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腾股份
重点机构:海通证券
调研摘要:
Q1:去年第四季度毛利率较第三季度略有下降,如何看待后续的盈利能力?
A1:我们的目标是持续努力减少亏损,去年不考虑第四季度资产减值准备因素,每个季度也是持续减亏。目前新业务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部分新业务已经有减亏的方向,而成熟业务(小分子原料药)我们希望通过对高价值项目、高价值靶点的市场机会获取,以及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来改善盈利能力。
Q2:公司后期对海外产能的规划如何?
A2:海外产能包括研发基地在内是我们一直在投入的,这也主要是基于客户需求,我们海外布局也是相对比较早的。目前,斯洛文尼亚研发设施已投用,但需要一定时间让客户对场地进行审计及了解。美国J-STAR也在去年实现了9%的收入增长。总体而言,我们将稳步推动海外产能建设和运营战略实施。
Q3:基于2024年在手订单,我们对2025年的预期是什么?
A3:如我们在2024年报中所述,2025年收入重回增长是我们的重要经营目标之一,但是目标能否实现还需要看接下来每个季度的实际情况。
Q4:2024年在手订单增速高于项目数增速,原因是因为客单价的增长还是项目主要以中后期为主的原因?
A4:增长主要来自中后期项目的拉动,尤其是去年第一二季度比较明显。从市场来看,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市场。中国市场的购买力还在恢复中,且市场竞争仍然持续,收入有所下滑。
Q5:公司是否测算过,可能因关税政策受影响的收入比例有多少?
A5:公司做了测算,我们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占比不足5%。我们也在持续保持对关税政策的关注,并且保持跟客户的良好沟通。目前影响相对可控。
券商研报:
东方雨虹
重点机构:
华夏基金:张俊、周天翎
嘉实基金:黄福大
交银施罗德:张晨
景顺长城基金:王平川
睿远基金:戎哲宇
兴全基金:王祎馨
调研摘要:
Q1:分享公司主要发展战略?
A: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主要有三项核心优势:一是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与团队。他们加入雨虹至少三年以上,且80后为主,已在当地成功构筑起核心竞争力;二是渠道优势,公司目前拥有工程渠道经销商约10000家、民建经销商4000家,这些经销商对公司的产品、品牌、服务、团队高度认同;三是产品质量优势,公司坚守产品质量底线,坚持质量是东方雨虹品牌价值的核心所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保持质量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三年雨虹艰难转型,但成效显著。24年工作重点聚焦了三个问题,应收账款、海外布局、团队调整优化,24年市占率持续提升。2025年,公司将继续坚守产品质量标准、提升服务能力,民建半日达已在十余个省份推行;充分推行管理扁平化,提效降本控费;渠道向下沉市场持续渗透,提升防水及各品类的市占率,稳固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瓷砖胶、美缝剂等品类的领先地位,发展腻子粉、管业等新赛道。同时,公司修缮业务的各类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在持续探索中。关于海外,公司目前正加速推进海外供应链布局与渠道建设,一带一路以贸易为主,海外产能布局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海外优先是公司重点战略,海外业务是公司未来新的增长曲线,预计随着海外产能的陆续释放,海外业务发展将迎来重要拐点。
Q2:公司今年主要工作方向有哪些?
A: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方向:控降费、稳防水、拓品类、轻资产。第一,加强费用管控,提升人效;第二,巩固防水主业龙头地位,有效市占率寸土必争;第三,聚焦防水、砂粉双主业,持续提升砂粉、管业、涂料等品类的市占率;第四,轻资产,包括降低固定资产及加快工抵房处置等。
Q3:工抵资产处置情况?
A:目前在手工抵房主要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变现难度较大的资产,这类资产前期已按照会计准则计提了较为充分的坏账准备。第二类是可变现资产,公司每月都在积极推进资产变现工作。第三类是属于“在路上的资产”,也就是尚没有完成过户手续的资产。第四类则是分布于一二线城市的优质资产,较为容易变现。公司在2024年已处理部分工抵房,希望今年集中解决剩余工抵房问题。
Q4:海外的竞争优势和产能布局?
