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小盘股走势活跃,微盘股指数盘中一度涨超3%。市场全天成交1.1万亿,处于近期低位水平,两市超3800股上涨。东方证券指出,展望4月份行情,股指仍会维持探底趋势,但大概率不会太深,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要求逐渐提高,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
盘面上看,生物医药主线强势爆发,创新药、中药、脑机接口等细分方向领涨;化工板块午后再度冲高,华融化学等多股涨停;军工股走势活跃,江龙船艇等股领涨;钢铁、电力等板块震荡走高,八一钢铁等股领涨;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持续走强,合锻智能7天5板;下跌方面,互联网电商、贵金属、汽车、影视等板块跌幅居前。
具体来看,生物医药板块领涨市场,诚达药业、陇神戎发等多股20%涨停。消息面上,医药行业近期密集传来利好,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并购重组,国家药监局对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征求意见发布,另外据证券时报,周末一则开展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会的通知截图在业内流传,同时被热议的还有一份《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持续走强,合锻智能7天5板,中洲特材20%涨停。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从个股看,两市上涨3854家,下跌1406家,145家涨幅持平。两市共66股涨停,共21股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涨0.38%报3348.44点,成交4994亿元;深成指跌0.01%报10503.66点,成交6329亿元。创业板指下跌0.09%,报2101.88点。
资金动向
今日主力资金重点抢筹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半导体等板块,主力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恒瑞医药、中航产融、寒武纪等。
要闻回顾
1、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日12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天地网络融合等技术试验验证。
2、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在京召开
为总结2025年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阶段性工作进展,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3月28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在京召开。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工作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智能终端消费品广泛使用,换出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全力破解制约政策成效的各项堵点卡点;深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氛围,激发消费热情;抓好风险防范,筑牢监管防线,确保专款专用、用实用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更大成效,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3、广东:积极推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
广东省新闻办于4月1日上午10时举行《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曾进泽表示,推动产业链整合。将推动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推动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建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该联盟正在筹建中),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面向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龙头企业等共同构建机器人产业检测认证体系。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4、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2,为四个月来最高
今日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2,较2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创2024年12月来新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加快扩张。分析指出,从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数据看,制造业供需维持扩张态势。3月生产指数在扩张区间微升至近四个月来最高,新订单指数小幅下行但仍高于临界点。分品类看,消费品新订单表现尤为强劲,中间品和投资品亦录得温和增长。与总体需求扩张放缓相比,出口加速扩张,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2024年5月来最高。
后市研判
1、国泰君安:震荡将进一步推进,眼下重要的是守正
国泰君安指出,预期上修缺乏新动力,前期交易表达比较充分,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多,下一阶段股市进入震荡整固。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四月是股市最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政策扩容发力,地方推进积极性高,看好两重两新受益板块。可关注产业趋势明朗,订单兑现度高的科技成长。低PB资产端看好受益供给端优化或新需求拉动涨价的周期行业。自由稳定现金流主题短期将重回视野,回避中小市值。主题可关注自主可控、银发经济、AI智能体、并购重组。
2、华泰证券:两大“靴子”落地前的应对
华泰证券指出,展望来看,关税和业绩期两大“靴子”落地前,维持指数处于“整固期”的判断。海外方面,美国2月PCE和消费数据加剧类滞胀担忧,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前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和落地后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仍需重视。国内方面,年报与一季报业绩兑现压力较大,小盘相对大盘压力或更大。配置上,建议继续增配大盘、红利和低位+景气韧性或改善的高性价比方向,如白电、航空、电池、工程机械等;泛科技仍是中期主线,逢低配置存储、端侧AI等,关注新凯来能否成为半导体设备的“DeepSeek”时刻。
3、东方证券:股指仍维持探底趋势,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
东方证券指出,展望4月份行情,股指仍会维持探底趋势,但大概率不会太深,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要求逐渐提高,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但从博弈角度来看,能吸引人气的板块无疑还是科技股,以TMT为例,此前拥挤度高达45%,目前已回落到32%左右,昨日有部分资金抄底在情理之中,因此“科技+红利”是当下不错的投资策略。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刘家殷。
