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显示3月经济增长持续,但信心低迷

美投investing

3周前

服务业的反弹,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之前天气太差,业务积压到3月才释放出来,不少公司提到天气回暖后,客户回流,这有点像“报复性恢复”,能不能持续还不好说。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SP公布3月综合PMI

说到数据验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SP公布的3月PMI初值。重点关注一下现在企业们面临的压力,以及应对策略。为什么说,这次的报告看着涨了,实则不稳呢?

3月的PMI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虽然“表面上”出现了些许回暖,特别是服务业这边明显有起色,但整体来看,企业对前景的信心却在持续下滑,制造业也重新掉进了萎缩区间。

具体来说,美国综合的PMI从2月的51.6升到3月的53.5,创下三个月来新高,反映出整体商业活动确实有所提速。但拆开来看,是靠服务业在撑场子。服务业PMI飙升至54.3,表现抢眼。相比之下,制造业的日子就难过多了,PMI从52.7直接跌破荣枯线,落到49.8,显示制造业活动再次陷入萎缩,产出和就业双双下滑。

为什么制造业又不行了呢?前两个月的数据还挺乐观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关税实施前提前备货、加紧生产,但这股“抢跑效应”一过,需求就明显疲软了,加上出口表现一般,整个工厂端的信心也跟着冷下来了。

而服务业的反弹,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之前天气太差,业务积压到3月才释放出来,不少公司提到天气回暖后,客户回流,这有点像“报复性恢复”,能不能持续还不好说。更关键的是,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正在变得更加悲观。信心指数创下2022年10月以来的次低,仅比2024年选前那波动荡时略好一点。尤其服务业,对新一届政府的政策颇有微词,像是联邦开支削减、关税增加这些,企业担心会影响消费和金融市场情绪,冲击未来订单。制造的乐观情绪呢,则创了3年以来的新高,依然认为未来减税、贸易保护政策,能够刺激需求。

在就业方面,服务业确实重新开始招聘,但整体增速非常温和,而且很多公司还是谨慎观望,担心经济不稳不敢多招。制造业这边情况更惨,不但没招人,还开始裁员了,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首次,主要原因是成本压力加大。

说到成本,这是这次数据里最值得留意的部分。整个3月,企业的投入成本涨得非常快,创下近两年来 最大涨幅,尤其制造业更是飙到了31个月新高,服务业也在加速上涨。涨价的主因就是关税!大多数企业都明确指出,供应商开始把关税成本转嫁给他们。制造业的售价涨幅也是两年多来最猛的,服务业这边虽然也涨了,但竞争激烈,不敢涨太狠。

SP的经济学家就表示,3月的调查反映经济正在按照年化的1.9%的水平增长,整个一季度则大约在1.5%,和2024年相比显然是一个放缓的态势。未来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比较大。其中,最主要的担忧就是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企业现在成本的上涨幅度创下了2年以来的新高,很多企业都在试图转嫁给消费者,但是假设需求因此进一步疲软,那么对于利润会是一个损伤。

对于关税通胀,大部分经济学家的共识是会先涨后跌。物价会先因为企业们转嫁成本而上涨,但是物价上涨后又会冲击需求,造成订单下滑,最终不得不降价来维持销量。此时企业们的利润率受到了挤压,很可能会因此转向成本控制,于是投资减少,难免裁员。最终给经济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而阿吉一直以来都强调,裁员是我们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假设未来随着关税的传导,企业们裁员的数量逐渐上升,那么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经济或许就在走坏的路上。

往期推荐

01

英伟达最新财报

► 点击阅读

02

● 掌握这套方法,即可安心投资!

► 点击阅读

03

● 川普关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点击阅读

04

● 定投真的适合散户吗?

► 点击阅读

联系我们

想在订阅美投Pro前了解具体服务内容?可邮件我们了解详情:info@jdbinvesting.com

https://www.jdbinvesting.com/

服务业的反弹,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之前天气太差,业务积压到3月才释放出来,不少公司提到天气回暖后,客户回流,这有点像“报复性恢复”,能不能持续还不好说。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SP公布3月综合PMI

说到数据验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SP公布的3月PMI初值。重点关注一下现在企业们面临的压力,以及应对策略。为什么说,这次的报告看着涨了,实则不稳呢?

3月的PMI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虽然“表面上”出现了些许回暖,特别是服务业这边明显有起色,但整体来看,企业对前景的信心却在持续下滑,制造业也重新掉进了萎缩区间。

具体来说,美国综合的PMI从2月的51.6升到3月的53.5,创下三个月来新高,反映出整体商业活动确实有所提速。但拆开来看,是靠服务业在撑场子。服务业PMI飙升至54.3,表现抢眼。相比之下,制造业的日子就难过多了,PMI从52.7直接跌破荣枯线,落到49.8,显示制造业活动再次陷入萎缩,产出和就业双双下滑。

为什么制造业又不行了呢?前两个月的数据还挺乐观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关税实施前提前备货、加紧生产,但这股“抢跑效应”一过,需求就明显疲软了,加上出口表现一般,整个工厂端的信心也跟着冷下来了。

而服务业的反弹,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之前天气太差,业务积压到3月才释放出来,不少公司提到天气回暖后,客户回流,这有点像“报复性恢复”,能不能持续还不好说。更关键的是,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正在变得更加悲观。信心指数创下2022年10月以来的次低,仅比2024年选前那波动荡时略好一点。尤其服务业,对新一届政府的政策颇有微词,像是联邦开支削减、关税增加这些,企业担心会影响消费和金融市场情绪,冲击未来订单。制造的乐观情绪呢,则创了3年以来的新高,依然认为未来减税、贸易保护政策,能够刺激需求。

在就业方面,服务业确实重新开始招聘,但整体增速非常温和,而且很多公司还是谨慎观望,担心经济不稳不敢多招。制造业这边情况更惨,不但没招人,还开始裁员了,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首次,主要原因是成本压力加大。

说到成本,这是这次数据里最值得留意的部分。整个3月,企业的投入成本涨得非常快,创下近两年来 最大涨幅,尤其制造业更是飙到了31个月新高,服务业也在加速上涨。涨价的主因就是关税!大多数企业都明确指出,供应商开始把关税成本转嫁给他们。制造业的售价涨幅也是两年多来最猛的,服务业这边虽然也涨了,但竞争激烈,不敢涨太狠。

SP的经济学家就表示,3月的调查反映经济正在按照年化的1.9%的水平增长,整个一季度则大约在1.5%,和2024年相比显然是一个放缓的态势。未来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比较大。其中,最主要的担忧就是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企业现在成本的上涨幅度创下了2年以来的新高,很多企业都在试图转嫁给消费者,但是假设需求因此进一步疲软,那么对于利润会是一个损伤。

对于关税通胀,大部分经济学家的共识是会先涨后跌。物价会先因为企业们转嫁成本而上涨,但是物价上涨后又会冲击需求,造成订单下滑,最终不得不降价来维持销量。此时企业们的利润率受到了挤压,很可能会因此转向成本控制,于是投资减少,难免裁员。最终给经济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而阿吉一直以来都强调,裁员是我们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假设未来随着关税的传导,企业们裁员的数量逐渐上升,那么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经济或许就在走坏的路上。

往期推荐

01

英伟达最新财报

► 点击阅读

02

● 掌握这套方法,即可安心投资!

► 点击阅读

03

● 川普关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点击阅读

04

● 定投真的适合散户吗?

► 点击阅读

联系我们

想在订阅美投Pro前了解具体服务内容?可邮件我们了解详情:info@jdbinvesting.com

https://www.jdbinvesting.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