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5:《2025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产业链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1周前

隐私计算产业链上游可信硬件代表型企业主要有复旦微电、云涌科技、恒烁股份等;中游技术服务代表性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厂商以及亚信安全、安恒信息等安全厂商以及富数科技、华控清交等垂直服务厂商;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层企业数量众多。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亚信安全(688225.SH)、安恒信息(688023.SH)、三未信安(688489.SH)、绿盟科技(300369.SZ)、星环科技(688031.SH)、优刻得(688158.SH)、山大地纬(688579.SH)、阿里巴巴(9988.HK)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隐私计算发展历程;隐私计算市场竞争格局;隐私计算发展前景

行业概况

1、定义

隐私计算(Privacy-preserving computation)是面向隐私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具体是指在处理视频、音频、图像、图形、文字、数值、泛在网络行为信息流等信息时,对所涉及的隐私信息进行描述、度量、评价和融合等操作,形成一套符号化、公式化且具有量化评价标准的隐私计算理论、算法及应用技术,支持多系统融合的隐私信息保护。

隐私计算技术能够在保证数据提供方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有效提取数据要素价值的一类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在产生、存储、计算、应用、销毁等各个环节中的“可用不可见”。隐私计算核心技术具体如下:

图表1:隐私计算核心技术

2、产业链剖析:各环节协同发展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隐私计算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及隐私数据来源方;中游则是隐私计算技术及服务提供,包括同态加密、差分隐私等基层安全保护技术,联邦学习、可信计算、多方安全计算等应用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的下游为应用层,涵盖企业、政府、金融、教育、安防等多领域。

图表2:隐私计算产业链

隐私计算产业链上游可信硬件代表型企业主要有复旦微电、云涌科技、恒烁股份等;中游技术服务代表性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厂商以及亚信安全、安恒信息等安全厂商以及富数科技、华控清交等垂直服务厂商;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层企业数量众多。

图表3:隐私计算产业链生态图谱

行业发展历程:深化发展阶段

中国隐私计算政策从起步到深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行业探索到系统完善的演变过程,并在数字经济时代持续优化,为隐私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隐私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政务、医疗等多个领域,国家层面对于隐私计算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数据二十条”和《“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的出台,隐私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技术,得到了更多政策支持。

图表4:中国隐私计算产业发展历程

行业发展政策背景: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

国家层面隐私计算政策不断出台并完善,早期侧重于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鼓励,随着数据重要性提升和安全问题凸显,后续政策在多领域推动隐私计算应用,如金融、工业、政务等,同时注重规范标准制定以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我国隐私计算行业相关的政策汇总如下:

图表5:截至2024年国家层面有关隐私计算行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一)

图表6:截至2024年国家层面有关隐私计算行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二)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

1、隐私计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由于技术路径的不同,各类隐私计算技术均有其更加适用的场景,可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几种主要的隐私计算技术对比如下:

图表7:几种主要的隐私计算技术对比

2、隐私计算企业注册热潮在2021年

截至2025年1月22日,隐私计算技术领域注册企业仅有297家,其中2021年为注册热潮,企业注册数量最高位29家,2022年之后企业注册量减少,2024年注册仅4家;整体来看中国隐私计算目前仍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图表8:2004-2024年中国隐私计算企业注册情况(单位:家)

注:统计时间为2025年1月22日,筛选关键词“隐私计算”,筛选范围为企业名、经营范围、企业简介、品牌/产品、专利、商标。

3、隐私计算招投标数量迅速增长

2021-2024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招投标数量整体迅速增长,市场活跃度高,2024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招投标数量同比增长20%;2025年截至1月23日,隐私计算行业招投标数量3件。

图表9:2018-2025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招投标数量(单位:件)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5年1月23日。

中国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区域竞争:上海市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

从中国隐私计算产业链区域分布来看,代表性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其中上海市产业链上中下游布局较为完整,其次为北京、广东、浙江等地。

图表10:中国隐私计算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2、企业竞争:蚂蚁集团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从隐私计算平台市场份额来看,市占率较高的企业主要有蚂蚁集团、蓝象智联、富数科技、华控清交、锘崴科技、安恒信息、数牍科技,其中蚂蚁集团以35.3%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图表11:2023年中国隐私计算平台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单位:%)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未来隐私计算行业技术创新将持续推进,不断突破现有技术边界,以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式保护个人与企业数据隐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拓展,从金融、医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向更多行业渗透,赋能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利用。与此同时,政策法规体系将不断完善,为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明确数据使用的权利与义务,促进技术合规应用,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数据生态体系。

