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周末又出重磅消息!
国务院国资委在电动汽车论坛上宣布,要对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车企搞"战略性重组"。消息一出,股吧炸锅,有人连夜翻出长安、东风、一汽解放的K线图,高呼:"下周主线定了!财富密码就在这儿!"
但!先别上头!
当年南北车合并暴涨5倍的传奇还历历在目,但这次可能大不一样!今天咱就掰开揉碎,告诉你为什么冲进去大概率当韭菜?
一、这次重组,和南北车根本不是一回事!
战略目标不同
当年南北车合并是为了避免海外恶性竞争(比如南车报价200万,北车就敢砍到140万)。而这次重组是要解决国企大而不强、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国资委原话:打造"自主核心技术"的全球竞争力)。前者是抢蛋糕,后者是补短板,效果能一样?
行业格局天差地别
高铁时代全球对手仅4-5家,而汽车行业国内有比亚迪、华为、小米猛攻,海外丰田、特斯拉虎视眈眈。整合三家国企就能成?醒醒吧老铁!
二、两大大硬伤,注定这次炒不长久!
成长空间有限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50%,市场增速放缓。重组后的国企要和比亚迪拼性价比、和华为拼智能化、和特斯拉拼品牌力…哪条赛道都不好走!
技术短板难靠合并解决
国资委自己都承认:三大车企"三电"技术刚自主化(电池/电驱/电控),但智能驾驶、芯片等仍依赖外部。并购能买生产线,买不来创新能力!
历史教训:冲高必回落
看看2月东风长安重组传闻时的股价:东风股份涨停次日跌5%,长安汽车高开低走收涨4%。游资炒一波就跑,散户接盘站岗的剧本早写好了!
三、散户避坑指南:这些钱你赚不到!
别信"垄断暴利"
当年南北车合并后,中国中车股价从39元跌到6元。国企重组≠业绩暴涨,机构早把预期算透了!
警惕"假利好真出货"
主力可能借消息拉高出货(参考2024年2月兵装系个股走势)。记住:涨停板里10个有9个是陷阱!
替代机会更靠谱
与其赌重组,不如关注:
AI+汽车(英伟达刚发布机器人模型)
固态电池(多家车企宣布2025量产)
低空经济(深圳已发2亿"训力券")
最后说句大实话
国资委搞重组是为了产业升级,不是给散户送钱!真正能躺赚的早被机构包场,咱们小散多看少动,宁可错过别做错!
互动话题:
你曾在国企重组概念上吃过亏吗?评论区吐槽,点赞前三送《防割韭菜手册》!
数据来源:国务院国资委通告、经济日报、券商研报、历史股价数据
(投资有风险,本文不构成建议。市场有风险,冲高需谨慎!)
老铁们,周末又出重磅消息!
国务院国资委在电动汽车论坛上宣布,要对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车企搞"战略性重组"。消息一出,股吧炸锅,有人连夜翻出长安、东风、一汽解放的K线图,高呼:"下周主线定了!财富密码就在这儿!"
但!先别上头!
当年南北车合并暴涨5倍的传奇还历历在目,但这次可能大不一样!今天咱就掰开揉碎,告诉你为什么冲进去大概率当韭菜?
一、这次重组,和南北车根本不是一回事!
战略目标不同
当年南北车合并是为了避免海外恶性竞争(比如南车报价200万,北车就敢砍到140万)。而这次重组是要解决国企大而不强、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国资委原话:打造"自主核心技术"的全球竞争力)。前者是抢蛋糕,后者是补短板,效果能一样?
行业格局天差地别
高铁时代全球对手仅4-5家,而汽车行业国内有比亚迪、华为、小米猛攻,海外丰田、特斯拉虎视眈眈。整合三家国企就能成?醒醒吧老铁!
二、两大大硬伤,注定这次炒不长久!
成长空间有限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50%,市场增速放缓。重组后的国企要和比亚迪拼性价比、和华为拼智能化、和特斯拉拼品牌力…哪条赛道都不好走!
技术短板难靠合并解决
国资委自己都承认:三大车企"三电"技术刚自主化(电池/电驱/电控),但智能驾驶、芯片等仍依赖外部。并购能买生产线,买不来创新能力!
历史教训:冲高必回落
看看2月东风长安重组传闻时的股价:东风股份涨停次日跌5%,长安汽车高开低走收涨4%。游资炒一波就跑,散户接盘站岗的剧本早写好了!
三、散户避坑指南:这些钱你赚不到!
别信"垄断暴利"
当年南北车合并后,中国中车股价从39元跌到6元。国企重组≠业绩暴涨,机构早把预期算透了!
警惕"假利好真出货"
主力可能借消息拉高出货(参考2024年2月兵装系个股走势)。记住:涨停板里10个有9个是陷阱!
替代机会更靠谱
与其赌重组,不如关注:
AI+汽车(英伟达刚发布机器人模型)
固态电池(多家车企宣布2025量产)
低空经济(深圳已发2亿"训力券")
最后说句大实话
国资委搞重组是为了产业升级,不是给散户送钱!真正能躺赚的早被机构包场,咱们小散多看少动,宁可错过别做错!
互动话题:
你曾在国企重组概念上吃过亏吗?评论区吐槽,点赞前三送《防割韭菜手册》!
数据来源:国务院国资委通告、经济日报、券商研报、历史股价数据
(投资有风险,本文不构成建议。市场有风险,冲高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