今日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小盘股走势活跃,微盘股指数盘中一度涨超3%。市场全天成交1.1万亿,处于近期低位水平,两市超3800股上涨。东方证券指出,展望4月份行情,股指仍会维持探底趋势,但大概率不会太深,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要求逐渐提高,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
盘面上看,生物医药主线强势爆发,创新药、中药、脑机接口等细分方向领涨;化工板块午后再度冲高,华融化学等多股涨停;军工股走势活跃,江龙船艇等股领涨;钢铁、电力等板块震荡走高,八一钢铁等股领涨;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持续走强,合锻智能7天5板;下跌方面,互联网电商、贵金属、汽车、影视等板块跌幅居前。
具体来看,生物医药板块领涨市场,诚达药业、陇神戎发等多股20%涨停。消息面上,医药行业近期密集传来利好,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并购重组,国家药监局对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征求意见发布,另外据证券时报,周末一则开展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会的通知截图在业内流传,同时被热议的还有一份《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持续走强,合锻智能7天5板,中洲特材20%涨停。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从个股看,两市上涨3854家,下跌1406家,145家涨幅持平。两市共66股涨停,共21股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涨0.38%报3348.44点,成交4994亿元;深成指跌0.01%报10503.66点,成交6329亿元。创业板指下跌0.09%,报2101.88点。
资金动向
今日主力资金重点抢筹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半导体等板块,主力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恒瑞医药、中航产融、寒武纪等。
要闻回顾
1、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日12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天地网络融合等技术试验验证。
2、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在京召开
为总结2025年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阶段性工作进展,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3月28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在京召开。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工作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智能终端消费品广泛使用,换出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全力破解制约政策成效的各项堵点卡点;深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氛围,激发消费热情;抓好风险防范,筑牢监管防线,确保专款专用、用实用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更大成效,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3、广东:积极推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
广东省新闻办于4月1日上午10时举行《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曾进泽表示,推动产业链整合。将推动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推动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建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该联盟正在筹建中),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面向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龙头企业等共同构建机器人产业检测认证体系。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4、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2,为四个月来最高
今日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2,较2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创2024年12月来新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加快扩张。分析指出,从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数据看,制造业供需维持扩张态势。3月生产指数在扩张区间微升至近四个月来最高,新订单指数小幅下行但仍高于临界点。分品类看,消费品新订单表现尤为强劲,中间品和投资品亦录得温和增长。与总体需求扩张放缓相比,出口加速扩张,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2024年5月来最高。
后市研判
1、国泰君安:震荡将进一步推进,眼下重要的是守正
国泰君安指出,预期上修缺乏新动力,前期交易表达比较充分,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多,下一阶段股市进入震荡整固。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四月是股市最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政策扩容发力,地方推进积极性高,看好两重两新受益板块。可关注产业趋势明朗,订单兑现度高的科技成长。低PB资产端看好受益供给端优化或新需求拉动涨价的周期行业。自由稳定现金流主题短期将重回视野,回避中小市值。主题可关注自主可控、银发经济、AI智能体、并购重组。
2、华泰证券:两大“靴子”落地前的应对
华泰证券指出,展望来看,关税和业绩期两大“靴子”落地前,维持指数处于“整固期”的判断。海外方面,美国2月PCE和消费数据加剧类滞胀担忧,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前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和落地后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仍需重视。国内方面,年报与一季报业绩兑现压力较大,小盘相对大盘压力或更大。配置上,建议继续增配大盘、红利和低位+景气韧性或改善的高性价比方向,如白电、航空、电池、工程机械等;泛科技仍是中期主线,逢低配置存储、端侧AI等,关注新凯来能否成为半导体设备的“DeepSeek”时刻。
3、东方证券:股指仍维持探底趋势,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
东方证券指出,展望4月份行情,股指仍会维持探底趋势,但大概率不会太深,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要求逐渐提高,板块轮动依然围绕业绩展开;但从博弈角度来看,能吸引人气的板块无疑还是科技股,以TMT为例,此前拥挤度高达45%,目前已回落到32%左右,昨日有部分资金抄底在情理之中,因此“科技+红利”是当下不错的投资策略。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刘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