A:首先,公司对出海有更丰富的经验、底蕴。从历史沿革看,公司出海起步较早,2004年成立国际贸易部、2015年设立北美研发中心、2016年成立马来西亚公司,并依托国际工程,通过国内客户把产品带出去,实现海外销售,同时围绕功能性建材搭建主营产业,对卡脖子原材料做适当延伸拓宽护城河。其次,不断向优秀的出海企业学习,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帮助公司海外业务更好发展,公司对出海也有了更全新的认知。第三,持续复盘,能够将公司在国内近三十年积累的产业基础、管理基础、业务基础等优势得以更好的运用,以实现贸易、投资、并购三驾马车同时发力。第四,搭建大区业务团队,并由国内多个业务板块联合成立产品事业部均为出海提供更有力支撑,搭建海外管理平台,进一步夯实海外市场团队的营销和组织能力。最后,公司海外业务目前正在积极布局供应链体系和渠道建设。
Q5:工建集团项目报备情况、修缮如何布局以及产品价格情况?
A:首先,报备项目方面跟以往相比呈现几个不同点:一是从报备类型上看,房地产类型的报备项目明显降低,工业领域、水利、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类型项目明显增加;二是从项目数量上看,报备项目数量在增加,但单体项目的防水体量在缩小;三是从整体项目报备上看,公司今年会分节点、多品类包含防水、砂粉、涂料、地坪、保温等,从项目报备开始就管控多品类发展,单体项目如果既做防水,又把砂粉、保温、地坪、内外墙涂料都做进去,将会提升单体项目产值。其次,关于修缮业务布局,修缮业务拆为两块,工程端业务整合到工建集团,目前已把产品品类和经销商都做了区隔,成立专门修缮品牌和团队,持续发展经销商,未来将成为工建集团新增长点,另一块即零售业务板块整合到民建集团形成C端服务平台。第三,产品价格方面,公司对项目进行全周期管理,并对市场秩序进行管控,针对不同定位的产品实行差异化的价格策略。
券商研报:
安科生物
重点机构:招商基金
调研摘要:
问1: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经营现金流的分析?
答: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604.28万元,同比下降11.51%;实现利润总额80,301.67万元,同比下降12.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94.84万元,同比下降16.56%。2023年因转让子公司中德美联股权,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27,588万元依据相关规定当年准予所得税前扣除,影响2023年净利润4138.2万元,剔除上述因素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12.27%。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537.19万元,同比下降28.08%,主要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下降7792.88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8200.64万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长10,132.62万元,其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长主要原因为销售费用支付的现金12,907.48万元。
问2:公司对维昇药业进行基石投资的意义?
答:公司对维昇药业进行基石投资,主要是看好维昇药业的核心产品管线,公司希望借此与维昇药业建立密切的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双方在各自优势领域的深度战略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持续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持续发展,实现长远战略目标。
问3:隆培促生长素的优点?
