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3月30号,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曝出猛料,马斯克自己亲口说,等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开支的目标后,就计划在5月底辞去他在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这消息一传出,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大家都在猜测,马斯克这是怎么了?竟然打算撂挑子不干了!他这一走,美国政府的改革计划又该何去何从?这故事,比好莱坞电影还跌宕起伏。
咱们先把时间线往前捋一捋,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今年1月,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一上台就雷厉风行地签署了行政令,组建了政府效率部,马斯克戴着“MAGA”帽子走进白宫,意气风发地接管政府效率部(DOGE)。他一个纯粹的商人摇身一变,成了政府编外公务员,级别相当于部长级,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期待他能给美国政府带来大刀阔斧的改革。
马斯克也确实没闲着,一上任就带领政府效率部的团队,对美国政府展开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行动。他们先是大规模裁减联邦机构和雇员,试图通过精简人员来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削减不必要的开支。这一举措,在短时间内就初见成效,据媒体报道,截至3月30日,政府效率部已节省了1300亿美元,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马斯克的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这些改革措施,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反对和批评。这段时间以来,美国多地爆发了“抵制特斯拉就是抵制马斯克”的运动,特斯拉的展厅、充电站和车辆都遭到了袭击,马斯克自己的商业运营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不仅如此,政府效率部的成员们也没少受威胁,马斯克在3月24日的内阁会议上透露,团队成员每天都收到死亡威胁,这日子过得,简直是提心吊胆。
实际上,从特斯拉的经营状况就能看出马斯克面临的困境。自2021年12月市值达到1.3万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就开启了下跌模式,到现在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了45%。进入2025年,特斯拉股价更是多次暴跌,3月10日那一天,股价就下跌了15%,跌至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股价下跌的背后,是特斯拉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销量的严重下滑。在中国市场,2月份销量同比暴跌49.2%;在欧洲市场,法国、挪威、德国等国家的销量也均出现大幅下跌。销量上不去,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自然受到影响,市场对特斯拉的未来信心也严重受挫。受此影响,马斯克个人净资产损失已累计缩水近2000亿美元,约合1.25万亿元人民币,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商业上遭遇重创的同时,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也面临巨大压力。他计划在5月底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开支的目标,可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只完成了1300亿美元的任务,剩下的8700亿美元需要在短短60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得削减145亿美元,这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美国联邦政府的大部分支出都用于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强制性项目,这些项目几乎没有削减的空间,马斯克想要完成目标,谈何容易。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马斯克还面临着来自政治层面的重重阻力。他与不少政客产生了矛盾,和鲁比奥公开“对斥”,结果特朗普却在这场争执中公开站在鲁比奥那边,这让马斯克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礼拜后,特朗普虽然在社交媒体上称赞马斯克是“伟大的美国人”,可同一天又通过核心智囊团切断了他2.59亿美元的政治献金渠道,这一招“先扬后抑”,让马斯克感到深深的寒心。
可以说,马斯克的困境,本质是美国资本集团内斗的缩影。特朗普上台后,一直致力于反击拜登及其背后的势力。此前,特朗普大楼遭到袭击,虽然抓了100多人,但特朗普心里清楚,这事背后肯定有某些人的挑唆,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后来,特朗普发现拜登在卸任前签署的诸多政策,竟然是用自动签名机完成的,这一发现让他如获至宝,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拜登对“政治暴徒非特别委员会”和其他许多人发布的“赦免令”无效、空缺且没有进一步的效力。紧接着,特朗普针对拜登的家人下手,宣布亨特·拜登以及阿什莉·拜登将不再受到特勤局保护。这一招,直接打到了拜登的痛处,也让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也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政府效率部自成立以来,对美国政府展开的一系列改革,看似是为了提升政府效率、削减浪费,但实际上,这些改革举措触及了多方利益,引发了不同资本集团之间的利益角逐。比如,DOGE计划审查财政部关键支付系统,这个系统负责分发纳税申报表、社会保障福利等重要资金,这一行动触动了某些资本集团在其中的既得利益,19个州的民主党籍总检察长对此提起诉讼,联邦法官也发布命令禁止DOGE人员访问该系统。还有DOGE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裁撤,这切断了以盖茨为代表的美国深层资本集团通过USAID开展“公益”项目谋取利益的重要资金渠道,双方矛盾因此激化。
