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VC机构,都在做这件事

投资家

2周前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对早期投资而言,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不仅开始重视投前的孵化,对投后的赋能方式也愈发精细化。...因此,投后管理不仅是赋能被投企业,也是赋能投资机构自身。
作者:母基金研究中心
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年3月13日,深创投正式官宣:专为早期创业者打造的创业加速引擎——种子训练营正式启动,此次训练营针对种子轮或天使轮的创业公司创业者,装备智造、信息科技、新材料与新能源、健康产业等国家重点战略方向优先,训练营不限地区、年龄、背景。

在训练营中,除完整的初创项目培训课程体系外,创业者有机会获得一笔千万级启动资金:首期500万元以上人民币种子投资机会,并可根据技术里程碑事件追加至1000万元以上。根据项目所属赛道,深创投生态内的上市公司高管、首席科学家、连续成功创业者会组成“陪跑团”,分享实战经验。

并且,加入训练营后,创业者将有机会对接深创投1500+已投企业,深度协同已投企业资源池,联动250+上市企业,快速融入上市公司产业链集群。深创投将提供商业计划辅导、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场地空间对接、投贷联动、场景落地协调等支持服务。针对高潜力项目,将通过全生命周期基金群进行“阶梯式”注资。

据悉,深创投「种子训练营」后续将定期举办,报名无地域限制、无次数限制。“申请人只要未入营,均可重复提交申请,我们将对所有申请资料进行保密。通过初筛但最终未能入营的项目将自动进入深创投‘种子储备库’中,深创投团队将继续关注、跟踪项目的后续进展情况。”深创投官方微信公众号这样写道。

可见,头部创投机构在践行“投早投小”方面,已经探索出“孵化”的模式。

无独有偶,在孵化创业者方面,红杉中国也早有相关探索:红杉中国YUE创业加速器至今已举办5期,在过去的5期里,共有62家早期创业公司在YUE得到了“加速”,其中5家的估值今天已经超越1亿美金,1家已经晋升“猎豹企业”行列(估值3-5亿美金);超过50%在结营后均得到了后续融资,特别是01-03期学员,在过去的1-2年里,有65%成功融得一轮或多轮。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对早期投资而言,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不仅开始重视投前的孵化,对投后的赋能方式也愈发精细化

近两年募资和投资节奏的放缓,让越来越多VC/PE开始将目光转向投后管理。对LP而言,谁能把每一分钱的利益最大化,更高质量地管理自己的钱,才是投资机构真正的本事。一家GP除了常规的投资动作之外,背后能够带来的赋能价值也是关键。因为,好项目能最终得以退出,不仅是投前人员投得准、投得好,还得需要投后部门养得好、及时退。

听说有不少投资人都主动转岗去做投后了——“这两年我们在投资方面非常闲,与其出不了手干看着,不如去做点实在的,积累积累投后和退出方面的经验。投资机构本身这两年也都重视起来投后了,周围很多一级投资人朋友现在也都专注做投后了。”上海某早期基金投资人表示。

“投后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想办法让被投企业活下去、发展的更好,帮他们找生意、解决问题。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角度来说,我认为接触优秀的创业公司也是在积累资源和经验,扩大朋友圈。”上述早期基金投资人表示。

投后管理正在进入3.0时代,除了做好投后服务和风控、对企业进行全面赋能外,创投机构也在不断提升投后管理的专业能力和精准度,并且让投后管理环节服务于机构整体生态,实现协同发展:梳理已投项目的发展情况、了解项目的发展诉求、为项目争取各地资源,倘若投资人能够精准对接服务,合理统筹全国各地的布局,既能更好地争取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又能帮助基金完成返投任务。因此,投后管理不仅是赋能被投企业,也是赋能投资机构自身。

所以,主动去接触投后业务的投资人是明智的:在国资LP越发关键的时代,拥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将会获得各家GP的青睐。因为,除了业绩之外,国资LP还看中GP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具有特色和持续输出能力的生态赋能体系的能力,即通过整合资源、提供差异化服务,为LP创造独特价值的能力,这都是涉及到投后与赋能的工作。

投前孵化、投后赋能,正越来越成为新时代VC的发展关键词。

大型峰会回顾

投资家网·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年会

投资家网·第十二届股权投资年会

“万物资生 福启未来”第十一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3上市公司智能产业对接会

2022第十四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智者谋远·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1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涅槃重生——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聚势待发——投资家网2019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资本破局—2019中国基金合伙人(GPLP)峰会

