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钢铁PMI显示:钢铁行业缓慢恢复 市场价格偏弱震荡

东方财富网

1天前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来看,2025年3月份为46%,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但指数仍运行在收缩区间,显示钢铁行业恢复缓慢。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来看,2025年3月份为46%,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但指数仍运行在收缩区间,显示钢铁行业恢复缓慢。分项指数变化显示,钢材需求缓慢恢复,终端采购较好回升,钢厂生产趋稳运行,但供大于求压力有所显现。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钢材价格震荡走低。预计4月份,钢市需求将有所回暖,钢厂生产稳中有升,原材料和钢材价格将低位回升。

图1 2020年以来钢铁行业PMI变化情况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潘富杰认为:3月钢铁行业延续弱复苏态势,钢铁PMI继续小幅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折射出行业恢复力度偏弱。春节后市场呈现“生产稳、需求缓、价格落”的格局,钢厂生产在利润支撑下有所恢复,但终端需求受政策传导滞后影响,旺季成色有所不足,供需矛盾导致钢价震荡走弱。原材料市场延续此前走势,铁矿石、焦炭等价格受供给宽松压制持续探底,成本端对钢价的支撑进一步弱化。展望4月,行业或迎来关键窗口期,若资金落地与旺季需求形成协同效应,钢价有望阶段性反弹,但需警惕生产端过快释放加剧供需失衡风险,市场修复进程仍需政策与需求的实质性兑现支撑。

钢市需求缓慢恢复,终端采购较好回升。3月份是钢铁行业的传统旺季,受气温回升、工地开工复工以及节后补库等因素带动,3月通常是钢材消费的旺季,但今年3月份,由于两会政策预期偏温和,市场预期有所转弱,钢铁需求恢复缓慢。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1.1%,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终端需求在工地开工复工带动下短期较好回升,根据监测的沪市终端线螺采购数据来看,3月份上海终端采购量较2月回升77.8%,月内呈持续回暖态势。

图2 2020年以来钢铁新订单指数变化情况

图3 2020年以来沪市终端线螺每周采购量监控数据变化情况

钢厂生产趋稳运行,供大于求压力显现。3月份,虽然需求不及预期,但仍呈弱势回升态势,加上当前企业盈利空间尚可,钢厂生产趋稳运行。生产指数为47.1%,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中钢协数据显示,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日产粗钢213.2万吨,环比下降5.6%;平均日产生铁188.8万吨,环比下降5%;平均日产钢材200.7万吨,环比下降12.8%。日均产量环比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2月下旬环比明显上升,拉高了基数,实际上3月上旬钢材产量较2月上旬仍有所上升。到3月中旬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日产粗钢216.6万吨,环比上升1.6%,平均日产生铁192.7万吨,环比上升2.1%;平均日产钢材211.2万吨,环比上升5.3%。据上海卓钢链了解,当前供应方面因利润水平尚可而短期难有减量,但整体需求恢复较为缓慢,因此阶段性供需格局有一定压力,供大于求有所显现。钢厂产成品库存也相应有所增加,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6%,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

图4 2020年以来钢铁生产指数变化情况

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3月份,尽管钢厂生产和原材料采购活动均趋稳运行,但对原材料价格的支撑仍然较弱,购进价格指数为35.4%,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位于40%以下较低水平,显示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分品类来看,铁矿石受粗钢压减预期以及海外发运恢复影响,价格有所回落;焦炭市场则在3月完成了第十一轮提降,而且当前焦炭供给宽松,价格仍处于下降状态;废钢市场受成材价格下跌影响支撑力度不足,价格也呈下降态势。

图5 2020年以来钢铁购进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钢材价格震荡走低。3月份,由于阶段性供大于求压力,钢材价格震荡走弱。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显示,3月2日价格为3273元/吨,为当月最高点,之后由于市场预期转弱,价格震荡下行,至3月21日价格降至3167元/吨,创2024年9月份以来的新低。临近月末,市场需求有所回稳,市场预期再度回升,钢材价格也有所反弹,3月26日价格为3206元/吨,但较月初价格仍有所下降。

图6 2018年以来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预计4月份,钢材市场需求有所回暖。4月份仍是钢铁行业的传统旺季,3月份未能充分释放的需求或将在4月逐步释放。一是基建项目在专项债等资金到位后进入施工高峰期,建筑用钢需求将集中释放;二是制造业用钢需求同步增强,板材工业材料需求有扩张区间,主要是汽车行业在“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下产销提速,新能源车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工程机械、家电等领域进入备货周期带动相关钢材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需求回升仍高度依赖专项债资金落地效率,若基建资金拨付或重大项目开工进度滞后,可能压制建材需求释放强度。

钢厂生产稳中有升。4月份,随着需求端回暖,加上当前在原材料与产成品价格双降的情况下,钢材炼钢仍有一定利润,钢厂生产积极性或继续上升。3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71.3%,连续2个月位于70%以上的较高水平,表明钢厂对于后市较为乐观。钢厂原材料库存也有所趋稳,以备后市生产所需。3月原材料库存指数49.8%,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原材料和钢材价格低位回升。4月份,钢材需求回升将带动钢材价格上涨,在经历了数月的低位震荡后,钢材价格有望在4月迎来一定幅度的回升。原材料价格也会随着生产端回升同步趋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形势较为复杂,俄乌冲突和关税政策对于大宗商品有很强的影响,如果国际形势发生变化,黑色系相关大宗商品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当前市场上限产“小作文”频出,或在一定程度上对钢材价格形成一定扰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来看,2025年3月份为46%,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但指数仍运行在收缩区间,显示钢铁行业恢复缓慢。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来看,2025年3月份为46%,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但指数仍运行在收缩区间,显示钢铁行业恢复缓慢。分项指数变化显示,钢材需求缓慢恢复,终端采购较好回升,钢厂生产趋稳运行,但供大于求压力有所显现。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钢材价格震荡走低。预计4月份,钢市需求将有所回暖,钢厂生产稳中有升,原材料和钢材价格将低位回升。

