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通过推动绿电就近就地消纳,零碳园区将提升外贸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加速我国工业结构及能源结构转型步伐。“探路零碳园区”栏目将走进各地园区及有关机构,倾听他们探路零碳园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分享他们对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真知灼见。
新华财经北京3月28日电(记者董道勇、王钊、余蕊)近年来,我国以“双碳”目标为重要抓手,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近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中心)主任、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张英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与传统园区相比,零碳园区可以通过可溯源的能源供应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大幅提升园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零碳园区大比例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
什么是零碳园区?相较于传统产业园区,零碳园区在能源体系方面将会有哪些不同?张英健表示,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设计、技术、管理和商业化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并最终实现碳中和的产业园区。
“在当前我国从能耗双控加速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进程中,零碳园区建设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张英健说。
零碳园区有哪些特点?张英健认为,为实现零碳目标,零碳园区的能源需求应该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来满足,这不仅能降低对传统供能方式的依赖,还能显著提高周边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为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碳排放角度来讲,现在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于能源生产。如果要想实现零碳园区,能源供给模式,要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张英健表示,在能源供应方面,绿电直供将是零碳园区一个最重要的能源供给方式,要尽量大比例增加可再生能源在零碳园区的使用。
为此,他建议,大力发展“绿电直供”模式,建立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直连方式相匹配的智能微网系统。同时,因地制宜推动先进储能技术在园区的规模化应用,确保能源供应稳定可靠。
零碳园区有助于提升园区企业“绿色竞争力”
零碳园区对于我国工业发展有何意义?张英健表示,零碳园区建设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意义重大。一方面,新型供能方式和低碳管理模式将有效引导传统产业采用电气化技术路线和低碳技术路线,加速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在零碳园区培育新兴产业,有助于其在起步阶段就具备绿色属性,实现“绿色成长”。
“在国际绿色贸易规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零碳园区通过可溯源的能源供应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大幅提升园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张英健表示,零碳园区还将为低碳技术、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场景,有力推动绿色技术研发、试验和推广。同时,零碳园区建设还将催生一批兼具投资能力、技术能力和运营能力的绿色综合服务商。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已对零碳园区建设进行诸多有益探索,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张英健认为,目前国家层面尚未统一部署“零碳园区”的评价标准、建设目标、实施路径等,导致各地区、各部门在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差异,整体推进缺乏协同性和可比性。技术上,零碳园区在能源供应、储能、智能微网、灵活负荷管理等方面都与传统园区有所不同,仍面临大量的技术应用问题亟待解决。
他认为,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尽快编制零碳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路径。同时,配套出台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等标准规范,为各地建设提供统一指引。
在产业布局方面,张英健认为,零碳园区要以高效稳定、可溯源的绿色能源为核心优势,吸引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入驻零碳园区,实现“以绿制绿”。并且,依托零碳园区引导高载能产业转移,吸引相关企业入驻零碳园区。
此外,零碳园区未来的运营模式也会有所变化。张英健表示,未来零碳园区要从整个企业入园、园区管理、园区设计等方面来考虑。比如在企业入园阶段,要选择符合零碳园区产业;在园区设计、规划、布局阶段,要从零碳园区角度来考虑;在园区基础设施、建筑设计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符合零碳园区的要求。
“从产业吸引、产业布局,最后到园区运营管理,都要围绕实现零碳园区的要求来布局这些产业,最初开始招引的时候就要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张英健表示,从当下推进零碳园区建设角度看,还需要一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比如利用中央预算内的资金,或者利用超长期的国债,支持一批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的落地。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编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通过推动绿电就近就地消纳,零碳园区将提升外贸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加速我国工业结构及能源结构转型步伐。“探路零碳园区”栏目将走进各地园区及有关机构,倾听他们探路零碳园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分享他们对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真知灼见。
新华财经北京3月28日电(记者董道勇、王钊、余蕊)近年来,我国以“双碳”目标为重要抓手,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近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中心)主任、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张英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与传统园区相比,零碳园区可以通过可溯源的能源供应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大幅提升园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零碳园区大比例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
什么是零碳园区?相较于传统产业园区,零碳园区在能源体系方面将会有哪些不同?张英健表示,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设计、技术、管理和商业化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并最终实现碳中和的产业园区。
“在当前我国从能耗双控加速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进程中,零碳园区建设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张英健说。
零碳园区有哪些特点?张英健认为,为实现零碳目标,零碳园区的能源需求应该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来满足,这不仅能降低对传统供能方式的依赖,还能显著提高周边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为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碳排放角度来讲,现在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于能源生产。如果要想实现零碳园区,能源供给模式,要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张英健表示,在能源供应方面,绿电直供将是零碳园区一个最重要的能源供给方式,要尽量大比例增加可再生能源在零碳园区的使用。
为此,他建议,大力发展“绿电直供”模式,建立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直连方式相匹配的智能微网系统。同时,因地制宜推动先进储能技术在园区的规模化应用,确保能源供应稳定可靠。
零碳园区有助于提升园区企业“绿色竞争力”
零碳园区对于我国工业发展有何意义?张英健表示,零碳园区建设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意义重大。一方面,新型供能方式和低碳管理模式将有效引导传统产业采用电气化技术路线和低碳技术路线,加速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在零碳园区培育新兴产业,有助于其在起步阶段就具备绿色属性,实现“绿色成长”。
“在国际绿色贸易规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零碳园区通过可溯源的能源供应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大幅提升园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张英健表示,零碳园区还将为低碳技术、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场景,有力推动绿色技术研发、试验和推广。同时,零碳园区建设还将催生一批兼具投资能力、技术能力和运营能力的绿色综合服务商。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已对零碳园区建设进行诸多有益探索,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张英健认为,目前国家层面尚未统一部署“零碳园区”的评价标准、建设目标、实施路径等,导致各地区、各部门在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差异,整体推进缺乏协同性和可比性。技术上,零碳园区在能源供应、储能、智能微网、灵活负荷管理等方面都与传统园区有所不同,仍面临大量的技术应用问题亟待解决。
他认为,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尽快编制零碳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路径。同时,配套出台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等标准规范,为各地建设提供统一指引。
在产业布局方面,张英健认为,零碳园区要以高效稳定、可溯源的绿色能源为核心优势,吸引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入驻零碳园区,实现“以绿制绿”。并且,依托零碳园区引导高载能产业转移,吸引相关企业入驻零碳园区。
此外,零碳园区未来的运营模式也会有所变化。张英健表示,未来零碳园区要从整个企业入园、园区管理、园区设计等方面来考虑。比如在企业入园阶段,要选择符合零碳园区产业;在园区设计、规划、布局阶段,要从零碳园区角度来考虑;在园区基础设施、建筑设计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符合零碳园区的要求。
“从产业吸引、产业布局,最后到园区运营管理,都要围绕实现零碳园区的要求来布局这些产业,最初开始招引的时候就要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张英健表示,从当下推进零碳园区建设角度看,还需要一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比如利用中央预算内的资金,或者利用超长期的国债,支持一批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的落地。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