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新特能源(01799)跌超4%,截至发稿,跌3.97%,报6.04港元,成交额1109.8万港元。
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称,公司早前预计2024年亏损38-41亿元,超过该行原预期,主要是由于期末计提21.49亿元减值。公司去年多晶硅平均售价同比下跌约60%至约3.8万元/吨,低于该行预期。公司去年底撤回A股IPO申请,今年3月10日被调出港股通(持股比例达51%),或将导致股价短期承压。此外,为保障准东3GW新能源项目建设所需资本金及项目消纳,新特能源控股股东特变电工以0.9亿元受让新特持有的项目公司25%股权并向其增资6.0亿元。该行认为控股股东的大力资金支持有助于公司度过周期底部。
该行续指,受益于行业自律和四川、云南进入枯水期导致电价上涨推动多晶硅大幅减产,内地月产量由2024年11月的13.3万吨降至目前低于10万吨,在长期累库后2025年1-2月首次去库,推动棒状硅含税报价近期由3.9万元/吨小幅反弹至4万元/吨,该行预计后续供给侧改革有望推动2026年价格明显回升。
智通财经APP获悉,新特能源(01799)跌超4%,截至发稿,跌3.97%,报6.04港元,成交额1109.8万港元。
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称,公司早前预计2024年亏损38-41亿元,超过该行原预期,主要是由于期末计提21.49亿元减值。公司去年多晶硅平均售价同比下跌约60%至约3.8万元/吨,低于该行预期。公司去年底撤回A股IPO申请,今年3月10日被调出港股通(持股比例达51%),或将导致股价短期承压。此外,为保障准东3GW新能源项目建设所需资本金及项目消纳,新特能源控股股东特变电工以0.9亿元受让新特持有的项目公司25%股权并向其增资6.0亿元。该行认为控股股东的大力资金支持有助于公司度过周期底部。
该行续指,受益于行业自律和四川、云南进入枯水期导致电价上涨推动多晶硅大幅减产,内地月产量由2024年11月的13.3万吨降至目前低于10万吨,在长期累库后2025年1-2月首次去库,推动棒状硅含税报价近期由3.9万元/吨小幅反弹至4万元/吨,该行预计后续供给侧改革有望推动2026年价格明显回升。