图1 2020年以来钢铁行业PMI变化情况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潘富杰认为:3月钢铁行业延续弱复苏态势,钢铁PMI继续小幅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折射出行业恢复力度偏弱。春节后市场呈现“生产稳、需求缓、价格落”的格局,钢厂生产在利润支撑下有所恢复,但终端需求受政策传导滞后影响,旺季成色有所不足,供需矛盾导致钢价震荡走弱。原材料市场延续此前走势,铁矿石、焦炭等价格受供给宽松压制持续探底,成本端对钢价的支撑进一步弱化。展望4月,行业或迎来关键窗口期,若资金落地与旺季需求形成协同效应,钢价有望阶段性反弹,但需警惕生产端过快释放加剧供需失衡风险,市场修复进程仍需政策与需求的实质性兑现支撑。

钢市需求缓慢恢复,终端采购较好回升。3月份是钢铁行业的传统旺季,受气温回升、工地开工复工以及节后补库等因素带动,3月通常是钢材消费的旺季,但今年3月份,由于两会政策预期偏温和,市场预期有所转弱,钢铁需求恢复缓慢。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1.1%,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终端需求在工地开工复工带动下短期较好回升,根据监测的沪市终端线螺采购数据来看,3月份上海终端采购量较2月回升77.8%,月内呈持续回暖态势。

图2 2020年以来钢铁新订单指数变化情况

图3 2020年以来沪市终端线螺每周采购量监控数据变化情况

钢厂生产趋稳运行,供大于求压力显现。3月份,虽然需求不及预期,但仍呈弱势回升态势,加上当前企业盈利空间尚可,钢厂生产趋稳运行。生产指数为47.1%,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中钢协数据显示,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日产粗钢213.2万吨,环比下降5.6%;平均日产生铁188.8万吨,环比下降5%;平均日产钢材200.7万吨,环比下降12.8%。日均产量环比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2月下旬环比明显上升,拉高了基数,实际上3月上旬钢材产量较2月上旬仍有所上升。到3月中旬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日产粗钢216.6万吨,环比上升1.6%,平均日产生铁192.7万吨,环比上升2.1%;平均日产钢材211.2万吨,环比上升5.3%。据上海卓钢链了解,当前供应方面因利润水平尚可而短期难有减量,但整体需求恢复较为缓慢,因此阶段性供需格局有一定压力,供大于求有所显现。钢厂产成品库存也相应有所增加,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6%,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

图4 2020年以来钢铁生产指数变化情况

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3月份,尽管钢厂生产和原材料采购活动均趋稳运行,但对原材料价格的支撑仍然较弱,购进价格指数为35.4%,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位于40%以下较低水平,显示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分品类来看,铁矿石受粗钢压减预期以及海外发运恢复影响,价格有所回落;焦炭市场则在3月完成了第十一轮提降,而且当前焦炭供给宽松,价格仍处于下降状态;废钢市场受成材价格下跌影响支撑力度不足,价格也呈下降态势。

图5 2020年以来钢铁购进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钢材价格震荡走低。3月份,由于阶段性供大于求压力,钢材价格震荡走弱。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显示,3月2日价格为3273元/吨,为当月最高点,之后由于市场预期转弱,价格震荡下行,至3月21日价格降至3167元/吨,创2024年9月份以来的新低。临近月末,市场需求有所回稳,市场预期再度回升,钢材价格也有所反弹,3月26日价格为3206元/吨,但较月初价格仍有所下降。

图6 2018年以来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预计4月份,钢材市场需求有所回暖。4月份仍是钢铁行业的传统旺季,3月份未能充分释放的需求或将在4月逐步释放。一是基建项目在专项债等资金到位后进入施工高峰期,建筑用钢需求将集中释放;二是制造业用钢需求同步增强,板材工业材料需求有扩张区间,主要是汽车行业在“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下产销提速,新能源车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工程机械、家电等领域进入备货周期带动相关钢材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需求回升仍高度依赖专项债资金落地效率,若基建资金拨付或重大项目开工进度滞后,可能压制建材需求释放强度。

钢厂生产稳中有升。4月份,随着需求端回暖,加上当前在原材料与产成品价格双降的情况下,钢材炼钢仍有一定利润,钢厂生产积极性或继续上升。3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71.3%,连续2个月位于70%以上的较高水平,表明钢厂对于后市较为乐观。钢厂原材料库存也有所趋稳,以备后市生产所需。3月原材料库存指数49.8%,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原材料和钢材价格低位回升。4月份,钢材需求回升将带动钢材价格上涨,在经历了数月的低位震荡后,钢材价格有望在4月迎来一定幅度的回升。原材料价格也会随着生产端回升同步趋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形势较为复杂,俄乌冲突和关税政策对于大宗商品有很强的影响,如果国际形势发生变化,黑色系相关大宗商品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当前市场上限产“小作文”频出,或在一定程度上对钢材价格形成一定扰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