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3月28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股票代码:03650)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在运动健康赛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交出了一份营收微降但毛利率提升、AI布局加速的答卷。面对行业变革与用户需求升级的双重挑战,Keep正通过技术赋能、业务结构优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探索从流量平台向健康生态的转型路径。
一、财务与用户数据:短期承压与长期韧性
据网经社数字生活台(DL.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财报显示,Keep 2024年实现营收20.66亿元,同比下降3.4%,主要源于广告及其他业务的收缩(同比下降23.3%至1.94亿元)。然而,核心业务板块展现出较强韧性: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营收达9.54亿元,同比增长0.8%;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营收9.1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这一结构变化折射出Keep“去广告化、强会员化”的战略调整——在宏观消费环境承压的背景下,高粘性、高复购的订阅用户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用户规模方面,Keep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为2992万,年度活跃用户(AU)突破1亿,年度运动用户达5500万,会员渗透率稳定在10.6%。尽管用户增速放缓,但Keep通过内容品类拓展(新增瑜伽、普拉提等细分领域)和数据化服务升级(AI运动档案),成功维持用户粘性。值得注意的是,其会员付费率与用户ARPU值(平均每用户收入)均保持行业领先,反映出精细化运营成效。
二、业务调整与AI布局:从工具到生态的进化
2024年是Keep战略转型的关键年。财报中“技术赋能”被提及16次,凸显其以AI驱动降本增效的决心。具体举措包括:
1. 供应链优化:通过算法模型预测需求、缩短新品开发周期,2024年自有品牌产品毛利率提升至46.7%;
2. 内容智能化:AI生成课程占比超30%,用户训练计划个性化推荐准确率提升40%;
3. 运营提效:AI客服覆盖率达80%,人力成本降低15%。
Keep App 8.0版本的迭代更标志着其从单一健身工具向“运动+健康”生态的跨越。新增的健康数据追踪、睡眠分析与营养建议等功能,不仅提升了用户留存,也为后续商业化提供了更多场景。例如,与智能硬件厂商的合作、健康食品品牌的联名,都在探索运动之外的变现可能性。
三、挑战与破局:AI浪潮中的差异化竞争
尽管Keep在AI应用上已取得初步成果,但行业竞争与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1. 用户增长天花板:国内健身人口渗透率仅5%,远低于欧美20%的水平,Keep需在三四线城市挖掘增量市场;
2. 盈利模式待突破:会员与硬件收入占比虽高,但广告收入的大幅下滑暴露了商业化路径的脆弱性;
3. 技术壁垒构建:面对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健身内容冲击,Keep需在AI课程研发和用户运营上建立护城河。
对此,Keep提出2025年扭亏为盈的目标,计划通过三方面破局:
降本增效:继续压缩低效业务,提升人效比至行业领先水平;
场景延伸:拓展企业端服务(如员工健康管理),开发B端收入;
技术深化:年内推出AI运动教练2.0版本,实现实时动作纠正与饮食方案匹配。
结语:AI时代的健身新范式
Keep的2024年报,既是行业寒冬下的生存答卷,也是AI浪潮中的转型宣言。在运动健康赛道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运营”的当下,其以技术驱动降本、以内容生态提升粘性的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未来,Keep能否在盈利与用户规模之间找到平衡,关键在于AI技术能否真正实现从“工具辅助”到“价值创造”的跃迁。这场关乎效率与创新的竞赛,或将重塑整个运动科技行业的竞争格局。
(网经社讯)3月28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股票代码:03650)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在运动健康赛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交出了一份营收微降但毛利率提升、AI布局加速的答卷。面对行业变革与用户需求升级的双重挑战,Keep正通过技术赋能、业务结构优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探索从流量平台向健康生态的转型路径。
一、财务与用户数据:短期承压与长期韧性
据网经社数字生活台(DL.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财报显示,Keep 2024年实现营收20.66亿元,同比下降3.4%,主要源于广告及其他业务的收缩(同比下降23.3%至1.94亿元)。然而,核心业务板块展现出较强韧性: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营收达9.54亿元,同比增长0.8%;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营收9.1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这一结构变化折射出Keep“去广告化、强会员化”的战略调整——在宏观消费环境承压的背景下,高粘性、高复购的订阅用户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用户规模方面,Keep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为2992万,年度活跃用户(AU)突破1亿,年度运动用户达5500万,会员渗透率稳定在10.6%。尽管用户增速放缓,但Keep通过内容品类拓展(新增瑜伽、普拉提等细分领域)和数据化服务升级(AI运动档案),成功维持用户粘性。值得注意的是,其会员付费率与用户ARPU值(平均每用户收入)均保持行业领先,反映出精细化运营成效。
二、业务调整与AI布局:从工具到生态的进化
2024年是Keep战略转型的关键年。财报中“技术赋能”被提及16次,凸显其以AI驱动降本增效的决心。具体举措包括:
1. 供应链优化:通过算法模型预测需求、缩短新品开发周期,2024年自有品牌产品毛利率提升至46.7%;
2. 内容智能化:AI生成课程占比超30%,用户训练计划个性化推荐准确率提升40%;
3. 运营提效:AI客服覆盖率达80%,人力成本降低15%。
Keep App 8.0版本的迭代更标志着其从单一健身工具向“运动+健康”生态的跨越。新增的健康数据追踪、睡眠分析与营养建议等功能,不仅提升了用户留存,也为后续商业化提供了更多场景。例如,与智能硬件厂商的合作、健康食品品牌的联名,都在探索运动之外的变现可能性。
三、挑战与破局:AI浪潮中的差异化竞争
尽管Keep在AI应用上已取得初步成果,但行业竞争与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1. 用户增长天花板:国内健身人口渗透率仅5%,远低于欧美20%的水平,Keep需在三四线城市挖掘增量市场;
2. 盈利模式待突破:会员与硬件收入占比虽高,但广告收入的大幅下滑暴露了商业化路径的脆弱性;
3. 技术壁垒构建:面对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健身内容冲击,Keep需在AI课程研发和用户运营上建立护城河。
对此,Keep提出2025年扭亏为盈的目标,计划通过三方面破局:
降本增效:继续压缩低效业务,提升人效比至行业领先水平;
场景延伸:拓展企业端服务(如员工健康管理),开发B端收入;
技术深化:年内推出AI运动教练2.0版本,实现实时动作纠正与饮食方案匹配。
结语:AI时代的健身新范式
Keep的2024年报,既是行业寒冬下的生存答卷,也是AI浪潮中的转型宣言。在运动健康赛道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运营”的当下,其以技术驱动降本、以内容生态提升粘性的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未来,Keep能否在盈利与用户规模之间找到平衡,关键在于AI技术能否真正实现从“工具辅助”到“价值创造”的跃迁。这场关乎效率与创新的竞赛,或将重塑整个运动科技行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