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弱势行情难扭转

中国化工报

4天前

国内纯碱价格低位也为纯碱出口赢得了更大空间,后续纯碱出口市场可延续2024年四季度的相对强势表现,即每月出口量或保持在15万吨以上。

3月上旬,纯碱龙头企业检修结束,产量环比提升,期货市场结束此前冲高节奏后开启下行波段。3月后续纯碱企业仍有较多减量计划,本轮纯碱行业主动挺价是否会伴随期货市场先行走弱而结束,笔者以为仍须密切跟踪观察。

从供需格局来看,纯碱行业近几年经历了由紧平衡至宽松的转变。2024年,持续支撑纯碱行情的光伏玻璃产能开启下行通道,此前旺盛的下游需求也随之滑坡,纯碱行业也由此经历了从供弱需强至供需双强、再到供强需弱的转变过程。时至当前,下游需求虽得以企稳,但行业后续面临的产能压力尚未缓解,成为阻碍行情趋势扭转的最大障碍。

相对于显著过剩的供应端而言,笔者认为,参考以往历史周期,对今年纯碱需求端不必悲观。虽然2024年下半年主要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开工率下滑,但今年一季度均出现企稳迹象,后续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同时,轻碱部分下游行业产能也有提升预期。相较于前些年处在高价区间的纯碱现货而言,当前处在低价区间的纯碱可为下游行业让渡更多利润,使纯碱用量得到一定提升。此外,国内纯碱价格低位也为纯碱出口赢得了更大空间,后续纯碱出口市场可延续2024年四季度的相对强势表现,即每月出口量或保持在15万吨以上。但对于纯碱这一供应端集中度显著高于需求端的行业而言,需求端的逐步上行仍难缓解纯碱市场供大于求的紧迫局面。

自纯碱行业供大于求格局出现以来,纯碱行情虽以趋弱为主,但波段上始终坎坷,节奏动向难以把控,市场规律纷纷失效。造成这种转变的最主要因素便是纯碱上市期货品种后,现货金融属性的增强以及市场参与度的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纯碱市场并不缺少节奏性利多,但利多要素对于行情的帮助仅限于市场情绪和短期波段。当盘面价格受情绪推升走高,期现贸易商的介入采购虽可缓解厂家短期订单压力,但在出货给期现商的同时交出的也是行业自身对未来市场的定价权,因此节奏性利多和期现商的现货买盘力量可谓“甜蜜毒药”,并不能缓解供应过剩这一核心问题。

展望未来,纯碱上游企业或将在较长时间内忍受沉浮,也可积极借助市场情绪的力量,发挥金融工具作用,在行业高库存下实现自身库存的相对平稳,从而顺利度过行业寒冬;对于中游传统贸易商和下游终端而言,建议依托实际客户订单及成品需求,对现货延续刚需采购的思路,在碱厂与期现商之间寻求低价货源进行采购,并使备货水平维持在安全边际之上,以防范短期市场情绪推升下价格大幅波动,进而对自身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国内纯碱价格低位也为纯碱出口赢得了更大空间,后续纯碱出口市场可延续2024年四季度的相对强势表现,即每月出口量或保持在15万吨以上。

3月上旬,纯碱龙头企业检修结束,产量环比提升,期货市场结束此前冲高节奏后开启下行波段。3月后续纯碱企业仍有较多减量计划,本轮纯碱行业主动挺价是否会伴随期货市场先行走弱而结束,笔者以为仍须密切跟踪观察。

从供需格局来看,纯碱行业近几年经历了由紧平衡至宽松的转变。2024年,持续支撑纯碱行情的光伏玻璃产能开启下行通道,此前旺盛的下游需求也随之滑坡,纯碱行业也由此经历了从供弱需强至供需双强、再到供强需弱的转变过程。时至当前,下游需求虽得以企稳,但行业后续面临的产能压力尚未缓解,成为阻碍行情趋势扭转的最大障碍。

相对于显著过剩的供应端而言,笔者认为,参考以往历史周期,对今年纯碱需求端不必悲观。虽然2024年下半年主要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开工率下滑,但今年一季度均出现企稳迹象,后续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同时,轻碱部分下游行业产能也有提升预期。相较于前些年处在高价区间的纯碱现货而言,当前处在低价区间的纯碱可为下游行业让渡更多利润,使纯碱用量得到一定提升。此外,国内纯碱价格低位也为纯碱出口赢得了更大空间,后续纯碱出口市场可延续2024年四季度的相对强势表现,即每月出口量或保持在15万吨以上。但对于纯碱这一供应端集中度显著高于需求端的行业而言,需求端的逐步上行仍难缓解纯碱市场供大于求的紧迫局面。

自纯碱行业供大于求格局出现以来,纯碱行情虽以趋弱为主,但波段上始终坎坷,节奏动向难以把控,市场规律纷纷失效。造成这种转变的最主要因素便是纯碱上市期货品种后,现货金融属性的增强以及市场参与度的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纯碱市场并不缺少节奏性利多,但利多要素对于行情的帮助仅限于市场情绪和短期波段。当盘面价格受情绪推升走高,期现贸易商的介入采购虽可缓解厂家短期订单压力,但在出货给期现商的同时交出的也是行业自身对未来市场的定价权,因此节奏性利多和期现商的现货买盘力量可谓“甜蜜毒药”,并不能缓解供应过剩这一核心问题。

展望未来,纯碱上游企业或将在较长时间内忍受沉浮,也可积极借助市场情绪的力量,发挥金融工具作用,在行业高库存下实现自身库存的相对平稳,从而顺利度过行业寒冬;对于中游传统贸易商和下游终端而言,建议依托实际客户订单及成品需求,对现货延续刚需采购的思路,在碱厂与期现商之间寻求低价货源进行采购,并使备货水平维持在安全边际之上,以防范短期市场情绪推升下价格大幅波动,进而对自身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