答:从使用上来看,患者对于每周注射一次的长效生长激素的依从性显然比每天都需要注射的短效剂型更高,患者的体验更好;而且长效生长激素的市场表现良好,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我们认为长效生长激素是未来生长激素发展的趋势。
隆培促生长素的优点:
1.安全性好:隆培促生长素是基于Transcon暂时连接技术的长效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分子通过连接结构与TransCon载体分子结合,形成无活性且在体内不被清除的前药。前药注射到体内后,TransCon连接结构在生理PH和温度下自动裂解,以特定的速率缓慢释放恢复活性、未经修饰的生长激素分子,进而发挥其生理作用,连接结构和载体分子可直接经肾脏排出体外。其耐受性良好,血药浓度与日制剂相似,安全性特征与生长激素日制剂相当;
2.有效性:创新TransCon技术下的隆培促生长素,在保持了蛋白活性不受影响的同时,也获得了较低的免疫原性。隆培促生长素释放的未经修饰的GH的分子没有增大,不影响组织分布和受体结合,和内源性生长激素具有同样的生理分布,能维持与内源性生长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且其IGF-1应答高于日制剂的同时,GH的直接作用也不受影响,可达到骨骺生长板并促进骨骼生长,证明其优效于生长激素日制剂;
3.稳定性:优化的冷冻干燥制备工艺,稳定更好,降低了冷冻干燥对生物制品的不良影响;无需冷藏,室温(不超过30℃)可储存6个月,2~8℃可保存4年半,有效的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患者使用保存的负担;
4.便利性、依从性:采用获得三项设计大奖的创新自动注射装置(双腔预填充注射器),自动复溶、自动注射,操作简单,隐形针头,减少患儿打针压力,提升患者使用体验;每周只需注射一次,一年仅需注射52次,与日制剂相比,极大的减少了注射频次,显著的减少了漏针现象,提升了依从性,可有效保证预期疗效,使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其优于目前已上市的其他生长激素品种,隆培促生长素未来可以有更好的市场表现,更易获得客户的认同。
问4:公司目前生长激素的销售情况以及对未来生长激素市场的展望?
答:2024年度公司业绩不达预期,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营产品生长激素的销售收入出现下滑,导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未能实现预期增长,进而影响了净利润的提升。2025年1、2月份生长激素新患呈现不错的增长态势,公司希望生长激素新患可以逐渐体现到用药患者中,使得整体在用药人数得以增加,从而提升产品的销售收入,实现公司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尽管市场复杂多变,公司依然对生长激素产品充满信心,认为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仍然有很大空间。伴随着可移动骨龄仪器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公司可以更方便快捷的做好患者筛查等服务工作,从而提升市场推广和学术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市场下沉和渗透可以更上一个台阶,从而度过生长激素的蓄力期和调整期,重新回归快速增长。
问5:公司曲妥珠单抗的销售情况?
答:公司的曲妥珠单抗“安赛汀”上市以来,肿瘤事业部积极开展各项科室会、学术会,推进各省挂网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31个省(市)的挂网工作。目前此产品处于市场快速导入阶段,2024年度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2025年公司会继续加大对安赛汀的推广力度,并希望通过产能扩充和成本优化,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从而取得快速增长。
问6:公司的产品布局情况?
答:自主研发方面,HuA21项目已顺利完成Ib/II期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入组,根据中期分析结果计划开展III期临床研究,目前来看,相关临床数据喜人;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公司将着力推进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上市申报工作;“AK2017注射液”(重组人生长激素-Fc融合蛋白注射液)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入组。用于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AK1008项目”(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正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AK1012项目”(人干扰素α2b吸入用溶液)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合作研发方面,与郑颂国团队合作开发“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疗法相关产品”,搭建国内领先、自主创新的调节T细胞中试培养技术平台,率先在国内开展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预防aGVHD的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公司布局的mRNA药物技术领域也初现成果,阿法纳公司研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AFN0205)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的临床试验批准,公司与阿法纳公司共同研发的用于治疗HPV肿瘤和癌前病变的AFN0328注射液获准并开展临床试验,后续公司将继续与阿法纳公司展开深度合作,积极布局mRNA药物新赛道;博生吉完成了全球首例通用现货型CAR-Vδ1T细胞药物实体瘤患者给药,并于2025年1月向CDE申请“UTAA09注射液”(基于Vδ1T细胞的靶向CD19的现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获受理。参股公司元宋生物自主研发的溶瘤病毒抗癌药物“重组L-IFN腺病毒注射液”获得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同意在国内开展I-IIa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晚期实体肿瘤,此前该品已获得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新药临床试验许可。
券商研报:
博腾股份
重点机构:海通证券
调研摘要:
Q1:去年第四季度毛利率较第三季度略有下降,如何看待后续的盈利能力?