并且,马斯克与犹太资本的矛盾也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升级。从特斯拉初创时,犹太资本控制的做空机构就开始做空特斯拉,到马斯克收购推特并将其更名为“X”,试图打破犹太资本对舆论的垄断,再到巴以冲突期间,X平台成为少数允许传播支持巴勒斯坦声音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这些都加剧了马斯克与犹太资本之间的矛盾。
在这样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马斯克的处境愈发艰难。他深知自己已经站在了悬崖边缘,四面楚歌。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他早早安排好了“后事”,比如公开宣布自己选定了公司的继任者,以确保企业能在他出事后继续前行。在安保方面,他也是煞费苦心,专机多次遭不明信号干扰后,他招募了全美顶级保镖,配备了防生化武器的装备,甚至定制了防弹西服,还警告说,若座驾遭袭,行程数据将会曝光。在饮食方面,他高薪聘请医学院学生进行病理分析,以确保饮食安全。即便如此,他还是常常夜不能寐,裹着被子睡在地板上,寝食难安,却依然在危险的边缘狂奔,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此外,马斯克在AI领域也遭遇了来自中国DeepSeek的严重挑战。2月18日,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Grok 3,这场发布会原本备受期待,马斯克此前不断造势,宣称Grok 3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还放话其能助力SpaceX的火星计划,甚至在未来3年内实现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突破。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发布会一开始,Grok 3就状况百出。马斯克要求它生成一个火箭往返火星的3D模型时,软件直接崩溃,画面定格在加载界面。接着让它生成俄罗斯方块游戏,它再次“掉链子”,直接“Game over”。后来,马斯克让它生成星舰发射计划,结果Grok 3直接变成了“三崩子”。这场发布会,堪称一场灾难,不仅让马斯克颜面扫地,也让人们对美国AI的发展产生了质疑。
这场发布会暴露出了美国AI发展的问题,那就是模型越大性能越强的说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效应。马斯克的Grok 3靠堆硬件、堆数据,耗费了近30亿美元,调用20万块英伟达最先进的H100GPU,采用台积电4nm工艺,集成800亿晶体管,最高拥有1.8万个CUDA核心,功耗达700W,还配备80GB HBM3显存。可即便如此,Grok 3在实际测试中表现不佳,在数学、物理等基础问题上频频出错,被网友吐槽连简单的问题都做不对。而被马斯克不屑一顾的DeepSeek,在测试中表现却优于Grok 3。这表明,一味地增加硬件资源,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边际效应只会愈发递减,美国在AI领域的发展路线,已经到了需要反思和调整的时候。不得不说,这会让马斯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现在的行事风格,越来越像特朗普,喜欢到处“放炮”,但他不是特朗普,他是一个商人,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狐假虎威”。因此,他很容易忘乎所以,得罪人。政府机构精简“改革”还没取得实质性进展,又在AI领域试图引领人类未来,最终却落得个两头不讨好的局面。
我认为,“马斯克变法”不仅没有真正触动美国深层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反而加剧了美国内部的政治对立和社会分裂。从长远来看,这种内斗式的改革对美国的稳定和发展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还有关键一点: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特朗普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需要马斯克这样有影响力的人物来推动改革,但在面对各方压力时,又不得不对马斯克进行一定的限制。特朗普通过核心智囊团切断马斯克的政治献金渠道,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而马斯克呢,虽然对特朗普的做法感到寒心,但也没有完全放弃,他还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5月底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开支的目标,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早点抽身,给自己留后路,防止后面被清算。
总之,美国政府效率部的这场改革,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方势力在其中明争暗斗。马斯克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美国未来的走向。但目前来看,他的改革面临着重重困难,想要在5月底前完成目标,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即便他真的完成了目标,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是继续在政治的漩涡中挣扎,还是回归他熟悉的商业领域,重新找回曾经的辉煌?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美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因为这场改革变得更加复杂和动荡。不同资本集团之间的利益角逐,政客之间的权力斗争,都在不断加剧美国社会的分裂。
如今,马斯克睡地板、穿防弹衣、饮食验毒,活成了“美国版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但这怪不了别人,当他选择成为资本打手时,就该料到今天的结局。当然,他的故事给世人上了一课:在资本控制的帝国,试图“改革”的人,要么成为棋子,要么变成弃子。而美国,正在这样的死循环中滑向更深的裂痕。看来,这次马斯克是凶多吉少!