图表12: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隐私计算产业链上游可信硬件代表型企业主要有复旦微电、云涌科技、恒烁股份等;中游技术服务代表性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厂商以及亚信安全、安恒信息等安全厂商以及富数科技、华控清交等垂直服务厂商;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层企业数量众多。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亚信安全(688225.SH)、安恒信息(688023.SH)、三未信安(688489.SH)、绿盟科技(300369.SZ)、星环科技(688031.SH)、优刻得(688158.SH)、山大地纬(688579.SH)、阿里巴巴(9988.HK)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隐私计算发展历程;隐私计算市场竞争格局;隐私计算发展前景

行业概况

1、定义

隐私计算(Privacy-preserving computation)是面向隐私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具体是指在处理视频、音频、图像、图形、文字、数值、泛在网络行为信息流等信息时,对所涉及的隐私信息进行描述、度量、评价和融合等操作,形成一套符号化、公式化且具有量化评价标准的隐私计算理论、算法及应用技术,支持多系统融合的隐私信息保护。

隐私计算技术能够在保证数据提供方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有效提取数据要素价值的一类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在产生、存储、计算、应用、销毁等各个环节中的“可用不可见”。隐私计算核心技术具体如下:

图表1:隐私计算核心技术

2、产业链剖析:各环节协同发展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隐私计算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及隐私数据来源方;中游则是隐私计算技术及服务提供,包括同态加密、差分隐私等基层安全保护技术,联邦学习、可信计算、多方安全计算等应用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的下游为应用层,涵盖企业、政府、金融、教育、安防等多领域。

图表2:隐私计算产业链

隐私计算产业链上游可信硬件代表型企业主要有复旦微电、云涌科技、恒烁股份等;中游技术服务代表性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厂商以及亚信安全、安恒信息等安全厂商以及富数科技、华控清交等垂直服务厂商;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层企业数量众多。

图表3:隐私计算产业链生态图谱

行业发展历程:深化发展阶段

中国隐私计算政策从起步到深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行业探索到系统完善的演变过程,并在数字经济时代持续优化,为隐私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隐私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政务、医疗等多个领域,国家层面对于隐私计算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数据二十条”和《“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的出台,隐私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技术,得到了更多政策支持。

图表4:中国隐私计算产业发展历程

行业发展政策背景: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

国家层面隐私计算政策不断出台并完善,早期侧重于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鼓励,随着数据重要性提升和安全问题凸显,后续政策在多领域推动隐私计算应用,如金融、工业、政务等,同时注重规范标准制定以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我国隐私计算行业相关的政策汇总如下:

图表5:截至2024年国家层面有关隐私计算行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一)

图表6:截至2024年国家层面有关隐私计算行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二)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

1、隐私计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由于技术路径的不同,各类隐私计算技术均有其更加适用的场景,可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几种主要的隐私计算技术对比如下:

图表7:几种主要的隐私计算技术对比

2、隐私计算企业注册热潮在2021年

截至2025年1月22日,隐私计算技术领域注册企业仅有297家,其中2021年为注册热潮,企业注册数量最高位29家,2022年之后企业注册量减少,2024年注册仅4家;整体来看中国隐私计算目前仍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图表8:2004-2024年中国隐私计算企业注册情况(单位:家)

注:统计时间为2025年1月22日,筛选关键词“隐私计算”,筛选范围为企业名、经营范围、企业简介、品牌/产品、专利、商标。

3、隐私计算招投标数量迅速增长

2021-2024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招投标数量整体迅速增长,市场活跃度高,2024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招投标数量同比增长20%;2025年截至1月23日,隐私计算行业招投标数量3件。

图表9:2018-2025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招投标数量(单位:件)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5年1月23日。

中国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区域竞争:上海市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

从中国隐私计算产业链区域分布来看,代表性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其中上海市产业链上中下游布局较为完整,其次为北京、广东、浙江等地。

图表10:中国隐私计算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2、企业竞争:蚂蚁集团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从隐私计算平台市场份额来看,市占率较高的企业主要有蚂蚁集团、蓝象智联、富数科技、华控清交、锘崴科技、安恒信息、数牍科技,其中蚂蚁集团以35.3%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图表11:2023年中国隐私计算平台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单位:%)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未来隐私计算行业技术创新将持续推进,不断突破现有技术边界,以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式保护个人与企业数据隐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拓展,从金融、医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向更多行业渗透,赋能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利用。与此同时,政策法规体系将不断完善,为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明确数据使用的权利与义务,促进技术合规应用,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数据生态体系。

图表12: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