A1:我们的目标是持续努力减少亏损,去年不考虑第四季度资产减值准备因素,每个季度也是持续减亏。目前新业务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部分新业务已经有减亏的方向,而成熟业务(小分子原料药)我们希望通过对高价值项目、高价值靶点的市场机会获取,以及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来改善盈利能力。
Q2:公司后期对海外产能的规划如何?
A2:海外产能包括研发基地在内是我们一直在投入的,这也主要是基于客户需求,我们海外布局也是相对比较早的。目前,斯洛文尼亚研发设施已投用,但需要一定时间让客户对场地进行审计及了解。美国J-STAR也在去年实现了9%的收入增长。总体而言,我们将稳步推动海外产能建设和运营战略实施。
Q3:基于2024年在手订单,我们对2025年的预期是什么?
A3:如我们在2024年报中所述,2025年收入重回增长是我们的重要经营目标之一,但是目标能否实现还需要看接下来每个季度的实际情况。
Q4:2024年在手订单增速高于项目数增速,原因是因为客单价的增长还是项目主要以中后期为主的原因?
A4:增长主要来自中后期项目的拉动,尤其是去年第一二季度比较明显。从市场来看,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市场。中国市场的购买力还在恢复中,且市场竞争仍然持续,收入有所下滑。
Q5:公司是否测算过,可能因关税政策受影响的收入比例有多少?
A5:公司做了测算,我们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占比不足5%。我们也在持续保持对关税政策的关注,并且保持跟客户的良好沟通。目前影响相对可控。
券商研报:
东方雨虹
重点机构:
华夏基金:张俊、周天翎
嘉实基金:黄福大
交银施罗德:张晨
景顺长城基金:王平川
睿远基金:戎哲宇
兴全基金:王祎馨
调研摘要:
Q1:分享公司主要发展战略?
A: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主要有三项核心优势:一是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与团队。他们加入雨虹至少三年以上,且80后为主,已在当地成功构筑起核心竞争力;二是渠道优势,公司目前拥有工程渠道经销商约10000家、民建经销商4000家,这些经销商对公司的产品、品牌、服务、团队高度认同;三是产品质量优势,公司坚守产品质量底线,坚持质量是东方雨虹品牌价值的核心所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保持质量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三年雨虹艰难转型,但成效显著。24年工作重点聚焦了三个问题,应收账款、海外布局、团队调整优化,24年市占率持续提升。2025年,公司将继续坚守产品质量标准、提升服务能力,民建半日达已在十余个省份推行;充分推行管理扁平化,提效降本控费;渠道向下沉市场持续渗透,提升防水及各品类的市占率,稳固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瓷砖胶、美缝剂等品类的领先地位,发展腻子粉、管业等新赛道。同时,公司修缮业务的各类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在持续探索中。关于海外,公司目前正加速推进海外供应链布局与渠道建设,一带一路以贸易为主,海外产能布局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海外优先是公司重点战略,海外业务是公司未来新的增长曲线,预计随着海外产能的陆续释放,海外业务发展将迎来重要拐点。
Q2:公司今年主要工作方向有哪些?
A: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方向:控降费、稳防水、拓品类、轻资产。第一,加强费用管控,提升人效;第二,巩固防水主业龙头地位,有效市占率寸土必争;第三,聚焦防水、砂粉双主业,持续提升砂粉、管业、涂料等品类的市占率;第四,轻资产,包括降低固定资产及加快工抵房处置等。
Q3:工抵资产处置情况?
A:目前在手工抵房主要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变现难度较大的资产,这类资产前期已按照会计准则计提了较为充分的坏账准备。第二类是可变现资产,公司每月都在积极推进资产变现工作。第三类是属于“在路上的资产”,也就是尚没有完成过户手续的资产。第四类则是分布于一二线城市的优质资产,较为容易变现。公司在2024年已处理部分工抵房,希望今年集中解决剩余工抵房问题。
Q4:海外的竞争优势和产能布局?
