的影响。
从人员配置上,目前招商固收权益投资部有近40名专业投研人员,其中基金经理22人,平均从业年限超11年,团队构成上,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刘万锋,固定收益投资部专业总监、混合投资业务牵头人侯杰,固定收益投资部专业总监王娟娟,还有多年产品管理经验的向霈、郭敏、滕越、王刚、李家辉等。研究小组则分为信用评估组、宏观利率组、货币资金组、混合投资组等相互协作又各司其职的梯队化团队,集中发挥各组的独特优势,形成团队力量,力求固收投资长期业绩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近年来,知名基金经理的离任在行业内屡见不鲜。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361位基金经理离任,创历史新高;2025年以来,广发基金张东一、中欧基金曹名长、华商基金周海栋等知名基金经理相继离任。“从长期来看,基金经理队伍的新陈代谢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指出,一方面,基金经理团队中不断进入的新面孔,会带来新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但这也需要市场的检验。另一方面,新任基金经理的加入可以激发行业内部的竞争和活力,推动基金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876亿固收顶流马龙卸任所有产品,影响几何?招商基金回应)
(责任编辑:73)
4月1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固收老将马龙宣布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招商安心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一职。此次卸任后,马龙旗下已经没有在管产品。
对于马龙的卸任,招商基金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基金经理变更是公司基于整体投研团队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需求做出的调整。马龙因工作安排离任招商产业债、招商安心收益基金经理,目前仍履职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
马龙“清仓式卸任”:从876亿到零的转身
据招商基金发布的公告,马龙因“另有任用”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一职。招商安心收益债券C是马龙在招商基金管理时间最长、累计回报最高的产品。Wind数据显示,自2014年3月至今,其累计管理时间已经超过11年,任职回报达90.83%,年化回报约6.1%,超越同期中债综合全价指数逾50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4年下半年起,马龙便开启密集卸任模式。2024年8月,马龙卸任招商安悦1年持有期债券;2024年9月,卸任招商招祥纯债;2024年12月,卸任招商添安1年定开债;2025年3月22日,马龙因“另有任用”卸任管理规模最大的招商产业债。至2025年4月,马龙在管规模从2024年二季度末的876.18亿元归零。截至目前,他已不再担任任何基金的基金经理。
对于卸任原因,招商基金方面表示,基金经理变更是公司基于整体投研团队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需求做出的调整。马龙因工作安排离任招商产业债、招商安心收益基金经理,目前仍履职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
接任者王梓林:从研究员到400亿舵手的跨越
接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王梓林,是招商基金固收团队自主培养的骨干。履历显示,王梓林自2018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从事债券研究分析工作,自2022年5月开始独立管理首只产品招商招祥纯债,现任招商多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王梓林在管规模402.52亿元,产品数量7只。
据悉,王梓林主要采用积极票息策略、中性久期策略、信用利差波段策略,力争实现持续稳定的相对绩优排名、高风险收益比及良好持有体验,其投资风格以稳健见长,注重信用债挖掘与流动性管理,对高波动率市场及申赎冲击具备较强应对能力。擅长品种利差分析研判,重点在市场利差波动中捕捉利差异常走阔机会。
截至2024年末,王梓林的代表作品招商招祥纯债A类份额2023和2024两个完整自然年度业绩分别为5.43%、5.33%(同期基准回报:4.78%、7.61%),跑赢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和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
招商基金向记者表示,公司对于基金持有人的投资体验一向非常重视,经多轮讨论与沟通,决定从内部筛选优秀的基金经理接任,基金经理王梓林拥有近7年的债券投研经验,2022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接手后可确保投资策略的延续性,同时发挥其信用债投资特长,进一步维持产品竞争力。
招商基金:持续优化“大固收”管理模式,降低基金经理变更影响
在公募基金行业,核心基金经理的变动往往被视作观察公司投研实力的重要窗口。此次马龙正式卸任全部在管产品,会对招商基金的固收业务产生哪些影响,也成为市场关心的问题。
面对市场关切,招商基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释了其应对策略。招商基金强调,该公司固收投资团队多年来持续优化“大固收”管理模式,通过“三个一”的团队化投资管理模式构筑核心优势,同时着力打造“一个团队”、“一套体系”、“一致行动”,形成有利于做深研究、深度协同的组织优势,以及一致的投资理念、统一的投资框架、相互的价值认同,最终在统一策略下发挥各自优势把握投资价值。在“大固收”的团队机制下,团队继续发挥组织优势,为卸任产品妥善做好投研力量安排,尽可能降低基金经理变更的影响。
从人员配置上,目前招商固收权益投资部有近40名专业投研人员,其中基金经理22人,平均从业年限超11年,团队构成上,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刘万锋,固定收益投资部专业总监、混合投资业务牵头人侯杰,固定收益投资部专业总监王娟娟,还有多年产品管理经验的向霈、郭敏、滕越、王刚、李家辉等。研究小组则分为信用评估组、宏观利率组、货币资金组、混合投资组等相互协作又各司其职的梯队化团队,集中发挥各组的独特优势,形成团队力量,力求固收投资长期业绩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近年来,知名基金经理的离任在行业内屡见不鲜。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361位基金经理离任,创历史新高;2025年以来,广发基金张东一、中欧基金曹名长、华商基金周海栋等知名基金经理相继离任。“从长期来看,基金经理队伍的新陈代谢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指出,一方面,基金经理团队中不断进入的新面孔,会带来新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但这也需要市场的检验。另一方面,新任基金经理的加入可以激发行业内部的竞争和活力,推动基金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876亿固收顶流马龙卸任所有产品,影响几何?招商基金回应)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