回归价值投资—2018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对早期投资而言,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不仅开始重视投前的孵化,对投后的赋能方式也愈发精细化。...因此,投后管理不仅是赋能被投企业,也是赋能投资机构自身。
作者:母基金研究中心
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年3月13日,深创投正式官宣:专为早期创业者打造的创业加速引擎——种子训练营正式启动,此次训练营针对种子轮或天使轮的创业公司创业者,装备智造、信息科技、新材料与新能源、健康产业等国家重点战略方向优先,训练营不限地区、年龄、背景。

在训练营中,除完整的初创项目培训课程体系外,创业者有机会获得一笔千万级启动资金:首期500万元以上人民币种子投资机会,并可根据技术里程碑事件追加至1000万元以上。根据项目所属赛道,深创投生态内的上市公司高管、首席科学家、连续成功创业者会组成“陪跑团”,分享实战经验。

并且,加入训练营后,创业者将有机会对接深创投1500+已投企业,深度协同已投企业资源池,联动250+上市企业,快速融入上市公司产业链集群。深创投将提供商业计划辅导、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场地空间对接、投贷联动、场景落地协调等支持服务。针对高潜力项目,将通过全生命周期基金群进行“阶梯式”注资。

据悉,深创投「种子训练营」后续将定期举办,报名无地域限制、无次数限制。“申请人只要未入营,均可重复提交申请,我们将对所有申请资料进行保密。通过初筛但最终未能入营的项目将自动进入深创投‘种子储备库’中,深创投团队将继续关注、跟踪项目的后续进展情况。”深创投官方微信公众号这样写道。

可见,头部创投机构在践行“投早投小”方面,已经探索出“孵化”的模式。

无独有偶,在孵化创业者方面,红杉中国也早有相关探索:红杉中国YUE创业加速器至今已举办5期,在过去的5期里,共有62家早期创业公司在YUE得到了“加速”,其中5家的估值今天已经超越1亿美金,1家已经晋升“猎豹企业”行列(估值3-5亿美金);超过50%在结营后均得到了后续融资,特别是01-03期学员,在过去的1-2年里,有65%成功融得一轮或多轮。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对早期投资而言,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不仅开始重视投前的孵化,对投后的赋能方式也愈发精细化

近两年募资和投资节奏的放缓,让越来越多VC/PE开始将目光转向投后管理。对LP而言,谁能把每一分钱的利益最大化,更高质量地管理自己的钱,才是投资机构真正的本事。一家GP除了常规的投资动作之外,背后能够带来的赋能价值也是关键。因为,好项目能最终得以退出,不仅是投前人员投得准、投得好,还得需要投后部门养得好、及时退。

听说有不少投资人都主动转岗去做投后了——“这两年我们在投资方面非常闲,与其出不了手干看着,不如去做点实在的,积累积累投后和退出方面的经验。投资机构本身这两年也都重视起来投后了,周围很多一级投资人朋友现在也都专注做投后了。”上海某早期基金投资人表示。

“投后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想办法让被投企业活下去、发展的更好,帮他们找生意、解决问题。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角度来说,我认为接触优秀的创业公司也是在积累资源和经验,扩大朋友圈。”上述早期基金投资人表示。

投后管理正在进入3.0时代,除了做好投后服务和风控、对企业进行全面赋能外,创投机构也在不断提升投后管理的专业能力和精准度,并且让投后管理环节服务于机构整体生态,实现协同发展:梳理已投项目的发展情况、了解项目的发展诉求、为项目争取各地资源,倘若投资人能够精准对接服务,合理统筹全国各地的布局,既能更好地争取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又能帮助基金完成返投任务。因此,投后管理不仅是赋能被投企业,也是赋能投资机构自身。

所以,主动去接触投后业务的投资人是明智的:在国资LP越发关键的时代,拥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将会获得各家GP的青睐。因为,除了业绩之外,国资LP还看中GP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具有特色和持续输出能力的生态赋能体系的能力,即通过整合资源、提供差异化服务,为LP创造独特价值的能力,这都是涉及到投后与赋能的工作。

投前孵化、投后赋能,正越来越成为新时代VC的发展关键词。

大型峰会回顾

投资家网·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年会

投资家网·第十二届股权投资年会

“万物资生 福启未来”第十一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3上市公司智能产业对接会

2022第十四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智者谋远·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1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涅槃重生——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聚势待发——投资家网2019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资本破局—2019中国基金合伙人(GPLP)峰会

回归价值投资—2018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