A:首先,公司对出海有更丰富的经验、底蕴。从历史沿革看,公司出海起步较早,2004年成立国际贸易部、2015年设立北美研发中心、2016年成立马来西亚公司,并依托国际工程,通过国内客户把产品带出去,实现海外销售,同时围绕功能性建材搭建主营产业,对卡脖子原材料做适当延伸拓宽护城河。其次,不断向优秀的出海企业学习,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帮助公司海外业务更好发展,公司对出海也有了更全新的认知。第三,持续复盘,能够将公司在国内近三十年积累的产业基础、管理基础、业务基础等优势得以更好的运用,以实现贸易、投资、并购三驾马车同时发力。第四,搭建大区业务团队,并由国内多个业务板块联合成立产品事业部均为出海提供更有力支撑,搭建海外管理平台,进一步夯实海外市场团队的营销和组织能力。最后,公司海外业务目前正在积极布局供应链体系和渠道建设。
Q5:工建集团项目报备情况、修缮如何布局以及产品价格情况?
A:首先,报备项目方面跟以往相比呈现几个不同点:一是从报备类型上看,房地产类型的报备项目明显降低,工业领域、水利、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类型项目明显增加;二是从项目数量上看,报备项目数量在增加,但单体项目的防水体量在缩小;三是从整体项目报备上看,公司今年会分节点、多品类包含防水、砂粉、涂料、地坪、保温等,从项目报备开始就管控多品类发展,单体项目如果既做防水,又把砂粉、保温、地坪、内外墙涂料都做进去,将会提升单体项目产值。其次,关于修缮业务布局,修缮业务拆为两块,工程端业务整合到工建集团,目前已把产品品类和经销商都做了区隔,成立专门修缮品牌和团队,持续发展经销商,未来将成为工建集团新增长点,另一块即零售业务板块整合到民建集团形成C端服务平台。第三,产品价格方面,公司对项目进行全周期管理,并对市场秩序进行管控,针对不同定位的产品实行差异化的价格策略。
券商研报:
安科生物
重点机构:招商基金
调研摘要:
问1: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以及经营现金流的分析?
答: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604.28万元,同比下降11.51%;实现利润总额80,301.67万元,同比下降12.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94.84万元,同比下降16.56%。2023年因转让子公司中德美联股权,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27,588万元依据相关规定当年准予所得税前扣除,影响2023年净利润4138.2万元,剔除上述因素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12.27%。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537.19万元,同比下降28.08%,主要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下降7792.88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8200.64万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长10,132.62万元,其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长主要原因为销售费用支付的现金12,907.48万元。
问2:公司对维昇药业进行基石投资的意义?
答:公司对维昇药业进行基石投资,主要是看好维昇药业的核心产品管线,公司希望借此与维昇药业建立密切的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双方在各自优势领域的深度战略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持续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持续发展,实现长远战略目标。
问3:隆培促生长素的优点?