当地时间2025年3月30号,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曝出猛料,马斯克自己亲口说,等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开支的目标后,就计划在5月底辞去他在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这消息一传出,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大家都在猜测,马斯克这是怎么了?竟然打算撂挑子不干了!他这一走,美国政府的改革计划又该何去何从?这故事,比好莱坞电影还跌宕起伏。
咱们先把时间线往前捋一捋,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今年1月,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一上台就雷厉风行地签署了行政令,组建了政府效率部,马斯克戴着“MAGA”帽子走进白宫,意气风发地接管政府效率部(DOGE)。他一个纯粹的商人摇身一变,成了政府编外公务员,级别相当于部长级,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期待他能给美国政府带来大刀阔斧的改革。
马斯克也确实没闲着,一上任就带领政府效率部的团队,对美国政府展开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行动。他们先是大规模裁减联邦机构和雇员,试图通过精简人员来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削减不必要的开支。这一举措,在短时间内就初见成效,据媒体报道,截至3月30日,政府效率部已节省了1300亿美元,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马斯克的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这些改革措施,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反对和批评。这段时间以来,美国多地爆发了“抵制特斯拉就是抵制马斯克”的运动,特斯拉的展厅、充电站和车辆都遭到了袭击,马斯克自己的商业运营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不仅如此,政府效率部的成员们也没少受威胁,马斯克在3月24日的内阁会议上透露,团队成员每天都收到死亡威胁,这日子过得,简直是提心吊胆。
实际上,从特斯拉的经营状况就能看出马斯克面临的困境。自2021年12月市值达到1.3万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就开启了下跌模式,到现在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了45%。进入2025年,特斯拉股价更是多次暴跌,3月10日那一天,股价就下跌了15%,跌至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股价下跌的背后,是特斯拉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销量的严重下滑。在中国市场,2月份销量同比暴跌49.2%;在欧洲市场,法国、挪威、德国等国家的销量也均出现大幅下跌。销量上不去,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自然受到影响,市场对特斯拉的未来信心也严重受挫。受此影响,马斯克个人净资产损失已累计缩水近2000亿美元,约合1.25万亿元人民币,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商业上遭遇重创的同时,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也面临巨大压力。他计划在5月底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开支的目标,可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只完成了1300亿美元的任务,剩下的8700亿美元需要在短短60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得削减145亿美元,这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美国联邦政府的大部分支出都用于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强制性项目,这些项目几乎没有削减的空间,马斯克想要完成目标,谈何容易。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马斯克还面临着来自政治层面的重重阻力。他与不少政客产生了矛盾,和鲁比奥公开“对斥”,结果特朗普却在这场争执中公开站在鲁比奥那边,这让马斯克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礼拜后,特朗普虽然在社交媒体上称赞马斯克是“伟大的美国人”,可同一天又通过核心智囊团切断了他2.59亿美元的政治献金渠道,这一招“先扬后抑”,让马斯克感到深深的寒心。
可以说,马斯克的困境,本质是美国资本集团内斗的缩影。特朗普上台后,一直致力于反击拜登及其背后的势力。此前,特朗普大楼遭到袭击,虽然抓了100多人,但特朗普心里清楚,这事背后肯定有某些人的挑唆,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后来,特朗普发现拜登在卸任前签署的诸多政策,竟然是用自动签名机完成的,这一发现让他如获至宝,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拜登对“政治暴徒非特别委员会”和其他许多人发布的“赦免令”无效、空缺且没有进一步的效力。紧接着,特朗普针对拜登的家人下手,宣布亨特·拜登以及阿什莉·拜登将不再受到特勤局保护。这一招,直接打到了拜登的痛处,也让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也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政府效率部自成立以来,对美国政府展开的一系列改革,看似是为了提升政府效率、削减浪费,但实际上,这些改革举措触及了多方利益,引发了不同资本集团之间的利益角逐。比如,DOGE计划审查财政部关键支付系统,这个系统负责分发纳税申报表、社会保障福利等重要资金,这一行动触动了某些资本集团在其中的既得利益,19个州的民主党籍总检察长对此提起诉讼,联邦法官也发布命令禁止DOGE人员访问该系统。还有DOGE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裁撤,这切断了以盖茨为代表的美国深层资本集团通过USAID开展“公益”项目谋取利益的重要资金渠道,双方矛盾因此激化。
