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股指震荡将进一步推进 眼下重要的是守正

智通财经

2天前

我们对下一阶段股指走势的看法:1)在此前密集的催化后,目前暂缺乏对宏观政策、经济增长、产业突破等预期层面的有力进展与上修动力,进入“等待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预期上修缺乏新动力,前期交易表达比较充分,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多,下一阶段股市进入震荡整固。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四月是股市最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看好两重两新受益板块、低PB与稳定现金流资产,回避中小市值与题材炒作。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大势研判:震荡仍将进一步推进。国泰君安策略1月5日判断“股指料将在春节前见底,科技为要,扩围港股”;此后我们在2月26日判断“反弹后股指横盘震荡,周期性资产将出现修复”。从全年和全局的角度看,过去三年的市场出清、决策层扭转形势的决心与后手以及无风险利率下降推动增量资金入市的趋势已经形成,2025年中国股市迎来“转型牛”。我们对下一阶段股指走势的看法:1)在此前密集的催化后,目前暂缺乏对宏观政策、经济增长、产业突破等预期层面的有力进展与上修动力,进入“等待期”。2)部分指数和板块以及中小市值估值和换手率走到偏高的水平,前期交易的表达比较充分,隐含其对流动性变化将更敏感,波动或有所加大。3)四月海外关税疑云密集,国内财报季业绩成色检验在即,不确定因素较前期将有所增加,整体市场承担风险的意愿会出现降低。综合以上的要素,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股指将从横盘震荡进入震荡整固的阶段。

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四月是股市运行中最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过去十年以来,四月、七月与十月个股表现与业绩增长相关性最为密切,其中又以四月为甚,因此四月是全年中股市最关注增长的月份。从整体来看,我们预测2024年全A盈利增速为-1.5%(全A非金融-6.3%),估算2025年Q1全A盈利增速为-2.1%(全A非金融-2.8%),与一季度CPI与PPI相验证。从Q1产业链表现看:1)周期资源:由于传统建工需求不足,钢铁、浮法与煤炭及其他能源价格同比下移,自律限产、地缘摩擦等因素下,部分建材、化工与有色价格上涨。2)中游制造:“两新”政策和新能源上网带动国内需求,产业链原料和组件环节价格企稳;设备更新带动机械和交运设备国内需求回升,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支撑工程机械、铁道等产品出口景气。3)居民消费:国补提振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品需求,服务消费景气延续,但白酒价格仍在下滑。4)科技成长:AI算力需求强劲,半导体、PCB等硬件需求回升;传媒等应用层面景气改善。

风格平衡重视业绩,看好设备更新/以旧换新受益板块与低PB个股。1)两重两新:政策扩容发力,地方推进积极性高,推荐:电力设备/轨交/工程机械/消费电子/家电等。2)科技成长:产业趋势明朗,订单兑现度高,推荐:军工/智能驾驶/AI算力/通信;3)低PB资产:受益供给端优化或新需求拉动涨价的周期行业:化工/有色/建材。此外,自由稳定现金流主题短期将重回视野,并回避中小市值。

主题推荐1、自主可控:国产半导体设备新突破,看好国产光刻/刻蚀/量检测和先进材料供应链。2、银发经济:《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看好养老保险/医疗器械/智能助老设备等需求提升。3、AI智能体:OpenAI推出基于GPT-4o的图像生成功能,有望加速垂类商业应用开发。4、并购重组:科技企业并购政策放宽,看好汽车央企/军工等领域重组整合。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我们对下一阶段股指走势的看法:1)在此前密集的催化后,目前暂缺乏对宏观政策、经济增长、产业突破等预期层面的有力进展与上修动力,进入“等待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预期上修缺乏新动力,前期交易表达比较充分,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多,下一阶段股市进入震荡整固。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四月是股市最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看好两重两新受益板块、低PB与稳定现金流资产,回避中小市值与题材炒作。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大势研判:震荡仍将进一步推进。国泰君安策略1月5日判断“股指料将在春节前见底,科技为要,扩围港股”;此后我们在2月26日判断“反弹后股指横盘震荡,周期性资产将出现修复”。从全年和全局的角度看,过去三年的市场出清、决策层扭转形势的决心与后手以及无风险利率下降推动增量资金入市的趋势已经形成,2025年中国股市迎来“转型牛”。我们对下一阶段股指走势的看法:1)在此前密集的催化后,目前暂缺乏对宏观政策、经济增长、产业突破等预期层面的有力进展与上修动力,进入“等待期”。2)部分指数和板块以及中小市值估值和换手率走到偏高的水平,前期交易的表达比较充分,隐含其对流动性变化将更敏感,波动或有所加大。3)四月海外关税疑云密集,国内财报季业绩成色检验在即,不确定因素较前期将有所增加,整体市场承担风险的意愿会出现降低。综合以上的要素,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股指将从横盘震荡进入震荡整固的阶段。

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四月是股市运行中最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过去十年以来,四月、七月与十月个股表现与业绩增长相关性最为密切,其中又以四月为甚,因此四月是全年中股市最关注增长的月份。从整体来看,我们预测2024年全A盈利增速为-1.5%(全A非金融-6.3%),估算2025年Q1全A盈利增速为-2.1%(全A非金融-2.8%),与一季度CPI与PPI相验证。从Q1产业链表现看:1)周期资源:由于传统建工需求不足,钢铁、浮法与煤炭及其他能源价格同比下移,自律限产、地缘摩擦等因素下,部分建材、化工与有色价格上涨。2)中游制造:“两新”政策和新能源上网带动国内需求,产业链原料和组件环节价格企稳;设备更新带动机械和交运设备国内需求回升,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支撑工程机械、铁道等产品出口景气。3)居民消费:国补提振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品需求,服务消费景气延续,但白酒价格仍在下滑。4)科技成长:AI算力需求强劲,半导体、PCB等硬件需求回升;传媒等应用层面景气改善。

风格平衡重视业绩,看好设备更新/以旧换新受益板块与低PB个股。1)两重两新:政策扩容发力,地方推进积极性高,推荐:电力设备/轨交/工程机械/消费电子/家电等。2)科技成长:产业趋势明朗,订单兑现度高,推荐:军工/智能驾驶/AI算力/通信;3)低PB资产:受益供给端优化或新需求拉动涨价的周期行业:化工/有色/建材。此外,自由稳定现金流主题短期将重回视野,并回避中小市值。

主题推荐1、自主可控:国产半导体设备新突破,看好国产光刻/刻蚀/量检测和先进材料供应链。2、银发经济:《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看好养老保险/医疗器械/智能助老设备等需求提升。3、AI智能体:OpenAI推出基于GPT-4o的图像生成功能,有望加速垂类商业应用开发。4、并购重组:科技企业并购政策放宽,看好汽车央企/军工等领域重组整合。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