答:从使用上来看,患者对于每周注射一次的长效生长激素的依从性显然比每天都需要注射的短效剂型更高,患者的体验更好;而且长效生长激素的市场表现良好,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我们认为长效生长激素是未来生长激素发展的趋势。
隆培促生长素的优点:
1.安全性好:隆培促生长素是基于Transcon暂时连接技术的长效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分子通过连接结构与TransCon载体分子结合,形成无活性且在体内不被清除的前药。前药注射到体内后,TransCon连接结构在生理PH和温度下自动裂解,以特定的速率缓慢释放恢复活性、未经修饰的生长激素分子,进而发挥其生理作用,连接结构和载体分子可直接经肾脏排出体外。其耐受性良好,血药浓度与日制剂相似,安全性特征与生长激素日制剂相当;
2.有效性:创新TransCon技术下的隆培促生长素,在保持了蛋白活性不受影响的同时,也获得了较低的免疫原性。隆培促生长素释放的未经修饰的GH的分子没有增大,不影响组织分布和受体结合,和内源性生长激素具有同样的生理分布,能维持与内源性生长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且其IGF-1应答高于日制剂的同时,GH的直接作用也不受影响,可达到骨骺生长板并促进骨骼生长,证明其优效于生长激素日制剂;
3.稳定性:优化的冷冻干燥制备工艺,稳定更好,降低了冷冻干燥对生物制品的不良影响;无需冷藏,室温(不超过30℃)可储存6个月,2~8℃可保存4年半,有效的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患者使用保存的负担;
4.便利性、依从性:采用获得三项设计大奖的创新自动注射装置(双腔预填充注射器),自动复溶、自动注射,操作简单,隐形针头,减少患儿打针压力,提升患者使用体验;每周只需注射一次,一年仅需注射52次,与日制剂相比,极大的减少了注射频次,显著的减少了漏针现象,提升了依从性,可有效保证预期疗效,使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其优于目前已上市的其他生长激素品种,隆培促生长素未来可以有更好的市场表现,更易获得客户的认同。
问4:公司目前生长激素的销售情况以及对未来生长激素市场的展望?
答:2024年度公司业绩不达预期,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营产品生长激素的销售收入出现下滑,导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未能实现预期增长,进而影响了净利润的提升。2025年1、2月份生长激素新患呈现不错的增长态势,公司希望生长激素新患可以逐渐体现到用药患者中,使得整体在用药人数得以增加,从而提升产品的销售收入,实现公司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尽管市场复杂多变,公司依然对生长激素产品充满信心,认为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仍然有很大空间。伴随着可移动骨龄仪器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公司可以更方便快捷的做好患者筛查等服务工作,从而提升市场推广和学术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市场下沉和渗透可以更上一个台阶,从而度过生长激素的蓄力期和调整期,重新回归快速增长。
问5:公司曲妥珠单抗的销售情况?
答:公司的曲妥珠单抗“安赛汀”上市以来,肿瘤事业部积极开展各项科室会、学术会,推进各省挂网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31个省(市)的挂网工作。目前此产品处于市场快速导入阶段,2024年度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2025年公司会继续加大对安赛汀的推广力度,并希望通过产能扩充和成本优化,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从而取得快速增长。
问6:公司的产品布局情况?
答:自主研发方面,HuA21项目已顺利完成Ib/II期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入组,根据中期分析结果计划开展III期临床研究,目前来看,相关临床数据喜人;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公司将着力推进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上市申报工作;“AK2017注射液”(重组人生长激素-Fc融合蛋白注射液)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入组。用于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AK1008项目”(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正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AK1012项目”(人干扰素α2b吸入用溶液)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合作研发方面,与郑颂国团队合作开发“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疗法相关产品”,搭建国内领先、自主创新的调节T细胞中试培养技术平台,率先在国内开展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预防aGVHD的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公司布局的mRNA药物技术领域也初现成果,阿法纳公司研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AFN0205)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的临床试验批准,公司与阿法纳公司共同研发的用于治疗HPV肿瘤和癌前病变的AFN0328注射液获准并开展临床试验,后续公司将继续与阿法纳公司展开深度合作,积极布局mRNA药物新赛道;博生吉完成了全球首例通用现货型CAR-Vδ1T细胞药物实体瘤患者给药,并于2025年1月向CDE申请“UTAA09注射液”(基于Vδ1T细胞的靶向CD19的现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获受理。参股公司元宋生物自主研发的溶瘤病毒抗癌药物“重组L-IFN腺病毒注射液”获得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同意在国内开展I-IIa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晚期实体肿瘤,此前该品已获得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新药临床试验许可。
券商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