并且,马斯克与犹太资本的矛盾也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升级。从特斯拉初创时,犹太资本控制的做空机构就开始做空特斯拉,到马斯克收购推特并将其更名为“X”,试图打破犹太资本对舆论的垄断,再到巴以冲突期间,X平台成为少数允许传播支持巴勒斯坦声音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这些都加剧了马斯克与犹太资本之间的矛盾。
在这样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马斯克的处境愈发艰难。他深知自己已经站在了悬崖边缘,四面楚歌。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他早早安排好了“后事”,比如公开宣布自己选定了公司的继任者,以确保企业能在他出事后继续前行。在安保方面,他也是煞费苦心,专机多次遭不明信号干扰后,他招募了全美顶级保镖,配备了防生化武器的装备,甚至定制了防弹西服,还警告说,若座驾遭袭,行程数据将会曝光。在饮食方面,他高薪聘请医学院学生进行病理分析,以确保饮食安全。即便如此,他还是常常夜不能寐,裹着被子睡在地板上,寝食难安,却依然在危险的边缘狂奔,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此外,马斯克在AI领域也遭遇了来自中国DeepSeek的严重挑战。2月18日,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Grok 3,这场发布会原本备受期待,马斯克此前不断造势,宣称Grok 3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还放话其能助力SpaceX的火星计划,甚至在未来3年内实现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突破。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发布会一开始,Grok 3就状况百出。马斯克要求它生成一个火箭往返火星的3D模型时,软件直接崩溃,画面定格在加载界面。接着让它生成俄罗斯方块游戏,它再次“掉链子”,直接“Game over”。后来,马斯克让它生成星舰发射计划,结果Grok 3直接变成了“三崩子”。这场发布会,堪称一场灾难,不仅让马斯克颜面扫地,也让人们对美国AI的发展产生了质疑。
这场发布会暴露出了美国AI发展的问题,那就是模型越大性能越强的说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效应。马斯克的Grok 3靠堆硬件、堆数据,耗费了近30亿美元,调用20万块英伟达最先进的H100GPU,采用台积电4nm工艺,集成800亿晶体管,最高拥有1.8万个CUDA核心,功耗达700W,还配备80GB HBM3显存。可即便如此,Grok 3在实际测试中表现不佳,在数学、物理等基础问题上频频出错,被网友吐槽连简单的问题都做不对。而被马斯克不屑一顾的DeepSeek,在测试中表现却优于Grok 3。这表明,一味地增加硬件资源,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边际效应只会愈发递减,美国在AI领域的发展路线,已经到了需要反思和调整的时候。不得不说,这会让马斯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现在的行事风格,越来越像特朗普,喜欢到处“放炮”,但他不是特朗普,他是一个商人,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狐假虎威”。因此,他很容易忘乎所以,得罪人。政府机构精简“改革”还没取得实质性进展,又在AI领域试图引领人类未来,最终却落得个两头不讨好的局面。
我认为,“马斯克变法”不仅没有真正触动美国深层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反而加剧了美国内部的政治对立和社会分裂。从长远来看,这种内斗式的改革对美国的稳定和发展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还有关键一点: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特朗普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需要马斯克这样有影响力的人物来推动改革,但在面对各方压力时,又不得不对马斯克进行一定的限制。特朗普通过核心智囊团切断马斯克的政治献金渠道,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而马斯克呢,虽然对特朗普的做法感到寒心,但也没有完全放弃,他还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5月底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开支的目标,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早点抽身,给自己留后路,防止后面被清算。
总之,美国政府效率部的这场改革,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方势力在其中明争暗斗。马斯克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美国未来的走向。但目前来看,他的改革面临着重重困难,想要在5月底前完成目标,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即便他真的完成了目标,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是继续在政治的漩涡中挣扎,还是回归他熟悉的商业领域,重新找回曾经的辉煌?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美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因为这场改革变得更加复杂和动荡。不同资本集团之间的利益角逐,政客之间的权力斗争,都在不断加剧美国社会的分裂。
如今,马斯克睡地板、穿防弹衣、饮食验毒,活成了“美国版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但这怪不了别人,当他选择成为资本打手时,就该料到今天的结局。当然,他的故事给世人上了一课:在资本控制的帝国,试图“改革”的人,要么成为棋子,要么变成弃子。而美国,正在这样的死循环中滑向更深的裂痕。看来,这次马斯克是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